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诉讼立法的制度史考略——在学术与策略之间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华琳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5,共14页
《行政诉讼法》作为行政领域的一部基础性法律,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体系的基石。学者们或求诸宪法规范与宪法原理,或诉诸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诉诸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求诸于权威政治家和政治文件中的相关表... 《行政诉讼法》作为行政领域的一部基础性法律,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体系的基石。学者们或求诸宪法规范与宪法原理,或诉诸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诉诸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求诸于权威政治家和政治文件中的相关表述,通过追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说,来探寻行政诉讼法制定的理论支点。在法律颁布前,司法机关通过厘定受案范围,设立行政审判庭,积极慎重办好行政案件,参与行政诉讼法立法,成为稳健推进行政诉讼法形成的助力者。行政诉讼法律规范最初散在于《民事诉讼法》及其他单行法律规范之中,之后随着行政立法研究组的成立,以行政立法研究组起草的行政诉讼法草案为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接续开展立法工作,法案历经三审,经过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1989年4月4日获通过,成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中的里程碑事件。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彰显了学人的使命和学术的意义,体现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体现了立法机关、学者和司法实务部门在立法过程中的“三结合”,体现了立法的公众参与,推动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 立法过程 公众参与 制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学说史写法刍议:元问题省思与新方法建构
2
作者 董伟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文本中呈现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存在着不同样貌,背后对应的是不同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写法。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常见写法包括学者法、学派法、范式法、阶段法。其中,阶段法已经逐渐成为最常见的学说史写法。然而,如果没有直面学说史贡献,各种写... 文本中呈现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存在着不同样貌,背后对应的是不同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写法。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常见写法包括学者法、学派法、范式法、阶段法。其中,阶段法已经逐渐成为最常见的学说史写法。然而,如果没有直面学说史贡献,各种写法都难逃只在“自洽”思维里打转的境地。基于对学说史贡献标准的探寻,实践的优先性要求公共行政学说史必须首先厘清公共行政学说产生和发展于何种特定的时空之中,公共行政面临的社会问题、政府的治理技术和公共行政学说的回应与贡献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认知链条。这个完整链条之上并不是严格前后相继的阶段,而是一个个具有相对集中关注度的焦点。焦点法在阶段法的基础上,将被割裂的公共行政实践与公共行政学说彼此关联的面貌还原出来,更好地解释公共行政学说的兴衰更替。公共行政学说史先后围绕领域开辟、体系建构、路径抉择、思潮竞逐和模式整合等核心焦点渐次展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理应更有机会做出学说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学说史 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学科 行政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史学者的经世致用情怀 被引量:5
3
作者 于洪波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1,共5页
通过对中外知识分子在知识论方面的比较,以及对教育"良史"和教育"信史"的界定等,从公共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问题关注的视角,论述了教育史学者在立足既往客观史实的前提下是否应当和如何关照现实的教育问题,认为如果... 通过对中外知识分子在知识论方面的比较,以及对教育"良史"和教育"信史"的界定等,从公共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问题关注的视角,论述了教育史学者在立足既往客观史实的前提下是否应当和如何关照现实的教育问题,认为如果教育史学要达到淑世致用的学术理想,其前提必须是实现学术本身"彻底的专业化"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学者 公共知识分子 经世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图绘公共行政学史——兼评何艳玲教授《公共行政学史》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康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4,共7页
公共行政所拥有的独特思路和具体性思维方式从哪里来的问题显然要溯及公共行政自身历史。新著《公共行政学史》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将理论与行政实践联系的理论导向的叙事方式,对西方的公共行政历史脉络提出了新的解释视角。从... 公共行政所拥有的独特思路和具体性思维方式从哪里来的问题显然要溯及公共行政自身历史。新著《公共行政学史》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将理论与行政实践联系的理论导向的叙事方式,对西方的公共行政历史脉络提出了新的解释视角。从公共行政学历史脉络的缘起、历史梳理的基本方式和结构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以公共行政学史的历史脉络研究及其叙事方式为契机,提出关于公共行政学的历史如何书写的重要问题。在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的情况下,如何形成自己独立和更为专业化的研究和叙述,成为中国公共行政学者们有待反思与推进的重要议题。而前现代的行政思想史是否应当由政治思想史方面的著作去代写,这是一个更需要思考和有待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史》 学科 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抗生素与公共卫生风险——20世纪70年代美国抗生素饲用问题公众化的开端 被引量:4
5
作者 施雱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4,共7页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政府较为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科学界对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新发现、及英国"斯旺报告"的共同影响下,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抗生素饲用问题展开调查,并决定限制饲用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使用。美国主流报刊对...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政府较为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科学界对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新发现、及英国"斯旺报告"的共同影响下,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抗生素饲用问题展开调查,并决定限制饲用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使用。美国主流报刊对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和相关行业的斗争过程作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报道,有关抗生素饲用导致公共卫生风险的观念随之在美国得到传播。这一问题从此突破科学研究领域的界限,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一时期美国抗生素饲用问题开始公众化,并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这有助于对整个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抗生素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公共卫生 环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伦理决策的三重维度:内涵、取向与过程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伟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66,175,共8页
行政伦理决策是行政决策主体在公共行政实践中基于行政伦理价值自觉进行方案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决策主体意识到自己是在特定伦理框架内进行决策,当前的决策问题并非与伦理无涉。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行政伦理决策取向... 行政伦理决策是行政决策主体在公共行政实践中基于行政伦理价值自觉进行方案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决策主体意识到自己是在特定伦理框架内进行决策,当前的决策问题并非与伦理无涉。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行政伦理决策取向是功利主义,新公共行政的行政伦理决策取向是义务论,而新公共服务则着眼于美德伦理学。单独秉持结果论、义务论以及坚持美德伦理学并不能确保带来负责任的行政行为。学者们试图通过伦理决策模型实现价值取向的均衡。基于公共性承诺,公共行政学首先应该确立起行政伦理决策的规范性模型。通过借鉴登哈特夫妇的规范性模型,指出其不足并加以校正,一个更加完善的行政伦理决策模型得以初步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伦理决策 公共行政学史 伦理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发现明诺布鲁克会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乾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52,共11页
明诺布鲁克会议是公共行政学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件,它承载了这一领域中的许多人希望拥有不同理论观点和研究取向的学者们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求某种共同社会价值的理想。但在不同学者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历史叙述中,我们看到... 明诺布鲁克会议是公共行政学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件,它承载了这一领域中的许多人希望拥有不同理论观点和研究取向的学者们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求某种共同社会价值的理想。但在不同学者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历史叙述中,我们看到的则是这一领域内部日益走向分化和对立的现实。最初的明诺布鲁克会议被公认为对主流学术界的一次集体反抗,这次反抗造成了理论家团体与主流学术界的分裂。后两次会议则可以被视为主流学术界重新定义明诺布鲁克传统的努力,这种努力也不断遭遇理论家团体的反抗。明诺布鲁克会议究竟是主流学术界的传统还是理论家团体的传统,这是一个仍然不断引起争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诺布鲁克会议 公共行政学 理论 学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英行政管理型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服务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喜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就传统知识产权专业领域(专利、商标、版权)而言,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型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服务呈现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专利、版权和商标信息服务分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专利商标和版权信息服务并立型和以英国为代表的专利、版权和商标信... 就传统知识产权专业领域(专利、商标、版权)而言,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型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服务呈现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专利、版权和商标信息服务分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专利商标和版权信息服务并立型和以英国为代表的专利、版权和商标信息服务综合型三种模式。中国模式具有分散性特点,在专利信息资源的整合服务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美国模式具有专利、商标和版权信息服务同步发展、专业资源整合服务强的明显优势,尤其在版权信息资源整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英国模式则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综合服务,因而具有资源全面整合优势,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色。我们应该吸取经验、系统推进,尽快构建我国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英三国 行政管理型知识产权网络 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模式之变革 被引量:27
9
作者 戚建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68,共15页
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主导目标、行政保护基础、行政保护作用、行政保护方式、行政保护对象、行政保护政治哲学观念等变项上,私益导向型行政保护与公益导向型行政保护的内容分别是:维护知识产权人的法定权利与维护和促进与知识产权有关... 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主导目标、行政保护基础、行政保护作用、行政保护方式、行政保护对象、行政保护政治哲学观念等变项上,私益导向型行政保护与公益导向型行政保护的内容分别是:维护知识产权人的法定权利与维护和促进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知识产权属于私权与知识产权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解决纠纷、查处违法侵权行为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等与行政指导、行政补贴、行政扶持、行政信息公开、行政预警、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知识产权生命周期中的权利分配阶段与知识产权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特别是权利增值阶段以及消极国家观与积极国家观。私益导向型行政保护面临着难以解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关公共权力不断扩大的现实,也难以预测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践发展的挑战。公益导向型行政保护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工具,也适应了知识产权领域的“放管服”改革需要。公益导向型行政保护对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要求在于:需要深化对知识产权行政法制的研究,知识产权法基本结构需要调整,后民法典时代我国应当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公益导向型 私益导向型 行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公众阵营之后现代主义倾向
10
作者 邵科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6期11-18,共8页
过去数十年间,"公众阵营"与"私权阵营"的对峙是全球知识产权争议的群体性特征。在发达国家,公众阵营挑战私权阵营的策略是解构后者的权力话语嬗变过程。他们认为,自从17世纪以来,欧美的知识产权制度就是由商业权力... 过去数十年间,"公众阵营"与"私权阵营"的对峙是全球知识产权争议的群体性特征。在发达国家,公众阵营挑战私权阵营的策略是解构后者的权力话语嬗变过程。他们认为,自从17世纪以来,欧美的知识产权制度就是由商业权力支配着左右的。虽然后现代主义在诠释全球知识产权困境方面颇有裨益,但如若引入被西方权力话语排除的中国历史文化经验,则后现代主义的思路的视角恐怕就需要调整了。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知识产权的产生不必然是权力话语的结果。因此,批判地对待知识产权的全球不合理扩张,便应当和否定知识产权本身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后现代主义 公众利益 中国文化 知识产权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