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Amur River Basin in the 20th Century:Tendencies and Driving Forces
1
作者 Natalia Mis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5-135,共1页
The main part of the Amur River basin(over 90%) belongs to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Northeastern China.Forests and agricultural lands,covering more than 70%of considered watershed,in the 20th century played a role of ... The main part of the Amur River basin(over 90%) belongs to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Northeastern China.Forests and agricultural lands,covering more than 70%of considered watershed,in the 20th century played a role of important resources base for bo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ies.Present-day and futur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adjoining regions of Rus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ur river basin FOREST USE AGRICULTURAL land USE driving for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黑龙江跨境流域1990-2020年土地覆盖与耕地资源时空变化
2
作者 邹伟豪 王卷乐 +3 位作者 杨可明 刘梦 江嘉伟 刘亚萍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1期2-13,共12页
中俄黑龙江跨境流域的土地资源优越,是东北亚粮食生产潜力巨大的区域。掌握其过去土地覆盖和耕地变化对区域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区域长期土地覆盖和农业资源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GlobeLand 30和GLC_FCS 30数据集,获... 中俄黑龙江跨境流域的土地资源优越,是东北亚粮食生产潜力巨大的区域。掌握其过去土地覆盖和耕地变化对区域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区域长期土地覆盖和农业资源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GlobeLand 30和GLC_FCS 30数据集,获取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的30米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引入土地覆盖转移矩阵、动态度以及变化强度等模型对黑龙江流域的土地覆盖变化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耕地资源变化及其中俄对比。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土地覆盖类型中林地占主导地位,其次为草地和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占比较小。1990-2020年,耕地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其中1990-2000年变化最大,而2010-2020年是耕地面积增加较为明显的时期。中俄对比分析显示,黑龙江流域内中国部分的耕地面积远多于俄罗斯部分的耕地面积,1990-2000年中国部分的耕地变化的剧烈程度也远远高于俄罗斯部分的耕地变化,但后20年有明显减弱。从共同点来看,黑龙江流域内中俄两个区域耕地变化趋势均为先减少后增加,不同之处在于1990-2020年中国区域内耕地总面积减少,俄罗斯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略有增加。研究发现人口迁移、城镇化、土地改革以及资金短缺可能是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未来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耕地资源 黑龙江流域 俄罗斯 农业发展 中蒙俄经济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穆尔河流域水环境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华 高继平 +3 位作者 张健康 郭庆十 程彦培 刘坤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71,共6页
阿穆尔河流域水环境变化条件下,运用GIS和RS技术,对阿穆尔河流域的2期NOAA影像数据和1期MO-DIS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判读,获取不同时期阿穆尔河流域湿地与生态要素数据,为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治理提供数据依据。通过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模... 阿穆尔河流域水环境变化条件下,运用GIS和RS技术,对阿穆尔河流域的2期NOAA影像数据和1期MO-DIS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判读,获取不同时期阿穆尔河流域湿地与生态要素数据,为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治理提供数据依据。通过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模型,对研究区1992年-2010年间的湿地与生态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量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992年-2010年18a间,沙化土地的动态度最大,为15.25,属于急剧变化型,沼泽和湿地面积大面积减少,林草混杂地面积减少,沼泽、湿地、林草和混杂地快速转化为林地和耕地,在近10a间,沙化土地面积又有增加趋势,主要转入类型为林地和草地混杂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穆尔河流域 水环境 生态环境 GIS RS 动态度 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跨界含水层研究——以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再生 王皓 柴蕊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97-701,共5页
跨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对管理国家之间共有的珍贵水资源,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配合下,在划定亚洲跨界含水层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中国国界上的跨界含水层,并选择中国和俄罗斯共享的黑... 跨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对管理国家之间共有的珍贵水资源,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配合下,在划定亚洲跨界含水层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中国国界上的跨界含水层,并选择中国和俄罗斯共享的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进行了实例研究。本项研究作为国际共享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在亚洲的第一个实例研究,将促进以中国为首的亚洲跨界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含水层 水资源 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庆凤 刘吉平 宋开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以250m分辨率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Sacizkky-Golay滤波重建高质量NDVI时间序列数据;同时融合500m分辨率的MODIS多光谱反射率数据和90m分辨率的DEM数据.将非监督分类法和决策树法相结合,进行黑龙江流域土地覆盖分... 以250m分辨率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Sacizkky-Golay滤波重建高质量NDVI时间序列数据;同时融合500m分辨率的MODIS多光谱反射率数据和90m分辨率的DEM数据.将非监督分类法和决策树法相结合,进行黑龙江流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对分类结果采用已有的土地覆盖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精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利用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获得较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土地覆盖 MODIS NDVI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与黑龙江流域哲罗鲑群体遗传差异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汪鄂洲 廖小林 +6 位作者 杨钟 胡兴坤 李伟涛 陈锋 朱滨 王红莹 黄道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2,共8页
由于拦河筑坝、水体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哲罗鲑(Hucho taimen)野生资源急剧衰退,已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急需开展哲罗鲑野生群体的恢复与保护工作,人工增殖放流已成为最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为了开展科学有效的哲罗鲑人工增... 由于拦河筑坝、水体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哲罗鲑(Hucho taimen)野生资源急剧衰退,已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急需开展哲罗鲑野生群体的恢复与保护工作,人工增殖放流已成为最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为了开展科学有效的哲罗鲑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分析其不同来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差异非常必要。通过测定来自我国额尔齐斯河(IR)、黑龙江(AR)以及人工繁殖(AP,亲本来源于黑龙江流域)的3个哲罗鲑群体线粒体DNA部分序列(COI和D-loop),并从GenBank下载来自俄罗斯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下游河流)、黑龙江流域的部分D-loop序列,比较额尔齐斯河与黑龙江流域哲罗鲑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测定的43尾个体中,线粒体DNA测序长度为2 626bp,共检测出37个多态位点,定义了1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520~0.952,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32~0.00167,其中IR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AR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而AP群体单倍型与核苷酸多样性均最低。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77.1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总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7719(P<0.01),表明两个流域的哲罗鲑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无论是仅使用本研究测定的样品,还是加入从GenBank下载的俄罗斯哲罗鲑样品,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存在两个明显的单倍型谱系分支,额尔齐斯河流域哲罗鲑为单独一支,黑龙江流域哲罗鲑聚为另一支。建议加强人工繁殖哲罗鲑的遗传管理和不同水域哲罗鲑增殖放流的遗传学论证,有效维持自然水体哲罗鲑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鲑 线粒体DNA 额尔齐斯河流域 黑龙江流域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