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波 宋勇 +2 位作者 张方 施毅 胡明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了解14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对药敏的影响。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pC基因分布情况,PCR产物克隆测序;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结果:107株铜绿假单胞... 目的:了解14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对药敏的影响。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pC基因分布情况,PCR产物克隆测序;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结果:10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阳性(占72.8%),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e-Bank序列(AE 004827)同源性为100%。ampC基因阴性菌株依次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均≥90.0%;ampC基因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明显降低(P<0.05);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88株产AmpC酶(占60.0%),不产AmpC酶菌株依次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产AmpC酶菌株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保持较高敏感率,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呋辛敏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着ampC耐药基因,明确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基因 ampc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锦娜 邵海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大肠埃希菌(E.coli)中的ampC基因与其他革兰阴性细菌不同,染色体上的ampC基因启动子与延胡索酸还原酶(frdABCD)操纵子中的frdD基因重叠,衰减子是延胡索酸还原酶操纵子的转录终止子,缺少ampC调节基因ampR,所以携带野生型基因的E.coliAmp... 大肠埃希菌(E.coli)中的ampC基因与其他革兰阴性细菌不同,染色体上的ampC基因启动子与延胡索酸还原酶(frdABCD)操纵子中的frdD基因重叠,衰减子是延胡索酸还原酶操纵子的转录终止子,缺少ampC调节基因ampR,所以携带野生型基因的E.coliAmpC酶的产量非常低,临床意义不大。但近年来出现了高产AmpC酶的E.coli,对其进行研究发现,ampC基因启动子、衰减子或ampC编码区的突变,或从其他细菌获得强启动子或携带强启动子的序列插入,或从其他细菌获得调节基因ampR等都可能导致染色体型AmpC酶的高产。质粒型ampC基因在E.coli中的出现是AmpC酶高产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ampc 启动子 衰减子 质粒型a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AmpC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测 被引量:37
3
作者 沈定霞 罗燕萍 +2 位作者 曹敬荣 周光 杨喆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临床实验室对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的表型检测方法,了解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产生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加与不加3-氨基苯酚硼酸(APB)的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 目的比较研究临床实验室对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的表型检测方法,了解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产生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加与不加3-氨基苯酚硼酸(APB)的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西丁纸片进行APB纸片增强试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AmpC酶,并与Tris-EDTA纸片试验检测AmpC酶的结果进行比较。用CLSI纸片确认实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的ESBLs。结果APB纸片增强试验与Tris-EDTA纸片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对头孢西丁不敏感的6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74株大肠埃希菌中,分别检测到产AmpC酶41株(66.1%)和33株(45.0%)。AmpC酶和ESBLs同时存在的肺炎克雷伯菌占51.6%,单产AmpC酶和单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4.5%和21.0%;而大肠埃希菌则以单产ESBLs为主,占40.5%,单产AmpC酶及同时产生AmpC酶与ESBLs的分别占20.3%和24.3%。结论APB纸片增强试验和Tris-EDTA纸片试验操作简单,应用方便,成本低廉,均可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ESBLs与AmpC酶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馨 刘一飞 +4 位作者 王志宇 任彬琳 陈泽 杜彬 张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15-2725,共11页
为了解山西省范围内鸡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从呈现典型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的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8株符合鸡源大肠杆菌生物特性的流行菌株,采用K-B法与双纸片确... 为了解山西省范围内鸡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从呈现典型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的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8株符合鸡源大肠杆菌生物特性的流行菌株,采用K-B法与双纸片确认法对分离的68株大肠杆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和ESBLs、AmpC酶耐药表型的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分离株中质粒介导的ESBLs、AmpC酶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68株菌对22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谱达7耐以上的有66,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7.06%;呈ESBLs、AmpC酶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菌株数分别为57(83.82%)、19(27.94%)和16(23.53%)株;检测出ESBLs阳性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型包括bla TEM、bla OXA和bla CTX-M-1/9,AmpC酶阳性菌株耐药基因型为bla FOX型。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68株鸡源大肠杆菌已对绝大多数种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已普遍流行。山西省鸡源大肠杆菌中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关报道大体一致,而检测到的bla FOX型AmpC酶基因在国内报道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ESBLS ampc 耐药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 被引量:15
5
作者 邵海枫 崔蕾蕾 +2 位作者 赵晓智 王锦娜 王卫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K.pneu)中质粒型ampC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型可疑为产AmpC酶的24株K.pneu,用ampC基因的5群6个亚型的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 l-PCR),用三维酶抑制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K.pneu)中质粒型ampC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型可疑为产AmpC酶的24株K.pneu,用ampC基因的5群6个亚型的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 l-PCR),用三维酶抑制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结合mu l-PCR、三维酶抑制试验和表型试验进行基因和表型分析。同时选择4株菌(3株ampC基因阳性,1株阴性)进行转质粒试验,以证实质粒型基因的存在。结果在mu l-PCR试验中,有22株扩增出C-4族中长度405 bp的片段,1株扩增出C-1族中长度462 bp的片段;1株未扩增出目的条带。三维酶抑制试验中,24株菌中有19株菌未检出AmpC酶,但药物敏感试验中有诱导耐药现象,符合C-4(DHA)族基因诱导表达的特性。转质粒试验中,3株ampC基因阳性的供体菌均将其ampC基因转入受体菌。结论采用多重PCR技术可以简化质粒型ampC基因的检测方法。在我院临床分离的K.pneu中,出现质粒编码的AmpC酶,以C-4族基因为主要流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ampc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中AmpC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的发生和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锦娜 邵海枫 +4 位作者 姚兵 王卫萍 艾冬琴 史利宁 张小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检测AmpC酶及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方法选择从临床分离的可疑产ESBLs和AmpC 2种酶的40株大肠埃希菌,用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表型,三维酶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质粒型ampC基...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检测AmpC酶及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方法选择从临床分离的可疑产ESBLs和AmpC 2种酶的40株大肠埃希菌,用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表型,三维酶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质粒型ampC基因和ESBLs基因,肉汤交配法检测质粒型ampC基因的接合传递性。结果在三维试验中,40株菌中有39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21株产ESBLs和AmpC 2种酶,15株单产ESBLs,3株单产AmpC酶。在PCR扩增试验中,8株扩增出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7株为C IT型,1株为DHA型;34株扩增出b laTEM、b laCTX-M、b laOXA 3型ESBLs基因中的至少1个型,未扩增出b laSHV。8株携带质粒型ampC基因的菌株,共筛选出9株接合子。结论AmpC酶已在我院的大肠埃希菌中出现,由质粒编码的AmpC酶可在细菌间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ESBLS 大肠埃希菌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菌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出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兰 廖康 +2 位作者 禤建美 曾燕 陈求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肠杆菌科 ampc 耐药性 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西丁 药敏纸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燕 叶英 +3 位作者 王谦 程君 王迎迎 李家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的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AmpC酶基因型别。方法对49株耐头孢西丁肺炎克雷伯菌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平皿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提取质粒用多重PCR技术检测质粒介导的...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的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AmpC酶基因型别。方法对49株耐头孢西丁肺炎克雷伯菌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平皿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提取质粒用多重PCR技术检测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型,设计引物进行结构基因的全长扩增和测序。结果29株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59.2%)产质粒介导AmpC酶;其中检出DHA型16株,CIT型6株,EBC型7株,发现新的基因型2种,自命名为ACT-3和MIR-4,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125013和EF587233。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菌株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AmpC酶发生率高,以DHA-1型为主,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2株新基因。治疗相关感染以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介导ampc 肺炎克雷伯菌 基因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质沙雷菌中AmpC酶的检测及药敏率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海飞 程君 +4 位作者 胡立芬 刘艳艳 潘亚超 朱玉林 李家斌 《安徽医学》 201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临床分离的104株黏质沙雷菌中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用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 目的了解安徽省临床分离的104株黏质沙雷菌中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用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依据CLSI 2010年推荐的标准进行判读结果。结果 104株黏质沙雷菌在呼吸道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达59.6%;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病科等;头孢西丁纸片筛选法阳性率为39.4%,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的有8株,阳性率为7.7%。产AmpC酶菌株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及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产AmpC酶黏质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产酶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氟喹喏酮类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菌 ampc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药敏检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艳 王海英 +1 位作者 左云 李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肠杆菌种 ampc ESBLS 抗生素 耐药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ESBLs及AmpC酶细菌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丽文 卢艳平 张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6,共2页
目的 比较双纸片抑制协同法 (DDIST)、纸片扩散法与三维试验法检测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的可靠性。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从临床分离株中初筛出 88株产ESBLs与AmpC可疑菌株 ,再用DDIST和三维试验进行比较。结果 纸片扩... 目的 比较双纸片抑制协同法 (DDIST)、纸片扩散法与三维试验法检测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的可靠性。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从临床分离株中初筛出 88株产ESBLs与AmpC可疑菌株 ,再用DDIST和三维试验进行比较。结果 纸片扩散法检出产ESBLs菌 77株 ,可疑产AmpC菌 6株 ,另有 5株为不确定产酶株。DDIST检出产ESBLs菌 77株(87.5 % ) ,产AmpC菌 1 0株 (1 1 .4 % ) (包括纸片中心距离 2 0mm的 9株、1 5mm的 1株 ) ,产ESBLs+AmpC菌 1株 (1 .1 % )。三维试验检出AmpC 1 1株 ,ESBLs78株。DDIST ,三维试验总符合率达到 1 0 0 %。结论 DDIST可同时检测产ESBLs和AmpC的细菌 ,方法准确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BLS酶 ampc 细菌检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双纸片抑制协同法 纸片扩散法 三维试验法 检测 革兰阴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丁丁 范昕建 +2 位作者 吕晓菊 雷秉钧 冯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5-17,共3页
为探讨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产 Amp Cβ-内酰胺酶 (Am p C酶 )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分布情况 ,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 Amp C酶 ,纸片确证试验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ESBL s。结果显示 ,2 2 7株革... 为探讨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产 Amp Cβ-内酰胺酶 (Am p C酶 )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分布情况 ,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 Amp C酶 ,纸片确证试验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ESBL s。结果显示 ,2 2 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 Amp C酶者 97株 (占 4 2 .6 % ) ,产 ESBL s者 38株 (占 16 .7% )。提示Amp C酶和 ESBL s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两类主要酶。Amp C酶和 ES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生物被膜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乃静 李岩 +1 位作者 何平 李胜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被膜(biofilm,BF)菌的耐药机制及阿奇霉素对BF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大肠埃希菌BF模型,扫描电镜鉴定细菌BF。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E... 目的探讨生物被膜(biofilm,BF)菌的耐药机制及阿奇霉素对BF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大肠埃希菌BF模型,扫描电镜鉴定细菌BF。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及AmpC酶。结果浮游大肠埃希菌(A组)单产AmpC,单产ESBLS酶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的5.0%(2/40)、20.0%(8/40)、5.0%(2/40);BF大肠埃希菌(B组)产酶菌株分别占总菌株的15.0%(6/40)、47.5%(19/40)、22.5%(9/40);阿奇霉素诱导BF菌(C组)产酶菌株分别占总菌株的7.5%(3/40)、25%(10/40)、12.5%(5/40)。对A组和B组、B组和C组的检出率两两分别进行χ2检验,结果均为P<0.05。结论阿奇霉素能够明显抑制BF大肠埃希菌产生ESBLS及AmpC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生物被膜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玉林 高帆 +4 位作者 张晓妮 程君 殷俊 李家斌 叶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18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头孢西丁纸片法初筛,三维实验筛选高产AmpC酶菌,PCR扩增、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以确定AmpC基因型,琼脂稀释法检测耐药性。结果产AmpC酶菌株有21...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18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头孢西丁纸片法初筛,三维实验筛选高产AmpC酶菌,PCR扩增、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以确定AmpC基因型,琼脂稀释法检测耐药性。结果产AmpC酶菌株有21株(11.67%),其中DHA型17株,EBC型4株。3株EBC型为新基因(gene bank登录号为FJ237366,FJ237367,FJ237368);药敏显示产酶株除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安徽地区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以DHA型为主,同时存在EBC型突变株。高产AmpC酶菌的感染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大肠杆菌AmpC型β-内酰胺酶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河冰 李新生 +4 位作者 张素梅 莫娟 肖方 潘玉善 杜向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6,共3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AmpC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在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的流行与分布,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2005—2008年在河南地区病鸡的病料中分离保存的158株16S rRNA甲基化酶阳性鸡大肠杆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检测结果显示... 为了解河南地区AmpC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在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的流行与分布,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2005—2008年在河南地区病鸡的病料中分离保存的158株16S rRNA甲基化酶阳性鸡大肠杆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检测结果显示,在158株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中,CMY-2和DHA-1检出率分别为34.8%和36.1%。提示AmpC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在河南地区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中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ampc Β-内酰胺酶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多荣 黄会 +2 位作者 张应爱 韩小胜 张淑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海南地区2009年8所医院临床分离不重复大肠埃希菌540株,通过表型筛选试验、三维试验和PCR扩增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基因型;用确证试验检测...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海南地区2009年8所医院临床分离不重复大肠埃希菌540株,通过表型筛选试验、三维试验和PCR扩增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基因型;用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4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6株(1.1%)产CMY-2型质粒AmpC酶,258株(47.8%)单产ESBLs,4株(0.7%)同产质粒AmpC酶及ESBLs。非产酶株与产酶株(单产质粒AmpC酶、单产ESBLs或同产质粒AmpC酶及ESBLs)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和AmpC酶是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建议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贤铭 孙长贵 +3 位作者 杨燕 成军 张丽君 孙关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的高产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含头孢西丁(6.5μmol/L)的M-H琼脂检测粗酶液中AmpC酶,以稀释的粗酶液比较头孢西丁琼脂试验与三维试验敏感性,氯唑西林抑制试验鉴别AmpC酶;同时检测了42株临床分离的耐头孢西丁肠...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的高产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含头孢西丁(6.5μmol/L)的M-H琼脂检测粗酶液中AmpC酶,以稀释的粗酶液比较头孢西丁琼脂试验与三维试验敏感性,氯唑西林抑制试验鉴别AmpC酶;同时检测了42株临床分离的耐头孢西丁肠杆菌科菌产AmpC酶情况。结果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比三维试验检测AmpC粗酶液灵敏度高4倍。42株临床分离菌2种方法各检出29株和23株产AmpC酶,其中均有相同的7株单纯高产AmpC酶。结论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灵敏,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头孢西丁琼脂试验 三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中共存两种携带ampC和/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质粒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海枫 王锦娜 +3 位作者 王卫萍 艾冬琴 张小卫 史利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由质粒编码的ampC和/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质粒携带方式。方法:三维实验证实产AmpC酶的42株E.coli,用E.coliC600作为接合受体菌,采用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头孢噻... 目的:探讨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由质粒编码的ampC和/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质粒携带方式。方法:三维实验证实产AmpC酶的42株E.coli,用E.coliC600作为接合受体菌,采用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棒酸两步淘筛法,进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的传递实验:用PCR法扩增质粒编码的ampC和ESBLs基因、三维酶实验和抗生素敏感实验对供体菌和接合子进行对比。结果:接合实验显示,有37侏供体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可传递,传递频率为10^-7~10^-5。其中23株菌仅传递了ESBLs耐药性,3株菌仅传递AmpC耐药性,11株菌传递了AmpC/ESBLs两种耐药性11株菌中,7株菌的AmpC/ESBLs耐药性携带在同一质粒上;另有4株菌各得到两种接合子,其中2株均得到携带ESBL耐药性和AmpC/ESBLs耐药性的2类接合子,2株均得到携带AmpC耐药性和ESBL耐药性的2类接合子结论:在同时表达AmpC和ESBLs两种酶的E.coli中,有些菌不能通过接合传递实验将两种耐药性分开传递,有些可分开传递。当AmpC和/或ESBLs耐药性基因在同一细菌中南2个质粒携带时,可在接合实验中得到两种不同的接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 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雪娇 程君 +2 位作者 胡立芬 刘艳艳 李家斌 《安徽医学》 2019年第9期966-970,共5页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布、耐药性及质粒介导AmpC酶(pAmpCs)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12~2017年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监测网内的34所医院报送的临床分离的104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布、耐药性及质粒介导AmpC酶(pAmpCs)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12~2017年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监测网内的34所医院报送的临床分离的104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提取细菌质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AmpC酶阳性菌株做转移接合试验,PCR扩增并测序确定接合子的基因型;测定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对多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04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布广泛,最多见于呼吸内科(30.77%)及重症监护病房(24.04%),标本来源以痰液、尿液最多。4株AmpC酶基因阳性的菌株中,有3株DHA-1基因阳性,1株ACT-1基因阳性。4株AmpC酶基因阳性的菌株有3株转移接合成功。这3株接合子与受体菌相比,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尤其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MIC值提高了8~128倍。结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布广泛,耐药严重,携带有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的菌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且可通过接合性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细菌耐药性 Β-内酰胺酶 ampc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用于AmpC酶的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岩勤 顾国浩 +1 位作者 张险锋 黄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多重PCR法作为对照,对临床分离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164株大肠埃希菌和4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结果... 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多重PCR法作为对照,对临床分离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164株大肠埃希菌和4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结果164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检出8株产AmpC酶的阳性菌株(8/164,4.88%),其中有2株同时产ESBLs酶;4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产AmpC酶菌株,但检出2株(2/40,5.00%)诱导产AmpC酶菌株。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在大肠埃希菌中检出AmpC酶阳性菌株8株(8/164,4.88%),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产AmpC酶株。多重PCR法检出大肠埃希菌AmpC酶耐药基因阳性9株(9/164,5.49%),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株(2/40,5.00%)。结论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可用于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诱导产酶株,并可同时检测产ESBLs酶菌株,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无需特殊仪器,可在普通临床实验室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纸片表型筛选法 头孢西丁三维试验 多重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