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黄子实体多糖、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 被引量:58
1
作者 钱骅 赵伯涛 +3 位作者 陈斌 黄晓德 朱羽尧 吕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探讨子实体抗氧化的物质基础。通过提取和萃取得到7种组分:水提物(WE)、醇提物(AE)、粗多糖(CP)、醇沉上清干物(RL)和二氯甲烷(MCE)、乙酸乙酯(EAE)、正丁醇(n BE)萃取物,采用FRAP值法测定体外抗氧化能力,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黄酮和多... 探讨子实体抗氧化的物质基础。通过提取和萃取得到7种组分:水提物(WE)、醇提物(AE)、粗多糖(CP)、醇沉上清干物(RL)和二氯甲烷(MCE)、乙酸乙酯(EAE)、正丁醇(n BE)萃取物,采用FRAP值法测定体外抗氧化能力,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黄酮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物存在于醇提物中,抗氧化活性和多酚、黄酮含量有关,并呈线性正相关(R2为0.9977和0.9950),多糖在抗氧化中所起作用小,酚类、黄酮类为其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抗氧化 多糖 多酚 黄酮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不同树种桑黄有效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56
2
作者 齐欣 张峻 +1 位作者 陈颖 王昌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9-201,共3页
比较6种生长在不同树种上的桑黄子实体多糖、黄酮及总三萜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桑黄子实体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桑树桑黄子实体多糖、黄酮及三萜含量均高于其他树种,分别为3.84%、5.12%和2.2%;暴马丁香树桑黄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为1.... 比较6种生长在不同树种上的桑黄子实体多糖、黄酮及总三萜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桑黄子实体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桑树桑黄子实体多糖、黄酮及三萜含量均高于其他树种,分别为3.84%、5.12%和2.2%;暴马丁香树桑黄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为1.35%,白桦树桑黄子实体黄酮、总三萜含量均最低,分别为0.68%、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多糖 黄酮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多糖P1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钙调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钟石 李有贵 +2 位作者 林天宝 吕志强 计东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P1抑制人源性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桑黄多糖P16.25~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桑黄多糖P1 100和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P1抑制人源性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桑黄多糖P16.25~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桑黄多糖P1 100和200 mg·L-1与Hep G2细胞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钙调蛋白(Ca 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Ⅱ)、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K-ras和c-fos基因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Ca MKⅡ和Kras蛋白表达。结果桑黄多糖P1对Hep G2细胞存活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100和200 mg·L-1时抑制率高达44.0%和61.3%。桑黄多糖P1 200 mg·L-1处理48 h S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升高,由对照组的(23.3±3.4)%升高至(37.8±2.2)%(P〈0.01),而G2/M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降低,由对照组的(15.3±1.2)%降至(3.4±1.9)%(P〈0.01);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桑黄多糖P1 100和200 mg·L-1处理48 h后Ca M,Ca MKⅡ,EGF,EGFR,K-ras和c-fos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Western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桑黄多糖P1作用48 h后Hep G2细胞内Ca MKⅡ和K-ras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桑黄多糖P1 200 mg·L-1处理细胞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著升高,0~20 min内分别由951增至1430(P〈0.01),而对照组一直维持在1150左右。结论桑黄多糖P1可能通过提高细胞内Ca2+浓度以及下调Ca M,Ca MKⅡ,EGF,EGFR,K-ras和c-fos基因的表达,诱导Hep G2细胞S期阻滞,从而抑制Hep G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P1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钙调蛋白激酶Ⅱ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丽源 王富伟 +4 位作者 李洪军 甘炳成 彭卫红 谭伟 黄忠乾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85,共5页
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试验,以桑黄菌丝体提取物中多糖得率为指标,对超声波复合酶法中影响多糖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20min、料液比1:25(g/mL)、功率500W,在此基础上提取多糖得率为... 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试验,以桑黄菌丝体提取物中多糖得率为指标,对超声波复合酶法中影响多糖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20min、料液比1:25(g/mL)、功率500W,在此基础上提取多糖得率为3.356%,在超声波优化结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复合酶法处理,酶解最佳提取条件是pH6.5,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添加量2.5%、果胶酶添加量2.5%、蛋白酶添加量1%,酶解时间120min,多糖得率为6.619%,由此可见,超声波和复合酶法双重处理提取桑黄多糖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适合大规模生产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多糖 超声波 复合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破壁技术对桑黄功能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钱骅 陈斌 +2 位作者 黄晓德 朱羽尧 赵伯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7,共5页
以桑黄干燥子实体为原料,比较普通粉碎、双螺杆挤压膨化和流化床对撞式气流超微粉碎对桑黄颗粒粒径、形貌和功能性成分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相比,双螺杆挤压膨化和流化床对撞式气流超微粉碎细胞破壁彻底,平均粒径(D_(50))分... 以桑黄干燥子实体为原料,比较普通粉碎、双螺杆挤压膨化和流化床对撞式气流超微粉碎对桑黄颗粒粒径、形貌和功能性成分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相比,双螺杆挤压膨化和流化床对撞式气流超微粉碎细胞破壁彻底,平均粒径(D_(50))分别为7.44μm和5.53μm,粉碎后的桑黄粉对黄酮、多酚、粗多糖的提取率分别比普通粉碎提高60.4%、73.4%、72.8%和53%、69.5%、68%,普通粉碎样品的功能性成分提取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子实体 双螺杆挤压膨化 流化床对撞式气流超微粉碎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和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成凤 郑凌君 +6 位作者 廖尊胜 刘晓艳 吕旭聪 林占熺 黄一帆 赵超 刘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对桑黄固体和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及菌丝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是玉米粉和黄豆粉,最佳氮源是酵母浸出汁和黄豆粉,最佳碳氮比25∶1,温度28℃,装液量80 m L,转速110 r/min,发酵培养时间9天。以巨菌... 对桑黄固体和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及菌丝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是玉米粉和黄豆粉,最佳氮源是酵母浸出汁和黄豆粉,最佳碳氮比25∶1,温度28℃,装液量80 m L,转速110 r/min,发酵培养时间9天。以巨菌草为主要基料进行固体发酵培养,桑黄菌丝长势良好。巨菌草发酵培养的桑黄菌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9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1.5 h,以3倍体积的乙醇醇沉多糖的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达到12.06%,高于其他栽培方式的桑黄菌丝体多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巨菌草 液体发酵 菌丝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提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恺 丁志超 +1 位作者 裴娟娟 闫景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9-294,共6页
为了研究碱提桑黄菌丝体多糖PL-N的抗氧化活性。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分析了PL-N的化学组成及基本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抗氧化模型、细胞试验和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综合评价了PL-N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过氧... 为了研究碱提桑黄菌丝体多糖PL-N的抗氧化活性。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分析了PL-N的化学组成及基本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抗氧化模型、细胞试验和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综合评价了PL-N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L-N的总糖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84.92%和16.92%,不含蛋白质,主要由D-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其分子摩尔比为5.5∶7.8∶1.8∶1。PL-N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2.0 mg/m L时,PL-N的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2.1%和83.3%。同时,在80μg/m L时,PL-N预处理对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达到88.7%,揭示其突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模型组相比,灌胃高剂量PL-N的小鼠脏器指数、血清和肝脏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极显著增加(P<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PL-N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应用于膳食、理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丝体多糖 碱提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菌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秦俊哲 李亚杰 帅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2-95,共4页
为能够提高桑黄液体菌丝体粗多糖产量,通过单因素试验,以菌丝生物量及菌丝多糖产量为指标,考察了接种龄、发酵液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以及摇床转速等因素对其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装液量130mL/500mL,pH5... 为能够提高桑黄液体菌丝体粗多糖产量,通过单因素试验,以菌丝生物量及菌丝多糖产量为指标,考察了接种龄、发酵液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以及摇床转速等因素对其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装液量130mL/500mL,pH5.5,摇床转速180r/min时,菌丝生物量达18.2g/L,桑黄胞外粗多糖产量达6.0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 多糖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游庆红 尹秀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69,共3页
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影响因子,应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桑黄多糖得率作为响应值,对其提取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桑... 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影响因子,应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桑黄多糖得率作为响应值,对其提取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桑黄多糖的最佳条件为固定液固比20.8(mL/g),99℃提取7.05h,多糖提取率可达1.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法:桑黄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提水溶针裂蹄多糖R_1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白日霞 陈华君 白日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1-45,共5页
从针裂蹄中用0.1mol/L NaOH提取得到一种水溶多糖R_1。用超离心法、琼脂糖4B柱层析法证明R_1为均一多糖,用气相色谱法证明R_1为甘露聚糖;用红外光谱,气—质联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等方法证明R_1结构是主链1→6甘露糖,侧链1→... 从针裂蹄中用0.1mol/L NaOH提取得到一种水溶多糖R_1。用超离心法、琼脂糖4B柱层析法证明R_1为均一多糖,用气相色谱法证明R_1为甘露聚糖;用红外光谱,气—质联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等方法证明R_1结构是主链1→6甘露糖,侧链1→3连接的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碱提 针裂蹄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 被引量:18
11
作者 尹秀莲 游庆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0,共3页
探索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的最佳工艺。以多糖提取收率为指标,对超声时间、复合酶用量、作用时间、酶解温度及pH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0s、固定pH 4.0,应用2.0%的... 探索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的最佳工艺。以多糖提取收率为指标,对超声时间、复合酶用量、作用时间、酶解温度及pH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0s、固定pH 4.0,应用2.0%的木瓜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50℃酶解90min后,多糖得率可达1.46%。该提取工艺多糖提取收率高,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复合酶法 桑黄 多糖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粗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相关能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澜 张红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84,共7页
研究了桑黄粗多糖(PL)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和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和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桑黄粗多糖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为65.37%;对离体培养的HO-8910PM和Bcap-37细胞的抑制率... 研究了桑黄粗多糖(PL)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和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和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桑黄粗多糖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为65.37%;对离体培养的HO-8910PM和Bcap-37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5.53%和23.81%;500μg/ml PL作用于HO-8910PM细胞96h可诱导其凋亡,通过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PL能显著抑制HO-8910PM的黏附、侵袭和迁移等肿瘤转移相关能力.桑黄粗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 高转移卵巢癌细胞 乳腺癌细胞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去除桑黄粗多糖中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俊哲 张慧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3-265,共3页
从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D-101-I作为去除桑黄粗多糖中蛋白的树脂。考察洗脱剂类型及其浓度、多糖浓度、上样量和洗脱剂用量对树脂脱蛋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多糖液浓度300mg/mL、上样量为2BV时蛋白的吸附率达90%;50%乙醇做... 从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D-101-I作为去除桑黄粗多糖中蛋白的树脂。考察洗脱剂类型及其浓度、多糖浓度、上样量和洗脱剂用量对树脂脱蛋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多糖液浓度300mg/mL、上样量为2BV时蛋白的吸附率达90%;50%乙醇做洗脱剂,用量为2BV时蛋白洗脱率较低,多糖则可富集洗脱。可见大孔树脂脱除多糖中蛋白的方法是可行的,且蛋白脱除率达83·9%,多糖损失率为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桑黄 粗多糖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蹄木层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欣婷 侯玉群 +2 位作者 念秘密 杨文峰 刘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1-765,744,共6页
以多糖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裂蹄木层孔菌多糖。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性影响,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 以多糖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裂蹄木层孔菌多糖。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性影响,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40(g/m L)。在此条件下,多糖平均提取率为3.20%。选用终体积分数70%的乙醇沉淀多糖12 h时,多糖得率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裂蹄木层孔菌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裂蹄木层孔菌多糖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药用真菌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蹄木层孔菌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桑黄多糖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俊哲 程伟 杜军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为了选择对桑黄多糖提取液纯化效果较好的树脂,比较了DA201等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桑黄多糖提取液的脱色和除蛋白质效果.对5种树脂进行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选择DA201树脂研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及其解吸特性,考察树脂的饱和吸附量、脱色率... 为了选择对桑黄多糖提取液纯化效果较好的树脂,比较了DA201等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桑黄多糖提取液的脱色和除蛋白质效果.对5种树脂进行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选择DA201树脂研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及其解吸特性,考察树脂的饱和吸附量、脱色率、蛋白质脱除率及总糖的保留率.DA201树脂对桑黄多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和色素的吸附较多,表明其脱蛋白和脱色效果较好,且多糖的回收率较高.对于特定的多糖提取液,流速1.0mL/min,过DA201树脂柱要使蛋白质和色素达到吸附饱和,需要连续进样10多个柱床体积(BV),蒸馏水和50%乙醇洗脱解吸效果均较好.DA201树脂较适于桑黄多糖提取液的初步纯化,为了充分发挥DA201树脂的吸附性能,工业生产上可考虑采用串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桑黄多糖 色素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秦俊哲 任金玫 殷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9-92,96,共5页
本文以桑黄子实体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桑黄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桑黄多糖得率的影响因素按主次排序为: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处理时间5.1min、微波功率... 本文以桑黄子实体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桑黄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桑黄多糖得率的影响因素按主次排序为: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处理时间5.1min、微波功率540W、提取2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桑黄多糖得率为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桑黄菌丝体提取物中腺苷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晓颖 肖军 +2 位作者 杨涛 吕立涛 宋艳雨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建立桑黄提取物中腺苷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PD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20%乙醇超声和加热的方式提取桑黄菌丝体里的腺苷,以检测波长218 nm,运行缓冲液50 mmol/L,硼砂缓冲液(pH 9.18),分离电压20 kV,进样时间为10 s,测定腺苷... [目的]建立桑黄提取物中腺苷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PD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20%乙醇超声和加热的方式提取桑黄菌丝体里的腺苷,以检测波长218 nm,运行缓冲液50 mmol/L,硼砂缓冲液(pH 9.18),分离电压20 kV,进样时间为10 s,测定腺苷含量,并建立高效快速的腺苷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利用标准曲线获得回归方程,并在0.05~1 mg/m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含量为20.2μg/mL。腺苷标准品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相对偏差RSD为0.33%和0.9%,样品8 h内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偏差RSD分别为0.22%和1.82%,回收率88.9%~95.7%。[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桑黄菌丝体提取物中腺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腺苷 桑黄 菌丝体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桑黄粗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慧洋 秦俊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
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对桑黄粗多糖的吸附和解吸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合桑黄多糖分离纯化的树脂,并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101-I树脂纯化桑黄粗多糖较好,浓度为500 mg.L-1的多糖溶液在室温下吸附24 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吸附... 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对桑黄粗多糖的吸附和解吸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合桑黄多糖分离纯化的树脂,并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101-I树脂纯化桑黄粗多糖较好,浓度为500 mg.L-1的多糖溶液在室温下吸附24 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80 mg.g-1,原液上样,最佳上样量为6 BV;60%乙醇作洗脱剂,用量为2 BV时,富集洗脱多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桑黄 粗多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多糖调控MICB/NKG2D信号通路增强机体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正平 李坤正 +1 位作者 巨虎 刘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8-585,共8页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监视的增强作用及其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MICB)/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NKG2D)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和GL261细胞株培养传代,随机取其中的50只小...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监视的增强作用及其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MICB)/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NKG2D)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和GL261细胞株培养传代,随机取其中的50只小鼠建立脑胶质瘤模型,其余10只小鼠记为对照组,另将建模成功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榄香烯组予以100 mg/kg榄香烯与1 ml/100 g生理盐水混匀灌胃,桑黄多糖各剂量组分别予以50、100、200 mg/kg桑黄多糖溶于1 ml/100 g生理盐水中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共4周。干预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瘤重和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组织病理变化;以CD57抗体标记检测瘤组织中NK细胞浸润;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瘤组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MICB、UL16结合蛋白1(ULBP1)、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MICA、MICB、ULBP1、ULBP2、ULBP3蛋白表达;采用磁珠亲和细胞分选法分离各组组织中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NKG2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组和桑黄多糖各剂量组瘤重下降,抑瘤率升高,瘤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增多,NK细胞浸润增多,MICA、ULBP2、ULBP3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MICB、ULBP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且NK细胞表面NKG2D活性增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黄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桑黄多糖低剂量组和榄香烯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黄多糖可抑制脑胶质瘤增长,促进瘤细胞变性、坏死,增加NK细胞浸润,推测d与调控MICB/NKG2D信号通路,增加MICB、ULBP1表达和NK细胞表面NKG2D活性,下调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监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菌丝体多糖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暴 王红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1,共2页
针对野生桑黄子实体因资源有限所导致的利用受限的实际问题,对从桑黄菌丝体中分离提取的多糖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多糖具有降血糖、保护肝脏等生理功效。因菌丝体可经发酵人工获得,从而可代替子实体用于新药开发,... 针对野生桑黄子实体因资源有限所导致的利用受限的实际问题,对从桑黄菌丝体中分离提取的多糖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多糖具有降血糖、保护肝脏等生理功效。因菌丝体可经发酵人工获得,从而可代替子实体用于新药开发,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新药开发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菌丝体 多糖 降血糖 保肝功效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