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中继节点的AF协同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徐华 柏鹏 +2 位作者 李明阳 李寰宇 林晋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4-628,共5页
研究了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中继节点放大转发协同通信技术。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全向发送-全向接收(without beamforming transmit-receive,N-BF),定向发送-全向接收(beamforming transmit-without beam-forming receive,T-BF)以及定向发送... 研究了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中继节点放大转发协同通信技术。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全向发送-全向接收(without beamforming transmit-receive,N-BF),定向发送-全向接收(beamforming transmit-without beam-forming receive,T-BF)以及定向发送-定向接收(beamforming transmit-beamforming receive,TR-BF)3种模式下信道容量及其中断概率。然后,结合具体的数值仿真对不同模式下的信道容量和中断概率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TR-BF性能最优,TR-BF以及T-BF相比N-BF而言,系统受噪声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天线 协同通信 放大转发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AF协作中继网络中发送预编码器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健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8-1133,共6页
本文首先利用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在第一时隙中的接收信噪比之和最大准则,推导出优化问题并解得优化的预编码器矢量。然后又利用目标节点最大比合并后的接收信号信噪比最大准则,推导出性能更佳的预编码器优化问题,但由于表达式复杂不能... 本文首先利用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在第一时隙中的接收信噪比之和最大准则,推导出优化问题并解得优化的预编码器矢量。然后又利用目标节点最大比合并后的接收信号信噪比最大准则,推导出性能更佳的预编码器优化问题,但由于表达式复杂不能得到闭式解。为此本文提出了两种次优解决方法,分别是梯度下降迭代法和近似求解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准则优化预编码器方法都能有效改进系统性能,且因后者更能直接反映接收端情况,效果更好。两种次优的解优化方法能够获得几乎相同的系统性能,但梯度下降法采用迭代运算,计算量比较大,而近似求解法在性能不损失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中继 MIMO 放大转发 预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AF协作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文魁 李兆训 窦冬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80-83,共4页
依据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多节点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叠加导频的分段式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块状导频,分别记录级联链路和第2段链路状态信息,并估计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出第1段链路信道... 依据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多节点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叠加导频的分段式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块状导频,分别记录级联链路和第2段链路状态信息,并估计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出第1段链路信道状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2段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减小信道估计导频开销和时隙周期,提高信道估计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双块状导频 放大转发 协作分集 正交频分复用 估计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双向AF MIMO中继系统的联合预编码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禹永植 侯培迟 +1 位作者 陈涛 张未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9-1385,共7页
近年,双向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兴趣。然而,在实际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针对双向传输下的系统,对多用户模型进行的研究... 近年,双向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兴趣。然而,在实际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针对双向传输下的系统,对多用户模型进行的研究较少。由此,针对多用户双向AF MIMO中继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联合预编码算法。采用在所有节点功率限制下,以最小和均方误差(minimun sum mean square error,MSMSE)设计准则去求解联合信源、中继和信宿端多用户的非凸优化问题,将最初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成多个子优化问题,并利用半正定规划设计、平方约束二次规划设计以及二阶锥规划设计求解子优化问题。之后通过交替迭代方法进一步求解每个子凸优化问题局部优化值,达到优化所有节点矩阵变量的目的。所提算法较现有的算法,不仅在优化问题方面考虑更全面、更实用,而且实验仿真结果验证,提出的算法在系统和均方误差(sum mean-square-error,SMSE)性能、和速率以及误码率(bit-error rate,BER)上有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接收端多用户 双向放大转发系统 联合预编码算法 最小和均方误差准则 半正定规划问题 平方约束二次规划问题 二阶锥规划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
5
作者 李民政 欧阳缮 +1 位作者 谢跃雷 肖海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58-1662,共5页
在多子载波、频率选择性衰落、双向中继转发信道中提出多中继协作的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方法。通过多个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循环延时编码及功率放大处理,两路终端发送的差分编码分组可获得完全的协作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两路终... 在多子载波、频率选择性衰落、双向中继转发信道中提出多中继协作的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方法。通过多个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循环延时编码及功率放大处理,两路终端发送的差分编码分组可获得完全的协作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两路终端在检测对方的发送信号之前需要消除自干扰信号,为此,提出基于统计相关的自干扰分量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差分网络编码能够获得完全的分集增益性能,对应的自干扰分量相关统计估计算法在慢衰落信道中与干扰分量完全消除的检测性能相比,仅有0.5dB的信噪比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网络编码 循环延时编码 放大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OFDM非对称通信双向中继系统能效优化
6
作者 黄天聪 何昊宸 +1 位作者 冯文江 贾年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91-2597,共7页
针对具有非对称通信需求的单中继协同放大转发-正交频分复用(amplify forwar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F-OFDM)双向中继系统,提出一种中继能效优化策略。在AF-OFDM双向非对称中继通信系统中,子载波有两种工作模式... 针对具有非对称通信需求的单中继协同放大转发-正交频分复用(amplify forwar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F-OFDM)双向中继系统,提出一种中继能效优化策略。在AF-OFDM双向非对称中继通信系统中,子载波有两种工作模式:单向中继传输和双向中继传输。以系统能效为优化目标,构建联合中继传输模式选择、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组合优化模型;采用结构近似优化算法,首先固定子载波分配集合,优化单向中继传输和双向中继传输的功率分配,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优化问题求解,然后优化子载波分配集合,利用子载波配对形成的线性结构搜索双向中继传输的最佳子载波数,避免穷举搜索造成的大运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能效优化策略能有效提高AF-OFDM双向非对称中继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优化 双向中继 放大转发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大规模MIMO AF中继系统频谱与能量效率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邓鹏飞 王丹 贾向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145,共7页
为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能量与频谱效率,基于放大转发协议,提出一种多用户全双工大规模多入多出中继协作方案。对频谱和能量效率进行研究,获得系统中每一对用户间各态历经速率下界的封闭解析解以及系统的频谱、能量效率。分析系统在不同... 为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能量与频谱效率,基于放大转发协议,提出一种多用户全双工大规模多入多出中继协作方案。对频谱和能量效率进行研究,获得系统中每一对用户间各态历经速率下界的封闭解析解以及系统的频谱、能量效率。分析系统在不同能量分配场景下对环路干扰的抑制效果和渐近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中继收或发天线数足够大时,系统能有效地消除小规模衰落和多用户干扰,其渐近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将达到一饱和稳定值。当采用信源发功率固定、中继发功率与中继发天线数成反比的功率分配方案时,系统可有效地抑制环路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 大规模多入多出 放大转发 频谱效率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窃听环境下AF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伟 芮贤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传统的最佳中继选择方案仅参考了合法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窃听用户而无法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现有的最佳中继选择方案将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纳入考虑后,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依然采用的是... 传统的最佳中继选择方案仅参考了合法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窃听用户而无法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现有的最佳中继选择方案将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纳入考虑后,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依然采用的是等功率分配。针对放大转发协议,本文在现有最佳中继选择方案的基础上,以降低系统安全中断概率为目标,在系统总功率受限的前提下,根据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以及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间的信道参数引出功率分配因子,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间的功率进行适当分配。通过仿真对比,可以发现功率分配能够降低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从而改善系统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物理层安全 放大转发 功率分配 安全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way中继系统中的双向中继选择及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通 陈前斌 +1 位作者 唐伦 张力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97-2699,2703,共4页
通过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可以达到提高two-way中继系统总速率的目的。综合考虑中继节点处的接收信噪比和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信道增益,提出了two-way AF中继系统中的双向中继选择策略(BRS);同时,在总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建立了two-way... 通过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可以达到提高two-way中继系统总速率的目的。综合考虑中继节点处的接收信噪比和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信道增益,提出了two-way AF中继系统中的双向中继选择策略(BRS);同时,在总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建立了two-way AF中继系统中的优化功率分配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求解,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OPA)。仿真结果证明两种策略均能提高系统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way中继 af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通信中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玉丽 郭丽 +1 位作者 朱志良 于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协作通信系统中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两阶段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影响系统整体误码率(BER)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衡量两阶段信道系数的中继选择方案。首先,根据每个候选中继的CSI,比较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的两阶段信道系数,选出... 针对协作通信系统中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两阶段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影响系统整体误码率(BER)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衡量两阶段信道系数的中继选择方案。首先,根据每个候选中继的CSI,比较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的两阶段信道系数,选出两者中较差的信道状态;然后,按照较差的信道状态对候选中继排序,得到近似较优的中继节点集合;最后,从中选择两阶段信道系数之和最大者作为被选中继参与协作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当候选中继节点数为100及5,BER下降到10-4及10-5时,所提的中继选择方案与基于最优较差信道的中继选择方案、基于最近邻关系的中继选择方案相比,所需信噪比(SNR)分别降低了0.4 d B和0.2 d B。所提方案能够增加无线中继网络的信息传输范围,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中继选择 放大转发 最大比合并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放大转发双向中继功率分配及中继位置选择 被引量:9
11
作者 吉晓东 郑宝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6-422,共7页
该文研究基于放大转发中继的不对称双向中继系统容量问题。首先,在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从双向通信的角度,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其中断概率精确表达式和渐进表达式。理论分析发现节点发射功率和源节点目标速率共同决定系统中断概率,并且在大... 该文研究基于放大转发中继的不对称双向中继系统容量问题。首先,在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从双向通信的角度,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其中断概率精确表达式和渐进表达式。理论分析发现节点发射功率和源节点目标速率共同决定系统中断概率,并且在大多数业务下系统中断性能仅取决于单向链路,而与另一链路无关。基于此,以优化系统中断性能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业务知识的节点功率分配算法和中继位置选择算法。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功率分配和中继位置选择可以显著提高不对称放大转发双向中继系统的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双向中继 放大转发 功率分配 中继位置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惠鏸 张瑶 李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针对传统中继选择算法反馈开销大、信道条件利用不充分以及等功率分配算法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网络中,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提出基于部分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指出源-中继-目的节点传输链... 针对传统中继选择算法反馈开销大、信道条件利用不充分以及等功率分配算法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网络中,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提出基于部分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指出源-中继-目的节点传输链路所能获得的信噪比受制于源-中继及中继-目的链路中接收信噪比较小者,各中继依据自身到源及目的节点链路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采用不同的反馈策略向源节点进行信息反馈,由源节点完成中继选择,通过凸优化方法对所选择的源和中继节点进行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第一跳信道信息的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仅增加少量反馈的条件下可明显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且与同等反馈负荷下的其他算法相比,仍能获得较好的中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放大转发 中断概率 信道状态信息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源协作网络的分布式功率分配与中继选择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惠鏸 朱世华 +1 位作者 吕刚明 孙晓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46-2451,共6页
该文针对多源-多中继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网络,以最小化系统总功率为目标,在保证系统满足一定中断概率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功率分配与中继选择算法。算法由源节点自主选择为其转发信息的中继节点,并引入定时器,通过竞争方式避免了分... 该文针对多源-多中继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网络,以最小化系统总功率为目标,在保证系统满足一定中断概率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功率分配与中继选择算法。算法由源节点自主选择为其转发信息的中继节点,并引入定时器,通过竞争方式避免了分布式所导致的中继选择冲突。中继收到来自源节点的信号后,只需根据转发门限自主判断是否进行转发,从而完成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布式算法能够有效降低传输所需要的总发射功率。并且与集中式控制所获得的最优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相比性能相近,但所提分布式算法显著降低了系统的控制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放大转发 多源协作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F航空信道下一种多机协作通信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忠勇 党刚 +1 位作者 元洪波 张大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针对航空通信中各种干扰导致的高误码率问题,对有无直接链路的情形分别提出多机协作通信提高分集增益的方法.该方法在机载通信设备调制技术和发射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实现了高速率传输,有效抵抗多径衰落,扩大通信范围.通过分析VHF信道中是... 针对航空通信中各种干扰导致的高误码率问题,对有无直接链路的情形分别提出多机协作通信提高分集增益的方法.该方法在机载通信设备调制技术和发射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实现了高速率传输,有效抵抗多径衰落,扩大通信范围.通过分析VHF信道中是否存在直接链路,给出了基于航空信道模型的放大转发和解码转发协作通信方式,用最大比合并的方法提高了接收端的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空空和空地信道参数下,在直接链路存在下多机DF协作的误码性能最优,在无直接链路存在下多机AF协作的误码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信道 放大转发(af) 解码转发(DF) 多机协作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协同OFDM稀疏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爱华 李春雷 桂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放大转发协同正交频率复用(OFDM)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稀疏信道估计方法。首先,构造协同OFDM系统模型,利用循环矩阵理论,将该系统模型变换成类似于传统的点对点系统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协同卷... 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放大转发协同正交频率复用(OFDM)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稀疏信道估计方法。首先,构造协同OFDM系统模型,利用循环矩阵理论,将该系统模型变换成类似于传统的点对点系统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协同卷积信道矢量和等效的观测矩阵组成;然后,通过压缩感知理论证明,该等效矩阵以很高的概率满足严格等距特性(RIP);最后,利用压缩感知算法重构卷积信道脉冲响应。与传统的线性信道估计方法相比较,所提方法能够利用较少的训练序列达到稳健的信道估计,有效地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且具备计算复杂度低的特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协同 放大转发 压缩感知 稀疏信道估计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信道干扰条件下的多天线放大转发中继中断概率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敏 林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该文研究了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双跳多输入多输出(MIMO)放大转发(A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该系统在发射端、中继端和接收端都配置了多根天线。假设每条链路的发射端采用最大比传输(MRT)技术,接收端采用最大合并比(MRC)技术,该文得出了中... 该文研究了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双跳多输入多输出(MIMO)放大转发(A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该系统在发射端、中继端和接收端都配置了多根天线。假设每条链路的发射端采用最大比传输(MRT)技术,接收端采用最大合并比(MRC)技术,该文得出了中继端受到同信道干扰时的信干噪比(SINR),推导了基于固定增益中继方案的中断概率(OP)闭合表达式。计算机仿真结果不仅验证了性能分析的有效性,而且还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配置多天线带来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放大转发中继 多输入多输出 同信道干扰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性的星地协作系统分布式中继选择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刘伟 梁俊 朱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5,共5页
针对星地协作系统中继节点间的不公平性,提出一种基于放大转发(AF)模式的分布式中继选择策略。对陆地移动卫星通信信道进行分析,得到系统中断概率的闭环表达式,通过引入调和因子平衡各节点被选作中继的概率,并利用AF模式将来自卫星和地... 针对星地协作系统中继节点间的不公平性,提出一种基于放大转发(AF)模式的分布式中继选择策略。对陆地移动卫星通信信道进行分析,得到系统中断概率的闭环表达式,通过引入调和因子平衡各节点被选作中继的概率,并利用AF模式将来自卫星和地面的中继节点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从而均衡各中继节点的功率开销。仿真结果表明,与集中式中继选择策略和基于最佳路径的中继选择策略相比,该策略能有效提高星地协作系统的公平性,并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协作系统 陆地移动卫星通信 公平性 中继选择 放大转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的最优中继选择方案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冬 史浩山 +1 位作者 韩璐 程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6,79,共3页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中继系统中基于放大转发协议的最优中继选择方案,推导出中断概率和平均信道容量的闭式表达式,并对不同中继节点数时的中断概率和平均信道容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系统中断概率,且随着中继节点数的增...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中继系统中基于放大转发协议的最优中继选择方案,推导出中断概率和平均信道容量的闭式表达式,并对不同中继节点数时的中断概率和平均信道容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系统中断概率,且随着中继节点数的增多,系统平均信道容量优于直接传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转发 多输入多输出中继 最优中继选择 平均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继放大转发协同通信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卓 杨洪兵 郑国莘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5,共6页
功率分配一直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项最主要的关键技术,研究如何提高能量利用率对无线通信系统有重大意义.针对多中继放大转发协同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功率分配方法,以最小化发送功率为目标,将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 功率分配一直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项最主要的关键技术,研究如何提高能量利用率对无线通信系统有重大意义.针对多中继放大转发协同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功率分配方法,以最小化发送功率为目标,将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应用于求功率分配因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误码率性能和系统容量方面都明显优于等功率分配方法.在给定误码率情况下,该方法能够节省发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通信 放大转发 功率分配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双向中继转发的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春国 仲崇显 杨绿溪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60,共7页
本文对多天线双向中继放大转发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最小化均方误差的准则,通过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进行联合优化,推导出了相应的中继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能够实现最优的链路可靠性。然后,基于该优化方法,利用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和... 本文对多天线双向中继放大转发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最小化均方误差的准则,通过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进行联合优化,推导出了相应的中继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能够实现最优的链路可靠性。然后,基于该优化方法,利用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统计信息,针对固定中继和移动中继两种不同的通信场景,分别设计了不同参数控制下的鲁棒性实现。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都表明所提方案具有明显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 信道状态信息 多天线 放大转发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