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带子孔径ATI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红 黄晓涛 +1 位作者 常玉林 周智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8,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子带子孔径图像序列的顺轨干涉(ATI)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WBSAR)的大带宽大波束角和低频特性,生成了对应不同中心频率和视角的多幅子带子孔径顺轨干涉图,并联合运动目标的多频...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子带子孔径图像序列的顺轨干涉(ATI)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WBSAR)的大带宽大波束角和低频特性,生成了对应不同中心频率和视角的多幅子带子孔径顺轨干涉图,并联合运动目标的多频多子孔径干涉相位进行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该方法相比传统的ATI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检测方面,消除了盲速,既能检测具有距离向速度的目标,又能检测具有方位向速度的目标;在速度估计方面,能无模糊地同时估计出目标的距离向速度和方位向速度。基于UWBSAR半实测回波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SAR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顺轨干涉 子带 子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I技术和Radon变换的振动目标微多普勒提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 童创明 张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1-2436,共6页
针对地杂波背景下地面振动目标的时变微多普勒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向压缩数据域双通道ATI干涉和Radon变换的提取方法.ATI相位对消用于抑制地杂波,获取振动目标的干涉信号,其在距离向压缩数据域呈现为沿方位向的直线;Radon... 针对地杂波背景下地面振动目标的时变微多普勒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向压缩数据域双通道ATI干涉和Radon变换的提取方法.ATI相位对消用于抑制地杂波,获取振动目标的干涉信号,其在距离向压缩数据域呈现为沿方位向的直线;Radon变换则用于检测这些微弱直线分量,并确定它们所在的距离单元.详细推导了目标沿不同方向振动引入的微多普勒参数化表达式.与单通道模式相比,该方法无需补偿雷达平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且可有效检测沿方位向振动的目标,其微多普勒谱的显著特征是呈非周期性变化.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 杂波抑制 沿航迹干涉技术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剩余定理解分布式星载SAR-ATI测速模糊 被引量:4
3
作者 齐维孔 党雅文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93-2497,共5页
分布式星载SAR系统利用沿航迹干涉对地面运动目标测速时,由于较长基线导致严重的测速模糊。该文在研究鲁棒性中国剩余定理的基础上,利用剩余定理在满足某些约束条件下得到唯一解的原理,分析了多基线和多频率分布式星载SAR-ATI系统解速... 分布式星载SAR系统利用沿航迹干涉对地面运动目标测速时,由于较长基线导致严重的测速模糊。该文在研究鲁棒性中国剩余定理的基础上,利用剩余定理在满足某些约束条件下得到唯一解的原理,分析了多基线和多频率分布式星载SAR-ATI系统解速度模糊的方法,同时推导了多基线和多频率的约束条件,以及最大测速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能有效地解分布式星载SAR-ATI系统动目标速度模糊,为分布式星载SAR系统设计与基线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中国剩余定理 沿航迹干涉 动目标检测 速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度和相位联合的ATI动目标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昊 周荫清 李景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分析了影响SAR-ATI动目标检测干涉相位图中点幅度和相位分布的因素———包括雷达噪声、杂波能量、地面RCS起伏以及成像时的旁瓣等.针对SAR-ATI检测时虚警概率过高问题,基于幅度门限和相位门限联合动目标检测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 分析了影响SAR-ATI动目标检测干涉相位图中点幅度和相位分布的因素———包括雷达噪声、杂波能量、地面RCS起伏以及成像时的旁瓣等.针对SAR-ATI检测时虚警概率过高问题,基于幅度门限和相位门限联合动目标检测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首先对SAR每一个通道的图像域中相位被污染的点作一次关于能量梯度的预滤波,在滤除了干涉相位图中相位失效的点之后,根据雷达的固有噪声及干涉相位分布图,在概率意义下设定滤波门限进行自适应幅度滤波;最后采用相位门限进行检测处理,有效降低了虚警概率;同时给出一个由干涉相位图中统计量拟合出的动目标检测曲线经验公式,能够明显降低在低杂噪比条件下的虚警概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信号处理 沿轨迹干涉 雷达噪声 虚警概率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ATI-SAR性能分析与基线估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慧 闫鸿慧 王岩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01-1304,共4页
在应用分布式卫星沿航迹干涉SAR(ATI-SAR)进行对地运动目标检测(GMTI)时,基线测量精度对系统测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该文分析了分布式卫星群的实际轨道情况,推导了考虑基线空间构型随时间不断变化时的基线测量误差与系统的... 在应用分布式卫星沿航迹干涉SAR(ATI-SAR)进行对地运动目标检测(GMTI)时,基线测量精度对系统测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该文分析了分布式卫星群的实际轨道情况,推导了考虑基线空间构型随时间不断变化时的基线测量误差与系统的地面运动目标测速误差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可对基线进行高精度估计从而提高测速性能的方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证实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 沿航迹干涉 误差分析 基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SAR实现ATI动目标检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飞 孙进平 +1 位作者 袁运能 白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研究了采用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多视沿航迹向干涉(ATI,Along Track Interferometry)实现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指示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该方法所需的步骤,即利用重叠或不重叠的窗构造子视,对子视分别成像,相位误... 研究了采用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多视沿航迹向干涉(ATI,Along Track Interferometry)实现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指示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该方法所需的步骤,即利用重叠或不重叠的窗构造子视,对子视分别成像,相位误差校正并求干涉.关于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相位误差校正步骤,提出了利用信号子空间投影进行相位配准的补偿方法.借助该鲁棒的自适应方法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子图像间的去相关问题,降低相位随机性的影响,从2幅子视图像的干涉相位图上敏锐地检测到运动目标.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强杂波中检测动目标,为单通道SAR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指示(GMTI,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扩展已有SAR系统功能提供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沿航迹向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和小波去噪的ATI-SAR自适应相位校正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焕胜 祁海明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3-1076,共4页
ATI-SAR系统要求两个通道的相位特性准确匹配。该文分析了ATI-SAR系统相位误差的来源,建立了ATI-SAR系统相位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和小波去噪的ATI-SAR自适应相位校正方法,给出了该相位校正方法的处理流程。计算... ATI-SAR系统要求两个通道的相位特性准确匹配。该文分析了ATI-SAR系统相位误差的来源,建立了ATI-SAR系统相位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和小波去噪的ATI-SAR自适应相位校正方法,给出了该相位校正方法的处理流程。计算机仿真证明在没有平台速度、偏航角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该方法仍可有效补偿ATI-SAR系统的相位误差,而且相位缠绕时,不需进行相位解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指示 沿迹干涉 最小二乘估计 小波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机载单天线SAR实际数据进行ATI动目标检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康雪艳 杨汝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6-418,共3页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机载单天线SAR实际数据进行ATI动目标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将单通道SAR数据抽样近似为两通道ATI SAR(AlongTrackInterferometricSAR)数据 ,利用两通道方位向干涉进行杂波抑制 ,实现动目标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 ,单天线SAR...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机载单天线SAR实际数据进行ATI动目标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将单通道SAR数据抽样近似为两通道ATI SAR(AlongTrackInterferometricSAR)数据 ,利用两通道方位向干涉进行杂波抑制 ,实现动目标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 ,单天线SAR数据的ATI方法对动目标检测是有效的 ,在没有ATI SAR实际数据情况下 ,为研究ATI SAR干涉算法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天线SAR 沿迹干涉(ati) 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I技术和象素匹配的星载SAR/GMTI实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娜 周荫清 李景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0-565,共6页
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相比,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其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地球自转及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星载SAR/GMTI的实现更为复杂。提出了当不满足相位偏置中心天线(DPCA)中脉冲重复频率和天线水平基线间的严格约束条件时,通过... 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相比,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其复杂的空间几何关系、地球自转及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星载SAR/GMTI的实现更为复杂。提出了当不满足相位偏置中心天线(DPCA)中脉冲重复频率和天线水平基线间的严格约束条件时,通过象素匹配法和星载SAR沿航迹向干涉(ATI)技术实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测速及定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沿航迹向线性排列的双孔径天线星载SAR结构,首先建立了星载SAR双孔径天线空间几何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星载SAR双孔径天线机理及信号特性,然后利用常规方法成像的双天线SAR图像,分析并推导了基于ATI技术和象素匹配实现对地面背景杂波淹没的运动目标检测、径向速度分量估计以及目标定位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GMTI 沿航迹向干涉 干涉相位 象素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通道UWB SAR子孔径图像序列的ATI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红 黄晓涛 +1 位作者 常玉林 周智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0-936,共7页
针对三通道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WB SAR)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孔径图像序列的顺轨干涉(ATI)方法,利用UWB SAR的大波束角特性,生成多个视角的子孔径顺轨干涉图检测运动目标并估计参数.该方法相比传统的ATI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检测具... 针对三通道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WB SAR)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孔径图像序列的顺轨干涉(ATI)方法,利用UWB SAR的大波束角特性,生成多个视角的子孔径顺轨干涉图检测运动目标并估计参数.该方法相比传统的ATI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检测具有距离向速度不为零的目标,而且能检测具有方位向速度不为零的目标,并可估计目标的距离向速度和方位向速度.基于UWB SAR半实测回波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合成孔径雷达 顺轨干涉 子孔径图像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RCS起伏特性模拟及对ATI检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昊 周荫清 李景文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5期262-267,283,共7页
在假定目标RCS起伏为高斯形状频谱特性的前提下,将高斯白噪声通过一个高斯谱特性的低通滤波器来模拟目标RCS起伏特性。首先用康斯坦尼兹法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并根据地杂波等效速度的不同,得到一组不同的滤波器响应,进而实现了背景RCS起... 在假定目标RCS起伏为高斯形状频谱特性的前提下,将高斯白噪声通过一个高斯谱特性的低通滤波器来模拟目标RCS起伏特性。首先用康斯坦尼兹法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并根据地杂波等效速度的不同,得到一组不同的滤波器响应,进而实现了背景RCS起伏程度不同的地杂波的模拟。然后以该地杂波为背景,采用ATI方法进行动目标检测,分析了地面背景RCS起伏特性对动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虚警概率下,当不考虑接收机噪声时,随着RCS起伏加剧,动目标径向最小可检测速度增大。最后得到结论:用基于ATI方法进行动目标检测时,若不考虑雷达接收机噪声,则地面背景RCS起伏特性是影响最小径向可检测速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动目标指示 RCS起伏 沿轨迹干涉 虚警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分布式卫星SAR-ATI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晓龙 蔡斌 +2 位作者 陈力 梁佳 李开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8-54,共7页
与单颗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相比,编队飞行的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优势在于,孔径的尺寸和几何不受限制,自主编队控制可形成多个灵活、有效的基线,在单个编队下可多任务交替进行,能够更好地完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地面和空中运动... 与单颗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相比,编队飞行的分布式卫星雷达系统的优势在于,孔径的尺寸和几何不受限制,自主编队控制可形成多个灵活、有效的基线,在单个编队下可多任务交替进行,能够更好地完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测绘、地面和空中运动目标检测、大测绘带高分辨率成像等任务。其中,在合成孔径雷达-沿航迹干涉(SAR-ATI)工作模式下,由于编队构型、任务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ATI得到的相位中不仅包含了运动目标相位,还包含了切航迹基线引起的随地形起伏变化的相位和多种去相干因素引起的随机变化的噪声,造成了大量的虚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卫星SAR-ATI空域自适应滤波方法,较好地去除了切轨迹干涉相位和随机噪声,提升了混合基线下SAR-ATI的检测性能。文中基于分布式星载SAR仿真系统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沿航迹干涉 空域自适应滤波 切航迹干涉相位 去相干噪声 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 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SAR系统PRF误差对ATI测速的影响
13
作者 曾斌 张晓玲 +1 位作者 师君 黄顺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1-835,共5页
分布式SAR采用收发平台分置的飞行方式,具有许多突出优点,但接收机和发射机的PRF会有误差。该文根据收发分置SAR系统原理,建立了收发分置SAR系统PRF误差对成像及干涉的影响模型,研究了PRF误差对ATI相位及测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分布式SAR采用收发平台分置的飞行方式,具有许多突出优点,但接收机和发射机的PRF会有误差。该文根据收发分置SAR系统原理,建立了收发分置SAR系统PRF误差对成像及干涉的影响模型,研究了PRF误差对ATI相位及测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PRF精度的要求。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要求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分置SAR 沿航迹干涉(ati)PRF 干涉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ATI模式海表面流场测量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文煜 谢春华 +2 位作者 袁新哲 何志华 丁泽刚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9,共8页
顺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Along-Track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TI-SAR)是获取高分辨率海表面流场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ATI-SAR海表面流场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极化方式、入射角、有效顺轨基线、海面风场),给... 顺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Along-Track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TI-SAR)是获取高分辨率海表面流场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ATI-SAR海表面流场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极化方式、入射角、有效顺轨基线、海面风场),给出了适用于ATI海表面流场测量的雷达系统参数,然后基于仿真实验对高分三号卫星海表面流场测量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于单星顺轨干涉基线长度有限影响流场测量精度,而在双星编队模式下可以使测量性能达到最佳,因此最后分析了双星编队方式下ATI海表面流场干涉基线选取范围,可为双星编队海流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流场 顺轨干涉SAR ati有效基线 高分三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DPCA和ATI技术及其对比
15
作者 杨箫 王军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4,共4页
通过改进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GMTI)的检测方法 DPCA及ATI,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DPCA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均值平滑和阈值检测,而ATI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干涉、均值平滑和... 通过改进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GMTI)的检测方法 DPCA及ATI,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DPCA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均值平滑和阈值检测,而ATI处理步骤为坐标配准、相位补偿、杂波对消/干涉、均值平滑和阈值检测,除了第三步有所差异外,其余步骤均一样。在此着重改进坐标配准与相位补偿,为提高配准与补偿的精度以提高动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并使用亚像素级的频域配准方法。实测数据证明,经改进后的DPCA和ATI检测效果均良好,即使是强度极弱的动目标也能够被检测到。经对比分析,ATI在动目标检测上有更优良的性能。创新地使用亚像素级的频域配准方法,且该算法为自动算法,对系统参数精度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技术 沿轨干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天线干涉检测针对SAR的欺骗干扰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晨 朱岱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2-1415,共4页
该文根据欺骗干扰原理,将动目标检测技术引入到对欺骗干扰目标的检测中,提出了沿航迹双天线干涉对消检测欺骗干扰的方法。并在空域对消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跨航迹双天线干涉对消检测欺骗干扰的方法。文中分别对这两种检测方法中... 该文根据欺骗干扰原理,将动目标检测技术引入到对欺骗干扰目标的检测中,提出了沿航迹双天线干涉对消检测欺骗干扰的方法。并在空域对消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跨航迹双天线干涉对消检测欺骗干扰的方法。文中分别对这两种检测方法中的空域对消技术做了详细的分析,对检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利用点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对欺骗干扰目标进行有效的检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骗干扰 沿航迹干涉 跨航迹干涉 空域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双孔径天线干涉SAR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娜 周荫清 李景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820-182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孔径天线沿航迹向干涉SAR进行动目标检测、测速及定位的新方法 .该方法在分析杂波对消必要性的基础上 ,给出了进行地杂波对消、动目标检测、径向速度分量估计及定位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恒虚警处理后 ,通过比较杂波对...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孔径天线沿航迹向干涉SAR进行动目标检测、测速及定位的新方法 .该方法在分析杂波对消必要性的基础上 ,给出了进行地杂波对消、动目标检测、径向速度分量估计及定位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恒虚警处理后 ,通过比较杂波对消后的残差图像与原始图像中运动目标和静止目标对消幅度的差异 ,检测出运动目标 .同时 ,可以利用残差图象中杂波的对消特性进行运动目标径向速度的估算以及目标的定位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杂波对消性能 ,能够完成被地面背景杂波掩盖的运动目标的检测、测速及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目标检测 杂波对消 沿航迹向干涉 对消特性 双孔径天线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解大旋翼类雷达目标微Doppler模糊的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伟 童创明 张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07-2612,共6页
在单通道模式下,当雷达目标旋转半径比较大时,脉冲重复频率与微多普勒带宽之间可能会出现欠采样的情形,导致在时频面上发生微多普勒混叠,从而不能得到完整的微多普勒信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干涉处理的解大旋翼类雷达目... 在单通道模式下,当雷达目标旋转半径比较大时,脉冲重复频率与微多普勒带宽之间可能会出现欠采样的情形,导致在时频面上发生微多普勒混叠,从而不能得到完整的微多普勒信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干涉处理的解大旋翼类雷达目标微多普勒模糊的方法。文中详细推导了该模式下此类目标引起的微多普勒频率和微多普勒带宽的参数化表达式,分析表明其微多普勒带宽受一个正弦因子的调制而显著减小,从而使其满足香农采样定理,避免了微多普勒模糊现象。最后,数值仿真表明了理论推导和所述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航迹干涉技术 时频变换 微多普勒模糊 旋转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沿迹干涉SAR地面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明洁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0-1563,共4页
该文深入研究了双通道沿迹干涉(Along-Track Interferometry,ATI)SAR的机理,给出了运用该机理在静止目标去线性调频后的频域内进行动目标检测的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检测过程,分析了杂波、噪声以及目标速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最... 该文深入研究了双通道沿迹干涉(Along-Track Interferometry,ATI)SAR的机理,给出了运用该机理在静止目标去线性调频后的频域内进行动目标检测的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检测过程,分析了杂波、噪声以及目标速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 与同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对可检测运动目标信杂比的要求降低,对于淹没在主瓣杂波谱内的动目标以及在主瓣杂波谱外的动目标能够同时检测: 同时,在频域检测计算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迹干涉(ati) 动目标检测 双通道 检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SAR沿航迹干涉编队构型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芳 王岩飞 +1 位作者 闫鸿慧 张冰尘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3-1436,共4页
沿航迹干涉(ATI)SAR可用来测量地面运动目标的径向速度,分布式卫星系统能改善ATI测速精度并增加系统可检测速度范围。合理地设计小卫星间的空间编队构型是保证分布式卫星系统性能的关键。该文给出一种综合评价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测速精... 沿航迹干涉(ATI)SAR可用来测量地面运动目标的径向速度,分布式卫星系统能改善ATI测速精度并增加系统可检测速度范围。合理地设计小卫星间的空间编队构型是保证分布式卫星系统性能的关键。该文给出一种综合评价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测速精度的模型,该模型可用来对满足绕飞轨道的分布式卫星群的构型进行优化设计。采用随机搜索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SAR 沿航迹干涉(ati) 构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