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陈平 刘正玲 +5 位作者 杨亚辉 李凡 詹莜国 史爱民 谢永辉 兰平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筛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防控效果显著且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安全的杀虫剂,为联合使用杀虫剂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蓟马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苦参碱、25%噻虫嗪... 【目的】筛选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防控效果显著且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安全的杀虫剂,为联合使用杀虫剂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蓟马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苦参碱、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阿维菌素和70%吡虫啉共5种常用杀虫剂浸渍过的菜豆豆荚饲喂西花蓟马,48 h后测定其对西花蓟马成虫的防控效果;将巴氏新小绥螨放入喷洒过药剂的捕食螨饲养麦麸中,48 h后测定其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结果】这5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78%、95.00%、92.22%、88.89%和59.56%,防控效果依次为97.52%、94.43%、91.34%、87.43%和55.42%,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较好。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1.37%、9.71%、9.15%、8.04%和4.70%,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虫口数量的影响最小,安全性最高。【结论】单独使用时,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噻虫嗪可作为生产中防控西花蓟马的推荐药剂;与天敌组合使用时,阿维菌素与巴氏新小绥螨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杀虫剂的药效和捕食螨的捕食作用,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嗪则应在捕食螨充分定殖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杀虫剂 巴氏新小绥螨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对西花蓟马若虫的致病力和对巴氏钝绥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静 雷仲仁 +2 位作者 徐洪富 高玉林 王海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9-484,共6页
本文测定了5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1龄若虫的致病力,获得3株毒力较高的菌株:TL-7、SZ-15和RSB,在1×108孢子?mL?1浓度下的西花蓟马1龄若虫死亡率分别为90.8%、92.5%和100%;结合测定... 本文测定了5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1龄若虫的致病力,获得3株毒力较高的菌株:TL-7、SZ-15和RSB,在1×108孢子?mL?1浓度下的西花蓟马1龄若虫死亡率分别为90.8%、92.5%和100%;结合测定的致死时间与致死浓度,得出菌株RSB为最优菌株(LT50为2.383d,LC50为1.53×103孢子?mL?1)。以西花蓟马1龄若虫为猎物,测定菌株RSB对其天敌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菌株RSB(1×107孢子?mL?1)处理的巴氏钝绥螨可发育为成螨;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和平均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5.9d、33.850d和1.78粒,与对照均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花蓟马的高效白僵菌菌株RSB对其天敌巴氏钝绥螨不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结果表明白僵菌可在田间与巴氏钝绥螨协同控制重大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球孢白僵菌 致病力 巴氏钝绥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恩东 徐学农 吴圣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在北京市门头沟碧琨种植中心的温室大棚茄子上释放巴氏钝绥螨后,调查统计对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其高峰期具有一定的压低作用,尤其是释放200头/m2巴... 在北京市门头沟碧琨种植中心的温室大棚茄子上释放巴氏钝绥螨后,调查统计对茄子上西花蓟马及东亚小花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温室大棚茄子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其高峰期具有一定的压低作用,尤其是释放200头/m2巴氏钝绥螨效果更好。温室大棚茄子上自然发生的本地天敌东亚小花蝽的种群数量,在各处理间的总体趋势相同,随着西花蓟马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西花蓟马 东亚小花蝽 温室大棚 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功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尚素琴 刘平 张新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初孵若虫的捕食效应,在相对湿度RH 85%±5%,5个温度梯度16、20、24、28、32℃,光照L∥D=16h∥8h条件下选取西花蓟马的初孵若...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初孵若虫的捕食效应,在相对湿度RH 85%±5%,5个温度梯度16、20、24、28、32℃,光照L∥D=16h∥8h条件下选取西花蓟马的初孵若虫进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方程。在16~28℃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28℃时日捕食量最高达14.471 8头,处理时间最短为0.069 1d。温度达到32℃时,捕食量下降。当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种群密度一定时,巴氏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猎物密度固定时巴氏新小绥螨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西花蓟马 捕食功能 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英文) 被引量:24
5
作者 郅军锐 任顺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温度25℃、光照16 h的人工气候箱里研究了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在凤仙花和天竺葵叶片上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以及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在凤仙花叶片上的数值反应.结果表明,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 在温度25℃、光照16 h的人工气候箱里研究了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在凤仙花和天竺葵叶片上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以及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在凤仙花叶片上的数值反应.结果表明,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在凤仙花和天竺葵上胡瓜钝绥螨的攻击效率分别为1.194 7和1.044 7,处理时间分别为0.057 5和0.126 4 d,数值反应方程为Na=0.275 5N/(1+0.183 1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西花蓟马 功能反应 数值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春萍 户艳霞 +5 位作者 孙军伟 樊清艳 赵永鑫 张凌英 杜广祖 陈斌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4期274-278,316,共6页
【目的】明确斯氏钝绥螨在不同温度下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为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水琼脂培养基法,研究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斯氏钝绥螨第一若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日均捕... 【目的】明确斯氏钝绥螨在不同温度下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为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水琼脂培养基法,研究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斯氏钝绥螨第一若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日均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而第二若螨、雄成螨和雌成螨的日均捕食量随温度的上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在30℃时捕食效能达到最大,为18.146。在一定密度的西花蓟马环境下,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搜寻效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35℃时,搜寻效应下降。在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密度为30头时,斯氏钝绥螨雌成螨自身密度对西花蓟马1龄若虫的捕食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斯氏钝绥螨雌成螨捕食西花蓟马1龄若虫所产生的竞争属于分摊竞争。【结论】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斯氏钝绥螨可用于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钝绥螨 西花蓟马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仙花品种、胡瓜钝绥螨和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郅军锐 任顺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
采用三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凤仙花品种、释放胡瓜钝绥螨和添加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仙花品种和释放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显著影响,西花蓟马为害水平在品种‘Impulse Or-ange’上明显高于品种‘Caju... 采用三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凤仙花品种、释放胡瓜钝绥螨和添加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仙花品种和释放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显著影响,西花蓟马为害水平在品种‘Impulse Or-ange’上明显高于品种‘Cajun Carmine’,西花蓟马为害水平在释放胡瓜钝绥螨处理下明显低于没有释放胡瓜钝绥螨处理,但高、低比例释放胡瓜钝绥螨对为害水平没有影响.是否添加花粉和添加花粉的时间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胡瓜钝绥螨 花粉 为害水平 凤仙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在胡瓜钝绥螨控制西花蓟马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月华 郅军锐 +1 位作者 李景柱 袁成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是西花蓟马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花粉对害虫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花粉是天敌胡瓜钝绥螨...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是西花蓟马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花粉对害虫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花粉是天敌胡瓜钝绥螨的替代饲料,能增加胡瓜钝绥螨种群数量。文中总结了花粉在胡瓜钝绥螨控制西花蓟马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花粉的增效作用和提高捕食性天敌的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胡瓜钝绥螨 西花蓟马 生物防治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竺葵品种、胡瓜钝绥螨和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郅军锐 任顺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天竺葵品种、释放胡瓜钝绥螨和添加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添加花粉和添加花粉的时间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影响,而品种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品种和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交... 研究了天竺葵品种、释放胡瓜钝绥螨和添加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添加花粉和添加花粉的时间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影响,而品种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品种和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交互作用,在每一个相同的胡瓜钝绥螨处理下,西花蓟马对品种Sybil Holmes为害水平明显高于Amethyst 96。在不同品种上,胡瓜钝绥螨作用不同,对于品种Sybil Holmes来说,是否释放胡瓜钝绥螨以及不同释放比例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影响,而对于品种Amethyst 96,在胡瓜钝绥螨与西花蓟马为1∶2高比例释放胡瓜钝绥螨处理下,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明显低于1∶10低比例释放和没有释放胡瓜钝绥螨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胡瓜钝绥螨 花粉 为害水平 天竺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新小绥螨释放方式对烟草大田期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平 陈鹏 +5 位作者 兰平秀 王根朝 李伟 宁德凯 谢永辉 李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4-770,共7页
【目的】通过对大田栽培的烟草及周边杂草释放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探究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具有最佳防治效果的捕食螨施用方法。【方法】烟草大田期分别施用1~3次巴氏新小绥螨,每次释放间隔... 【目的】通过对大田栽培的烟草及周边杂草释放捕食螨——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探究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具有最佳防治效果的捕食螨施用方法。【方法】烟草大田期分别施用1~3次巴氏新小绥螨,每次释放间隔15 d,每种释放次数下分别设置在烟草和杂草上同时释放、仅在烟草上释放以及仅在杂草上释放3种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巴氏新小绥螨不同释放次数和不同释放方式下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评价巴氏新小绥螨对烟草上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结果】不同方式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烟草大田期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在烟草和杂草上同时施用3次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种群数量的控制效果最好,且维持时间最长,最高相对防效为58.02%;施用2次的防治效果次之,最高相对防效为55.57%;而仅施用1次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差且维持时间最短,最高相对防效仅为49.96%。相同施用次数下,仅在烟草上施用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略高于仅在杂草上施用,但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烟草和烟田杂草上同时释放巴氏新小绥螨能较好地控制西花蓟马,且在烟草大田期至少同时在烟草和杂草上释放2次巴氏新小绥螨(间隔期约为15 d)才能达到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巴氏新小绥螨释放次数越多,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捕食螨 巴氏新小绥螨 西花蓟马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