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2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对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有奇 何健 +2 位作者 陈俊峰 张嘉良 李正坤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和球沥青为原料,制备了Al_(2)O_(3)-SiC-C浇注料。研究了复相粉体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5%)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Si_(3)N_(4)/Si_(2)N_(2)O增强试样综合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可以显著改善Al_(2)O_(3)-SiC-C浇注料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2)Si_(3)N_(4)/Si_(2)N_(2)O复相粉通过填充孔隙、促进烧结反应进行、生成晶须状物质等途径优化了浇注料的显微结构,提高了浇注料的综合性能;3)当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外加量为3%(w)时,浇注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 al_(2)o_(3)-sic-C浇注料 抗氧化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DMSA modified Fe_3O_4@SiO_2 core/shell magnetic nanocomposite for Pb^(2+) removal 被引量:8
3
作者 TIAN Qing-hua WANG Xiao-yang +1 位作者 MAO Fang-fang GUO Xue-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fects of solution pH,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b2+ions,contact time,and temperature on the amount of Pb2+adsorbed were investigated.Adsorption isotherms,adsorption kinetics,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Fe3O4@SiO2@DMSA composite is 50.5 mg/g at 298 K,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3O4 an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particles.The adsorption process agreed well with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s and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s.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spontaneous,endothermic and energetically driven in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 removal ADSoRPTIoN Fe3o4@Sio2 core/shell structure DMSA modification magnetic nanocompos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 CoFe_2O_4-BaTiO_3 fibers by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智 沈湘黔 +1 位作者 宋福展 闵春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citric acid and metal salts.The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gel precursors and fibers derived from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gel precurs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were measured by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consisting of ferrite(CoFe2O4) and perovskite(BaTiO3) are formed at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900 ℃ for 2 h.The average grain sizes of CoFe2O4 and BaTiO3 in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increase from 25 to 65 nm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from 900 to 1 180 ℃.The single fiber constructed from these nanograins of CoFe2O4 and BaTiO3 has a necklace-like morphology.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0.4CoFe2O4-0.6BaTiO3 fiber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Fe2O4 grain size,while the coercivity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when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CoFe2O4 is around the critical single-domain size of 45 nm obtained at 1 000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remanence of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 fibers almost exhibit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lar fraction of CoFe2O4 in the nano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eFe2o4 BATIo3 fiber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magnetic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艾红军 修稚萌 +1 位作者 秦小梅 王际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4,共4页
采用一次粒径分别为 10nm和 15nm的α Al2 O3 和SiC粉体为原料 ,制备了Al2 O3 /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纳米SiC颗粒明显抑制Al2 O3 基体晶粒的长大 ,SiC体积分数超过 4 %时 ,材料的断裂方式由沿晶断裂变为穿晶断裂·随SiC含量的... 采用一次粒径分别为 10nm和 15nm的α Al2 O3 和SiC粉体为原料 ,制备了Al2 O3 /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纳米SiC颗粒明显抑制Al2 O3 基体晶粒的长大 ,SiC体积分数超过 4 %时 ,材料的断裂方式由沿晶断裂变为穿晶断裂·随SiC含量的增加 ,Al2 O3 /SiC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大·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在SiC体积分数为 5 %时达到最大值·最大三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 6 4 1MPa和 4 7MPam1/2 ,明显高于热压单相Al2 O3 陶瓷 (344MPa和 3 1MPam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 力学性能 氧化铝 碳化硅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强化机理 内晶颗粒强化 晶粒细化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 in weakly confined conditions for a type of potentially novel green primary explosive:Al/Fe_(2)O_(3)/RDX hybrid nanocomposites 被引量:2
6
作者 Qing-ping Luo Xin-ping Long +2 位作者 Fu-de Nie Gui-xiang Liu Chao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8-36,共9页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bustion and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DDT)of Al/Fe_(2)O_(3)/RDX hybrid nanocomposites,a type of potentially novel lead-free primary explosives,were tested in weakly confined condi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bustion and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DDT)of Al/Fe_(2)O_(3)/RDX hybrid nanocomposites,a type of potentially novel lead-free primary explosives,were tested in weakly confined conditions,and the interaction of Al/Fe_(2)O_(3)nanothermite and RDX in the DDT process was studied in detail.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the Al/Fe_(2)O_(3)nanothermite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DDT properties of Al/Fe_(2)O_(3)/RDX nanocomposites.The addition of Al/Fe_(2)O_(3)nanothermite to RDX apparently improves the firing properties of RDX.A small amount of Al/Fe_(2)O_(3)nanothermite greatly increases the initial combustion velocity of Al/Fe_(2)O_(3)/RDX nanocomposites,accelerating their DDT process.When the contents of Al/Fe_(2)O_(3)nanothermite are less than 20 wt%,the DDT mechanisms of Al/Fe_(2)O_(3)/RDX nanocomposites follow the distinct abrupt mode,and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RDX,though their DDT processes are different.The RDX added into the Al/Fe_(2)O_(3)nanothermite increases the latter's peak combustion velocity and makes it generate the DDT when the RDX content is at least 10 wt%.RDX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shock compressive combustion,the formation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DDT in the flame propagation of nanocomposites.Compared with RDX,the fast DDT of Al/Fe_(2)O_(3)/RDX nanocomposites could b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nano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primary explosives al/Fe_(2)o_(3)/RDX nanocomposites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SiAlON增强Al_2O_3-SiC-C铁沟浇注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顾华志 吕春燕 +1 位作者 汪厚植 张文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0-164,共5页
根据热力学计算 ,在还原气氛下 ,通过引入Si3N4 和提高Si的加入量等途径原位合成制备出SiAlON增强Al2 O3-SiC -C浇注料是完全可行的。实验研究了Si3N4 的加入量和Si的加入量对Al2 O3-SiC-C铁沟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Si3... 根据热力学计算 ,在还原气氛下 ,通过引入Si3N4 和提高Si的加入量等途径原位合成制备出SiAlON增强Al2 O3-SiC -C浇注料是完全可行的。实验研究了Si3N4 的加入量和Si的加入量对Al2 O3-SiC-C铁沟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Si3N4 加入量的提高 ,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大 ,后减小 ,加入量为 6 %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Si的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其加入量的增多而逐渐提高 ,其最佳加入量为 5 %。XRD及SEM分析结果表明 ,SiAlON增强Al2 O3-SiC -C铁沟浇注料性能优良的根本原因是由于Si3N4 、Si与Al2 O3原位反应生成的SiAlON改变了材料基质结合形式 ,提高了基质的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al2o3-sic-C 铁沟浇注料 原位反应 刚玉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Al_2O_3/SiC纳米复合材料裂纹愈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翟华嶂 李建保 +2 位作者 黄向东 戴金辉 张淑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6,共4页
研究不同密度的 Al2 O3 / Si C纳米复合材料在退火条件下的裂纹愈合行为。利用维氏压痕法引入可控的预制裂纹 ,通过测量退火前后材料抗弯强度的变化来表征裂纹愈合程度。当退火温度在 85 0℃以上时 ,裂纹愈合效应随退火温度提高明显增... 研究不同密度的 Al2 O3 / Si C纳米复合材料在退火条件下的裂纹愈合行为。利用维氏压痕法引入可控的预制裂纹 ,通过测量退火前后材料抗弯强度的变化来表征裂纹愈合程度。当退火温度在 85 0℃以上时 ,裂纹愈合效应随退火温度提高明显增强 ,在 115 0℃左右退火 1h后 ,不同密度的试样的抗弯强度均恢复到试样的固有强度。裂纹愈合的机制主要归结于退火过程中残余应力的驰豫导致扩散键合和裂纹表面碳化硅颗粒的氧化作用。然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 纳米复合材料 裂纹愈合 抗弯强度 退火 碳化硅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Sialon-Al_2O_3-SiC系复相材料的研制和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朝晖 孙加林 +1 位作者 王金相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在 15 0 0℃的流动氮气中 ,用Al粉、Si粉、Al2 O3粉、刚玉和SiC的颗粒及细粉直接制备 β Sialon -Al2 O3-SiC系复相材料的氮化烧结技术。XRD和SEM分析表明 ,结合相 β Sialon的显微形貌随刚玉量的增加由纤维状向棱柱状转变 ,发育... 研究了在 15 0 0℃的流动氮气中 ,用Al粉、Si粉、Al2 O3粉、刚玉和SiC的颗粒及细粉直接制备 β Sialon -Al2 O3-SiC系复相材料的氮化烧结技术。XRD和SEM分析表明 ,结合相 β Sialon的显微形貌随刚玉量的增加由纤维状向棱柱状转变 ,发育良好。复相材料的高温抗折强度高于常温抗折强度。抗热震试验结果显示 :添加适量的刚玉对β Sialon -SiC复相材料和添加适量的SiC对β Sialon -刚玉 复相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 ,这是β Sialon的纤维增强及柱状晶体原位自补强增韧和复合弥散相增韧综合作用的结果。抗碱和抗高炉渣试验均显示了该复相材料优良的抗碱和抗铁渣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 al2o3 复相材料 高级耐火材料 三氧化二铝 碳化硅 研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丽丽 郑伟涛 +4 位作者 李海波 丁涛 田宏伟 于陕升 马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分析纯A l(NO3)3.9H2O,(CH2)6N4和粒径为30 n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干凝胶,经煅烧合成A l2O3-SiC纳米陶瓷粉,利用真空热压装置对粉末进行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实验分析了不同... 以分析纯A l(NO3)3.9H2O,(CH2)6N4和粒径为30 n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干凝胶,经煅烧合成A l2O3-SiC纳米陶瓷粉,利用真空热压装置对粉末进行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实验分析了不同SiC含量和不同烧结温度的A l2O3-SiC陶瓷样品的结构、形貌、晶粒尺寸和硬度,并研究了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方法 al2osic纳米复合陶瓷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Fe对Al_2O_3-SiC-C质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小玲 孙加林 +2 位作者 陈俊红 张厚兴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4,共3页
利用Si3N4 的优良性质及金属塑性相Fe的作用 ,将其添加到高炉出铁沟用Al2 O3-SiC -C浇注料中 ,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对高温处理后试样强度、显气孔率测试以及对氧化层的SEM分析 ,结果表明 ,添加适量的Si3N4 -Fe ,材料的... 利用Si3N4 的优良性质及金属塑性相Fe的作用 ,将其添加到高炉出铁沟用Al2 O3-SiC -C浇注料中 ,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对高温处理后试样强度、显气孔率测试以及对氧化层的SEM分析 ,结果表明 ,添加适量的Si3N4 -Fe ,材料的显气孔率降低 ,强度提高 ,抗氧化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Fe al2o3 sic 铁沟浇注料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显气孔率测试 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_3SiC_2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昝青峰 汪长安 +2 位作者 黄勇 李翠伟 赵世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7,21,共4页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一是原位-热压法,即Ti3SiC2是在层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同时被合成的;一是分步法,即制备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出Ti3SiC2高纯粉,再采用热压法进行烧结制备层状材料。两种方法制备的Al2O3/Ti3...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一是原位-热压法,即Ti3SiC2是在层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同时被合成的;一是分步法,即制备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出Ti3SiC2高纯粉,再采用热压法进行烧结制备层状材料。两种方法制备的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强度保持在450MPa以上,断裂功达到1200~1560J/m2,相对Al2O3块体材料提高十余倍。另外,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不同的组成和显微结构,决定了这两种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性能的差异:前者强度较高韧性较低,后者强度较低而韧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3sic2 层状复合材料 原位-热压法 分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粉对Al_2O_3-SiC-C质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栾舰 孙加林 +1 位作者 曲殿利 陈俊宏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al2o3 sic C 浇注料 电熔刚玉 碳化硅 耐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烧结制备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及其显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舒 彭珍珍 +3 位作者 冯杰 鲁枫 李鸿祥 陈玉如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13,72,共5页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80%(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5μm的SiC粒子,复合粉末经700℃煅烧后再成型,试样于1 600℃烧结,其相对体积质量可达93.8%。SiC粒子主要被包裹在Al2O3晶内形成“晶内型”纳米复合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由SiC氧化形成的SiO2包裹层与基质氧化铝反应形成的无定形莫来石前躯体可大大促进烧结;SiC埋料氧化形成的外壳可有效阻止烧结体内SiC的进一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烧结 al2o3/sic 纳米复合陶瓷 显微结构 sic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加入量对Al_2O_3-SiC-C出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阮国智 周少坤 +2 位作者 张智慧 尹明强 徐国纲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1 100、1 500℃分别保温3 h处理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即白泥加入量的降低,其加热永久线变化逐渐减少,显气孔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体积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显气孔率的正好相反,常温抗折强度及高温(1 450℃0.5 h)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SiO2微粉加入量(w)为1.5%时,试样热震后的残余强度最大,SiO2微粉加入量(w)为2%的试样的强度保持率最低;在SiO2微粉加入量(w)为2%时,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最好,继续增大SiO2微粉含量,抗渣侵蚀性能下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SiO2微粉和白泥复合使用时,SiO2微粉加入量(w)为2%左右,白泥加入量(w)为0.5%左右时,Al2O3-SiC-C快干浇注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制备的快干浇注料在莱钢750 m3单铁口高炉铁沟使用,在未经任何修补的情况,主沟一次通铁量达到14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铁沟 al2o3-sic-C SIo2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Al_2O_3对Ti_3SiC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金学 尹洪峰 +2 位作者 帅航 田养利 袁蝴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7-1004,共8页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研究热压温度和Al2O3含量对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相组成、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可以在1450℃烧结得到致密度高、性能良好的Ti3SiC2-Al2O3复合材料。添...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研究热压温度和Al2O3含量对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相组成、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可以在1450℃烧结得到致密度高、性能良好的Ti3SiC2-Al2O3复合材料。添加Al2O3可以起到第二相增强的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Al2O3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断裂韧性达最大值(7.10 MPa-m1/2),当Al2O3添加量为30%时抗弯强度达最大值(512 MPa)。Al2O3在高温下与TiO2反应生成具有耐高温和高抗热震性能的Al2Ti O5,可以有效提高Ti3SiC2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al2o3 复合材料 相组成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系制品中添加物α-Cr_2O_3的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振昕 卫晓辉 +3 位作者 任刚伟 常亮 黄振武 刘卓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356,共4页
以电熔刚玉和SiC为基料的制品中添加适量亚微米级的绿铬 (α Cr2 O3)时 ,烧成过程中α Cr2 O3生长到 1~ 5μm ,并与刚玉表面接触区发生互扩散行为。SiC在氧化层中氧化并形成玻璃纤维 ,使氧化层的组分变为Al2 O3-Cr2 O3-SiO2 系。所形... 以电熔刚玉和SiC为基料的制品中添加适量亚微米级的绿铬 (α Cr2 O3)时 ,烧成过程中α Cr2 O3生长到 1~ 5μm ,并与刚玉表面接触区发生互扩散行为。SiC在氧化层中氧化并形成玻璃纤维 ,使氧化层的组分变为Al2 O3-Cr2 O3-SiO2 系。所形成的高硅质液相能促进 (Al2 -x,Crx)O3固溶体析晶 ,晶体呈较大的六方柱状自形晶 ,长度达 5~ 2 0 μm ,长径比 ( )为 5~ 1 0。但此液相中不含Cr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刚玉 碳化硅 绿铬 α-Cr2o3 al2o3-sic制品 氧化铝 力学性能 A12o3-Cr2o3-sic制品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晶须和Ti(C,N)颗粒协同增韧Al_2O_3陶瓷刀具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兰俊思 丁培道 黄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热压工艺烧结制备了SiCW Ti(C ,N) Al2 O3(Y2 O3)陶瓷刀具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6 0 0~ 175 0℃ )下 ,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KIC ,维氏硬度HV和抗弯强度σf)随晶须含量 (10 %~4 0 % )的变化关系 ;探讨了SiC... 采用热压工艺烧结制备了SiCW Ti(C ,N) Al2 O3(Y2 O3)陶瓷刀具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6 0 0~ 175 0℃ )下 ,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KIC ,维氏硬度HV和抗弯强度σf)随晶须含量 (10 %~4 0 % )的变化关系 ;探讨了SiC晶须和Ti(C ,N)颗粒对Al2 O3基体的协同增韧机理。同时与SiCW Al2 O3陶瓷及Ti(C ,N) Al2 O3陶瓷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SiCW Ti(C ,N) Al2 O3(Y2 O3)陶瓷材料在 175 0℃ ,晶须含量为 2 0 %时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KIC =7 11MPa m1 2 ,HV =2 1 16GPa ,σf=82 0MPa ;明显高于SiCW 含量为 2 0 %的SiCW Al2 O3陶瓷和不加晶须的Ti(C ,N) Al2 O3陶瓷。第三相Ti(C ,N)颗粒的加入与晶须一起产生明显的迭加增韧效果 ,而且对SiCW 的各种增韧机制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晶须 TI(C N) al2o3 陶瓷刀具 热压工艺 力学性能 致密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岭土碳热还原制备Al_2O_3/SiC复相陶瓷粉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邹正光 何曾先 余石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以天然高岭土与碳黑为原料,采用原位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探索了一条低成本合成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的新途径。对合成反映的热力学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产物的合成条件。研究表明:反映合成过程分为... 以天然高岭土与碳黑为原料,采用原位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探索了一条低成本合成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的新途径。对合成反映的热力学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产物的合成条件。研究表明:反映合成过程分为2个阶段,首先是高岭土的脱水阶段。然后是分解产物的还原过程。分解出的莫来石及SiO2与碳发生还原反应,产物为Al2O3和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碳热还原法 制备 al2o3/sic 复相陶瓷粉末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岭土原位还原制备SiC_w/Al_2O_3复相陶瓷粉末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朝胜 邹正光 +1 位作者 顾涛 龙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5,共5页
采用天然高岭土为主要原料,以碳黑作为碳源,原位还原制备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研究原位还原合成的热力学过程,并对SiC晶须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保护气氛下通过原位碳化,在1550℃下保温1.5h合成出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产... 采用天然高岭土为主要原料,以碳黑作为碳源,原位还原制备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研究原位还原合成的热力学过程,并对SiC晶须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保护气氛下通过原位碳化,在1550℃下保温1.5h合成出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产物中SiC呈晶须状,其直径≤200nm,长度≥5μm。反应机理:高岭土中的SiO2与碳黑反应先形成SiO气相,SiO与碳黑通过气固反应形成SiC微晶颗粒;由SiO与CO气相反应沉积到前述SiC微晶颗粒上,沿(111)晶面择优生长逐渐形成晶须状产物;莫莱石还原反应同时进行;最后形成以SiCw包覆Al2O3的结构并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原位合成 sicw/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