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腥藻PCC 7120中all3556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琴 李至敏 +1 位作者 雷国风 李志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在生物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通过BLAST序列分析,发现鱼腥藻PCC 7120中all3556基因编码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实验通过常规PCR从鱼腥藻PCC 7120基因组中克隆了all3556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p ET-28a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BL2...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在生物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通过BLAST序列分析,发现鱼腥藻PCC 7120中all3556基因编码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实验通过常规PCR从鱼腥藻PCC 7120基因组中克隆了all3556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p ET-28a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体中表达。经过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all3556蛋白可以在该表达体系中高效可溶性表达。利用镍亲和层析纯化方法得到了纯度大于95%的all3556蛋白,蛋白收率约为27 mg/g菌体。研究为进一步阐明all3556蛋白的催化功能及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pcc 7120 all3556蛋白 蛋白表达与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PCC7120基因alr0267敲除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必溥 傅雪琳 +1 位作者 蔡晓丹 何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66,共10页
【目的】敲除鱼腥藻PCC7120的alr0267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克隆获得鱼腥藻PCC7120alr0267基因部分片段,通过构建敲除载体,使其与目的基因发生单交换同源重组,从而将鱼腥藻PCC7120中的alr0267基因敲除,并对敲除体... 【目的】敲除鱼腥藻PCC7120的alr0267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克隆获得鱼腥藻PCC7120alr0267基因部分片段,通过构建敲除载体,使其与目的基因发生单交换同源重组,从而将鱼腥藻PCC7120中的alr0267基因敲除,并对敲除体进行纯化和PCR鉴定,然后对alr0267敲除体和野生型固氮异形胞进行形态观察和统计,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培养不同时间(O,3,8,24h和10d)检测野生型和alr0267基因敲除体中与异形胞功能相关基因all0813、all2736、alr2887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鱼腥藻PCC7120alr0267基因被成功敲除;在缺氮条件下培养6-12d,敲除体异形胞营养细胞数的均值明显少于野生型;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野生型中all0813、all2736、alr2887基因表达量均在培养24h达到最大,敲除体中这3个基因最大相对表达量的出现时间均有所延迟。【结论】alr0267基因敲除导致异形胞分化频率增加,同时影响异形胞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pcc 7120 alr0267基因 异形胞 单交换同源重组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可控降解系统的构建
3
作者 王静 张巨源 +1 位作者 王莉 陈雯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3,共7页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已有较为成熟的诱导表达系统,但缺乏可控的蛋白降解系统。本研究基于Mesoplasma florum中的Lon蛋白酶(mf-Lon),在蓝细菌中建立可诱导的蛋白降解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关键基因编码产物进行可控降解以研究其生理功能...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已有较为成熟的诱导表达系统,但缺乏可控的蛋白降解系统。本研究基于Mesoplasma florum中的Lon蛋白酶(mf-Lon),在蓝细菌中建立可诱导的蛋白降解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关键基因编码产物进行可控降解以研究其生理功能。结果发现降解系统并无预期作用,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蓝细菌pcc 7120 可控蛋白降解系统 mf-Lon蛋白酶 RN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PCC7120基因asr0757/alr0758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李丽君 陈思礼 +2 位作者 马凯 蒋泽凤 周江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709-712,共4页
为研究鱼腥藻PCC7120(Anabaena sp.)基因asr0757/alr0758在毒素-抗毒素系统中的相关生物学功能,设计了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asr0757和alr0758,将目的基因与p 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载体,并对其进行XhoⅠ和NdeⅠ双酶切,再与表达载体p... 为研究鱼腥藻PCC7120(Anabaena sp.)基因asr0757/alr0758在毒素-抗毒素系统中的相关生物学功能,设计了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asr0757和alr0758,将目的基因与p 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载体,并对其进行XhoⅠ和NdeⅠ双酶切,再与表达载体p ET-28a连接构建表达重组菌,重组菌的体外表达在IPTG的诱导下进行。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扩增出了大小为210 bp的asr0757和342 bp的alr0758目的基因。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68 k D和12.534 k D的蛋白质。根据结果可初步认定alr0758为毒素基因,asr0757为抗毒素基因,共同构成鱼腥藻PCC7120毒素-抗毒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pcc7120(anabaena sp.) 毒素-抗毒素系统 asr0757/alr07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Pcpcβ提高鱼腥藻7120中hGM-CSF基因表达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兰珍 谭玮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2,共6页
利用聚球藻7002中编码藻蓝蛋白基因(cpcβ)的启动子(Pcpcβ),替代穿梭表达载体pDC-GM中的启动子PpsbA,启动外源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在鱼腥藻7120中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证实,在含Pcpcβ启动子的cGM藻株中,hGM-CSF基... 利用聚球藻7002中编码藻蓝蛋白基因(cpcβ)的启动子(Pcpcβ),替代穿梭表达载体pDC-GM中的启动子PpsbA,启动外源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在鱼腥藻7120中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证实,在含Pcpcβ启动子的cGM藻株中,hGM-CSF基因的表达水平比原先构建的含PpsbA启动子的GM藻株中提高了90%,且该基因的高效表达对宿主细胞的生长未产生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在蓝藻中表达hGM-CSF基因而言,Pcpcβ启动子可能是较适宜的强启动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β基因启动子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鱼腥藻71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因素诱导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的形成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叶新 施定基 +1 位作者 胡鸿钧 梁承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5期403-408,共6页
丝状蓝藻鱼腥藻 71 2 0 (Anabaena sp.PCC71 2 0 )中可成功表达外源基因 ,但其转化和表达效率不高 ,改变细胞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转化和表达效率。将鱼腥藻71 2 0营养藻丝体通过几种因素诱导形成短藻丝体 (具有 2 5个左右细... 丝状蓝藻鱼腥藻 71 2 0 (Anabaena sp.PCC71 2 0 )中可成功表达外源基因 ,但其转化和表达效率不高 ,改变细胞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转化和表达效率。将鱼腥藻71 2 0营养藻丝体通过几种因素诱导形成短藻丝体 (具有 2 5个左右细胞 ) ,并对其光合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红光和高温对鱼腥藻 71 2 0短藻丝体较为有效 ,且红光诱导在 48h时 ,短藻丝体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达到 85 %;DCMU单独诱导效果不明显 ,适当浓度的DCMU+红光诱导时诱导效率略有增加 ;高温以 45℃诱导 1 2 h比例最高 ,约达 87%;高温45℃诱导时 ,对数生长后期的鱼腥藻 71 2 0较易形成短藻丝体。光合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诱导形成的短藻丝体光合放氧速率比正常营养藻丝体的低 ,这种具有光合放氧能力的短藻丝体显示出作为表达外源基因受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7120 红光 高温 藻殖段 DCMU 短藻丝体形成 诱导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转hGM-CSF基因鱼腥藻生长与光合的调节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兰珍 康升云 +2 位作者 严君君 马为民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以转hGM-CSF基因鱼腥藻7120为对象,分别探讨了温度、pH、光强等环境因子和外加碳、氮等基本营养源对转基因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环境因子为30℃、pH9.5和90μmol·m-2·s-1光强时,转基因藻生长最快.添加10mmo... 以转hGM-CSF基因鱼腥藻7120为对象,分别探讨了温度、pH、光强等环境因子和外加碳、氮等基本营养源对转基因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环境因子为30℃、pH9.5和90μmol·m-2·s-1光强时,转基因藻生长最快.添加10mmol·L-1的NaHCO3或5g·L-1的葡萄糖对转基因藻的光合活性促进最大;但外加氮源却抑制了转基因藻的光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7120 转基因蓝藻 hGM-CSF基因 环境因子 光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基因在鱼腥藻中的克隆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清艳 施定基 +4 位作者 陈翠丽 赵兴贵 邓元告 张越男 吕金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9-1394,共6页
为了将rhG-CSF基因在鱼腥藻PCC7120中克隆,用于制备口服制剂,利用DNA重组技术,在不改变阅读框的前提下,将hG-CSF基因进行突变,并插入到pUC-19载体上,构建中间载体pUC-G-CSF;将pUC-G-CSF插入到pRL-489的启动子PpsbA的下游,构建穿梭表达载... 为了将rhG-CSF基因在鱼腥藻PCC7120中克隆,用于制备口服制剂,利用DNA重组技术,在不改变阅读框的前提下,将hG-CSF基因进行突变,并插入到pUC-19载体上,构建中间载体pUC-G-CSF;将pUC-G-CSF插入到pRL-489的启动子PpsbA的下游,构建穿梭表达载体pRL-G-CSF;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pRL-G-CSF转入丝状体蓝藻鱼腥藻PCC7120内。本试验得到了有抗生素抗性的鱼腥藻,并用PCR技术检测到rhG-CSF基因在转基因鱼腥藻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鱼腥藻(anabaena sp.)pcc 7120 载体 转基因鱼腥藻 三亲接合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hTNF-α基因在鱼腥藻中表达产物的提取及其初步纯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牛黎莉 张芃芃 +7 位作者 韩睿 冉亮 赵兴贵 宋东辉 邓元告 张越男 郭玉蓉 施定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8-92,共5页
研究了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Anabaenasp.PCC 7120)中表达产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目标蛋白hTNF-α对温度耐受度和硫酸铵盐析的条件,对总蛋白和目标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TNF-α的最佳溶出条件为:0.05 mol/L、pH7.5Tris-HCl... 研究了转hTNF-α基因鱼腥藻7120(Anabaenasp.PCC 7120)中表达产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目标蛋白hTNF-α对温度耐受度和硫酸铵盐析的条件,对总蛋白和目标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TNF-α的最佳溶出条件为:0.05 mol/L、pH7.5Tris-HCl缓冲液,NaCl的浓度为0.2 mol/L;当温度为55℃时,处理30min,其hTNF-α提取量下降不明显,回收率达到92.08%,可除去约40%的杂蛋白;先用饱和度为30%的硫酸铵沉淀杂蛋白,再用60%的硫酸铵沉淀目标蛋白,又可除去部分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坏死因子Α 鱼腥藻7120 提取缓冲液 温度处理 硫酸铵沉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交换法构建鱼腥蓝细菌ftsZ的gfp原位标记菌株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天彩 胡胜 +1 位作者 陈雯莉 王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36,共7页
利用单交换法将gfp整合到鱼腥蓝细菌PCC 7120基因组上,构建ftsZ-gfp的翻译融合菌株,并观察了FtsZ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通过同源重组,gfp与基因组中唯一完整的ftsZ融合,既保证了ftsZ基因的正常表达又能准确反映ftsZ蛋白的亚细胞定... 利用单交换法将gfp整合到鱼腥蓝细菌PCC 7120基因组上,构建ftsZ-gfp的翻译融合菌株,并观察了FtsZ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通过同源重组,gfp与基因组中唯一完整的ftsZ融合,既保证了ftsZ基因的正常表达又能准确反映ftsZ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并且实验周期短、操作方便,是研究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蓝细菌pcc 7120 单交换 FTSZ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蓝细菌实时观察微型培养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11
作者 唐国芳 王婧蓝 +2 位作者 胡胜 陈雯莉 王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3,共7页
为克服传统方法不能实现对特定菌丝或细胞的连续定点观察的难题,利用低熔点琼脂糖培养基将菌丝包埋在玻底培养皿中,制备了鱼腥蓝细菌PCC 7120菌株实时观察的微型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该培养体系中,菌丝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为克服传统方法不能实现对特定菌丝或细胞的连续定点观察的难题,利用低熔点琼脂糖培养基将菌丝包埋在玻底培养皿中,制备了鱼腥蓝细菌PCC 7120菌株实时观察的微型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该培养体系中,菌丝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利用该系统可以观察细胞分裂蛋白FtsZ和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RecN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实现对同一菌丝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定点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蓝细菌pcc 7120 微型培养系统 连续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铁吸收调节蛋白基因(alr0957)的克隆和表达
12
作者 尤隽丹 陈思礼 +1 位作者 梅菊 刘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2-334,共3页
依据CyanoBase提供的鱼腥藻PCC7120 furC基因(alr0957)的序列信息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Touch-down PCR的方法从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大小约450bp的目的片段.通过TA克隆的方法将该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筛选出重组质粒pMD18-T-fur,... 依据CyanoBase提供的鱼腥藻PCC7120 furC基因(alr0957)的序列信息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Touch-down PCR的方法从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大小约450bp的目的片段.通过TA克隆的方法将该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筛选出重组质粒pMD18-T-fur,然后进行双酶切,纯化furC基因,再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对阳性菌株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经1mmol/L IPTG诱导20h,融合蛋白被成功表达,其分子量约为19 000,为进一步纯化蛋白和对基因的调控功能方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pcc7120 铁吸收调节蛋白(Fur)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