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8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1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量优选与机器学习的农田CO_(2)排放通量反演模型研究
2
作者 赵文举 丁磊 +3 位作者 俞海英 马宏 曾凯 杨鹏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8-410,共13页
为准确获取农田CO_(2)排放通量和精准监测温室气体排放,采集CO_(2)实测数据,基于光谱影像数据,提取各采样点光谱反射率,在此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改进光谱指数,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皮尔逊相... 为准确获取农田CO_(2)排放通量和精准监测温室气体排放,采集CO_(2)实测数据,基于光谱影像数据,提取各采样点光谱反射率,在此基础上引入红边波段改进光谱指数,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皮尔逊相关系数法(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优选出的特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组,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算法,构建36个番茄农田不同生育期CO_(2)排放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PCC-GRA变量优选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优于VIP和PCC法构建的模型,LightGBM的反演效果整体优于BPNN和RF模型,反演结果能真实反映番茄农田不同生育期CO_(2)排放通量。对比各生育期不同模型反演精度,LightGBM在生长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的反演效果优于其他模型,验证集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741、0.818、0.779,均方根误差RMSE_(p)分别为0.035、0.040、0.229 mg/(m^(2)·h),平均绝对误差MAE_(p)分别为0.028、0.034、0.022 mg/(m^(2)·h),其中开花坐果期反演精度表现最优。在果实膨大期,RF反演效果优于其他模型,R_(p)^(2)为0.767,RMSEp为0.031 mg/(m^(2)·h),MAEp为0.360 mg/(m^(2)·h),且基于最佳反演模型PCC-GRA-LightGBM得到的全生育期CO_(2)排放通量动态变化曲线可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区CO_(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农田CO_(2)排放通量的精细化监测与估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CO_(2)排放通量 光谱指数 变量优选 LightGBM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nding V2模型的蒜种离散元建模与参数标定
3
作者 李骅 孟煜柏 +3 位作者 齐新丹 王永健 李玉青 李明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7,169,共9页
针对利用离散元法进行大蒜精准播种及收获等关键作业过程仿真分析时,蒜种内部黏结参数缺乏的问题,选取邳州白蒜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软件建立了一种可破碎的蒜种离散元柔性模型,并对其黏结参数进行标定。以处理后不带皮蒜种块临界破碎载... 针对利用离散元法进行大蒜精准播种及收获等关键作业过程仿真分析时,蒜种内部黏结参数缺乏的问题,选取邳州白蒜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软件建立了一种可破碎的蒜种离散元柔性模型,并对其黏结参数进行标定。以处理后不带皮蒜种块临界破碎载荷(105.5 N)及位移(4.7 mm)为参考依据,通过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蒜种离散元模型进行显著性筛选和寻优。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中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单位面积切向刚度、法向强度、剪切强度和黏结半径比例分别为5.115×10^(8) N/m^(3)、2.3×10^(7) N/m^(3)、1.265×10^(6) Pa、54454.594 Pa、1.716。此时,仿真不带皮蒜种块临界破碎载荷和位移分别为116.6 N、5.13 mm,与前期不带皮蒜种试验误差分别为9.5%、12.7%,与带皮蒜种试验(临界破碎载荷和位移分别为107.5 N和4.8 mm)误差分别为7.8%、7.4%,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建立的蒜种离散元模型可为后续振动充种受力分析及姿态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种 离散元模拟 参数标定 Bonding V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4
作者 张璇 李霞 +1 位作者 张宝生 宗世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0,共8页
为明确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Staudinger))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利用Biomod2软件包构建组合模型,根据小线角木蠹蛾的45个已知分布数据点,结合19个气候因子,对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41—2060... 为明确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Staudinger))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利用Biomod2软件包构建组合模型,根据小线角木蠹蛾的45个已知分布数据点,结合19个气候因子,对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41—2060、2081—2100年)SSP126、SSP245和SSP5853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模型预测,基于5个最优单一模型构建的组合模型对小线角木蠹蛾适生区的预测结果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真实技巧统计值(TSS)分别为0.98和0.90,预测精准度较高。通过组合模型筛选出4种影响小线角木蠹蛾分布主要环境变量,得到贡献率较高值分别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温度季节性(Bio4)、等温性(Bio3)、降水季节性(Bio15)。小线角木蠹蛾当前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华北以及东部中部部分地区,总适生区面积为(103.16×10^(4))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7%,其中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为小线角木蠹蛾的高度适生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小线角木蠹蛾适生区面积将向北扩展,黑龙江、吉林成为小线角木蠹蛾新的高度适生地区,中度及低度适生区面积将会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线角木蠹蛾 Biomod2 组合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簇压裂条件下CO_(2)-EGS干热岩水平井开发热-流-固三场耦合模型
5
作者 杨永红 张世明 +4 位作者 崔营滨 杨万芹 易红霞 刘巍 张立松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共10页
通过引入基岩控制方程、裂缝控制方程和热-流-固耦合关系,并借助COMSOL软件,开展了多簇压裂条件下CO_(2)-EGS干热岩热储水平井开发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的数学模型重构了热-流-固耦合关系,修正了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应力... 通过引入基岩控制方程、裂缝控制方程和热-流-固耦合关系,并借助COMSOL软件,开展了多簇压裂条件下CO_(2)-EGS干热岩热储水平井开发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的数学模型重构了热-流-固耦合关系,修正了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应力的函数关系,改进了CO_(2)密度、黏度和比热容随压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②考虑基岩、盖岩和围岩的热补偿作用,提出了多源热补偿模拟方法,据此建立了多簇压裂条件下CO_(2)-EGS干热岩热储水平井开发数值模型。③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干热岩的温度场、渗流场及应力场的演化规律,揭示了水平井井网、多簇压裂缝网的布局以及超临界CO_(2)的性质直接影响CO_(2)-EGS的演化过程。④CO_(2)-EGS干热岩热储水平井开发的控制因素包括热-流-固(THM)三场耦合机制、水平井井网参数和多簇压裂缝网参数。THM三场耦合产出液质量流量相对于TH两场耦合提高了5.76%,但取热周期缩短了3.3 a;合理的水平井井网参数为一注两采,水平井长度为1250 m,水平井井距为300 m;最优的缝网参数为缝间距75 m、缝宽3 mm、缝高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CO_(2)-EGS 热-流-固耦合 水平井 数值模型 多簇压裂 最大采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_(2)WI联合ADC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结直肠癌肿瘤沉积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尚新芳 孟令雷 +2 位作者 任少辉 李少腾 高凤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基于T2W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结直肠癌肿瘤沉积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3: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142)和验证组(n=47),搜集两组患者的... 目的:基于T2W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结直肠癌肿瘤沉积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3: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142)和验证组(n=47),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图像,在高分辨T2WI图像上手动分割图像,由软件自动生成三维容积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传统单指数模型计算ADC。采用LASSO算法筛选出与结直肠癌肿瘤沉积相关的最佳组学特征,构建Rad评分。基于建模组患者临床资料及Rad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再以多因素分析结果为基础,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效用。结果:共提取影像组学特征856个,经筛选,最终T2WI图像纳入影像组学特征22个,ADC图像纳入影像组学特征16个。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1分期(OR=7.195,95%CI:2.154~24.027)、N2分期(OR=3.907,95%CI:1.229~12.423)、CEA>5 ng/mL(OR=3.227,95%CI:1.218~8.551)、CA19-9>37 U/mL(OR=5.903,95%CI:1.493~23.328)、Rad评分(OR=374.103,95%CI:28.017~4995.216)均为结直肠癌肿瘤沉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预测结直肠癌肿瘤沉积的AUC分别为0.862(95%CI:0.790~0.934)和0.801(95%CI:0.652~0.949),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4.865(P=0.772)。DCA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风险阈值在0.075~0.400之间和验证组风险阈值在0.100~0.680之间时,列线图模型比均发生和未发生获得更多净收益;CI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风险阈值在0~0.40之间和验证组风险阈值在0~0.75之间时,列线图模型预测肿瘤沉积高风险例数高于发生肿瘤沉积的高风险例数;外部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832(95%CI:0.744~0.921),Hosmer-Lemeshow检验χ^(2)=13.520(P=0.095)。结论:基于T2WI联合ADC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结直肠癌肿瘤沉积的术前预测,可为临床调整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沉积 磁共振成像 T2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C2D水文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李晓英 张金辉 赵洪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7,共7页
目前CASC2D水文模型的调整参数工作主要为人工试错法,缺乏模型参数的全局敏感性分析。为解决此问题,研究采用Sobol指数法,以贺兰山东麓流域苏峪口水文站以上区域为研究区,基于洪峰峰现时间、洪峰流量以及确定性系数3个指标,对CASC2D水... 目前CASC2D水文模型的调整参数工作主要为人工试错法,缺乏模型参数的全局敏感性分析。为解决此问题,研究采用Sobol指数法,以贺兰山东麓流域苏峪口水文站以上区域为研究区,基于洪峰峰现时间、洪峰流量以及确定性系数3个指标,对CASC2D水文模型的8个主要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峰现时间指标全局影响最大的3个参数分别为饱和水力传导度K_(s)、河道糙率系数n_(c)以及土壤缺水量M_(d),且3个参数与峰现时间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对洪峰流量指标和确定性系数指标全局影响最大的3个参数为饱和水力传导度K_(s)、毛细管压力水头H_(c)以及河道糙率系数n_(c),且参数与洪峰流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而饱和水力传导度K_(s)与确定性系数呈负相关关系,毛细管压力水头H_(c)以及河道糙率系数n_(c)与确定性系数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存在参数间的互相影响,在参数率定过程中需要根据一阶影响指数、总效应指数结果得到的各参数独立敏感度和互相影响程度,对参数变化方向和变化范围进行合理选择。研究成果可为模型参数率定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bol指数法 全局敏感性分析 CASC2D水文模型 参数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夏坤健 黄家良 +3 位作者 王琳 欧阳永鹏 孙振华 唐娜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NAC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获得p CR分为p CR组(获得p CR)与对照组(未获得p CR)。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肿瘤临床TNM分级、病理、肿瘤Nottingham分级、Ki-67指数和月经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C后p CR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纳入了453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验证队列151例、研究队列302例,研究队列302例患者分为p CR组143例与对照组159例。2组患者的年龄、化疗方案、cT分期、cN分期、肿瘤Nottingham分级及Ki-67指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c N2期(OR=0.409,95%CI:0.193~0.868)、肿瘤c N3期(OR=0.183,95%CI:0.057~0.583)、肿瘤NottinghamⅢ级(OR=4.202,95%CI:1.397~12.643)、Ki-67指数(OR=1.026,95%CI:1.011~1.041)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Hosmer-Lemeshow检验的P值为0.431,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667~0.780)。外部验证显示,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79.2%,准确度为76.8%,经Kappa检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37,P<0.001)。结论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医师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是否出现p CR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对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密花香薷适生区的预测
9
作者 刘泽渊 魏有海 +5 位作者 侯璐 郭良芝 程亮 李跃 杨振扬 付贞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6,共9页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是青藏高原农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为探究其对农作物的潜在威胁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使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10种算法将其组合成一个模型,对影响密花香薷适宜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评价分析,预...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是青藏高原农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为探究其对农作物的潜在威胁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使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10种算法将其组合成一个模型,对影响密花香薷适宜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评价分析,预测其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生区变化和质心转移。结果表明:影响密花香薷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暖月份的最高温度,当前气候条件下其分布范围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总面积为1.044×10^(6)km^(2),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94%。基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预测结果显示,密花香薷在青藏高原的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在高海拔地区将有更高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其质心预计将向西北方向迁移。密花香薷入侵严重威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加以控制,并加强监测其发生和扩散区域,对靶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适生区 气候变化 Biomod2组合模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2Ni4A合金钢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0
作者 付胜魁 王伟 +3 位作者 马世博 穆振凯 王宝雨 郭自洋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3,共9页
为准确描述20Cr2Ni4A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构建其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并实现工程应用,在变形温度为800~10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采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基于试验获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数据,构建20Cr2Ni4A... 为准确描述20Cr2Ni4A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构建其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并实现工程应用,在变形温度为800~10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采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基于试验获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数据,构建20Cr2Ni4A合金钢的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分析模型精度并进行修正,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预测的应力值与试验应力值的相关系数R为0.9811,较修正前提高6.15%,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_(AARE)为5.391%,较修正前降低35.50%。最后采用修正后的本构模型建立材料数据文件,采用Deform-3D软件模拟等温压缩过程,并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等温压缩试验的应力应变数据,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应力值与试验应力值的相关系数R为0.9540,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_(AARE)为5.501%,验证了本构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2Ni4A合金钢 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 模型修正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huffleNetV2的轻量化饲料原料种类识别模型
11
作者 田敏 牛智有 刘梅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针对目前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生产饲料原料入仓环节人工识别粉碎程度、颜色和形状相近的入仓原料时存在种类识别困难的问题,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huffleNetV2,提出一种识别精度更高、计算复杂度更小且适用于饲料原料图像种类识别... 针对目前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生产饲料原料入仓环节人工识别粉碎程度、颜色和形状相近的入仓原料时存在种类识别困难的问题,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huffleNetV2,提出一种识别精度更高、计算复杂度更小且适用于饲料原料图像种类识别的ShuffleNetV2-EH轻量化模型。首先在ShuffleNetV2网络模型结构中引入注意力机制ECA(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根据输入自适应调整通道权重,提升网络模型对饲料原料图像重要特征的感知能力;其次将ReLU替换为HardSwish激活函数,在不增加额外的权重和偏置参数的前提下,提升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在保证模型识别精度的基础上,对ShuffleNetV2网络模型结构进行调整,减少模型的参数量以及计算量。结果显示,ShuffleNetV2-EH模型在8种饲料原料图像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99.13%,与原ShuffleNetV2模型相比提升1.38百分点,其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提升1.45、1.63和1.62百分点,模型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较之前分别减少352 092个和45.27×10^(6);且综合性能优于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AlexNet、VggNet16、GoogLeNet和ResNet18。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uffleNetV2模型较好地平衡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识别精度,为入仓环节的饲料原料在线识别提供了算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种类识别 轻量化模型 ShuffleNetV2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调StarCoder2大模型的“编译原理”课程实验系统
12
作者 张友衡 熊莹 +2 位作者 周放 劳金赞 刘茂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232,共6页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经验不足、编程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微调StarCoder2大模型的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将课程实验任务进行拆分,渐进阶梯式分阶段教授,并利用大模...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经验不足、编程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微调StarCoder2大模型的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将课程实验任务进行拆分,渐进阶梯式分阶段教授,并利用大模型的语言生成和文本识别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编译原理的复杂概念,提升他们编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该实验系统有利于推动“编译原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值得在其他课程进行实践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系统 编译原理课程 微调 StarCoder2模型 渐进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溶解度实验及预测模型
13
作者 杨宏楠 乐平 +3 位作者 范伟 张维 汪周华 李丹宸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66,共7页
CO_(2)溶解度是影响低渗、致密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深盐水层CO_(2)埋存效果的重要参数。基于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反应釜的CO_(2)溶解实验明确了地层温度和压力、地层水矿化度和多相流体饱和度变化对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 CO_(2)溶解度是影响低渗、致密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深盐水层CO_(2)埋存效果的重要参数。基于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反应釜的CO_(2)溶解实验明确了地层温度和压力、地层水矿化度和多相流体饱和度变化对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的影响,并通过拟合实验结果建立地层温度及压力下原油-地层水体系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受压力和流体类型影响较大,压力和含油饱和度越高,越有利于CO_(2)溶解,地层水矿化度和温度均能小幅度影响CO_(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呈现出多阶段溶解特征,并随含油饱和度的增大大幅增加;随着油水两相体系中含水饱和度的增大,CO_(2)溶解度迅速降低,且伴随温度的升高,CO_(2)溶解度小幅降低。基于CO_(2)溶解度实验拟合得到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油水两相体系中的CO_(2)溶解度可分别采用CO_(2)在原油、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对油水两相饱和度加权得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溶解度 原油-地层水体系 地层水矿化度 含油饱和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及验证
14
作者 赵少猛 董瑞玲 +6 位作者 刘大伟 营凡 李森 赵桂苹 张敏红 文杰 冯京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3-1323,共11页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号公、母鸡各132只,根据性别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2只鸡。肉鸡自由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喂至42日龄。每周测定肉鸡的体重和体蛋白重,建立体重与体蛋白重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即为肉鸡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验证试验分三个阶段(0~10日龄、11~24日龄、25~39日龄)分别开展。在0、11和25日龄时,分别选择200、150、100只健康广明2号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按照Aviagen育种公司推荐标准和预测模型计算出的蛋白质需要量配制饲粮,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生长试验发现:21日龄和42日龄广明2号公鸡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母鸡(P<0.01);分阶段建立肉鸡体重与体蛋白重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前期R 2均为0.99,后期为0.98;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肉鸡体蛋白的生长需要量,再按照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效率,进一步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1~21日龄公、母鸡分别为每克日增重(ADG)需要0.251和0.228 g饲粮蛋白质(单位表示为g·g^(-1)ADG),22~42日龄公、母鸡分别为0.272和0.268 g·g^(-1)ADG。结合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蛋白质需要量(Crude protein requirement,CPR)预测模型:0~21日龄:CPR=2.365×BW 0.75+0.251×ADG(公鸡),CPR=3.165×BW 0.75+0.228×ADG(母鸡);22~42日龄:CPR=2.955×BW 0.75+0.272×ADG(公鸡),CPR=2.560×BW 0.75+0.268×ADG(母鸡)。验证试验发现:0~10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1~24日龄和25~39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粮的蛋白含量是按照AA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利用模型预测出的。由于广明2号肉鸡和AA肉鸡的生长曲线以及采食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并不能说明预测模型存在问题。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使用广明2号肉鸡,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体重和日增重,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经过比较发现,除1~21日龄试验组肉鸡饲粮蛋白质的供应量超过需要量12.2%外,其余各组肉鸡在各个阶段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与实际供应量之间的差异均不超过10%。这一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广明2号肉鸡饲粮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基本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明2号肉鸡 析因法 蛋白质生长需要量 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T-2模型的姓氏口令猜测方法
15
作者 林嘉熹 钱秋妍 +1 位作者 曾剑平 张尉东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7-1094,共8页
随着身份验证机制的多样化,口令作为一种传统且广泛采用的认证方法,其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到语言特性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中文用户的口令选择与英文用户有显著不同,这为猜测攻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T-... 随着身份验证机制的多样化,口令作为一种传统且广泛采用的认证方法,其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到语言特性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中文用户的口令选择与英文用户有显著不同,这为猜测攻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T-2模型的中文姓氏口令猜测方法,旨在有效提升对中文口令的猜测能力。该方法通过无监督微调,使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生成与姓氏密切相关的口令。为了弥补GPT-2对中文字符支持的不足,该模型利用新闻语料库作为预训练数据集,将中文文本转换为拼音形式,训练模型识别拼音,从而帮助模型更准确地理解中文用户的口令习惯。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口令猜测任务中显示出优越的性能,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猜测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口令攻击技术,实现了更高的攻击成功率。此外,还探讨了温度参数对口令猜测成功率的影响,指出了进一步提升口令安全性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安全 中文口令 GPT-2模型 口令猜测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轻量级MobileNet V2-DeepLab V3^(+)模型的恐龙谷环状地区土地利用分类
16
作者 任聪 甘淑 +2 位作者 袁希平 罗为东 朱智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1,共6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全局特征捕捉不足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DeepLab V3^(+)全局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型.通过处理无人机影像数据,以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2为主干网络,结合通道注意力、通道洗牌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了特征的...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全局特征捕捉不足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DeepLab V3^(+)全局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型.通过处理无人机影像数据,以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2为主干网络,结合通道注意力、通道洗牌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了特征的全局特征捕捉能力,有效提升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在以专家经验构建的道路、耕地、草地等样本中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准确率、平均召回率、平均F_(1)分数、平均交并比及К系数比原始DeepLab V3^(+)模型分别提高了1.90%、2.22%、2.22%、3.37%、2.74%,其分割效果相比其他模型,更加关注图像的全局特征,提升了对复杂纹理类别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通道空间注意力 MobileNet V2网络 DeepLab V3^(+)模型 土地利用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Pi2脉动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怡悦 邹自明 方少峰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1,共16页
Pi2脉动是一种不规则的超低频波(Ultra-Low Frequency,ULF),是磁层与电离层耦合的重要瞬态响应,其发生与亚暴爆发有密切的关系.Pi2脉动作为地球磁层中的一种扰动现象,其发生信号隐藏在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面对持续增长的观测数据量,... Pi2脉动是一种不规则的超低频波(Ultra-Low Frequency,ULF),是磁层与电离层耦合的重要瞬态响应,其发生与亚暴爆发有密切的关系.Pi2脉动作为地球磁层中的一种扰动现象,其发生信号隐藏在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面对持续增长的观测数据量,如何有效地判断某段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是否有Pi2脉动发生,是构建Pi2脉动识别模型的关键.利用子午工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的地磁场分量数据,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ResCNN),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Pi2脉动识别模型,用于判别某段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是否有Pi2脉动发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现有公开发表的Pi2脉动机器学习识别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更低的虚报率、漏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2脉动 Pi2脉动识别模型 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Sat-2的河流水位监测改正模型
18
作者 王瑞琨 何荣 武雷岗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针对河流水面存在坡度且卫星监测数据有一定间距,导致难以构建水位时间序列以进行水文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ESat-2测高数据构建河流水位改正模型的方法。利用ICESat-2卫星2018—2023年的全球测高数据,以黄河下游河南段为研究... 针对河流水面存在坡度且卫星监测数据有一定间距,导致难以构建水位时间序列以进行水文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ESat-2测高数据构建河流水位改正模型的方法。利用ICESat-2卫星2018—2023年的全球测高数据,以黄河下游河南段为研究区,构建补偿ICESat-2测高卫星的地面轨迹变化的河流水位改正模型,结合2016—2024年Sentinel-3A/B的单轨数据构建研究区内4个水文站处的水位时间序列,并进行精度验证与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改正后的ICESat-2卫星的多轨数据与Sentinel-3A/B卫星单轨数据精度相当,两者最大相关系数均为0.96,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3 m、0.21 m;构建的水位时间序列平均时间分辨率可达13 d;2016—2024年黄河下游河南段的水位呈先升后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降水量与蒸发量是引起水位变化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改正模型 ICESat-2 Sentinel-3A/B 时间序列 水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c2Vec模型驱动的芯片竞争话语研究:主题意义与话语策略
19
作者 续雨媛 卫乃兴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5,共9页
基于分布式表示的Doc2Vec向量空间模型将抽象的语义关系表征为语义空间中的向量距离,可用于话语研究中的主题挖掘。本研究基于自建的中美媒体芯片竞争语料库,采用Doc2Vec模型进行主题挖掘,探讨中美媒体话语的主题意义与博弈策略。向量... 基于分布式表示的Doc2Vec向量空间模型将抽象的语义关系表征为语义空间中的向量距离,可用于话语研究中的主题挖掘。本研究基于自建的中美媒体芯片竞争语料库,采用Doc2Vec模型进行主题挖掘,探讨中美媒体话语的主题意义与博弈策略。向量数据表明,中美媒体围绕“芯片管制”“国际关系”“国家立法”“技术发展”等4个主题展开话语建构。在共享的“芯片管制”与“国际关系”主题下,双方话语策略迥异,呈现极强对抗态势:美方基于所谓“道义伦理学”合法化对华芯片管制,中方则从后果主义伦理原则发力,批判美方扰乱全球经济秩序,对之去合法化;美方借助危机叙事构建阵营对立,中方则以立足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团结话语来消解。“国家立法”和“技术发展”分别为双方特有的主题,即美方通过零和博弈叙事,动员不同利益集团借助强制性法案遏制中国芯片发展;中方则聚焦技术自主创新,以事实性数据表征对芯片发展的信心。方法论上,本研究揭示,Doc2Vec模型、语料库方法与传统话语分析结合使用,对洞悉博弈双方的区别性话语建构及话语策略可产生协同效应,有助于拓展话语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2Vec模型 词嵌入 芯片竞争话语 对抗性话语 语料库话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德森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聪 朱海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8-892,共5页
背景 上海市推行“1+1+1”组合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近十年,其对推进分级诊疗、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效果有待验证。现有相关研究多以基层门诊就诊次数、基层就诊意愿为关键分析变量,但该两项指标不能全面且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基层卫生服务... 背景 上海市推行“1+1+1”组合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近十年,其对推进分级诊疗、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效果有待验证。现有相关研究多以基层门诊就诊次数、基层就诊意愿为关键分析变量,但该两项指标不能全面且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基层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目的 调查家庭医生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3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选取已经与家庭医生签约的2型糖尿病患者550例。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调阅纳入患者2022年的就诊数据,以患者当年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次数占总就诊次数比例<90%为基层就诊依从性差,以≥90%为基层就诊依从性好。对纳入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与治疗情况、卫生政策认知与服务利用情况等,并根据安德森模型,将指标划分为倾向因素、能力因素、需要因素3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508例(92.4%)患者的问卷被有效回收。其中,基层就诊依从性好者371例(73.0%)、依从性差者137例(27.0%)。患者对政策认知、机构信任、医疗费用、医疗服务4个维度的平均评分分别为(11.0±3.6)、(17.6±2.6)、(12.8±1.9)、(17.0±2.3)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因素中的居住地性质、职业,能力因素中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医疗服务评分,需要因素中的机构信任评分是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已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认知不足,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高的机构信任度是已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到基层就诊的促进因素。建议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基层就诊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安德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