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唐蕃古道”到“茶马古道”:论西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立云 保罗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3,共7页
青藏高原的西藏地区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关键经往地带及区域文明中心。古代西藏处于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陆路丝绸之路之间,既有北方丝绸之路西藏境内主道及其分道,又分别在南亚、东南亚诸国境内与北方丝绸之路、南方陆路丝绸之路接轨。西... 青藏高原的西藏地区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关键经往地带及区域文明中心。古代西藏处于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陆路丝绸之路之间,既有北方丝绸之路西藏境内主道及其分道,又分别在南亚、东南亚诸国境内与北方丝绸之路、南方陆路丝绸之路接轨。西藏是丝绸之路的受益者也是拓展者,在与我国各兄弟民族间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西藏为联接西部跨域交通发展、繁荣西部跨域物资流通、沟通西部跨域文化交流、助推各民族的深度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鉴于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的"特殊性和互联性",追溯考释西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其意义,以史为鉴,为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藏发展给以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唐蕃古道 茶马古道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廊道视域中滇藏茶马古道价值认识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丽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8,共5页
滇藏茶马古道是历史上纵贯西南边疆的民间商贸通道,对西南边疆民族经济互助、文化交融、民族和谐、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茶马古道的角色和功能,急需全面分析古道所面临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以... 滇藏茶马古道是历史上纵贯西南边疆的民间商贸通道,对西南边疆民族经济互助、文化交融、民族和谐、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茶马古道的角色和功能,急需全面分析古道所面临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以阐明重新认识滇藏茶马古道价值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茶马古道全新价值观,即古道在遗产价值、维护生态安全、遗产游憩廊道、爱国主义教育和寻求共同地方认同等方面的多元价值表现。以古道新价值为依据,指出构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是发挥和利用古道完整价值的适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茶马古道 遗产廊道 价值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的茶叶与茶具 被引量:29
3
作者 霍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8-12,66,共6页
西藏西部考古的一系列新发现当中,丝绸与茶的遗物最为引人注目。目前经过科技考古的手段与方法,初步确认在阿里地区汉晋时代的墓葬当中,已经有茶和茶具的遗存。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与旧有知识,大体可以肯定是在相当于中原汉晋... 西藏西部考古的一系列新发现当中,丝绸与茶的遗物最为引人注目。目前经过科技考古的手段与方法,初步确认在阿里地区汉晋时代的墓葬当中,已经有茶和茶具的遗存。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与旧有知识,大体可以肯定是在相当于中原汉晋时代甚至更早,已经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茶叶进入西藏高原。这些茶叶传入藏地最早的路线与途径,也很可能与后来唐蕃之间通过"茶马贸易"将四川、云南、贵州等汉藏边地茶叶输入到藏地的传统路线有所不同,而是更多地利用了这一时期通过西域"丝绸之路"进而南下阿里高原,与汉地的丝绸等奢侈品一道,行销到西藏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考古 西藏西部考古 茶马贸易 高原丝绸之路 汉藏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藏茶马古道线形遗产区域保护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丽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遗产区域思想是世界遗产领域内专门针对跨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其关注遗产要素到环境的整体保护。该理论为滇藏茶马古道这条在我国西南地区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带状遗产区的保护提供了借鉴,是根本改变当前滇藏茶马... 遗产区域思想是世界遗产领域内专门针对跨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其关注遗产要素到环境的整体保护。该理论为滇藏茶马古道这条在我国西南地区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带状遗产区的保护提供了借鉴,是根本改变当前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备受破坏现实的迫切需求。茶马古道遗产区域保护关键在于确定遗产区域保护边界、贯彻整体保护理念和构建协作保护机制,基于此,提出古道遗产区域保护策略,具体包括编制整体保护规划、细分保护层次、落实三大必备系统、组建"省部际会商小组"协作保护机构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以期创新茶马古道遗产保护理念,改善古道保护现状,完善我国线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茶马古道 保护 遗产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层次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丽萍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滇藏茶马古道是一项历史久远、跨越滇藏川区域、遗产资源丰富且整体文化价值极高的线状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廊道理念为古道完整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鉴于茶马古道遗产廊道保护战略的宏观性和整体性,急需从具体实施层面对保护战... 滇藏茶马古道是一项历史久远、跨越滇藏川区域、遗产资源丰富且整体文化价值极高的线状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廊道理念为古道完整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鉴于茶马古道遗产廊道保护战略的宏观性和整体性,急需从具体实施层面对保护战略进行拆分和细化,划分古道遗产廊道的保护层次。在古道遗产廊道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的指导下,从"点、线、面"三个尺度进行分层,不同层次提出具体保护项目、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使保护战略落到实处,更有效指导古道遗产廊道保护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茶马古道 文化遗产廊道 保护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与吐蕃间的西北茶叶之路 被引量:4
6
作者 陆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1,共8页
北宋黄庭坚所撰《叔父给事行状》记载了北宋川陕地区所产茶叶在于阗、吐蕃地区的传输情况。提到洋州(在今陕南地区)所产西乡茶自北宋河州茶场输入安多吐蕃木波部族,然后又被木波等部族贩运到吐蕃腹心地区三耶寺、龙谷(雅垄河谷),传输路... 北宋黄庭坚所撰《叔父给事行状》记载了北宋川陕地区所产茶叶在于阗、吐蕃地区的传输情况。提到洋州(在今陕南地区)所产西乡茶自北宋河州茶场输入安多吐蕃木波部族,然后又被木波等部族贩运到吐蕃腹心地区三耶寺、龙谷(雅垄河谷),传输路线与唐蕃古道重合,是目前所知关于陕川甘青藏线西北茶马古道最早的记载,对研究宋代茶马古道史、茶叶在西藏、青海、甘肃藏区和西域传输史以及吐蕃与唐宋时期中原王朝关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茶马贸易 吐蕃 唐蕃古道 茶马古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名的变迁看藏东茶马古道“东大路”的族群互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玉堂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15-119,136,共6页
藏东茶马古道"东大路"的青片河和白草河流域流传有大量关于大禹的神话传说,流域内住民对大禹的崇拜也体现在地名上。文章采用历史人类学长时段研究的方法,探讨藏东茶马古道"东大路"的青片河和白草河流域内有关大禹... 藏东茶马古道"东大路"的青片河和白草河流域流传有大量关于大禹的神话传说,流域内住民对大禹的崇拜也体现在地名上。文章采用历史人类学长时段研究的方法,探讨藏东茶马古道"东大路"的青片河和白草河流域内有关大禹地名的变迁,及地名背后所蕴含的族群关系,国家与地方力量在流域内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茶马古道东大路 地名变迁 族群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振翧和他的《西征集》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万梅 梁海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毛振翧是清代为数不多长期任职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员,所到之处多有吟哦之作。其咏藏诗集《西征集》,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卫藏战争"时期,康藏地区的政治、军事、民俗状况以及由滇入藏的交通路况,对研究清朝中央政府治理... 毛振翧是清代为数不多长期任职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员,所到之处多有吟哦之作。其咏藏诗集《西征集》,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卫藏战争"时期,康藏地区的政治、军事、民俗状况以及由滇入藏的交通路况,对研究清朝中央政府治理西藏方略的转变,以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茶马古道西道滇藏道的交通路况、汉藏人民亲密友好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振翧 咏藏诗 阿尔布巴之乱 茶马古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