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Si“中毒”AlTiC-B晶种合金对ZL114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姜坤 刘桂亮 +3 位作者 赵凯 杨化冰 孙谦谦 刘相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076-16080,共5页
针对亚共晶Al-Si合金中粗大α-Al枝晶和Si致细化“中毒”难题,研制出一种抗Si“中毒”的AlTiC-B晶种合金。本工作研究了该晶种合金对ZL114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布氏硬度计和万能试... 针对亚共晶Al-Si合金中粗大α-Al枝晶和Si致细化“中毒”难题,研制出一种抗Si“中毒”的AlTiC-B晶种合金。本工作研究了该晶种合金对ZL114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布氏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对ZL114铝合金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0.3%、0.6%和1.0%的AlTiC-B晶种合金后,ZL114合金粗大的α-Al枝晶得到了显著细化,晶粒尺寸由1224μm分别细化至186μm、122μm和116μm;室温屈服强度从250 MPa分别提升至295 MPa、340 MPa和345 MPa,分别提高了18.0%、36.0%和38.0%。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α-Al枝晶的细化,以及细化后共晶Si分布的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altic-b晶种合金 抗Si“中毒” 粒细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系晶种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武玉英 孙谦谦 +1 位作者 刘桂亮 刘相法 《精密成形工程》 2017年第5期57-62,共6页
对铝硅活塞合金用Al-P系列晶种合金的制备方法、组织特点、应用原理和细化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在介绍铝硅活塞用Al-P晶种合金研究进展的同时,提出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进一步推动该领域内晶种合金的发展。
关键词 铝硅合金 Al-P合金 组织细化 变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C晶种合金对6201铝合金导热及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鹏居 钱钊 刘相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28-9032,共5页
6xxx系Al-Mg-Si合金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热导率以及较高的力学性能,可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散热器、导体材料等,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保证器件及设备高效稳定运转,提高相关材料的散热性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6... 6xxx系Al-Mg-Si合金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热导率以及较高的力学性能,可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散热器、导体材料等,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保证器件及设备高效稳定运转,提高相关材料的散热性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620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Al-B-C晶种合金引入Al_(3)BC粒子及AlB_(2)相,将硼化处理与第二相强化相结合促使合金导热性能与强度同时提升;同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该方法使得材料热导率提升至210.02 W/(m·K),相比原始合金提升了22.5%。200℃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提升至245 MPa、2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01铝合金 Al-B-C 热导率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C-B晶种合金对Al-12Si-4Cu-2Ni-1Mg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阿曼尼沙·艾海提 吴永杰 +3 位作者 李文博 孟凡超 武玉英 刘相法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以近共晶Al-12Si-4Cu-2Ni-1Mg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加入了Al-Ti-C-B晶种合金的Al-12Si-4Cu-2Ni-1Mg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数显布氏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Al-Ti-C-B晶种合金对该合... 目的以近共晶Al-12Si-4Cu-2Ni-1Mg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加入了Al-Ti-C-B晶种合金的Al-12Si-4Cu-2Ni-1Mg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数显布氏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Al-Ti-C-B晶种合金对该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Al-Ti-C-B晶种合金中的陶瓷颗粒对Al-12Si-4Cu-2Ni-1Mg合金进行强化,同时晶种合金中的粒子作为Al-Si多元合金中α-Al的有效形核衬底,可细化α-Al晶粒,并改善Al-Si多元合金中化合物的分布。结果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Al-Ti-C-B晶种合金后,Al-12Si-4Cu-2Ni-1Mg合金中的α-Al得到细化,合金中的Si相和耐热相粒子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高温抗拉强度和室温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约12.1%和5.3%。结论适量添加Al-Ti-C-B晶种合金可有效改善Al-12Si-4Cu-2Ni-1Mg合金中耐热相的分布,使耐热相分布更为均匀,可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铝合金铆接接头腐蚀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武永寿 韩晓辉 +4 位作者 徐智宝 李刚卿 谈雅群 梁景恒 郑自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5,共5页
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70℃腐蚀5 mm厚6082-T6/6005A-T6异种铝合金铆接接头,研究其疲劳破坏行为。结果表明:空气中铆接接头疲劳极限为4.48 kN,失效位置为铆体帽沿根部;腐蚀介质中铆接接头疲劳极限为3.6 kN,腐蚀疲劳载荷大于4 kN时... 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70℃腐蚀5 mm厚6082-T6/6005A-T6异种铝合金铆接接头,研究其疲劳破坏行为。结果表明:空气中铆接接头疲劳极限为4.48 kN,失效位置为铆体帽沿根部;腐蚀介质中铆接接头疲劳极限为3.6 kN,腐蚀疲劳载荷大于4 kN时,失效位置与空气中一致,低于4 kN时疲劳裂纹始于6005A侧母材表面约500μm厚的粗晶层,且沿晶开裂。去除粗晶层制成的铆接接头腐蚀疲劳极限为3.97 kN,疲劳载荷低于4 kN时,裂纹始于表面细晶,并存在约50μm沿晶开裂。腐蚀环境改变了铆接接头疲劳失效模式,6005A铝合金与异种材质相比在腐蚀介质中腐蚀电位最低,表层晶粒尺寸和晶界析出相是影响铆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T6/6005A-T6异合金 铆接接头 腐蚀疲劳性能 腐蚀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Pt合金的两种典型生长机理研究
6
作者 陈有为 谭曜 +4 位作者 刘汉伟 黄姣 陈丹超 张威波 周生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1-14,18,共5页
分别采用晶种生长法和快速共还原法制备得到了AuPt合金。采用晶种生长法制备AuPt合金时,Au晶种的尺寸对Au-Pt双金属结构的形成有关键性影响,当用小尺寸的Au纳米颗粒(3nm)作为晶种时才会形成AuPt合金结构,当Au晶种尺寸较小时,由于颗粒内... 分别采用晶种生长法和快速共还原法制备得到了AuPt合金。采用晶种生长法制备AuPt合金时,Au晶种的尺寸对Au-Pt双金属结构的形成有关键性影响,当用小尺寸的Au纳米颗粒(3nm)作为晶种时才会形成AuPt合金结构,当Au晶种尺寸较小时,由于颗粒内纳米尺度的原子快速扩散导致合金结构的形成。高温下油胺对Au和Pt前体的快速共还原会使Au和Pt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得到还原,避免了两相的分离,得到了AuPt合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t合金 生长法 快速共还原法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Al-Mg合金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田帅 刘桂亮 +1 位作者 韩梦霞 刘相法 《精密成形工程》 2019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改善Al-Mg合金的流动性和组织性能。方法向Al-Mg合金中加入含有掺杂型Ti Cx的Al-Ti-C-B晶种合金(简称Al-Ti-C-B),借助其对Al-Mg合金枝晶大小及形貌调控,研究其对Al-Mg合金流动性和组织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的Al-Ti-B中间合金细化剂... 目的改善Al-Mg合金的流动性和组织性能。方法向Al-Mg合金中加入含有掺杂型Ti Cx的Al-Ti-C-B晶种合金(简称Al-Ti-C-B),借助其对Al-Mg合金枝晶大小及形貌调控,研究其对Al-Mg合金流动性和组织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的Al-Ti-B中间合金细化剂进行对比。结果加入Al-Ti-C-B后Al-Mg合金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均高于Al-Ti-B,螺旋流动性试样长度由692 mm提高到937 mm,提高了约35.4%;Al-Mg合金的拉伸强度分别由192 MPa提高至216 MPa,伸长率由2.1%提高至4.1%,分别提高了12.5%和95.2%。结论借助Al-Ti-C-B及其晶种技术能够实现对Al-Mg合金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C-B合金 AL-MG合金 粒细化 流动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磁合金中铁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陈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本文从稀金铁和稀铜铁合金中,找到了合金中相邻铁原子之间存在直接的交换的回旋电子电流现象,交换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λ=4L,L 为合金中相邻两个铁原子间距,交换电子的动能为E=(h^2)/(2mλ~2(?))当E=K_BT_C 时,交换电子电流被热能K_BT_C... 本文从稀金铁和稀铜铁合金中,找到了合金中相邻铁原子之间存在直接的交换的回旋电子电流现象,交换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λ=4L,L 为合金中相邻两个铁原子间距,交换电子的动能为E=(h^2)/(2mλ~2(?))当E=K_BT_C 时,交换电子电流被热能K_BT_C 阻塞,合金丝的绝对热电势率降为零,相邻铁原子核之间失去共振状态,进一步的计算衷明,每个铁原子有磁矩2.34μ_B,而与铁的浓度无关,在O_K 附近,相邻铁原子之间的最大作用距离是10^(-6)~10^(-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原子 电子波 稀磁合金 磁矩 金铁 热电势率 铜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