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共因失效的连续时间T-S动态故障树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古莹奎 王波 钱志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针对大型复杂系统存在的共因失效问题,为能够更真实反映系统的可靠性状况,提出基于概率共因失效(PCCF)的连续时间T-S动态故障树(DFT)分析方法。采用模块化方法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静态故障树部分采用隐式方法,动态故障树部分采用连续... 针对大型复杂系统存在的共因失效问题,为能够更真实反映系统的可靠性状况,提出基于概率共因失效(PCCF)的连续时间T-S动态故障树(DFT)分析方法。采用模块化方法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静态故障树部分采用隐式方法,动态故障树部分采用连续时间T-S动态故障树方法。利用隐式方法计算考虑PCCF的子系统故障概率,得出在不同概率共因失效组发生情况下顶事件的可靠性情况。将子系统的顶事件作为系统的底事件,构建考虑PCCF的组合连续时间T-S动态故障树,最后利用连续时间T-S动态故障树算法对整个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以柴油机润滑系统可靠性分析为例,通过分析考虑PCCF的连续时间T-S动态故障树并与不考虑概率共因失效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共因失效 模块化方法 T-s动态故障树 隐式方法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11月17日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
2
作者 康清清 于悦颖 +9 位作者 顾勤平 李玲利 刘芳 王维 杨云 王俊菲 许田 周昱辰 孙小航 孙宗强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4-1895,共12页
基于江苏、山东和上海等区域地震台网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gCAP波形反演法获取了2021年11月17日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矩心深度和矩震级.节面Ⅰ走向96°、倾角71°、滑动角17°;节面Ⅱ走向0°、倾... 基于江苏、山东和上海等区域地震台网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gCAP波形反演法获取了2021年11月17日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矩心深度和矩震级.节面Ⅰ走向96°、倾角71°、滑动角17°;节面Ⅱ走向0°、倾角74°、滑动角160°,说明震源机制以走滑为主.P轴仰角2°,方位48°,反映震源区主压应力呈NEE-SWW向水平推挤特征,与华东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揭示其受区域应力场控制.本次地震矩震级为MW5.1,与面波震级M_(S)5.0、近震震级ML5.2较为一致.震源矩心深度为14.7 km,与重定位后的震源初始破裂深度16.5 km较接近,推测该地震发生在南黄海盆地地壳中部,震源由深至浅破裂,震源破裂尺度约3.5 km.重定位后余震展布呈现共轭型带状分布,优势分布方向为NWW向和NE向,NE向展布方向与震源机制解两节面走向均不匹配,震中附近亦没有已探明并公布的NE向断裂;而NWW向展布与节面Ⅰ走向相匹配,与附近的南部坳陷西侧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结合区域重、磁场异常分布情况,初步判定节面Ⅰ为同震破裂面.我们推测本次地震为南部坳陷西侧断裂在NEESWW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挤压错动所致,呈NE向线性展布的零星余震穿越苏北—滨海断裂并向SW延伸至大丰海岸线附近,不排除其下方存在NE-SW向展布的隐伏断层,主震发震断层的错动诱发了该断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丰海域M_(s)5.0地震 g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地震重定位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地磁扰动异常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玮铭 冯志生 +3 位作者 朱培育 廖晓峰 何畅 张致伟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逐日变化均会出现高值异常,其中频次异常呈现先增强后降低,再增强-降低的形态;(2)发生异常变化的多个台站距离震中300 km范围内,时间上属准同步变化;(3)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出现的一个月后,频次异常值往往是研究时段的最高值;(4)机理上,这些异常演化形态和特征是由岩石的破裂特性决定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的孕育过程;(5)这种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与外源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 泸县M_(s)6.0地震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响应和D-S证据理论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
4
作者 刘凌峻 单一男 +2 位作者 赵兴 周亮亮 曾旭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69,共6页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建融合指标。分别使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方法,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和融合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与定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融合指标的损伤识别方法在单损伤及多损伤工况下,均能得到较高的损伤识别与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随机子空间法 应变模态 曲率 D-s证据理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广西桂平市碳汇造林项目价值评估及投资决策分析
5
作者 谭桂菲 邓玉艳 +3 位作者 蒋燚 唐庆 王仁杰 王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从项目投资角度对碳汇造林项目中的木材资产和碳汇资产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探讨了实物期权法在评估林业投资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对广西桂平市碳汇造林项目的木材和碳汇资产进行收获现值法和实物期权定价法的价值评估,得出20 a的碳汇量为634... 从项目投资角度对碳汇造林项目中的木材资产和碳汇资产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探讨了实物期权法在评估林业投资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对广西桂平市碳汇造林项目的木材和碳汇资产进行收获现值法和实物期权定价法的价值评估,得出20 a的碳汇量为634 341 t,年均减排量为181 717 t,实物期权法的评估结果51 256.90元/hm^(2)高于收获现值法的评估结果40 861.69元/hm^(2)。这一差异表明,实物期权法能够更好地评估项目的管理灵活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标的资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研究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预测出杉木造林项目的最佳投资年限为26 a。为推动碳汇造林项目的发展并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建议一是通过引入碳金融工具(如碳期货、碳期权、碳保险等)来丰富碳市场交易产品,二是尽快恢复CCER项目备案,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并减少交易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投资项目 资产价值评估 碳汇造林 实物期权法 B-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的俄歇电子和氚的β射线细胞S值及DNA损伤模拟研究
6
作者 沈江燕 朱坤 +3 位作者 李清 张德颂 李君利 闫聪冲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8-486,共9页
氚的辐射生物效应一直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在福岛核电站排放核废水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氚极易进入人体并参与机体代谢活动,衰变放出的β射线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危害,而靶向放射治疗则利用摄入的俄歇电子发射体能够进入癌细胞,并放出俄歇... 氚的辐射生物效应一直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在福岛核电站排放核废水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氚极易进入人体并参与机体代谢活动,衰变放出的β射线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危害,而靶向放射治疗则利用摄入的俄歇电子发射体能够进入癌细胞,并放出俄歇电子造成DNA严重损伤这一特性,达到有效杀死癌细胞的目的。为探究β射线在微纳米尺度的辐射生物效应,本研究利用清华大学研发的纳剂量学程序NASIC模拟计算了^(125)I和氚在不同尺度细胞内的细胞S值以及造成的DNA双链断裂(DSB)产额,深入探讨了其DNA损伤机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方法和粒子截面的不同,细胞S值的计算结果存在偏差,尤其对于S(N←Cy),相对偏差可达26.35%。此外,相较于^(125)I或氚均匀分布在细胞核内,与DNA结合时造成的DSB产额显著增加:^(125)I结合到DNA时的DSB产额是均匀分布时的2倍;而氚结合到DNA中使得DSB产额从1.31×10^(-11)Gy^(-1)·Da^(-1)增加至1.46×10^(-11)Gy^(-1)·Da^(-1)。本研究深入探究了微纳米尺度下放射性核素的损伤作用效应,为精确医疗和环境放射性污染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125)I 俄歇电子 氚β射线 细胞s DNA损伤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的意大利家具“Transizione 4.0计划”评估与启示
7
作者 郭谌达 王志锋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3,共7页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意大利家具设计产业是学界和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但从政策视角切入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意大利重要政策“Transizione 4.0计划”为研究对象,首次引入S-CAD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评估该政策的效应、效率、可行性,为相关领...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意大利家具设计产业是学界和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但从政策视角切入的研究相对较少。以意大利重要政策“Transizione 4.0计划”为研究对象,首次引入S-CAD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评估该政策的效应、效率、可行性,为相关领域提供意大利家具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解读。创新之处在于应用了能够融合技术理性与政治智慧的新评估方法,可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并为政策评估工具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政策评估方法 意大利 效应 效率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1月7日定日M_(S)6.8地震长周期地震动初步模拟
8
作者 纪志伟 余厚云 +4 位作者 李宗超 琚长辉 孙耀充 张永仙 陈晓非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7-931,共15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由于该地区强震动观测台站稀疏,在此次地震中未能获得近断层速度脉冲。为评估此次地震的长周期地震动场及速度脉冲分布特征,文中基于定日地震强震破裂模型,结合震源区域地形数据,采用...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由于该地区强震动观测台站稀疏,在此次地震中未能获得近断层速度脉冲。为评估此次地震的长周期地震动场及速度脉冲分布特征,文中基于定日地震强震破裂模型,结合震源区域地形数据,采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给出了定日地震波场传播过程和震源区域烈度分布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速度脉冲识别方法,获得震源区域的速度脉冲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震源的单侧破裂影响,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在破裂传播方向上烈度较高的特征,最大烈度约为Ⅸ度。正断层破裂模式导致速度脉冲主要集中于断层上盘区域,并以垂直于地表的方向为主。文中的模拟结果为研究正断型地震脉冲分布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类似地震的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M_(s)6.8地震 地震动模拟 地震烈度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 速度脉冲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比法的近海地震动S-net台站场地分类研究
9
作者 王时 王想 +1 位作者 胡磊 周旭彤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1,共12页
近海台站往往难以获得台站场地资料,并且海域场地工程特性是海洋重大工程设计、建造和运维的基础,也是研究海域地震动场地放大的重要参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日本海沟区域的S-net台网的150个台站的强地震动数据,得到了埋置和未埋台... 近海台站往往难以获得台站场地资料,并且海域场地工程特性是海洋重大工程设计、建造和运维的基础,也是研究海域地震动场地放大的重要参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日本海沟区域的S-net台网的150个台站的强地震动数据,得到了埋置和未埋台站的H/V谱比曲线并进行了场地分类。结果表明:海域的H/V谱比曲线有较大谱比值;各个场地类别的埋置和未埋台站的H/V谱比曲线在谱比值和谱比形状存在着巨大差异;震级和震中距对长周期的H/V谱比曲线有较大影响,震源深度对H/V谱比曲线几乎没有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海域地震动模拟、海域场地效应研究和海洋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地震动 谱比法 海域场地 场地分类 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面波直接反演方法研究滇西北地壳三维S波速度结构
10
作者 茶文剑 王伟君 +1 位作者 张圆缘 黑贺堂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8-467,共10页
我国滇西北地区(25°~27°N,99°~101°E)是川滇菱形地块西边界所在区域,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是我国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孕震结构。文章利用该地区69个短周期流动台站2020年记录的连续波形,通过... 我国滇西北地区(25°~27°N,99°~101°E)是川滇菱形地块西边界所在区域,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是我国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孕震结构。文章利用该地区69个短周期流动台站2020年记录的连续波形,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计算和时频分析方法,提取所有台站对Rayleigh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采用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频散直接反演方法,得到研究区地下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上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大型断裂带的分段特征明显。如维西—乔后断裂带浅层5 km内整体表现为西北部高速,东南部低速;程海断裂带北段高南段低,在宾川盆地存在厚度约5 km的低速异常,说明宾川盆地存在较厚的沉积层。地壳浅层波速和地形起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盆地区域整体表现为低速,高山区域为高速。2021年漾濞M S6.4地震发生在S波高低速过渡区域,研究区中下地壳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速区,可能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孕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地区 背景噪声 面波直接反演方法 地壳s波速度结构 孕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和CEEMDAN技术的光纤光栅传感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11
作者 黄刚 潘李克 +3 位作者 何成章 杨成丰 李忠 弓少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针对现有信号降噪方法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信号处理中存在的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 针对现有信号降噪方法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信号处理中存在的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等问题,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方法和S-G滤波方法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信号降噪方法。采用CEEMDAN方法对传感系统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后的内涵模态分解(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分量进行S-G滤波,并对滤波后的IMF分量进行重构。通过试验对多种含噪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降噪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降噪性能,波长波动大幅降低超过90%,在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dio,SNR)和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dio,PSNR)指标上提高1 dB左右,可以在保持传感信号细节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信号噪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传感系统 信号降噪方法 CEEMDAN方法 s-G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方法的绿色矿山建设政策评估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2
作者 贾汉森 黄洁 郭冬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3,共8页
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24年4月,自然资源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导向从示范建设向全面推进转变,各地亟待优化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政策评估作为... 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24年4月,自然资源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导向从示范建设向全面推进转变,各地亟待优化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政策评估作为政策优化的重要环节,开展政策文本、政策执行、政策绩效分析,明确政策存在的不足,可以为下一步政策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为全面分析政策的逻辑性、经济充要性和可行性等内容,本文采用S-CAD方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评估其绿色矿山建设政策。结果显示:政策要素间一致性较好,不存在冲突或矛盾;各政策要素间存在较强的充要性,充分性总体上呈现要弱于必要性,突出体现在“措施-策略”政策要素间;各相关利益主体对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均为支持和配合的态度;政策施行后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基本一致。基于此,从科学设置目标、丰富建设措施、重视多主体协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持续优化政策链条上薄弱环节,完善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评估 政策 绿色矿山 s-CAD方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方法的体育产业政策评估——以国发[2014]46号文为例
13
作者 张琴 易剑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1,共8页
运用S-CAD方法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政策元素的吻合度、政策环节与政策链条的充要性(需要性/充分性)、政策的认同度和执行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文件中“立场-目的-手段-预期... 运用S-CAD方法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政策元素的吻合度、政策环节与政策链条的充要性(需要性/充分性)、政策的认同度和执行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文件中“立场-目的-手段-预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但是政策元素供给不足、目的性有待提升、缺少目的明确的强手段、缺乏衡量手段的预期结果,并且市场主体与消费者对政策的认同度和执行度有待提升,政策手段需要加强且谨慎运用。建议:一是明确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的具体手段,强化各政策手段、各预期结果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效应;二是增加政策元素的供给,改进政策环节,优化政策链条,强化政策的目的性,提升政策目的、手段、结果之间的适度性;三是通盘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激励与约束并重,丰富政策手段但需谨慎运用关键政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产业 政策评估 政策环节 政策链条 s-CA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法在第四系地层分层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宝春 孙少槐 李国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8,89,共9页
空间自相关法(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SPAC法)是从环境噪声中提取相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SPAC法计算S波速度结构对研究地下速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验证SPAC法在第四系地层分层中的可靠性,方法使用多重观测阵列... 空间自相关法(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SPAC法)是从环境噪声中提取相速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SPAC法计算S波速度结构对研究地下速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验证SPAC法在第四系地层分层中的可靠性,方法使用多重观测阵列采集频率2~40 Hz的微动信号,计算A,B,C台站组与中心台站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并使用零阶贝塞尔函数拟合空间自相关系数,同时提取Rayleigh面波相速度-频率关系,得到相速度频散曲线。与含低速软夹层模型、含高速硬夹层模型和速度递增模型相比,分歧型遗传算法反演频散曲线具有不依赖初始模型的优点。结果以华北克拉通北缘某地实测资料为例,使用SPAC法、瞬态面波法、波速测井法反演地层S波速度结构,根据钻孔资料可知,地下6.7~9.0 m深处为全风化片麻岩,表现出低至305 m/s的S波速度,9.0 m以下为强风化斜长片麻岩,表现为430~540 m/s的高S波速度。结论综合SPAC法、瞬态面波法、波速测井法和钻孔资料可知,SPAC法不仅地层分层准确性高,而且波速值大小与其他方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SPAC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法 微动信号 s波速度结构 频散曲线 Rayleigh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型曲线积分函数的离散变量结构优化方法
15
作者 孙蓉 谭涛 李艳艳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1,共9页
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结果相较于连续优化设计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需求,然而设计变量的不连续性,导致许多有效的解析数学的优化算法和条件不再适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化处理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新函数,称为S型曲线积分函... 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结果相较于连续优化设计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需求,然而设计变量的不连续性,导致许多有效的解析数学的优化算法和条件不再适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化处理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新函数,称为S型曲线积分函数,该函数在自变量取0或1时,函数值为零且函数具有连续光滑的性质。通过引入新的0-1设计变量,离散变量优化设计问题可以转化成等价的0-1规划,令S型曲线积分函数值为零,取代新设计变量取0-1离散值的约束条件,以实现离散变量优化问题的连续化处理。建立起与原问题等价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用数学规划的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基于MATLAB数值分析软件计算数值算例和经典桁架结构截面尺寸优化问题,数值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且对问题规模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量 结构优化 0-1规划 连续化方法 s型曲线积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发震断层产状及其动力学探讨
16
作者 陈鑫 张清 +2 位作者 何嘉幸 郭培兰 刘白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大地震发生后,断层面产状的迅速确定对地震破裂时空分布模型研究、发震构造及震后地震发生发展趋势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收集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将全部震源机制节面组合在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大地震发生后,断层面产状的迅速确定对地震破裂时空分布模型研究、发震构造及震后地震发生发展趋势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收集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将全部震源机制节面组合在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去掉小于设定阈值的噪声节面,得到两类聚类结果,发现两组聚类结果中,走向312.13°、倾角56.09°的第一类中心节面的聚类标准差较小,为发震断层面。然后,通过应力场与断层面关系确认发震断层面。根据本次积石山地震序列的断层面解求解了该地区的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受到青藏高原的EN向推挤,形成了SW-NE向挤压和SE-NW向拉张的状态,表示主应力大小的应力形因子R值较大,解释了该地区呈现逆冲兼走滑的震源机制地震占优势的原因。将求解得到的构造应力场分别作用到聚类得到的两类节面上求解断层面的剪应力,发现标准差较小的第一类中心节面处于剪应力较大区域。综合其他资料分析,本研究推测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发震断层为NE倾向,走向为312.13°,倾角为5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 聚类分析 震源机制 应力场 发震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排S-method的多分量辐射源信号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荣海娜 张葛祥 金炜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实现多分量辐射源信号的有效检测和识别,提出了基于重排S-method(RSM)的多分量辐射源信号分析方法.针对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严重和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采用RSM分析密集、交叠的辐射源信号,给出了其算法的硬件实现和计算复杂度分析... 为实现多分量辐射源信号的有效检测和识别,提出了基于重排S-method(RSM)的多分量辐射源信号分析方法.针对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严重和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采用RSM分析密集、交叠的辐射源信号,给出了其算法的硬件实现和计算复杂度分析.该方法能处理线性和非线性调频信号,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复杂体制多分量辐射源信号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析多分量辐射源信号,时频分辨率高,不受交叉项干扰,具有比Wigner-Ville分布和S-method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辐射源信号 多分量 重排s-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ethod的多分量雷达辐射源信号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荣海娜 张葛祥 金炜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9,共6页
针对传统时频方法在处理多分量雷达辐射源信号时存在交叉项,不能检测各分量信号时域参数,难以适应低信噪比环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method(SM)的多分量雷达辐射源信号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信号的SM时频分布,然后在时频面的基础... 针对传统时频方法在处理多分量雷达辐射源信号时存在交叉项,不能检测各分量信号时域参数,难以适应低信噪比环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method(SM)的多分量雷达辐射源信号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信号的SM时频分布,然后在时频面的基础上检测各信号分量的瞬时频率和脉冲起止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处理线性及非线性调频信号、时频分辨率高且不受交叉项干扰,时域检测精度大于98.60%,频域检测精度大于99.48%,信噪比降低时仍然保持强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信号 时频分析 多分量 信号检测 s-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CO_(2)共存环境中X65钢点腐蚀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伟 刘琬晴 +3 位作者 李光聪 张晨 邹子琛 Srdjan Nesic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169,共9页
碳钢管材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系统,在含CO_(2)、H_(2)S、氯离子等多种腐蚀介质共存的多相流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穿孔泄漏,可能造成管道和设备的失效,进而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目前针对H_(2)S/CO_(2)共存环境下金属腐蚀的研究主要集... 碳钢管材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系统,在含CO_(2)、H_(2)S、氯离子等多种腐蚀介质共存的多相流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穿孔泄漏,可能造成管道和设备的失效,进而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目前针对H_(2)S/CO_(2)共存环境下金属腐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高H_(2)S分压下,多种形式FeS产物的生成规律、产物膜保护特性和点蚀形成机理,很少研究极微量H_(2)S诱发点腐蚀的可能性和发生条件。为此,以X65钢为例,利用大型H_(2)S多相流腐蚀环路实验系统完成了4组测试实验和2组验证实验,研究了40℃、恒定CO_(2)分压环境下,不同H_(2)S分压对低碳钢点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力学理论的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当H_(2)S分压高于50 Pa时,X65钢的腐蚀速率低且表现为全面腐蚀;而当H_(2)S分压低于24 Pa时,随着H_(2)S分压的逐步降低,X65钢的点腐蚀加剧,H_(2)S为2.4 Pa时的点腐蚀速率超过11 mm/a。②当H_(2)S分压极低且马基诺型FeS的过饱和度低于1时,快速形成的FeS膜不能完整覆盖金属表面,暴露表面会在电偶腐蚀的作用下,被饱和CO_(2)溶液快速腐蚀,最终导致低碳钢发生局部点腐蚀。③建立不同H_(2)S分压下低碳钢表面马基诺型FeS过饱和度边界控制曲线,可以准确预测不同条件下碳钢的点腐蚀行为。结论认为,在相关行业标准规定的H_(2)S分压下限以内,H_(2)S/CO_(2)共存环境中极微量的H_(2)S仍然可能会诱发碳钢发生点腐蚀,该认识对于H_(2)S/CO_(2)共存环境下油气管道的局部点腐蚀预测和防腐防护研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s CO_(2) 共存环境 低碳钢 点腐蚀 腐蚀机理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AHP-熵权的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苑希民 高瑞梅 +1 位作者 田福昌 侯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表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其中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8.7%和14.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两岸。所得评估结果同“利奇马”台风发生期间实际洪灾风险分布情况一致,对比证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优于AHP和熵权法,可为小清河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AHP 熵权法 洪涝灾害评估 小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