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离子液体原位催化小球藻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王志山 孙瑞焓 +5 位作者 王昌梅 张无敌 尹芳 杨斌 柳静 杨红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为探究环境友好型高效催化剂原位催化小球藻制备生物柴油,采用5种氨基酸(甘氨酸、天冬氨酸、L-谷氨酸、L-赖氨酸、L-脯氨酸)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合成氨基酸离子液体,以氨基酸离子液体为提取剂和催化剂,对小球藻进行原位催化制备生... 为探究环境友好型高效催化剂原位催化小球藻制备生物柴油,采用5种氨基酸(甘氨酸、天冬氨酸、L-谷氨酸、L-赖氨酸、L-脯氨酸)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合成氨基酸离子液体,以氨基酸离子液体为提取剂和催化剂,对小球藻进行原位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脯氨酸与盐酸反应合成的氨基酸离子液体([L-Pro][Cl])具有更好的生物柴油提取率和催化率;小球藻生物柴油的最优制备条件是[L-Pro][Cl]用量100%(以小球藻藻粉质量计)、甲醇与藻粉质量比11∶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8h,在此条件下小球藻生物柴油的提取率为83.16%,催化率为64.54%。综上,氨基酸离子液体[L-Pro][Cl]适合用于原位催化小球藻制备生物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小球藻 原位法 生物柴油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氨基酸基离子液体作为水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机制研究
2
作者 孙学敏 刘骁 +6 位作者 郭平霞 陈强 白艳艳 于强亮 杨淑燕 蔡美荣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524,共11页
本文中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月桂酰肌氨酸钠和氨基酸为原料,采用简单的质子交换反应合成了2种氨基酸基离子液体Lys-LS和Arg-LS,并将其用作水基润滑添加剂.利用SRV-V微动摩擦磨... 本文中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月桂酰肌氨酸钠和氨基酸为原料,采用简单的质子交换反应合成了2种氨基酸基离子液体Lys-LS和Arg-LS,并将其用作水基润滑添加剂.利用SRV-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全自动真彩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了2种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深入探究了其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种氨基酸基离子液体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可以显著抑制铸铁在水中的腐蚀.与去离子水相比,当Lys-LS和Arg-LS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5%时,水基润滑液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分别降低了约70%和85%,具有显著的减摩抗磨效果.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在界面处形成的摩擦化学反应膜与物理/化学吸附膜协同作用,有效地阻止了滑动摩擦副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赋予水基润滑液优异的摩擦学性能.2种润滑添加剂制备简单,安全无毒且绿色环保,有望作为水基金属加工液和难燃液压液的关键润滑添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基离子液体 水基润滑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环境友好型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在能量存储和生物质资源化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远杰 范冰冰 +1 位作者 张君丽 周艳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404,共14页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分,由于分子结构中同时含酸性和碱性基团(羧基和氨基),可以方便地设计以氨基酸为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氨基酸离子液体。氨基酸离子液体具有溶解性强、低熔点和热稳定性高等优势,可以作为碳前驱体、溶剂、催化剂和...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分,由于分子结构中同时含酸性和碱性基团(羧基和氨基),可以方便地设计以氨基酸为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氨基酸离子液体。氨基酸离子液体具有溶解性强、低熔点和热稳定性高等优势,可以作为碳前驱体、溶剂、催化剂和吸附剂等应用到储能、生物质资源化以及碳中和等领域。本文概述了近7年氨基酸离子液体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生物质提取及催化转化和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综述了以氨基酸离子液体为前驱体在超级电容器碳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超级电容器 多孔碳 生物质资源化 二氧化碳分离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润滑剂的结构与摩擦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凡明锦 张朝阳 +3 位作者 文平 杨得锁 周峰 刘维民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8-158,共11页
利用酸碱中和法合成了一系列季铵盐和季膦盐氨基酸离子液体(AAILs)润滑剂,以合成润滑油聚α-烯烃(PAO10)和传统含氟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L-F104)作为参照样,评价了粘温性能、热稳定性以及作为不同摩擦副润滑... 利用酸碱中和法合成了一系列季铵盐和季膦盐氨基酸离子液体(AAILs)润滑剂,以合成润滑油聚α-烯烃(PAO10)和传统含氟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L-F104)作为参照样,评价了粘温性能、热稳定性以及作为不同摩擦副润滑剂的润滑性能,探索了阴、阳离子结构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季膦盐氨基酸离子液体的粘温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季铵盐氨基酸离子液体;这些离子液体中,阴离子上硫元素的引入可显著提高其粘温性能,而芳环的引入却使其粘温性能明显下降。结构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摩擦副种类有关:当钢/钢、钢/铜摩擦副作为润滑剂时,在常温或高温条件下,均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当钢/铝摩擦副作为润滑剂时,只有含芳基的季铵盐氨基酸离子液体具有优于PAO 10和L-F104减摩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离子液体 润滑剂 结构 摩擦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MDEA混合水溶液的CO2吸收性能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渊涛 方诚刚 +3 位作者 张锋 吴有庭 耿皎 张志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81-2786,共6页
为改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对CO2气体的吸收性能,选择了四甲基铵甘氨酸([N1111][Gly])、四乙基铵甘氨酸([N2222][Gly])、四甲基铵赖氨酸([N1111][Lys])、四乙基铵赖氨酸([N2222][Lys])4种功能性离子液体作为活化剂与其复配组成新... 为改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对CO2气体的吸收性能,选择了四甲基铵甘氨酸([N1111][Gly])、四乙基铵甘氨酸([N2222][Gly])、四甲基铵赖氨酸([N1111][Lys])、四乙基铵赖氨酸([N2222][Lys])4种功能性离子液体作为活化剂与其复配组成新型CO2吸收剂。用恒定容积法考察了总质量分数为30%的混合溶液吸收CO2的性能,分析了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与MDEA通过质子传递相互促进吸收CO2的机理。实验结果显示离子液体能够显著提高MDEA水溶液吸收CO2的速率,且吸收速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本文所用的几种混合吸收剂中,阴离子为赖氨酸的离子液体混合吸收剂具有较高的吸收负荷;而[N1111][Gly]-MDEA混合溶液对CO2的初期吸收速率最快,同时[N1111][Gly]-MDEA混合吸收剂的再生效率高于其他离子液体混合吸收剂,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二乙醇胺 氨基酸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对壳聚糖溶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升 纪欢欢 +3 位作者 李露 于世涛 刘福胜 解从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2,共3页
合成了一系列氨基酸类离子液体,从中筛选出对溶解壳聚糖具有良好性能的离子液体——甘氨酸盐酸盐离子液体。在常温常压下考察了该离子液体1%~10%水溶液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溶解壳聚糖能力最大能达到6.32%(质量分数,下同)。对离子液体... 合成了一系列氨基酸类离子液体,从中筛选出对溶解壳聚糖具有良好性能的离子液体——甘氨酸盐酸盐离子液体。在常温常压下考察了该离子液体1%~10%水溶液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溶解壳聚糖能力最大能达到6.32%(质量分数,下同)。对离子液体重复使用5次后,溶解能力没有明显下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再生的壳聚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在溶解过程中没有发生衍生化。甘氨酸盐酸盐离子液体水溶液是壳聚糖的良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壳聚糖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ZnO绒球的制备及其在自然光下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性能(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佟拉嘎 刘金艳 +2 位作者 王岑晨 荣华 李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15-1620,共6页
以谷氨酸氟硼酸(GluBF4)离子液体水溶液为反应介质,以物质的量比为1:6的二水合醋酸锌[Zn(Ac)2 2H2O]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室温下制备前驱体,再微波辅助加热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粉体,获得了纳米结构微米尺寸纳米Zn O绒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 以谷氨酸氟硼酸(GluBF4)离子液体水溶液为反应介质,以物质的量比为1:6的二水合醋酸锌[Zn(Ac)2 2H2O]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室温下制备前驱体,再微波辅助加热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粉体,获得了纳米结构微米尺寸纳米Zn O绒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BET)、能量色散谱(ED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所得产物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粉体粒径20.4 nm,绒球比表面积为28.3 m2g–1,产物纯度较高,收率95.3%.同时探讨了纳米Zn O绒球生成的可能机理.该纳米材料在日光下显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分别配制浓度为10 mg L–1的100 m L甲基橙(MO)和甲基紫(MV)水溶液,30 mg纳米氧化锌为光催化降解催化剂,太阳光激发下5 h脱色率分别达到74.3%和96.9%;溶液总有机碳(TOC)含量随光降解的进行缓慢下降;光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催化剂形貌不变、颜色不变,质量基本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微波辅助加热 微/纳米ZnO 有机污染物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史会兵 彭黔荣 +2 位作者 杨敏 潘建文 汪德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1-163,共3页
氨基酸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型的功能化离子液体,除了具有常规离子液体的低蒸汽压、低熔点、宽液程、溶解性好和稳定性高等性质外,还具有很强的氢键网络结构、稳定的手性中心、双配位基团、生物兼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等许多独特的性质。本文综... 氨基酸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型的功能化离子液体,除了具有常规离子液体的低蒸汽压、低熔点、宽液程、溶解性好和稳定性高等性质外,还具有很强的氢键网络结构、稳定的手性中心、双配位基团、生物兼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等许多独特的性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氨基酸离子液体在溶解生物质、气体吸收、手性分离、催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氨基酸离子液体 气体吸收 手性分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的理论研究: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碱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飞 吴蔚闳 +2 位作者 卢运祥 彭昌军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7-593,652,共8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6种氨基酸阴离子和不同链长咪唑阳离子形成的离子液体的结构、阴阳离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碱性进行理论研究。优化得到5种稳定构型,并且阴阳离子间存在2种氢键。利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理论(NCI)...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6种氨基酸阴离子和不同链长咪唑阳离子形成的离子液体的结构、阴阳离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碱性进行理论研究。优化得到5种稳定构型,并且阴阳离子间存在2种氢键。利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理论(NCI)及自然键轨道理论(NBO)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阴离子羰基中的O与H(C2)能形成更强的氢键且具有一定的共价性质。利用最负表面静电势(V_(s.ming))和平均局部离域化能(I_(s.ming)),在微观水平上对氨基酸离子液体的碱性进行分析,发现当引入氨基或羟基到阴离子中时,离子液体的碱性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氢键 碱性 静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与天冬酰胺阴离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阳 张甜甜 于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89-1696,共8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对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Emim]+与天冬酰胺阴离子[Asn]-形成的氨基酸离子液体气态阴阳离子对([Emim][Asn])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势能面上的五个稳定构型.[Em...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对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Emim]+与天冬酰胺阴离子[Asn]-形成的氨基酸离子液体气态阴阳离子对([Emim][Asn])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势能面上的五个稳定构型.[Emim]+和[Asn]-之间能够形成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零点能校正后的能量在-373.96至-326.28kJ·mol-1之间.其稳定化能主要来源于[Asn]-中羰基O的孤对电子lp(O)与[Emim]+中C—H反键轨道σ*(C—H)之间的相互作用:lp(O)→σ*(C—H).红外光谱特征和自然布居分析(NPA)计算表明咪唑阳离子中参与形成氢键的C—H键振动的红移值、阴阳离子间的电荷转移与氢键相互作用能成正比关系.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分析得到[Emim]+和[Asn]-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以静电作用为主.通过计算结果初步探讨影响氨基酸离子液体玻璃化温度Tg的结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布居分析 氨基酸离子液体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间氢键 相互作用能 红外光谱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清洁催化合成阿司匹林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晓丹 范洪涛 +1 位作者 崔天放 邓伟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1-83,96,共4页
以氨基酸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3种氨基酸离子液体,将其代替浓H2SO4用于催化乙酸酐和水杨酸的乙酰化反应,清洁合成阿司匹林。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合成阿司匹林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 以氨基酸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3种氨基酸离子液体,将其代替浓H2SO4用于催化乙酸酐和水杨酸的乙酰化反应,清洁合成阿司匹林。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合成阿司匹林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于合成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水杨酸20mmol、乙酸酐40mmol、谷氨酸硫酸盐离子液体([Glu]HSO4)2mmo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min的条件下,阿司匹林分离产率可达84.8%。增大投料量,产率还会进一步升高,并且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氨基酸 催化 合成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bmim]Gly的合成探索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慧 孙秀云 +1 位作者 袁萍萍 王连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63-68,共6页
探索两步法合成1-丁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离子液体([bmim]Gly)的反应条件.第一步,采用阴离子树脂静态交换法由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与强碱性阴离子树脂生成中间产物1-丁基-3-甲基咪唑氢氧化物([bmim]OH),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 探索两步法合成1-丁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离子液体([bmim]Gly)的反应条件.第一步,采用阴离子树脂静态交换法由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与强碱性阴离子树脂生成中间产物1-丁基-3-甲基咪唑氢氧化物([bmim]OH),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其最佳交换条件;第二步,[bmim]OH与甘氨酸(Gly)反应,经脱水、洗涤后得目标产物.对产物进行核磁(1H NMR)和红外(IR)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纯度较高.与动态合成法相比,静态法合成[bmim]Gly操作简便,节水省时,有助于实现氨基酸离子液体合成过程的绿色化和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氨基酸离子液体 静态交换 两步法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作为不同摩擦副润滑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月霞 乔旦 +1 位作者 韩云燕 冯大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5,共9页
设计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官能团结构的氨基酸类离子液体,采用SRV-Ⅳ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Si_3N_4/Si_3N_4和钢/钢摩擦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丙三醇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磨斑形貌和表面元素的化学... 设计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官能团结构的氨基酸类离子液体,采用SRV-Ⅳ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Si_3N_4/Si_3N_4和钢/钢摩擦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丙三醇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磨斑形貌和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三种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均能适用于两种摩擦副的润滑,并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羟基和羧基官能团的存在不仅有效增强了离子液体在基底上的物理吸附作用,同时还促使其与摩擦副发生摩擦化学反应.比较三种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发现,同时含有两个羧基的谷氨酸四丁基磷盐离子液体的减磨性能优于其他两种只含一个羟基或羧基基团的离子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氨基酸 润滑剂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杂多酸盐在燃料油催化氧化脱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淑波 敖红伟 冯树波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4,共4页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以甘氨酸为阳离子、磷钨酸为阴离子的功能化杂多酸盐[Gly]_3PW_(12)O_(40)。以[Gly]_3PW_(12)O_(40)为催化剂,以离子液体[Hmim]PF6、[Hmim]BF4、[Bmim]PF6、[Bmim]BF4分别为萃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构建了杂多...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以甘氨酸为阳离子、磷钨酸为阴离子的功能化杂多酸盐[Gly]_3PW_(12)O_(40)。以[Gly]_3PW_(12)O_(40)为催化剂,以离子液体[Hmim]PF6、[Hmim]BF4、[Bmim]PF6、[Bmim]BF4分别为萃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构建了杂多酸盐耦合离子液体的催化氧化脱硫体系。研究表明,以[Hmim]PF6为萃取剂可以获得最佳的脱硫效果。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脱硫工艺条件对[Gly]_3PW_(12)O_(40)/[Hmim]PF6/H2O2体系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过氧化氢)/n(硫)=4、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60℃、n[Gly]_3PW_(12)O_(40)/n(硫)=0.025、[Hmim]PF6用量为1 m L条件下,燃料油的脱硫率可达99.2%,并且脱硫体系[Gly]_3PW_(12)O_(40)/[Hmim]PF6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杂多酸盐 氨基酸 离子液体 催化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提取紫薯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玮 王华平 +1 位作者 李霞 董新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42-46,共5页
制备了20种氨基酸离子液体,筛选出提取效果最好的赖氨酸磷酸盐型离子液体用于紫薯色素的提取,并考察了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紫薯色素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紫薯色素的提取工艺。结... 制备了20种氨基酸离子液体,筛选出提取效果最好的赖氨酸磷酸盐型离子液体用于紫薯色素的提取,并考察了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紫薯色素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紫薯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浓度为2.0%、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20 min时,紫薯色素的提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赖氨酸磷酸盐 紫薯色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识别手性液液萃取系统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兴 单若妮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8-1055,共8页
氟比洛芬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类手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其S型对映体有较高的药理活性而R型对映体药效较低且有一定毒副作用,因此获得单一的光学纯S-氟比洛芬对映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之前工作基础上,... 氟比洛芬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类手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其S型对映体有较高的药理活性而R型对映体药效较低且有一定毒副作用,因此获得单一的光学纯S-氟比洛芬对映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之前工作基础上,研究利用含手性离子液体为水相萃取剂和酒石酸酯为油相萃取剂的双相识别手性萃取系统对氟比洛芬消旋体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了酒石酸酯种类,有机溶剂种类,油相手性选择剂浓度,氟比洛芬消旋体浓度,pH及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反萃取过程实现了手性离子液体的循环回用。结果表明,在1-丁基-3-甲基咪唑L-色氨酸([Bmim][L-trp])浓度0.02 mol·L^-1,D-酒石酸二辛酯浓度0.3 mol·L^-1,氟比洛芬浓度50μg·mL^-1,二氯乙烷为有机溶剂,pH=2.0,25℃下,体系选择性达到1.31。相比于单相手性识别,双相手性识别体系选择性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液液萃取 手性分离 氨基酸离子液体 双相手性识别 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离子液体拆分对映体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兴 于飞 +2 位作者 朱海 吴可君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9-1240,共12页
手性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液体家族的重要一员,不仅拥有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好、较好的结构可调性等优良性能,同时具备较高的手性识别能力,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将其作为手性选择剂广泛应用于对映体拆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手性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液体家族的重要一员,不仅拥有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好、较好的结构可调性等优良性能,同时具备较高的手性识别能力,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将其作为手性选择剂广泛应用于对映体拆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效果。针对近年来手性离子液体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液液萃取等领域对映体拆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其拆分机理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现阶段手性离子液体在对映体拆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离子液体 对映体拆分 药物对映体 氨基酸对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基咪唑离子液体氧化萃取脱硫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培 张怿涵 +1 位作者 李恩田 甘银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56-1963,共8页
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以天冬氨酸(Asp)、组氨酸(His)、甘氨酸(Gly)、色氨酸(Try)为阴离子的氨基酸咪唑离子液体,与H_(2)O_(2)协同深度去除模拟汽油中的二苯并噻吩(DBT)。对合成的氨基酸咪唑离子液体进行了FT-IR、^(1)H NMR表征,并优化氧... 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以天冬氨酸(Asp)、组氨酸(His)、甘氨酸(Gly)、色氨酸(Try)为阴离子的氨基酸咪唑离子液体,与H_(2)O_(2)协同深度去除模拟汽油中的二苯并噻吩(DBT)。对合成的氨基酸咪唑离子液体进行了FT-IR、^(1)H NMR表征,并优化氧化脱硫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与以组氨酸、甘氨酸和色氨酸作为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相比,天冬氨酸作为阴离子时,离子液体与H_(2)O_(2)体系的催化萃取脱硫效果最好。通过对反应温度、H_(2)O_(2)/模拟油体积比和反应时间的工艺优化,探讨了[C_(8)mim]Asp和H_(2)O_(2)催化萃取脱硫的效果,最优工艺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6.5%。[C_(8)mim]Asp离子液体再生循环7次后脱硫率仍能保持在93.7%。对[C_(8)mim]Asp和H_(2)O_(2)协同催化脱硫机理的研究发现,[C_(8)mim]Asp的羧基与双氧水反应成过氧化羧基,将二苯并噻吩氧化成为二苯并噻吩砜,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二苯并噻吩 氨基酸基咪唑离子液体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协同催化合成游离氨基酸酯
19
作者 尚岩 贾俊英 +2 位作者 高海鹏 裴蕾 仲昭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299,共4页
以L-氨基酸和醇为原料,酸性离子液体辅以少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了8种游离的L-氨基酸酯,并用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L-苯丙氨酸正丁酯的合成对离子液体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1种离子液体在... 以L-氨基酸和醇为原料,酸性离子液体辅以少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了8种游离的L-氨基酸酯,并用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L-苯丙氨酸正丁酯的合成对离子液体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1种离子液体在反应过程中均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和助溶作用。其中,[Hmim][HSO4]效果较好,在重复使用后,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是氨基酸酯化反应理想的催化剂和助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酯 酸性离子液体 酯化反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刚胜 曾淦宁 +3 位作者 赵强 陈徐 陈盛积 艾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采用浸渍蒸发法将四甲基铵甘氨酸([N1111][Gly])和四甲基铵赖氨酸([N1111][Lys])两种离子液体分别负载到硅胶(SG)表面,利用EA、TGA、BET和FT-IR等技术对所得到的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离子液体负载量和温度等条件对其CO_... 采用浸渍蒸发法将四甲基铵甘氨酸([N1111][Gly])和四甲基铵赖氨酸([N1111][Lys])两种离子液体分别负载到硅胶(SG)表面,利用EA、TGA、BET和FT-IR等技术对所得到的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离子液体负载量和温度等条件对其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成功负载到硅胶表面,所制得的负载型氨基酸离子液体对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303.15-323.15 K)内,温度越高,平衡吸附量越小;在负载量为10%-60%,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平衡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小。对于[N1111][Gly]/SG,当负载量为22.4%(质量分数)、吸附温度为30℃、压力为0.1 M Pa时,二氧化碳的平衡吸附量可达到41 mg/g(相对于1 mol AAILs吸附0.62 mol CO_2),而且,吸附20 min即可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0%。吸附剂在循环使用六次之后,其结构与性能均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捕集 负载 浸渍蒸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