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P复合驱油体系瞬时界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牟建海 李干佐 +2 位作者 李英 曹绪龙 曾胜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76-1780,共5页
以胜利油田孤岛试验区原油为油相, 用正交试验筛选了碱/天然混合羧酸盐/聚合物驱油体系, 讨论了各组分对ASP复合驱油体系油水瞬时界面张力的影响, 并探讨了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在油水界面的吸附机理.
关键词 驱油剂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复合驱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纯梁原油的天然混合羧酸盐ASP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干佐 顾强 +9 位作者 毛宏志 郑立强 尹春红 赵平溪 刘希华 王云亭 李长彬 封伟强 任丽 肖英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0-352,363,共4页
胜利纯梁采油厂原油含蜡量高 ,凝固点高 ,地层渗透率低 ,粘土含量多 ,而且对碱敏感性高。以天然混合羧酸盐为主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界面张力最低值测定获得针对纯梁采油厂的最佳三元复合驱配方 ,界面张力最低值为 5 .2× 10 -4 mN/... 胜利纯梁采油厂原油含蜡量高 ,凝固点高 ,地层渗透率低 ,粘土含量多 ,而且对碱敏感性高。以天然混合羧酸盐为主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界面张力最低值测定获得针对纯梁采油厂的最佳三元复合驱配方 ,界面张力最低值为 5 .2× 10 -4 mN/m ,对此配方进行了室内模拟驱油实验研究 ,采收率提高达 14.6 %— 16 .7%OO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混合羧酸盐 asp驱油体系 原油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庆油田的天然混合羧酸盐ASP驱油体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干佐 陶诚 +3 位作者 顾强 徐桂英 田根林 胡雅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1-344,392,共5页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2CO3 + NaHCO3)+ 0.6% SDC5+ 0 .5% 植物胶( 苎麻胶) + 0 .16% HPAM( BP7) 。此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最低瞬时界面张力为5 .93 ×10- 4 mN/m 。在室内用两种填砂管模型进行驱油实验,得到的采收率为18 .8 % 和19.1 % ( OOIP),注入1 g SCD5 驱出原油138.3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羧酸盐 asp 驱油体系 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ASP驱工业扩大试验廉价配方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雨 乔琦 +1 位作者 董玲 雷小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7-250,共4页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东一区流体及储层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驱工业扩大试验用廉价配方的研究工作。通过碱、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的筛选,确定廉价配方为0 .3 % K P S2 + 1 .4 % Na2 C O3 + 0 .14 % H ...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东一区流体及储层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驱工业扩大试验用廉价配方的研究工作。通过碱、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的筛选,确定廉价配方为0 .3 % K P S2 + 1 .4 % Na2 C O3 + 0 .14 % H P A M,此配方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 - 4 m N/ m ,抗稀释性和抗 Ca2 + 能力强,在室内物模驱油评价中提高采收率超过20 % O O I P,化学剂费用比先导试验用的降低25 % 以上。指出了该配方在七东一区进行工业扩大试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 三元复合驱油 配方 驱油剂 工业扩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污水电渗析处理后浓水ASP体系的配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康万利 牛井冈 +2 位作者 贾红兵 孟令伟 王克亮(审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9,144-145,共4页
利用电渗析装置处理油田污水,产出了V(淡水):V(浓水)=1:1的淡水和浓水,配制了污水和浓水ASP体系溶液,绘制了2个ASP体系界面张力活性图.结果表明:与污水ASP体系相比,浓水ASP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NaOH的质量分数大幅下移... 利用电渗析装置处理油田污水,产出了V(淡水):V(浓水)=1:1的淡水和浓水,配制了污水和浓水ASP体系溶液,绘制了2个ASP体系界面张力活性图.结果表明:与污水ASP体系相比,浓水ASP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NaOH的质量分数大幅下移并且变宽(从污水ASP体系的0.70%~1.25%变为0.40%~1.00%),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范围略有缩小(从污水ASP体系的0.05%~0.40%变为0.10%~0.40%),Na2CO3不适合与ORS-41复配浓水ASP体系;在保持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质量分数与现场污水ASP体系配方(1350mg/L聚合物+0.3%ORS-41+1.0%NaOH)相同的情况下,浓水低碱(较低NaOH质量分数)ASP体系的NaOH用量比污水ASP体系的NaOH用量降低了0.4%,从而既减小了碱垢给ASP体系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充分利用了电渗析处理后的大量浓水;对比了2个ASP体系的流变曲线,发现浓水低碱ASP体系黏度略高于污水ASP体系的黏度;浓水低碱ASP体系采收率也能超过20%,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也能驱替各种残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电渗析 浓水 浓水低碱asp体系 微观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驱油过程中碱对油层伤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韩炜 程鹏燕 +1 位作者 王双德 张卫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油过程中Na2CO3引起的油层伤害及预防油层伤害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克拉玛依二中试验区,碱液伤害油层的主要原因是Na2CO3溶液引起地层微粒及粘土运移;碱垢产生的油层伤害是次要的。采...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油过程中Na2CO3引起的油层伤害及预防油层伤害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克拉玛依二中试验区,碱液伤害油层的主要原因是Na2CO3溶液引起地层微粒及粘土运移;碱垢产生的油层伤害是次要的。采用KCl作粘土稳定剂并配合适当的KCl注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伤害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复合驱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三元复合体系在非超低界面张力下的乳化性能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尚丹森 侯吉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2-327,共6页
为明确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在非超低界面张力下的乳化作用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以综合乳化性能指数Ie为指标,评价了5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筛选出了一种界面张力非超低但乳化性能优良的体系,并通过平面径向流模... 为明确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在非超低界面张力下的乳化作用及其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以综合乳化性能指数Ie为指标,评价了5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筛选出了一种界面张力非超低但乳化性能优良的体系,并通过平面径向流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该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考察表面活性剂的综合乳化性能Ie由强到弱依次为OP-10、HABS(重烷基苯磺酸盐)、BS-12(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OP-4;碱质量分数为0.3%时,ASP三元复合体系综合乳化性能最优。优选的乳化性能优良的非超低界面张力ASP三元复合体系配方为:Na OH质量分数0.3%、表面活性剂(60%OP-10+40%HABS)的质量分数0.3%、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量2000×104)质量浓度1500 mg/L,该体系的黏度为42.9 m Pa·s(45℃、转速6 r/min),与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0.0415 m N/m,综合乳化性能Ie为0.688,在驱油过程中能够扩大波及体积且可提高波及范围内的驱油效率,提高采收率效果不亚于常规超低界面张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元复合体系 乳化性能 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72
8
作者 吴文祥 张玉丰 +1 位作者 胡锦强 刑德琪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0,共3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碱对驱油体系造成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人造均质岩心和人造非均质岩心上SNP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与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基本相当,而在非均...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碱对驱油体系造成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人造均质岩心和人造非均质岩心上SNP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与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基本相当,而在非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要明显高于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且均大于20%;化学剂成本(按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价格计算后得到)基本相同条件下,增加复合体系段塞而适度降低主段塞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有利于二元体系的注入,且二元复合驱采收率仍然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二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 非均质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建云 王光生 +2 位作者 张建新 孙春鹏 王伶俐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我国洪水预报系统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其中的第四阶段是在“全国水情信息及洪水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B/S)结构的Web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基于WebGIS的面向对象的空间信息管理... 我国洪水预报系统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其中的第四阶段是在“全国水情信息及洪水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B/S)结构的Web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基于WebGIS的面向对象的空间信息管理和查询、实时水情快速信息查询分析、洪水预报调度等,开发的关键技术有ASP技术、COM和ActiveX、JAVA程序等.本系统已于 2001年在松花江、永定河等流域投入使用,并在近几年的使用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asp技术 组件对象 WEBGIS 洪水预报调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复合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干佐 刘杰 +2 位作者 吕锋锋 水玲玲 郑利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胜利孤东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相态试验、动态界面张力测定、吸附与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Tween80/复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复合驱油体系的性能,得到ASP复合驱油体系配方(w/%):0 3Tween80(S)+1 0复碱(m(Na2CO3)∶m(NaHCO3)=1∶1)(A)+0 ... 针对胜利孤东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相态试验、动态界面张力测定、吸附与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Tween80/复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复合驱油体系的性能,得到ASP复合驱油体系配方(w/%):0 3Tween80(S)+1 0复碱(m(Na2CO3)∶m(NaHCO3)=1∶1)(A)+0 1HPAM(3530S)(P)。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驱油体系能与胜利孤东油田原油形成中相乳状液,动态表面张力为10-4mN/m数量级,是一种优良的驱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吐温80 复合驱油体系 研究 采收率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藏复合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艳华 孔柏岭 +3 位作者 肖磊 吕晓华 束华东 林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0-574,共5页
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特高含水油藏条件,筛选出SP二元复合体系、ASP三元复合体系的优选配方,分别为2000 mg/表面活性剂SH6+1500 mg/L聚合物ZL-II和8000 mg/LNa_2CO_3+2000 mg/L表面活性剂SH6+1500mg/L聚合物ZL-II,并对比评价了两种体... 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特高含水油藏条件,筛选出SP二元复合体系、ASP三元复合体系的优选配方,分别为2000 mg/表面活性剂SH6+1500 mg/L聚合物ZL-II和8000 mg/LNa_2CO_3+2000 mg/L表面活性剂SH6+1500mg/L聚合物ZL-II,并对比评价了两种体系的热稳定性能、多次吸附性能和岩心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81℃、7.34 s^(-1)下优选出的SP二元体系、ASP三元体系的黏度分别为74.6mPa·s和46.5mPa·s,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3.64×10^(-3)和3.89×10^(-4)mN/m,ASP三元体系与SP二元体系相比,界面张力有一个数量级的下降,黏度下降37%。81℃老化120 d后,APS三元体系的黏度保留率高于SP二元体系,界面张力始终维持在10^(-4)mN/m数量级,较SP二元体系低两个数量级,长期稳定性能优越于SP二元体系。ASP三元体系在与天然油砂重复接触5次以后,界面张力从3.63×10^(-4)mN/m增至4.67×10^(-3)mN/m,仍维持在超低数量级,且非均质岩心驱油效果整体比SP二元体系高3%~5%。因此采用三元复合驱技术作为双河油田IV5-11层系在特高含水阶段水驱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经过两年的的矿场试验,区块已经见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二元复合体系 asp三元复合体系 特高含水油藏 热稳定性 多次吸附 提高采收率 双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性质对三元复合体系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林 李茜秋 田燕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7-39,共3页
着重研究了在三元复合驱过程中 ,原油性质对于三元体系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 ,为今后研究三元复合驱油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 原油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卿华 宋茹娥 +3 位作者 杨海涛 李世勇 金玉宝 刘进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为了优选强碱三元复合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调驱剂体系,以大庆杏树岗油田为试验平台,以采收率、含水率和注入压力为评价指标,开展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增油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注入高浓度聚合物溶液、聚表二元... 为了优选强碱三元复合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调驱剂体系,以大庆杏树岗油田为试验平台,以采收率、含水率和注入压力为评价指标,开展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增油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注入高浓度聚合物溶液、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弱碱三元复合体系、"调剖剂+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组合和"调剖剂+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组合均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凝胶2+体膨颗粒+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组合的流度控制能力和洗油效率均较强,采收率增幅达10.7%;高浓聚合物驱的产出投入比最大,试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后 提高采收率 高浓度聚合物 弱碱三元 聚表二元 投入产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华斌 高树棠 +2 位作者 杨振宇 李洪富 陈星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7-283,共7页
以能与大庆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为例,介绍了三元复合驱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包括化学剂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筛选及浓度确定,驱油试验效果评价。
关键词 表面活剂 聚合物 驱油 设计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前置段塞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文祥 孙灵辉 +1 位作者 胡锦强 刑德琪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7,114,共4页
基于变异因数为0.65的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分析了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段塞大小及固定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及碱三元体系段塞大小对三元复合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剂总成本... 基于变异因数为0.65的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分析了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段塞大小及固定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及碱三元体系段塞大小对三元复合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剂总成本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质量浓度越高,其三元复合驱采收率越高,且出口含水率大于60%时,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质量浓度应为1 000 mg/L;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大小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没有影响,只是随着二元前置段塞的增加,岩心出口含水率下降;固定二元前置段塞,ASP段塞越大,出口含水率越低,其驱油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体系 前置段塞 三元复合驱 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剂对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的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文祥 张栋 +1 位作者 阚亮 郎丽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772-774,共3页
结合河南油田储层特性,在ZL-Ⅱ型聚合物+SHSA-HN6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碱剂Na2CO3的加入对复合体系各项性能的优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碱剂一方面可进一步降低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吸附,碱在... 结合河南油田储层特性,在ZL-Ⅱ型聚合物+SHSA-HN6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碱剂Na2CO3的加入对复合体系各项性能的优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碱剂一方面可进一步降低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吸附,碱在一定程度上对表面活性剂起到保护作用,复合体系加入碱后,溶液的乳化性能得到改善。河南油田天然岩心在进行复合驱后,其润湿性由弱亲水转变为强亲水。现场试验证明,采用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驱油可获得较高的注采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性能优化 牺牲剂 弱碱三元体系 复合驱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体系相行为特征及其对驱油效果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彭占刚 赵晓京 卢祥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89,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改善三元复合驱的实际需求,通过测试三元复合体系在驱油实验前后粘度和界面张力变化,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碱和盐等化学剂浓度变化对三元复合体系相行为特征和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除了能降低界面张力外,还... 针对大庆油田改善三元复合驱的实际需求,通过测试三元复合体系在驱油实验前后粘度和界面张力变化,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碱和盐等化学剂浓度变化对三元复合体系相行为特征和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除了能降低界面张力外,还有利于增加体系的粘度,碱能促进原油的乳化,盐对复合体系相行为变化比较敏感。研究结果还发现,碱和盐在复合驱驱油机理上有相似之处,盐可以部分替代碱,这不仅能够减小碱对地层伤害、优化复合体系配方,而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相行为 配方优化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体系的粘弹效应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侯吉瑞 刘中春 +2 位作者 夏惠芬 宋文玲 韩成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1-64,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因高浓度碱剂而造成的井筒结垢、卡泵等问题 ,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 ,确定了碱剂对三元复合体系粘弹性的影响 ;并在宏观非均质模型、天然岩心以及微观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作...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因高浓度碱剂而造成的井筒结垢、卡泵等问题 ,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 ,确定了碱剂对三元复合体系粘弹性的影响 ;并在宏观非均质模型、天然岩心以及微观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作为影响驱油效率的因素 ,粘弹效应比超低界面张力更有意义 ;适当降低复合体系的碱剂用量 (界面张力应降至 10 -2 mN/m数量级 ) ,并未明显影响驱油效率。文章首次提出了低碱复合驱的概念 ,否定了超低界面张力在复合驱中的必要性 ,为解决三元复合驱中的碱垢问题探索了新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流变性 粘弹效应 超低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低碱三元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状剩余油动用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夏惠芬 王立辉 +3 位作者 韩培慧 曹瑞波 刘丽丽 张思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1,共6页
针对薄膜状剩余油动用条件不明确的问题,采用Polyflow软件模拟计算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元复合物体系界面张力对薄膜状剩余油动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薄膜状剩余油的临界破裂条件。结果表明:当油膜自身毛管... 针对薄膜状剩余油动用条件不明确的问题,采用Polyflow软件模拟计算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元复合物体系界面张力对薄膜状剩余油动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薄膜状剩余油的临界破裂条件。结果表明:当油膜自身毛管力作用小于驱替液作用在油膜上的法向力时,油膜会发生破裂。对于同一油膜,流场毛管数越大,油膜的变形率越大。当毛管数小于0.10时,油膜变形幅度较小;当毛管数为1.00时,油膜变形明显增大。油膜长度相同时,高度越小,油膜体积越小,临界面毛管数增加,临界界面张力降低;油膜高度相同时,长度越小,油膜体积越大,临界毛管数越小,油膜破裂的界面张力有所增加。微观驱油图像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界面张力达到10^(-2) mN/m数量级时,附着在孔道壁面上的薄膜状剩余油可以被动用。该研究对微观剩余油动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界面张力 薄膜状剩余油 毛管力 微观可视化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在三元复合驱弱碱体系采出液中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殿瑞 刘晓东 +1 位作者 纪鹏荣 何树全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3,共3页
通过室内配置模拟液和现场取样挂片试验,对腐蚀后的金属表面进行了形貌观察和表面元素分析,研究了20#钢在三元复合驱弱碱体系溶液中的腐蚀状况。结果表明,在模拟液中,20#钢腐蚀速率随三元组分浓度的提高而减缓;采出液在三元成分上返期... 通过室内配置模拟液和现场取样挂片试验,对腐蚀后的金属表面进行了形貌观察和表面元素分析,研究了20#钢在三元复合驱弱碱体系溶液中的腐蚀状况。结果表明,在模拟液中,20#钢腐蚀速率随三元组分浓度的提高而减缓;采出液在三元成分上返期间腐蚀速率略有增加,在0.244~0.271 mm/a之间。对油田常用内防腐涂层进行了室内静态模拟试验、动态环道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环氧粉末涂层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其交流阻抗值在107Ω.cm2以上,适用于三元复合驱弱碱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弱碱体系 碳钢 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