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of A Full-Length cDNA Encoding 4-Coumarate:CoA Ligase of Amorpha fruticosa by PCR-Based Methods
1
作者 刘文哲 胡学军 +4 位作者 高晓蓉 袁晓东 刘哲 范琦 安利佳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2年第1期13-17,共5页
An Amorpha fruticosa cDNA encoding 4 coumarate:CoA ligase (4CL), a key enzyme of phenylpropanoid metabolism related to lignin forming, was cloned by degenerating oligo prim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 An Amorpha fruticosa cDNA encoding 4 coumarate:CoA ligase (4CL), a key enzyme of phenylpropanoid metabolism related to lignin forming, was cloned by degenerating oligo prim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RACE) PCR. We designed 5′RACE primers based on 4CLA1 fragment which obtained from degenerate PCR. Inverse PCR and nested PCR enabled cloning of the remainder fragments of the gene included 5′ and 3′ end sequence. The ORF encodes a polypeptide of 540 amino acids. The predicted amino acid sequence exhibits significant homology with those of other cloned 4CL genes, contain domains typical of predicted 4CL proteins, in particular a postulated AMP binding site, catalytic domain, and conserved Cys resid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cloning random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PCR amorpha fruticosa 4 coumarate:CoA ligase LIG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on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被引量:9
2
作者 ZHANG Xiu-ru TAN Xiang-feng +2 位作者 WANG Ren-qing XU Nan-nan GUO Wei-hu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93-300,共8页
We investigate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ne-year old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 We investigate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ne-year old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influenced the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Soil moisture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s of growth rate, individual siz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piration rate, leaf water loss rate (WLR),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of plant parts, and led to increased leaf water saturation deficit (WSD). Under water stress, more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were allocated to root growth. With de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piration rate, chla/b, water saturation deficit, water use efficiency, water loss rate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declined, while Chla, Chlb, Chla+b and carotenoids (Car) increased and more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were allocated to stem and leaf growth. Maximum growth vigor,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otal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was recorded at 75 80% soil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100% light density in greenhous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a fruticosa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ght intensity SEEDLING soil mois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 compounds from leaves of Amorpha fruticosa L. 被引量:15
3
作者 Jingyao Tian Siddique Muhammad +5 位作者 Ai Chen Peng Chen Jinghong Wang Chengwu Yang Hui Yuan Zhensheng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735-1741,共7页
In this paper,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of flavonoid compounds from leaves of Amorpha fruticosa is optimized.In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solid/liquid ratios,ultrasonic power,ethanol concentrations an... In this paper,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rocess of flavonoid compounds from leaves of Amorpha fruticosa is optimized.In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solid/liquid ratios,ultrasonic power,ethanol concentrations and extraction cycles were experimental factors.Box–Behnken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SM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factors on the yield of total flavonoids.The optimal extraction parameters were solid/liquid ratio 1:50 g/mL,ultrasonic power 316 W,ethanol concentration 50%,4 extraction cycles.In the optimized condition,the estimated value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was 66.6456 mg/g while the measured value was 66.432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a fruticosa L. Flavonoid COMPOUNDS ULTRASONIC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紫穗槐研究进展及趋势
4
作者 陈博 邓晴 +2 位作者 石研硕 刘喆 巩如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229-232,243,共5页
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12—2021年发表的有关紫穗槐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xcel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载文量年度变化趋势、文献类型、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研究高频词、单篇被引频次、文献研究方向等进行系统分析... 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12—2021年发表的有关紫穗槐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xcel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载文量年度变化趋势、文献类型、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研究高频词、单篇被引频次、文献研究方向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1年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共收录618篇紫穗槐相关中文文献,其中林业类文献最多,为261篇(占比43.72%);全部文献中有193篇受基金项目支持,国家级基金项目为167篇(占比86.53%);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发文57篇(占比25.68%);收录紫穗槐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共计25篇。紫穗槐的生态与环境、造林与栽培养护、植物生理等方向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国在以上3个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虽然紫穗槐的文献数目自2014年后呈现下降趋势,但已经在2020年出现上升现象,说明紫穗槐的科研价值重新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方向 载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穗槐屑代替木屑栽培香菇配方试验
5
作者 李娟 彭学文 +3 位作者 路雨祥 陶月 刘鹏靖 解文强 《食药用菌》 2024年第5期340-345,共6页
以香菇0912为供试菌株,在培养料中以紫穗槐屑代替硬杂木屑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筛选紫穗槐屑代替木屑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以木屑86%、麸皮13%、石膏1%为基础配方,紫穗槐屑添加量为43... 以香菇0912为供试菌株,在培养料中以紫穗槐屑代替硬杂木屑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筛选紫穗槐屑代替木屑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以木屑86%、麸皮13%、石膏1%为基础配方,紫穗槐屑添加量为43.0%和59.9%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分别为12.01和12.06 mm/d,生物学效率比对照高60%左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添加了紫穗槐屑的处理,第2潮开始产量增加明显,而对照产量集中于第4、5潮。添加紫穗槐屑处理子实体中铅含量稍高,但是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香菇 配方筛选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器类型和基质对紫穗槐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荆烁 林阳 +1 位作者 王世忠 步兆东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2期7-11,共5页
为提高紫穗槐容器育苗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交互效应和简单效应分析,研究不同育苗容器和基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以便选择适宜的育苗容器和育苗基质。结果表明:容器类型和基质均对紫穗槐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效... 为提高紫穗槐容器育苗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交互效应和简单效应分析,研究不同育苗容器和基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以便选择适宜的育苗容器和育苗基质。结果表明:容器类型和基质均对紫穗槐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效应也有一定影响。主效应表明,塑料营养杯容器更能促进紫穗槐苗高、地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主根长、根总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径级等指标生长;黄心土+草炭土混合基质明显优于单一黄心土基质,更能有效保证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基质和容器类型对紫穗槐的交互效应主要表现在地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及大径级根系生长方面。因此,塑料营养杯容器和黄心土+草炭土混合基质的组合更有利于促进紫穗槐苗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容器 基质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as GTS/NX的紫穗槐灌木根系生态护坡固土效应研究
7
作者 孙卓卓 《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1-16,共6页
基于广西省百色项目工程实际,通过midas GTS/NX软件对紫穗槐灌木幼期根系边坡(加筋边坡)与成年期根系边坡(锚固边坡)分别进行自然工况与连续降雨3 d工况(暴雨等级300 mm/d)的数值模拟,并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求得边坡安全稳定性系数... 基于广西省百色项目工程实际,通过midas GTS/NX软件对紫穗槐灌木幼期根系边坡(加筋边坡)与成年期根系边坡(锚固边坡)分别进行自然工况与连续降雨3 d工况(暴雨等级300 mm/d)的数值模拟,并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求得边坡安全稳定性系数,对照裸露边坡比较分析2类根系边坡的护坡效应。研究表明,紫穗槐灌木根系不仅可以改善边坡浅层土体的应力与应变场,而且还可以提高土体的力学参数,并且在强降雨工况下使得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降雨 加筋作用 锚固作用 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测定仪在测定叶片衰老过程中氮和叶绿素含量上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文杰 李雪莹 +2 位作者 王慧梅 祖元刚 小池孝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5,共6页
选取哈尔滨地区本地植物华北紫丁香和山槐,以及华北引进种紫穗槐为研究材料,于2003年秋季对3种植物叶片从夏末叶片盛期到秋末叶片脱水变干脱落全过程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1)2种仪器对于表征单位叶面积上叶绿素和N含量的有效性... 选取哈尔滨地区本地植物华北紫丁香和山槐,以及华北引进种紫穗槐为研究材料,于2003年秋季对3种植物叶片从夏末叶片盛期到秋末叶片脱水变干脱落全过程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1)2种仪器对于表征单位叶面积上叶绿素和N含量的有效性明显高于表征单位鲜质量上叶绿素和N含量。2)尽管PPW-3000和SPAD-502对于表征单位叶面积N含量和各种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R^2=0.51—0.65),但不能有效表征不同植物的种间差异性。因此,使用2种便携式测定仪准确估计N和叶绿素含量需要首先确定每种植物的标准校正曲线。3)当表征同一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叶绿素和N含量变化时,2种仪器都适用于表征本地种华北紫丁香和山槐叶片衰老过程的变化(R^2〉0.82);而对于外地引进种紫穗槐,叶片衰老脱水过程中叶绿素并未同时分解,表征效果欠佳(R^2〈0.66),甚至相关性不显著。可见,便携式仪器更适用于适应本地气候的正常衰老种的相关测定。4)2种仪器比较而言,PPW-3000对于表征叶片N含量变化,尤其是对于叶片衰老脱水过程叶绿素并未同时分解的叶片(如紫穗槐),效果较SPAD-502好;而对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同时降解的叶片(如华北紫丁香和山槐),2种仪器效果没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紫丁香 山槐 紫穗槐 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 叶片N含量测定仪PPW-3000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对干旱区采煤沉陷地紫穗槐根系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毕银丽 王瑾 +3 位作者 冯颜博 余海洋 秦亚非 于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58-1764,共7页
针对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地干旱缺水、植物难以定植的特点,通过野外大田试验,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生长及其根系自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接种菌根提高了紫穗槐根系侵染率和菌丝密度,促进了紫穗槐的生长。接菌组紫穗槐根系... 针对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地干旱缺水、植物难以定植的特点,通过野外大田试验,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生长及其根系自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接种菌根提高了紫穗槐根系侵染率和菌丝密度,促进了紫穗槐的生长。接菌组紫穗槐根系的总长度、总投影面积、总表面积、总体积、总根尖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接种时间延长根系各项指标增加迅速;菌根侵染率、菌丝密度和紫穗槐地上部参数(成活率、株高、冠幅)与根系指标相关参数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菌丝长度、总根尖数、总根长、成活率是反映采煤沉陷地植被生态修复状况的主要因子。接种菌根缓解了煤炭开采对紫穗槐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了紫穗槐根系自修复能力,促进了矿区生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采煤沉陷地 丛枝菌根 紫穗槐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淹水梯度对紫穗槐的营养生长和生理响应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瑞 梁坤伦 +2 位作者 周志宇 郭霞 刘雪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55,共7页
通过对紫穗槐幼苗不同梯度淹水处理的研究,发现紫穗槐在短期内能通过不同的不定根生长方式和特化通气组织来适应不同淹水环境,各处理营养生长无明显差异,半淹不定根分枝发达,近全淹不定根数目最多;淹水能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并与... 通过对紫穗槐幼苗不同梯度淹水处理的研究,发现紫穗槐在短期内能通过不同的不定根生长方式和特化通气组织来适应不同淹水环境,各处理营养生长无明显差异,半淹不定根分枝发达,近全淹不定根数目最多;淹水能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并与正常间有显著差异(P<0.05),影响表面和半淹光合数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降低,影响近全淹是胞间CO2浓度升高;表面淹对根活性影响不显著,虽半淹、近全淹与正常相比根活性分别下降了58%和51%,紫穗槐能通过增加不定根来补充根活性的不足;并且淹水胁迫下紫穗槐能积累可溶性糖和脯氨酸来适应环境,并以此来保护脂膜,这也可能是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差异的原因,其中半淹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最高,平均分别为22.43mmol/L和570μg/g,与正常间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紫穗槐具有强的抗涝能力,能适应不同淹水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淹水胁迫 水生不定根 生理特征 抗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南缘紫穗槐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杜明新 周向睿 +4 位作者 周志宇 卢鑫 梁坤伦 周媛媛 陶晓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采用全株挖掘法对毛乌素沙南缘不同年限种植的紫穗槐进行取样,研究60龄、35龄、28龄、6龄地上部形态特征、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比根长、根比例、根体积、根表面积及根长密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以期揭示紫穗槐在沙地生境下生态适应性... 采用全株挖掘法对毛乌素沙南缘不同年限种植的紫穗槐进行取样,研究60龄、35龄、28龄、6龄地上部形态特征、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比根长、根比例、根体积、根表面积及根长密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以期揭示紫穗槐在沙地生境下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株龄紫穗槐根生物量、根体积,根表面积均呈指数Y=ae-bx形式递减;通过对消弱系数的分析,根系集中分布于接近地表的土层中,根系分布各参数之间表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土壤含水量(SM)与地上生物量(AGB)、根生物量(RB)、比根长(SRL)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与根表面积(RSA)呈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根系分布参数确定为水分控制因子和构架因子。随着株龄的增加紫穗槐没有出现衰退现象,其根系有自疏与更新的能力,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根系 土壤水分 根系生物量 消弱系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胁迫对紫穗槐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4
12
作者 邹丽娜 周志宇 +1 位作者 颜淑云 秦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90,共7页
本研究通过人为控制土壤盐分梯度,以盆栽当年生紫穗槐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盐分条件下紫穗槐叶片光合速率、酶活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特性,探讨紫穗槐耐盐机制。结果表明,随盐分胁迫程度的加剧,紫穗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 本研究通过人为控制土壤盐分梯度,以盆栽当年生紫穗槐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盐分条件下紫穗槐叶片光合速率、酶活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特性,探讨紫穗槐耐盐机制。结果表明,随盐分胁迫程度的加剧,紫穗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K+含量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Na+、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之比无显著变化。以上生理指标反映出紫穗槐幼苗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是其抵御逆境的一种积极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盐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啃食强度对紫穗槐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郭霞 刘雪云 +2 位作者 周志宇 粱坤伦 王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6-204,共9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5组人工模拟不同啃食强度,20%,40%,60%,80%,100%(占植株地上部分的比例)下紫穗槐叶、茎,从7个营养指标,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糖(WSC)、粗蛋白质(CP)、磷(P)、钾(K)间的相...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5组人工模拟不同啃食强度,20%,40%,60%,80%,100%(占植株地上部分的比例)下紫穗槐叶、茎,从7个营养指标,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糖(WSC)、粗蛋白质(CP)、磷(P)、钾(K)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不同啃食强度处理的关联度比较,探讨啃食强度对紫穗槐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在啃食强度40%时,叶、茎的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781 2和0.651 3,大于其他啃食强度处理,即具有最佳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灰色关联度 啃食强度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紫穗槐根际非根际土壤磷组分含量特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金辉 卢鑫 +3 位作者 周志宇 赵萍 金茜 周媛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8,共8页
以不同种植年限的紫穗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Tiessen等修正后的Hedley土壤磷素分级方法,对其有效磷、全磷及不同形态磷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限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从无机磷含量特征可以看... 以不同种植年限的紫穗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Tiessen等修正后的Hedley土壤磷素分级方法,对其有效磷、全磷及不同形态磷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限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从无机磷含量特征可以看出除了H2O-Pi(水溶磷)和Conc.HCl-Pi(浓HCl提取无机磷)外,其余无机磷均是Y60的含量最高。不同形态磷:除Y28的NaHCO3-Po(0.5 mol/L NaHCO3提取有机磷)外,其他株龄的NaHCO3-Pi(0.5mol/L NaHCO3提取无机磷),NaOH-Pi(0.1mol/L NaOH提取无机磷),NaHCO3-Po,NaOH-Po(0.1mol/L NaOH提取有机磷),Conc.HCl-Po(浓HCl提取有机磷)含量均是根际高于非根际土壤相应磷指标含量。根际土壤有效磷与Dil.HCl-Pi和Conc.HCl-Po含量显著相关(P<0.05),H2O-Pi与Total-P含量显著相关(P<0.05),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磷与pH值和根际全磷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紫穗槐 不同种植年限 根际土壤 磷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穗槐幼苗叶片对不同干旱梯度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16
15
作者 崔大练 马玉心 +3 位作者 石戈 范美华 杜巍 张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1,185,共5页
研究了长期不同干旱梯度胁迫条件下紫穗槐幼苗叶片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轻度、中度、重度胁迫条件下SOD、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重度胁迫下SOD、POD活性与轻度、中度差异显著。胁迫前期(1... 研究了长期不同干旱梯度胁迫条件下紫穗槐幼苗叶片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轻度、中度、重度胁迫条件下SOD、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重度胁迫下SOD、POD活性与轻度、中度差异显著。胁迫前期(1~60d)SOD、POD活性变化具有波动现象,胁迫后期(60~120d)SOD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轻度、中度、重度胁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高。重度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与轻度、中度差异显著,轻度、中度胁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从第80天始脯氨酸含量下降,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高。轻度、中度、重度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轻度、中度、重度胁迫条件下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高于对照,且逐渐增高,重度与轻度、中度差异显著,细胞膜透性变化与MDA含量变化成明显的正相关,MDA含量变化与SOD活性变化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干旱梯度 叶片 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婕 谢靖 唐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48,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植株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和地下干质量高于对照;水分胁迫下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下菌根侵染率;接种AMF可以显著...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植株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和地下干质量高于对照;水分胁迫下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下菌根侵染率;接种AMF可以显著增加不同胁迫时期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尤其到胁迫后期,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接种植株脯氨酸含量大幅升高;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且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Fv/Fm降低,接种植株始终高于对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ETR、q L在中期下降,对照植株后期不能回升到原有水平,而接种植株可以恢复到接近前期水平;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植株NPQ始终低于对照。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接种AMF可以稳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并且通过提高根系活力、植株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来促进紫穗槐生长,提高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水分胁迫 紫穗槐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穗槐植株的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雪云 周志宇 +2 位作者 郭霞 王瑞 梁坤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4-273,共10页
为了探明紫穗槐植株的营养结构特征,测定了生长季(6,7,8,9月)紫穗槐叶和不同径级根、茎的10种养分(有机碳、N、P、K、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1)根和茎的N、P、K含量与径级呈典型逆相关关系,即随着径级的增大养分含量减... 为了探明紫穗槐植株的营养结构特征,测定了生长季(6,7,8,9月)紫穗槐叶和不同径级根、茎的10种养分(有机碳、N、P、K、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1)根和茎的N、P、K含量与径级呈典型逆相关关系,即随着径级的增大养分含量减少,含量最高的部位集中于叶及小径级的根、茎。2)各级根、茎的Ca、Mg、Fe、Mn、Cu、Zn含量没有固定的分布特征。3)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比其与大量元素的相关性差,茎中所含相关元素对最多,其次是叶,根最少;从元素方面看,N、P、K与较多的元素间存在相关性,与C、Zn、Ca相关的元素较少。4)生长季紫穗槐叶的C、N、Ca、Mn、Cu含量高于根和茎,叶中大量元素的含量顺序为C>N>K>Ca>Mg>P,微量元素为Fe>Mn>Zn>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养分含量 分布特征 径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干旱对国槐和紫穗槐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春燕 王进鑫 +3 位作者 王敏 陈科皓 王榆鑫 宋清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4-178,共5页
为了阐明铅胁迫下国槐和紫穗槐对干旱的生理响应机制,进而对比两者在铅胁迫下的抗旱性,为西北矿区耐铅型抗旱植物鉴选提供依据。通过盆栽试验,以1年生的国槐和紫穗槐幼苗为材料,以土壤相对含水量(SRW)100.00%的无铅处理为对照,其余处理... 为了阐明铅胁迫下国槐和紫穗槐对干旱的生理响应机制,进而对比两者在铅胁迫下的抗旱性,为西北矿区耐铅型抗旱植物鉴选提供依据。通过盆栽试验,以1年生的国槐和紫穗槐幼苗为材料,以土壤相对含水量(SRW)100.00%的无铅处理为对照,其余处理外源铅浓度统一设为2 000 mg·kg^(-1),测定不同水分胁迫强度(土壤相对含水量87.84%,70.00%,52.16%,40.00%)国槐和紫穗槐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单一铅胁迫(2 000 mg·kg^(-1))下国槐和紫穗槐抗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铅和干旱复合胁迫下,SRW 87.84%、SRW 70.00%、SRW 52.16%的处理,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升高,国槐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高于对照,紫穗槐SOD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高于对照,而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SRW为40%的处理下,国槐的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OD活性略高于对照;紫穗槐SOD、POD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铅胁迫(2 000 mg·kg^(-1))对国槐和紫穗槐的抗氧化酶有激活作用;铅胁迫下,紫穗槐对干旱的抗性强于国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干旱胁迫 国槐 紫穗槐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铅交互胁迫对紫穗槐苗木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朋 王进鑫 +2 位作者 张青 刘俊峰 伍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49,154,共5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1a生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在不同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60%,80%,100%)及重金属铅胁迫水平(0,1 000,2 000,4 000,6 000mg/kg)交互作用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和铅...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1a生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在不同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60%,80%,100%)及重金属铅胁迫水平(0,1 000,2 000,4 000,6 000mg/kg)交互作用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和铅交互胁迫下,紫穗槐叶绿素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可循,铅含量<4 000mg/kg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紫穗槐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铅含量>4 000mg/kg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紫穗槐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水分和铅交互胁迫下,紫穗槐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铅含量<2 000mg/kg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紫穗槐净光合速率逐渐上升,铅含量>2 000mg/kg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紫穗槐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在水分和铅交互胁迫下,紫穗槐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重度水分胁迫)时,紫穗槐水分利用效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交互胁迫 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三个树种苗木抗旱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刚 孙楠 李凯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8,共7页
采用盆栽控水模拟土壤干旱环境,根系浸蘸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溶液,对黄土丘陵区3个主要造林树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苗木20项抗旱性指标进... 采用盆栽控水模拟土壤干旱环境,根系浸蘸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溶液,对黄土丘陵区3个主要造林树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苗木20项抗旱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种苗木受油菜素内酯影响的抗旱性变化做了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当BR施用浓度在0.1~0.3 mg/L时,对3种苗木抗旱性影响的有效值均高于对照,其中能够有效提高3种苗木抗旱性的BR最佳施用浓度为0.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沙棘 山杏 紫穗槐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