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6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对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有奇 何健 +2 位作者 陈俊峰 张嘉良 李正坤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和球沥青为原料,制备了Al_(2)O_(3)-SiC-C浇注料。研究了复相粉体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5%)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Si_(3)N_(4)/Si_(2)N_(2)O增强试样综合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可以显著改善Al_(2)O_(3)-SiC-C浇注料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2)Si_(3)N_(4)/Si_(2)N_(2)O复相粉通过填充孔隙、促进烧结反应进行、生成晶须状物质等途径优化了浇注料的显微结构,提高了浇注料的综合性能;3)当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外加量为3%(w)时,浇注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 al_(2)o_(3)-sic-c浇注料 抗氧化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料种类对铁水包用Al_(2) O_(3)-SiC-C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东升 聂建华 +2 位作者 蔡曼菲 梁永和 张晓存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骨料作为耐火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材料的各项性能。分别以粒度均为5~3、3~1和≤1 mm的高铝矾土、电熔棕刚玉、板状刚玉为骨料,以电熔白刚玉(≤0.045 mm)、SiC(≤0.075 mm)、活性α-Al_(2)O_(3)微粉(≤0.045 mm)和鳞片石墨(≤0.15 ... 骨料作为耐火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材料的各项性能。分别以粒度均为5~3、3~1和≤1 mm的高铝矾土、电熔棕刚玉、板状刚玉为骨料,以电熔白刚玉(≤0.045 mm)、SiC(≤0.075 mm)、活性α-Al_(2)O_(3)微粉(≤0.045 mm)和鳞片石墨(≤0.15 mm)等为基质,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Al_(2)O_(3)-SiC-C砖,研究了骨料种类(高铝矾土、电熔棕刚玉、板状刚玉)对Al_(2)O_(3)-SiC-C砖常温力学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板状刚玉为骨料时,由于其较高的致密度和较低的杂质含量,使得Al_(2)O_(3)-SiC-C砖具有最优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渣性能;以高铝矾土为骨料时,由于其较高的气孔率和杂质含量,导致试样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渣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矾土 电熔棕刚玉 板状刚玉 al_(2)o_(3)-si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Al_2O_3-SiC-C砖在铁沟浇注料中的回收利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建修 何玉新 +1 位作者 夏昌勇 樊海兵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为了开发废Al2O3-SiC-C砖的回收利用,以废Al2O3-SiC-C砖颗粒作为骨料取代高铝均化料,制备了一系列废Al2O3-SiC-C砖不同掺入量(质量分数25%、40%和55%)的铁沟浇注料。从试验检测结果和现场使用效果两方面对废Al2O3-SiC-C砖颗粒取代高铝... 为了开发废Al2O3-SiC-C砖的回收利用,以废Al2O3-SiC-C砖颗粒作为骨料取代高铝均化料,制备了一系列废Al2O3-SiC-C砖不同掺入量(质量分数25%、40%和55%)的铁沟浇注料。从试验检测结果和现场使用效果两方面对废Al2O3-SiC-C砖颗粒取代高铝均化料的可行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对废Al2O3-SiC-C砖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废Al2O3-SiC-C砖掺入量的提高,浇注料的需水量逐渐增多,体积密度逐渐降低,烧后线变化率逐渐减小,强度略有降低但仍保持着较高水平,抗渣侵蚀性能未受明显影响;与原浇注料相比,掺入质量分数为40%的废Al2O3-SiC-C砖颗粒的浇注料在中小型高炉出铁场支沟及渣沟上的使用效果差别较小,寿命降低不明显,而原材料成本可大幅降低;另外,由于对废Al2O3-SiC-C砖进行了回收再利用,减少了大量固体废弃物堆砌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因此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沟浇注料 抗渣侵蚀性 al2o3-sic-c砖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溶胶-酚醛树脂共结合Al_(2)O_(3)-SiC-C砖性能研究
5
作者 吕宝栋 高东升 +1 位作者 鞠茂奇 杨帆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为了缓解酚醛树脂碳化引起的Al_(2)O_(3)-SiC-C砖组织结构劣化,提升Al_(2)O_(3)-SiC-C砖的力学性能和抗渣性能,以粒度分别为5~3、3~1和≤1 mm的高铝矾土为骨料,以电熔白刚玉(≤0.045 mm)、SiC(≤0.075 mm)、α-Al_(2)O_(3)微粉和鳞片石... 为了缓解酚醛树脂碳化引起的Al_(2)O_(3)-SiC-C砖组织结构劣化,提升Al_(2)O_(3)-SiC-C砖的力学性能和抗渣性能,以粒度分别为5~3、3~1和≤1 mm的高铝矾土为骨料,以电熔白刚玉(≤0.045 mm)、SiC(≤0.075 mm)、α-Al_(2)O_(3)微粉和鳞片石墨(≤0.15 mm)等为基质,以热固性酚醛树脂和硅溶胶为结合剂,制备了硅溶胶-酚醛树脂共结合Al_(2)O_(3)-SiC-C砖。在酚醛树脂外加量为4.5%(w)的基础上,探究了硅溶胶的加入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45%、0.90%和1.35%)对Al_(2)O_(3)-SiC-C砖常温力学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硅溶胶可以有效提升Al_(2)O_(3)-SiC-C砖的力学性能及抗渣性能,当硅溶胶加入量为0.45%(w)时,试样具有优异的常温、高温力学性能及抗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酚醛树脂 al_(2)o_(3)-si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差光度法快速测定Al_2O_3-SiC-C砖中SiC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会兵 王红磊 徐振东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8-480,共3页
介绍了用硅钼蓝示差光度法快速测定Al2O3-SiC-C砖中SiC含量的新方法。试样用氢氟酸-硝酸-硫酸处理,使游离硅和SiO2(包括以硅酸盐形式存在的硅)生成挥发性的SiF4逸出,残渣加混合熔剂在1050℃的高温炉中熔融分解后,先用沸水溶取试样,再加... 介绍了用硅钼蓝示差光度法快速测定Al2O3-SiC-C砖中SiC含量的新方法。试样用氢氟酸-硝酸-硫酸处理,使游离硅和SiO2(包括以硅酸盐形式存在的硅)生成挥发性的SiF4逸出,残渣加混合熔剂在1050℃的高温炉中熔融分解后,先用沸水溶取试样,再加酸酸化制得母液,加钼酸铵、草酸-硫酸混合酸和硫酸亚铁铵溶液显色,以矾土BHO419标样配制成的具有合适浓度的标液系列,示差光度法测定试液和标液的吸光度,通过采用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或通过标样紧密内插法计算出试液中的SiO2量,最后换算出试样中的SiC量。由于对称样量、游离硅及SiO2(包括以硅酸盐形式存在的硅)的挥散、酸化加酸量等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所以,该方法准确度高,使用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砖 SIC 化学分析 示差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加入量对Al_2O_3-SiC-C砖性能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晓婷 田琳 +3 位作者 陈树江 李国华 王娇 余凯强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Al_2O_3-SiC-C砖的性能,以≤5mm的均化矾土料、≤5mm的板状刚玉、≤1mm的碳化硅、0.044mm的α-Al_2O_3微粉和≤0.154mm的石墨等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Al_2O_3-SiC-C不烧砖。研究了电熔镁砂粉、叶蜡石粉或红柱石... 为进一步提高Al_2O_3-SiC-C砖的性能,以≤5mm的均化矾土料、≤5mm的板状刚玉、≤1mm的碳化硅、0.044mm的α-Al_2O_3微粉和≤0.154mm的石墨等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Al_2O_3-SiC-C不烧砖。研究了电熔镁砂粉、叶蜡石粉或红柱石粉的加入量(w)皆分别为1%、2%和3%时对试样各项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国标对220℃保温24h后试样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Al_2O_3-SiC-C砖中添加少量电熔镁砂粉、红柱石粉、叶蜡石粉可提高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加入1%(w)电熔镁砂粉的试样高温抗折强度最大,加入1%(w)红柱石粉的试样抗热震性最好;添加1%(w)电熔镁砂粉可减少熔渣对均化矾土的侵蚀,明显提高试样的抗渣侵蚀性能。综合考虑,加入1%(w)电熔镁砂粉的试样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砖 添加剂 电熔镁砂粉 叶蜡石粉 红柱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抗氧化剂对Al_2O_3-SiC-C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晓婷 田琳 +3 位作者 陈树江 李国华 王娇 李国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32-3935,3943,共5页
以均化矾土、板状刚玉、碳化硅、石墨为主要原料,利用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研究了复合抗氧化剂(硅粉、铝粉、碳化硼)的引入形式及加入量对Al_2O_3-SiC-C砖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可提高Al_2O_3-SiC-C砖的高温抗折强度,随... 以均化矾土、板状刚玉、碳化硅、石墨为主要原料,利用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研究了复合抗氧化剂(硅粉、铝粉、碳化硼)的引入形式及加入量对Al_2O_3-SiC-C砖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可提高Al_2O_3-SiC-C砖的高温抗折强度,随铝含量的增加,对提高高温抗折强度的提高越明显;抗氧化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添加碳化硼的复合抗氧化剂>复合铝硅抗氧化剂>金属铝>金属硅;在复合抗氧化剂中引入碳化硼能够有效的提高Al_2O_3-SiC-C砖的抗渣侵蚀性能及热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砖 复合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后Al_2O_3-SiC-C砖的回收再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落霞 沈明科 高斌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0-442,共3页
对铁水包和混铁车用后的Al2O3-SiC-C(简称ASC)砖进行再生处理,然后以高铝矾土熟料、电熔刚玉、叶蜡石、SiC粉和鳞片石墨为原料,分别掺加质量分数为10%、20%、30%的Al2O3-SiC-C再生料制备了铁水包用和混铁车用再生Al2O3-SiC-C砖。与原砖... 对铁水包和混铁车用后的Al2O3-SiC-C(简称ASC)砖进行再生处理,然后以高铝矾土熟料、电熔刚玉、叶蜡石、SiC粉和鳞片石墨为原料,分别掺加质量分数为10%、20%、30%的Al2O3-SiC-C再生料制备了铁水包用和混铁车用再生Al2O3-SiC-C砖。与原砖相比,再生砖的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较高,显气孔率较低,而高温抗折强度、抗氧化性、抗渣性与原砖的差距不大。过多添加ASC再生料对再生Al2O3-SiC-C砖的高温抗折强度和抗渣侵蚀性能不利,以统料形式添加时,混铁车用Al2O3-SiC-C衬砖中ASC再生料的添加量(w)不宜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砖 回收利用 铁水包 混铁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MgO对Al_2O_3-SiC-C砖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玉海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3,共1页
鱼雷罐衬砖要求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抗渣性和抗铁水冲刷等性能。日本黑崎播磨公司的技术人员试验发现,在Al2O3-SiC—C砖中加入MgO,除了能使砖的抗热震性和加热线膨胀率提高之外,抗氧化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并分析了抗氧化性提高的机制。
关键词 al2o3-sic-c砖 抗氧化性能 MGo 抗热震性 技术人员 线膨胀率 鱼雷罐 抗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冶炼用铁水包Al_(2)O_(3)-SiC-C内衬砖的性能与侵蚀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艳俏 赵惠忠 +3 位作者 潘料庭 余俊 谈利强 刘丛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9-337,共9页
铁水包内衬材料长期服役于间隔周期较长的高、低温交替环境,极易发生剥落与侵蚀损毁。为了探索影响铁水包内衬材料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对市面上四种铁水包Al_(2)O_(3)-SiC-C内衬砖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铁水包内衬材料长期服役于间隔周期较长的高、低温交替环境,极易发生剥落与侵蚀损毁。为了探索影响铁水包内衬材料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对市面上四种铁水包Al_(2)O_(3)-SiC-C内衬砖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高炉渣为侵蚀介质,重点研究了不锈钢冶炼用铁水包Al_(2)O_(3)-SiC-C内衬砖的侵蚀机理。结果表明:铁水包Al_(2)O_(3)-SiC-C内衬砖中Al_(2)O_(3)含量越高,高温下制品的液相量越低,越有利于提高耐火砖的高温力学性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水包Al_(2)O_(3)-SiC-C内衬砖的抗渣性得到明显改善,但抗氧化性及高温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高炉渣中CaO、MgO向耐火砖中渗透,与耐火砖中的Al_(2)O_(3)、SiO 2发生反应形成高熔点的镁铝尖晶石及低熔点的钙长石等,生成的低熔相会加剧耐火砖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冶炼 铁水包 al_(2)o_(3)-sic-c内衬 高炉渣 抗渣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铁车用新型Al_2O_3-SiC-C砖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伟 王希波 +1 位作者 蔡国庆 李海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3-225,232,共4页
随着宝钢“三脱率”的提高及喷吹方式的改变 ,混铁车的平均寿命由 1 2 0 0炉次以上降至 90 0炉次左右。通过分析混铁车各部位的损毁特点及原因 ,选择合适的骨料 ,调整抗氧化剂的种类和加入量 ,强化基质 ,使Al2 O3-SiC -C砖的抗氧化性和... 随着宝钢“三脱率”的提高及喷吹方式的改变 ,混铁车的平均寿命由 1 2 0 0炉次以上降至 90 0炉次左右。通过分析混铁车各部位的损毁特点及原因 ,选择合适的骨料 ,调整抗氧化剂的种类和加入量 ,强化基质 ,使Al2 O3-SiC -C砖的抗氧化性和抗渣性等关键性能得以提高。混铁车的平均寿命由改进前的 90 0炉次提高到 1 0 5 0炉次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铁车 A12o3-sic-c 研制 抗氧化性 抗渣性 铁水 预处理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SiAlON增强Al_2O_3-SiC-C铁沟浇注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华志 吕春燕 +1 位作者 汪厚植 张文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0-164,共5页
根据热力学计算 ,在还原气氛下 ,通过引入Si3N4 和提高Si的加入量等途径原位合成制备出SiAlON增强Al2 O3-SiC -C浇注料是完全可行的。实验研究了Si3N4 的加入量和Si的加入量对Al2 O3-SiC-C铁沟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Si3... 根据热力学计算 ,在还原气氛下 ,通过引入Si3N4 和提高Si的加入量等途径原位合成制备出SiAlON增强Al2 O3-SiC -C浇注料是完全可行的。实验研究了Si3N4 的加入量和Si的加入量对Al2 O3-SiC-C铁沟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Si3N4 加入量的提高 ,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大 ,后减小 ,加入量为 6 %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Si的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其加入量的增多而逐渐提高 ,其最佳加入量为 5 %。XRD及SEM分析结果表明 ,SiAlON增强Al2 O3-SiC -C铁沟浇注料性能优良的根本原因是由于Si3N4 、Si与Al2 O3原位反应生成的SiAlON改变了材料基质结合形式 ,提高了基质的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al2o3-sic-c 铁沟浇注料 原位反应 刚玉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加入量对Al_2O_3-SiC-C出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阮国智 周少坤 +2 位作者 张智慧 尹明强 徐国纲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1 100、1 500℃分别保温3 h处理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即白泥加入量的降低,其加热永久线变化逐渐减少,显气孔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体积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显气孔率的正好相反,常温抗折强度及高温(1 450℃0.5 h)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SiO2微粉加入量(w)为1.5%时,试样热震后的残余强度最大,SiO2微粉加入量(w)为2%的试样的强度保持率最低;在SiO2微粉加入量(w)为2%时,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最好,继续增大SiO2微粉含量,抗渣侵蚀性能下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SiO2微粉和白泥复合使用时,SiO2微粉加入量(w)为2%左右,白泥加入量(w)为0.5%左右时,Al2O3-SiC-C快干浇注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制备的快干浇注料在莱钢750 m3单铁口高炉铁沟使用,在未经任何修补的情况,主沟一次通铁量达到14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铁沟 al2o3-sic-c SIo2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铁在Al_2O_3-SiC-C质铁沟浇注料中的防氧化行为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俊红 孙加林 +2 位作者 邓小玲 占华生 洪彦若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将Al_2O_3-SiC-C系铁沟浇注料及分别添加 8% (质量分数)氮化硅、氮化硅铁的浇注料试样在空气中进行 1500℃ 3h热处理后,分别对氧化层进行形貌(SEM)及能谱分析(EDS),并结合热力学分析了氮化硅铁的防氧化行为:高温氧化气氛下,表面氮化硅... 将Al_2O_3-SiC-C系铁沟浇注料及分别添加 8% (质量分数)氮化硅、氮化硅铁的浇注料试样在空气中进行 1500℃ 3h热处理后,分别对氧化层进行形貌(SEM)及能谱分析(EDS),并结合热力学分析了氮化硅铁的防氧化行为:高温氧化气氛下,表面氮化硅铁中的Si3N4首先氧化生成SiO2,构成氧化层的主体;随着铁相材料的氧化,形成的氧化铁不但降低了氧化层的熔点,而且降低了熔体的粘度,增进熔体在材料表面上的润湿性及流动性,形成覆盖于材料表面的氧化层而阻止碳素氧化,使其具有比纯氮化硅更好的防氧化性能;另外,由于氮化硅铁在Al2O3 -SiC-C系材料中加入量少,而且试样内部的铁不是以氧化铁形式存在的,故对材料高温使用性能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沟浇注料 氮化硅铁 al2o3-sic-c 熔体 加入量 氧化铁 SI3N4 氧化层 铁相 防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墨对Al_2O_3-SiC-C质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玉龙 赵雷 +4 位作者 龚仕顺 瞿为民 雷中兴 李远兵 李淑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2-364,共3页
为了解决鳞片石墨因密度小、润湿性差和分散困难而难以在浇注料中使用的问题,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0.178和≤0.074 mm的鳞片石墨分别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两种粒度的改性石墨;然后在传统Al2O3-SiC-C质铁沟浇注料配方(w):电熔致密刚... 为了解决鳞片石墨因密度小、润湿性差和分散困难而难以在浇注料中使用的问题,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0.178和≤0.074 mm的鳞片石墨分别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两种粒度的改性石墨;然后在传统Al2O3-SiC-C质铁沟浇注料配方(w):电熔致密刚玉62%、SiC粉24%、α-Al2O3微粉5%、纯铝酸钙水泥4%、SiO2微粉3%、球状沥青(≤1 mm)2%的基础上,分别用0.5%(w)的改性前后的石墨等量取代球状沥青,以研究KH-560硅烷偶联剂改性鳞片石墨对Al2O3-SiC-C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石墨相比,改性后石墨的分散性明显改善,浇注料的需水量大幅降低,且加入≤0.178 mm改性石墨的试样分散效果较好;含石墨试样的常温物理性能均有所下降,但加入≤0.178 mm改性石墨的试样强度和体积密度都明显高于加入其他石墨的,仅略低于无石墨的;加入石墨的试样抗渣性能明显得到提高,且加入≤0.178 mm改性石墨试样的抗渣性能最佳。综合考虑浇注料的各项性能,认为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鳞片石墨可部分取代球状沥青,且最佳粒度为≤0.17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 硅烷偶联剂 改性石墨 铁沟浇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矾土骨料对Al_2O_3-SiC-C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建修 樊海兵 +1 位作者 薛海涛 董丽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4-277,共4页
为降低铁沟浇注料的原料成本,以粒度>1 mm的高铝矾土熟料GL-90和矾土均化料GL-88分别替代常规棕刚玉质Al2O3-SiC-C铁沟浇注料中>1 mm的棕刚玉颗粒,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矾土骨料对铁沟浇注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矾土骨料对铁沟浇注... 为降低铁沟浇注料的原料成本,以粒度>1 mm的高铝矾土熟料GL-90和矾土均化料GL-88分别替代常规棕刚玉质Al2O3-SiC-C铁沟浇注料中>1 mm的棕刚玉颗粒,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矾土骨料对铁沟浇注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矾土骨料对铁沟浇注料的流动性、体积密度、强度以及抗渣侵蚀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对矾土均化料而言,品位较高的高铝矾土熟料更适合作为铁沟浇注料中棕刚玉的替代品,以其为主要骨料制成的铁沟浇注料,其各项性能指标与以常规棕刚玉质铁沟浇注料的更为接近,而且在铁水温度不高、热冲击较小的中小型高炉上,这种铁沟浇注料与棕刚玉质铁沟浇注料的使用效果差别不大;而在铁水温度较高、热冲击大的高炉上,与棕刚玉质的使用效果差别较大,尤其是在撇渣器前端回旋区,应尽量使用棕刚玉质的铁沟浇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沟浇注料 al2o3-sic-c 高铝矾土熟料 矾土均化料 棕刚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晶石对硅溶胶结合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晨晨 聂建华 +7 位作者 邱文冬 乔婉 崔秀君 梁永和 尹玉成 徐超 蔡曼菲 曾文武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了提高Al2O3-Si C-C浇注料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的体积稳定性,用蓝晶石粉部分替代Al2O3-Si C-C浇注料中的白刚玉粉,研究了蓝晶石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4%、5%和6%)对浇注料经烘干和1 400℃保温3 h热处理后物理性能的影响... 为了提高Al2O3-Si C-C浇注料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的体积稳定性,用蓝晶石粉部分替代Al2O3-Si C-C浇注料中的白刚玉粉,研究了蓝晶石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4%、5%和6%)对浇注料经烘干和1 400℃保温3 h热处理后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蓝晶石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经1 400℃保温3 h热处理后由微收缩逐渐变为微膨胀,体积稳定性以蓝晶石加入量为5%(w)时为最好。经110℃烘24 h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变化都很小,体积密度基本上呈降低趋势;经1 400℃保温3 h热处理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基本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体积密度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并且均以蓝晶石加入量3%(w)为拐点;常温耐压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略有降低,但降低幅度很小。同一配比的试样,1 400℃保温3 h热处理后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均比经110℃烘24 h后的高。XRD、SEM和EDS分析表明,蓝晶石发生了一次莫来石化反应而产生体积膨胀,有效缓解了试样的烧结收缩,使试样具有较好的体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晶石 al2o3-sic-c浇注料 烧后线变化 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氧氮化硅复合粉对Al2O3-SiC-C铁沟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玉龙 王玺堂 +3 位作者 王周福 刘浩 马妍 朱万政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9-422,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Al 2O3-SiC-C出铁沟浇注料的性能并降低其生产成本,在其中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8%的氮化硅-氧氮化硅复合粉等量替代其中的碳化硅粉,加水搅拌均匀后,检测料浆的流动性,再经浇注成型、养护、烘干、不同温度(80... 为了进一步提高Al 2O3-SiC-C出铁沟浇注料的性能并降低其生产成本,在其中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8%的氮化硅-氧氮化硅复合粉等量替代其中的碳化硅粉,加水搅拌均匀后,检测料浆的流动性,再经浇注成型、养护、烘干、不同温度(800、1100和1450℃)热处理等程序制成浇注料试样,然后检测浇注料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热态抗折强度和抗渣性,并采用XRD分析浇注料试样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1、加入氮化硅-氧氮化硅复合粉后,Al 2O3-SiC-C出铁沟浇注料的初始流动值减小,烧后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和热态抗折强度变化不大,抗高炉渣侵蚀性提高。2、综合考虑,氮化硅-氧氮化硅复合粉的最佳加入量为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铁沟料 氮化硅 氧氮化硅 复合粉 流动性 高温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r_2O_3砖显微结构对抗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红刚 李鹏涛 +3 位作者 付建莹 闫双志 王刚 耿可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93,共6页
分别采用静态坩埚抗渣法和回转抗渣法,对w(Cr2O3)=10%的A和B两种Al2O3-Cr2O3砖进行了抗渣性能对比。结果发现:两种砖的化学组成、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抗热震性相近,B砖强度优于A砖的。但由于与B砖相比,A砖内部气孔尺寸更小,所用电熔白... 分别采用静态坩埚抗渣法和回转抗渣法,对w(Cr2O3)=10%的A和B两种Al2O3-Cr2O3砖进行了抗渣性能对比。结果发现:两种砖的化学组成、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抗热震性相近,B砖强度优于A砖的。但由于与B砖相比,A砖内部气孔尺寸更小,所用电熔白刚玉骨料形貌平滑,较为致密,粒度呈连续式分布,且A砖中Al2O3-Cr2O3固溶体发育较小,相互交错,形成了孔隙较小的空间网状结构,这种显微结构显著降低了熔渣对耐火材料的渗透和破坏,使A砖的抗渣性优于B砖的。因此,制备微气孔化结构的制品是提高Al2O3-Cr2O3材料抗渣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r2o3 抗渣性 显微结构 静态坩埚法 回转抗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