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溴苯酐反应增容PA6/APP/BPS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张一可 程文喜 +6 位作者 苗蔚 曹远航 宋伟强 王金瑞 王韬 王宏森 安顺利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
采用聚磷酸铵(APP)与溴代聚苯乙烯(BPS)作为阻燃剂,以四溴苯酐(TBPA)为反应型增容剂,与聚酰胺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APP/BPS/TBPA复合材料,并探究TBPA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UL94)及锥... 采用聚磷酸铵(APP)与溴代聚苯乙烯(BPS)作为阻燃剂,以四溴苯酐(TBPA)为反应型增容剂,与聚酰胺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APP/BPS/TBPA复合材料,并探究TBPA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UL94)及锥形量热仪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当TBPA质量分数达到或超过0.5%时,PA6复合材料的LOI值均可达到30%以上,同时满足UL94V-0级阻燃标准。此外,随着TBPA质量分数的增加,燃烧时CO产量增加,间接证明了TBPA有效增强了APP与BPS的阻燃效能。热失重结果显示,含有TBPA的PA6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在300℃以下基本不失重。力学性能测试显示,TBPA的加入降低了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小幅度提升其韧性。由此可见,TBPA在PA6/APP/BPS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能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热稳定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聚酰胺6 溴代聚苯乙烯 聚磷酸铵 四溴苯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衍生物-APP协同的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月 扈乐成 +6 位作者 于涵 翁永根 张华心 丁燕波 李国荣 段宝荣 王全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基于聚磷酸铵(APP)阻燃剂与阴离子聚氨酯相容性差,所得聚氨酯燃烧仍然产生大量熔滴,采用磷系阻燃剂对皮革用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进行阻燃改性,探究APP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的衍生物(DOPO-PHB)两种阻燃剂协同作用... 基于聚磷酸铵(APP)阻燃剂与阴离子聚氨酯相容性差,所得聚氨酯燃烧仍然产生大量熔滴,采用磷系阻燃剂对皮革用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进行阻燃改性,探究APP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的衍生物(DOPO-PHB)两种阻燃剂协同作用的阻燃改性体系。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试验和热重分析考察了其阻燃性能和热降解性能,用拉伸机测定了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1%APP-4%DOPO-PHB阻燃剂时,聚氨酯LOI值为27.8%,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无熔滴,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提升,相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聚磷酸铵 DOPO衍生物 阴离子水性聚氨酯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PP添加量对复合肥料造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蕾蕾 舒艺周 +5 位作者 漆增连 刘丹丹 匡家灵 黄成东 吴加香 普正仙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
聚磷酸铵(APP)作为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新型肥料,在农业应用中研究较多且效果显著,但作为原料在复合肥料生产中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探究APP与其他肥料的复配和造粒性能,采用AP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等原料通过复配再造粒制备复合... 聚磷酸铵(APP)作为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新型肥料,在农业应用中研究较多且效果显著,但作为原料在复合肥料生产中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探究APP与其他肥料的复配和造粒性能,采用AP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等原料通过复配再造粒制备复合肥料。肥料制备共设计两个方案,其中方案I以APP、MAP、尿素和K_(2)SO_(4)为原料,方案II以APP、DAP、尿素和K_(2)SO_(4)为原料,同时两个方案又分别设定不同的APP添加量作为变量,且对原料配伍性能、造粒过程现象、加水量、成粒率、肥料p H、颗粒强度、颗粒分散性及肥料吸湿性等造粒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PP与其他原料复配再造粒能够制备2~4.75 mm的颗粒产品;当聚合磷质量分数≥40%时,复配性能良好;不同磷源配伍对复合肥料造粒性能有明显影响,方案II的产品成粒率、颗粒强度和分散性均优于方案I,但方案II的吸湿性较强;适宜的APP添加量有利于复合肥料造粒,两个方案均显示在聚合磷质量分数为20%~40%时,肥料产品的成粒率较高,方案I>67%,方案II>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聚合磷 造粒性能 复合肥料 颗粒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对APP/PER/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湘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64,共5页
以PP废玩具料(W-PP)为主材,高岭土(Kaol)、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阻燃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一系列Kaol/APP/PER/W-PP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UL 94阻燃等级、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HDT)进行测试,并用锥形量热仪... 以PP废玩具料(W-PP)为主材,高岭土(Kaol)、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阻燃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一系列Kaol/APP/PER/W-PP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UL 94阻燃等级、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HDT)进行测试,并用锥形量热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PP/PER添加后,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HDT明显提高,力学强度逐渐降低;适量的Kaol和APP/PER具有较好的协同阻燃效果,而且,添加Kaol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HDT明显提升,当在W-PP中同时加入3%的Kaol和25%的APP/PER时,复合材料的LOI为32.1%,阻燃达到UL 94(1.6 mm)V-0级,与单独添加相比,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提高了28%APP/PER的性能分别提高了16.9%、15.0%、27.4%和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废玩具料 高岭土 聚磷酸铵 季戊四醇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尾矿/聚磷酸铵的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刘秀玉 王国栋 +5 位作者 都一达 王学庆 吴胜华 戴康 管梦凡 唐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4-670,共17页
采用铜尾矿(CTS)酸解上清液通过阳离子置换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APP(APP-M),并将其与铜尾矿复配加入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铜尾矿/改性聚磷酸铵(RPUF/CTS/APP-M)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 采用铜尾矿(CTS)酸解上清液通过阳离子置换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APP(APP-M),并将其与铜尾矿复配加入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铜尾矿/改性聚磷酸铵(RPUF/CTS/APP-M)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红外联用分析(TG-FTIR)、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CCT)、拉曼(Raman)光谱、导热系数的测试和表征,系统研究复合材料各项物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RPUF/CTS/APP-M复合材料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RPUF-1的LOI值达到24.3%(体积分数),燃烧时无熔融滴落,UL-94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等级,RPUF/CTS/APP-M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明显提高。RPUF-5的pHRR和THR较纯样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234.4 kW/m^(2)、23.3 MJ/m^(2),相对于纯RPUF分别下降22.0%、41.8%,RPUF/CTS/APP-M复合材料火灾安全性能提高。RPUF/CTS/APP-M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高度石墨化致密炭层,APP-M和CTS通过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有效提升了RPU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该研究为铜尾矿的高价值利用和阻燃RPUF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硬质聚氨酯泡沫 聚磷酸铵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iO_2-APP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对木材的阻燃抑烟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夏燎原 胡云楚 +2 位作者 吴义强 袁利萍 姚春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复合阻燃剂中各组分的复合协同作用是提高阻燃效率的有效途径。以介孔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通过纳米浇铸法引入聚磷酸铵(APP),制备了介孔SiO2-APP复合阻燃剂,采用CONE法研究了该复合阻燃剂处理杨木粉的燃烧性能和发烟性能。结果表明:介... 复合阻燃剂中各组分的复合协同作用是提高阻燃效率的有效途径。以介孔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通过纳米浇铸法引入聚磷酸铵(APP),制备了介孔SiO2-APP复合阻燃剂,采用CONE法研究了该复合阻燃剂处理杨木粉的燃烧性能和发烟性能。结果表明:介孔SiO2-APP复合阻燃剂能有效降低杨木粉的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烟生成速率(SPR)和总烟释放量(TSP),催化木材形成炭层,表现出显著的阻燃和抑烟特性。高温下聚磷酸铵催化木材转化为炭,SiO2增加炭层的热稳定性,形成Si-O-C键和Si-C键的保护炭层,介孔SiO2对烟气的高效吸附和催化转化作用,可能是介孔SiO2-APP复合阻燃剂高效阻燃抑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SIO2 聚磷酸铵 复合阻燃剂 协同效应 阻燃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在PE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阻燃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珊珊 吕群 +1 位作者 张清锋 来国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0-63,共4页
研究了阻燃剂聚磷酸胺(APP)用量、木粉用量、APP与季戊四醇(PER)复配比例对PE基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用TGA和SEM分析了APP在PE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阻燃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PP对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规律与其对塑料的阻燃规律有所... 研究了阻燃剂聚磷酸胺(APP)用量、木粉用量、APP与季戊四醇(PER)复配比例对PE基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用TGA和SEM分析了APP在PE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阻燃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PP对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规律与其对塑料的阻燃规律有所不同,木塑复合材料中存在的大量木粉对APP的阻燃具有明显的协效作用,而PER的协效作用却不显著;随着APP用量或木粉用量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均显著增加。TGA和SEM分析表明,燃烧后残炭量增加与膨胀发泡是APP在木塑复合材料中具有阻燃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阻燃性 聚磷酸铵 季戊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EP/APP体系燃烧和发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志平 高永裕 +1 位作者 张涛 陈美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1,共3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偶联剂对聚磷酸铵阻燃环氧树脂(EP/APP)体系拉伸强度、燃烧和发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钛酸酯和硅烷都能提高EP/APP体系的拉伸强度。从(EP/APP)体系阻燃性能的提高效果看,钛酸酯比硅烷更好,钛酸酯使EP/APP体系的氧... 研究了不同种类偶联剂对聚磷酸铵阻燃环氧树脂(EP/APP)体系拉伸强度、燃烧和发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钛酸酯和硅烷都能提高EP/APP体系的拉伸强度。从(EP/APP)体系阻燃性能的提高效果看,钛酸酯比硅烷更好,钛酸酯使EP/APP体系的氧指数从26.5提高到30.9,硅烷使EP/APP体系的氧指数从26.5提高到28.7。但硅烷对(EP/APP)体系的抑烟效果好,硅烷可使EP/APP体系的烟密度等级从76.84降到66.85,而钛酸酯使EP/APP体系发烟量加大,烟密度等级从76.84上升到86.41。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在改善阻燃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对体系的燃烧和发烟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环氧树脂 聚磷酸铵 阻燃 发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MCA复合阻燃增强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钱立军 韩鑫磊 +2 位作者 叶志殷 叶龙健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4,共4页
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聚磷酸铵(APP)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P/MCA的协效阻燃作... 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聚磷酸铵(APP)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P/MCA的协效阻燃作用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25份APP/MCA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随MC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MCA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达到最大值24.2%;其力学性能同样随MCA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当MCA含量为30%时,其断裂强度比APP单独阻燃PP时提高了50%,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聚磷酸铵 阻燃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P)-m(PER)-m(MEL)比率对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惠平 刘章蕊 +2 位作者 王春荣 朱鹏 熊珮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了研究膨胀型阻燃体系各组分配比对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阻燃体系,水性丙烯酸乳液为黏结剂,TiO2为填料,并添加适量的水配制了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AIFRC)。采用小室燃烧法及模拟大板... 为了研究膨胀型阻燃体系各组分配比对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阻燃体系,水性丙烯酸乳液为黏结剂,TiO2为填料,并添加适量的水配制了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AIFRC)。采用小室燃烧法及模拟大板燃烧法研究涂料的防火阻燃性能,并利用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APP-PER-MEL体系中各组分不同质量比对涂料热分解过程及分解后残炭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APP,PER及MEL的质量比为7∶1∶2时,所配制的涂料具有最佳的防火阻燃性能;阻燃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比对涂料受热时的炭化速率及残炭结构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涂料的防火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app) 季戊四醇(PER) 三聚氰胺(MEL) 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 炭化速率 残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硅化泡桐木的制备及其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云楚 冯斯宇 +3 位作者 田梁才 黄自知 袁利萍 吴义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1-655,共5页
将聚磷酸铵(APP)的高效阻燃特性与硅凝胶的吸附和催化转化特性有效结合,有可能实现木材在火灾条件下的不燃烧、不冒烟.通过真空-加压浸注和真空干燥法制备的APP硅化泡桐木载药率达到20.2%(质量分数),在锥形量热试验过程中没有点燃,760... 将聚磷酸铵(APP)的高效阻燃特性与硅凝胶的吸附和催化转化特性有效结合,有可能实现木材在火灾条件下的不燃烧、不冒烟.通过真空-加压浸注和真空干燥法制备的APP硅化泡桐木载药率达到20.2%(质量分数),在锥形量热试验过程中没有点燃,760℃灼烧下不燃烧,总热释放量稍高于APP阻燃泡桐木,总烟释放量和CO产量远远低于未处理泡桐木和APP阻燃泡桐木.结果表明:APP硅化泡桐木中原位生成的APP-硅凝胶体系不仅对木材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而且对火灾烟雾毒气具有极好的转化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硅凝胶 阻燃抑烟 无烟不燃 锥形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系阻燃剂FR/APP协效阻燃PP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宝刚 卢林刚 +2 位作者 王大为 高维英 何翊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9,共3页
采用氧指数测定仪、热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了磷系阻燃剂1,3,5-三(5,5-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内磷酸基)苯(FR)和聚磷酸铵(APP)复配体系对聚丙烯(PP)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R/APP提高了PP的极限氧指数(LOI)、热稳定性和残炭... 采用氧指数测定仪、热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了磷系阻燃剂1,3,5-三(5,5-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内磷酸基)苯(FR)和聚磷酸铵(APP)复配体系对聚丙烯(PP)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R/APP提高了PP的极限氧指数(LOI)、热稳定性和残炭率,降低了热释放速率。当w(FR)为15%和w(APP)为10%复配阻燃PP时,复合材料的LOI为29.6%,阻燃级别达到UL 94 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含磷阻燃剂 聚磷酸铵 协效性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I的表面改性及聚丙烯/APP-I的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健 王辛龙 +3 位作者 张志业 付全军 孙巧路 杨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53,共5页
采用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丙烯酸丁酯改性I-型聚磷酸铵(APP-I),用傅里叶红外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APP-I的表面改性是成功的;并将改性后的产品作为阻燃剂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实验表明,改性后的APP-I(BKAPP... 采用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丙烯酸丁酯改性I-型聚磷酸铵(APP-I),用傅里叶红外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APP-I的表面改性是成功的;并将改性后的产品作为阻燃剂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实验表明,改性后的APP-I(BKAPP-I)水溶性有了很大改善,阻燃性能也有了一定提高,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改性产品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改性 聚丙烯 阻燃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镁石/ATH/APP复合阻燃剂对UPR的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汪关才 卢忠远 胡小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90,共5页
将水镁石、氢氧化铝(ATH)、聚磷酸铵(APP)这3种阻燃剂复配,并应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得到阻燃型UPR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UL94)、烟密度等级(SDR)、DSc-TG对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 将水镁石、氢氧化铝(ATH)、聚磷酸铵(APP)这3种阻燃剂复配,并应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得到阻燃型UPR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UL94)、烟密度等级(SDR)、DSc-TG对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复配阻燃体系中,水镁石、ATH、APP三者存在明显的协效作用,在水镁石:ATH:APP为2:1:1(质量比)、复合阻燃剂含量为40%时,复合材料氧指数达33.8%,垂直燃烧达FV-0级,烟密度等级为56.74,满足国家B_1级电器类热固性塑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水镁石 氢氧化铝 聚磷酸铵 阻燃 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包覆APP微球阻燃水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娜 杨菲 +1 位作者 张静 方庆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5-392,共8页
以氯化钡提纯k-卡拉胶,经过氧化氢降解,通过反相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卡拉胶包覆聚磷酸铵(APP)阻燃微球(k-CM/APP);将其加入到水性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3种钢结构防火涂层EP2,EP3和EP4.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 以氯化钡提纯k-卡拉胶,经过氧化氢降解,通过反相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卡拉胶包覆聚磷酸铵(APP)阻燃微球(k-CM/APP);将其加入到水性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3种钢结构防火涂层EP2,EP3和EP4.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元素分析(EDS)对k-CM/APP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背温测试法、热重分析(TG)、锥形量热(CONE)、附着力测试、IR和SEM等方法分析了涂层的阻燃、隔热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k-CM/APP(3/1)球形结构完整,800℃时的残炭量高达59. 5%.与其它阻燃涂层体系相比,添加了k-CM/APP (3/1)的EP3防火涂层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8. 5%,UL-94达到了V-0级,60 min防火涂层耐火温度为253℃.相比于纯EP涂层,EP3涂层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58. 26%,总热释放量降低了20. 84%,附着力达到8. 7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微球 聚磷酸铵 水性环氧树脂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HD/APP复合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作用与阻燃性能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杰 徐定红 +2 位作者 秦军 金翠霞 谢普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采用聚磷酸铵(APP)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进行改性,制备出不同APP含量的PE-HD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水平-垂直燃烧仪与氧指数测定仪测试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实验与复合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作用(OSE)评价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了材料... 采用聚磷酸铵(APP)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进行改性,制备出不同APP含量的PE-HD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水平-垂直燃烧仪与氧指数测定仪测试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实验与复合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作用(OSE)评价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了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作用与阻燃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SE能较好地衡量添加剂用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影响情况,增加APP添加量有利于提高PE-HD复合材料总体热稳定性与阻燃性能,提高PE-HD复合材料的总体热稳定性有利于改善其阻燃性能,APP用量为30%时,体系的最后残炭量提高至5.7%,氧指数提高至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高密度聚乙烯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与APP协同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及热降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冬梅 郝建薇 周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4-649,共6页
将可膨胀石墨(EG)与聚磷酸铵(APP)复合用于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采用极限氧指数及锥形量热仪研究了EG/APP对RPUF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RPUF/EG/APP残炭的微观形貌、热降解行为及化学组成... 将可膨胀石墨(EG)与聚磷酸铵(APP)复合用于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采用极限氧指数及锥形量热仪研究了EG/APP对RPUF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RPUF/EG/APP残炭的微观形貌、热降解行为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20%、质量比为7∶3的EG/APP阻燃RPUF的协同效果最好,氧指数可达36.0%,热释放速率最小,有一定的抑制产烟和CO释放的作用.在阻燃RPUF燃烧过程中,EG热解残炭虽松散,但燃烧初期抑制烟气效果突出;APP残炭连续致密,但热稳定性不足,且易于生烟;而RPUF/EG/APP残炭隔热效果显著、抑制烟气效果较好.其作用机理与多磷酸渗入EG残炭,增加了炭层的耐热性及炭层表面N/C、P/C元素摩尔比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 可膨胀石墨 聚磷酸铵 阻燃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BF–KH550协同阻燃热塑性聚氨酯的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迪 苏明 +6 位作者 张胜 谷晓昱 李洪飞 孙军 苑会林 孟玉娟 王虎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竹纤维(BF)为协同阻燃剂,将聚磷酸铵(APP)引入热塑性聚氨酯(PUR-T)中,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为了提高PUR-T的分散性,将硅烷偶联剂KH550接枝到BF上。对PUR-T基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进行了燃烧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UR-... 以竹纤维(BF)为协同阻燃剂,将聚磷酸铵(APP)引入热塑性聚氨酯(PUR-T)中,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为了提高PUR-T的分散性,将硅烷偶联剂KH550接枝到BF上。对PUR-T基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进行了燃烧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UR-T相比,PUR-T/APP/BF KH550样品在UL94测试中达到了V 0等级;通过添加8%的APP和2%的BF-KH550,复合材料样品的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0.3%;同时,最大热释放速率值下降了86.6%;90%PUR-T/8%APP/2%BF KH550试样的拉伸强度为23.9 MPa,高于90%PUR-T/8%APP/2%BF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竹粉 阻燃性能 聚磷酸铵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瓜尔胶与APP协同阻燃PLA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会媛 马闯 +3 位作者 关俊霞 李繁麟 杨笑春 张青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采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THPA)对瓜尔胶(GG)进行改性得到磷化瓜尔胶(DTGG),并通过核磁共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DTGG为碳源,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气源对聚乳酸... 采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THPA)对瓜尔胶(GG)进行改性得到磷化瓜尔胶(DTGG),并通过核磁共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DTGG为碳源,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气源对聚乳酸(PLA)进行阻燃改性。通过垂直燃烧(UL 94)、极限氧指数(LOI)和锥形量热仪(CONE)对PLA共混物的阻燃性能进行测试。采用热失重分析(TG)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其热性能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DTGG/APP的质量比为9/11时,LOI值为33.4%,达到UL 94 V-0等级。同时,样品的总热释放(THR)值最低,与纯PLA相比降低了33.8%。从FESEM观察到阻燃剂在PLA基质中分布均匀。DTGG和APP的协同作用有效地增强了PLA共混物的阻燃性能。最后讨论了DTGG和APP对PLA共混物的协同阻燃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瓜尔胶 聚磷酸铵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P)/m(PER)对LDPE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志平 舒万艮 胡云楚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共4页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及不同阻燃剂含量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m(APP)/m(PER)最佳为3:2,膨胀型阻燃剂质量分数最佳为30%。与纯LDPE相比,含有最佳配比和质量分数...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及不同阻燃剂含量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m(APP)/m(PER)最佳为3:2,膨胀型阻燃剂质量分数最佳为30%。与纯LDPE相比,含有最佳配比和质量分数的阻燃剂体系的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从17.8%提高至24.5%,550℃的残重率从30.6%提高至87.0%;力学性能有所下降,拉伸强度从10.3 MPa降为7.39 MPa,断裂伸长率从115%下降到57%。阻燃LDPE的放热量比未阻燃的LDPE减少,说明形成的膨胀炭层对内部基材起着保护作用。550℃阻燃试样的残余物中成炭较致密,在炭层中除了含C外,还含有较大量的P和少量的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膨胀型阻燃剂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聚磷酸铵 季戊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