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2O3弥散增强Cu基高导电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一帆 纪箴 +4 位作者 刘贵民 贾成厂 陈珂 刘博文 杨忠须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50,367,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提高,而伸长率、电导率降低和摩擦系数降低。1.0%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8.22%、电导率为48.38 MS/m,硬度102.7 HV,抗拉强度264.97 MPa,摩擦系数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SPS烧结 al2o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 电导率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不锈钢基表面复合材料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武 高义民 +1 位作者 鲍崇高 邢建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针对湿法磷酸工况 ,设计了不锈钢基体的化学成分 ;在Al2 O3颗粒表面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Ni涂层 ,解决了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问题 ;采用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 不锈钢基表面复合材料 ,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此工况下的静态耐蚀性能 ,发... 针对湿法磷酸工况 ,设计了不锈钢基体的化学成分 ;在Al2 O3颗粒表面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Ni涂层 ,解决了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问题 ;采用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氧化铝 不锈钢基表面复合材料 ,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此工况下的静态耐蚀性能 ,发现其耐蚀性能超过了高铬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al2o3 耐蚀性 不锈钢表面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切削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扬 杨立军 齐立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内部作用机理 ,利用物理模型解释了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下降、刀具磨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 组织错配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Al_2O_3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静怡 刘鉴卫 李国彬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3,202,共5页
本研究是在A l基材料中加入了Cu2O颗粒,原位反应生成A l2O3颗粒,从而增强A l基材料。研究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先冷压成型,再热压,在温度680℃压力1MPa时保温10分钟,成功制备了A l2O3/A 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u2O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的密度... 本研究是在A l基材料中加入了Cu2O颗粒,原位反应生成A l2O3颗粒,从而增强A l基材料。研究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先冷压成型,再热压,在温度680℃压力1MPa时保温10分钟,成功制备了A l2O3/A 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Cu2O含量对该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 l-8N i-3Cu-2Cu2O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硬度达到78.66HRF,抗弯强度达到254.35MPa。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SEM图像),并对试样成分进行分析(BSE图像),发现试样的成分分布比较均匀。通过XRD图谱和热力学分析表明:经热压后,该复合材料新生成物相主要为A 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 al复合材料 热压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特性
5
作者 杨佼源 洪晓露 +4 位作者 韦习成 王武荣 欧阳求保 顾海麟 冯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5,共5页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含质量分数18%SiC颗粒和不含SiC颗粒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NAO(无石棉有机材料)配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较低的滑动速度(0.628m·s-1)下,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正压力的增大...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含质量分数18%SiC颗粒和不含SiC颗粒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NAO(无石棉有机材料)配副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较低的滑动速度(0.628m·s-1)下,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正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在较高的滑动速度(2.512m·s-1)下,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正压力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正压力一定时,最大启动摩擦因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含SiC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不含SiC的Al2O3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摩擦因数和更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 al2o3连续增强复合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纳米RE/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6
作者 肖长源 陈兵 +2 位作者 张敏敏 吉华 李达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6-70,共5页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通过在2219-O铝合金内部添加不同比例的RE/Al_2O_3纳米粉末,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并对搅拌区进行金相、拉伸、硬度、SEM,EDS和XRD等试验.结果表明,搅拌...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通过在2219-O铝合金内部添加不同比例的RE/Al_2O_3纳米粉末,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并对搅拌区进行金相、拉伸、硬度、SEM,EDS和XRD等试验.结果表明,搅拌区金属在搅拌头强烈的搅拌摩擦作用下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和连续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并具有明显的洋葱环组织.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母材的163%、屈服强度为母材的195%,同时硬度也明显增加.但是不同稀土比例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大块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粉末添加及隧道型缺陷的控制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2o3增强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加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红霞 田保红 +1 位作者 宋克兴 刘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4-68,共5页
Al2O3/Cu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和纯铜一样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而且由于弥散强化的作用使其拥有高的硬度和强度,特别是优越的高温强度,从而使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论述了Al2O3/Cu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及Cu-Al合金的内氧化机理,... Al2O3/Cu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和纯铜一样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而且由于弥散强化的作用使其拥有高的硬度和强度,特别是优越的高温强度,从而使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论述了Al2O3/Cu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及Cu-Al合金的内氧化机理,重点阐述丁内氧化过程中Al2O3颗粒的形核、长大和粗化,并采用内氧化法制备了性能优越的Al2O3/Cu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复合材料 内氧化 al2o3颗粒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氧化法制备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玉娟 王晓伟 +2 位作者 任凤章 李红霞 魏世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2,2-3,共4页
采用Cu—Al合金薄板,使用包埋法内氧化法,制备Cu—Al2O3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内氧化时间的增加,内氧化层深逐渐增加,但时间延长增幅较小;固溶在铜基体中的Al内氧化时以γ-Al2O3的形式析出,... 采用Cu—Al合金薄板,使用包埋法内氧化法,制备Cu—Al2O3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内氧化时间的增加,内氧化层深逐渐增加,但时间延长增幅较小;固溶在铜基体中的Al内氧化时以γ-Al2O3的形式析出,Al2O3颗粒的粒径为20~50nm;Cu-Al的合金薄板内氧化后表面硬度显著提高,Al含量(质量分数)为0.5%时,可达158HV;从表面到心部显微硬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cual2o3 复合材料 内氧化法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拔压下量对车用Al2O3/Cu复合材料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东艳 贾爱芹 邱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33-135,共3页
通过TEM和微观组织观察等技术,研究Cu基Al2O3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拉拔压下量下拔变形过程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含量众多的纳米级球形Al2O3颗粒,其尺寸在30~50nm之间;随着拉拔压下量的增加,晶粒... 通过TEM和微观组织观察等技术,研究Cu基Al2O3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拉拔压下量下拔变形过程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含量众多的纳米级球形Al2O3颗粒,其尺寸在30~50nm之间;随着拉拔压下量的增加,晶粒中位错缠结,均匀度提高;与拉拔方向一致的晶粒尺寸明显被拉长,复合材料晶粒长宽比呈现出明显增大的变化规律。复合材料硬度随拉拔压下量增大而上升;在拉拔压下量低于80%时,硬度表现出抛物线形的变化规律;在压下量达到90%以上时,试样硬度的上升幅度明显增加;压下量为95%时硬度达到最大199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复合材料 al2o3增强 形变织构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共4页
指出了Al_2O_3/Cu弥散强化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颗粒尺寸、界面和工艺;综述了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的传统方法 ,介绍了搅拌铸造法、机械合金化法、内氧化法和共沉淀法的工艺过程和工艺特点;对改进的制备方法,如反应球磨... 指出了Al_2O_3/Cu弥散强化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颗粒尺寸、界面和工艺;综述了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的传统方法 ,介绍了搅拌铸造法、机械合金化法、内氧化法和共沉淀法的工艺过程和工艺特点;对改进的制备方法,如反应球磨、化学镀、添加合金元素和稀土元素做出论述。最后指出今后Al_2O_3/Cu复合材料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Al_2O_3)p/(Al-4wt.%Mg)复合材料的TEM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柳章 罗承萍 +1 位作者 刘江文 曾美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用TEM研究了原位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Al2 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发现在Al 4wt.%Mg基复合材料中的尖晶石型反应产物MgAl2 O4以“界面MgAl2 O4”、“弥散MgAl2 O4”和“晶内MgAl2 O4”三种形态存在。原位生成的Al2 O3以“晶内MgAl2 O4... 本文用TEM研究了原位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Al2 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发现在Al 4wt.%Mg基复合材料中的尖晶石型反应产物MgAl2 O4以“界面MgAl2 O4”、“弥散MgAl2 O4”和“晶内MgAl2 O4”三种形态存在。原位生成的Al2 O3以“晶内MgAl2 O4”为衬底形核长大 ,并在界面富集形成“界面MgAl2 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al2o3)p/(al-4wt.%Mg)复合材料 界面尖晶石 复合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三氧化二铝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Al_2O_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晓梅 李铁虎 +1 位作者 刘红林 马拯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7,共4页
采用炭纤维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方法相结合,对所制的C/C Al2O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增强相炭纤维与陶瓷相Al2O3的界面结合强度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热学、烧蚀、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rO2对... 采用炭纤维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方法相结合,对所制的C/C Al2O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增强相炭纤维与陶瓷相Al2O3的界面结合强度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热学、烧蚀、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rO2对基体进行改性,使材料的强度提高了39.1%,热导率降低至0.902W/(m·K)(800℃);采用炭纤维表面SiC涂层处理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使材料强度提高了3倍,达到约7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改性 al2o3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 炭纤维 SIC涂层 界面性能 Zro2 C/C 增强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处理对Al2O3p/6061复合材料耐磨性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忠斌 马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98,共4页
用搅拌铸造制备Al2O3p/6061复合材料,实施轧制和T6处理。研究其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2O3颗粒分布较均匀,增大增强颗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硬度及耐磨性;轧制及T6处理明显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冷轧时... 用搅拌铸造制备Al2O3p/6061复合材料,实施轧制和T6处理。研究其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2O3颗粒分布较均匀,增大增强颗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硬度及耐磨性;轧制及T6处理明显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冷轧时增强颗粒与铝基体结合不牢固,磨损过程中增强颗粒脱落、大面积剥离,热轧使增强颗粒与铝基体结合良好,增强颗粒不易脱落,有利于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al2o3 增强颗粒 轧制 T6处理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氧化层在DI MOX法制备SiC_p/Al_2O_3-Al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营 杨海波 王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1-24,32,共5页
利用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O3-Al基复合材料,借助于XRD、光学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SiO2氧化层的形成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iO2层可以防止材料粉化现象... 利用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O3-Al基复合材料,借助于XRD、光学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SiO2氧化层的形成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iO2层可以防止材料粉化现象的发生,缩短反应的孕育期,并可避免材料的胞状生长,促进材料的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2o3-al复合材料 直接金属氧化法 Sio2层的作用 al复合材料 Sio2 制备过程 氧化层 SICP 扫描电镜(SEM) SIC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活化预制坯制备Al_2O_3p/45钢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5
作者 王健 卢德宏 +1 位作者 贺小刚 蒋业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1,85,共6页
研究了挤压铸造制备的5%Ti-Al2O3p/45钢复合材料和Al2O3p/45钢复合材料在不同转速和压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均随转速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且前者的磨损量更低,其原因是钛在Al2O3颗粒表面生成TiC涂覆层,增... 研究了挤压铸造制备的5%Ti-Al2O3p/45钢复合材料和Al2O3p/45钢复合材料在不同转速和压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均随转速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且前者的磨损量更低,其原因是钛在Al2O3颗粒表面生成TiC涂覆层,增强了Al2O3颗粒与45钢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两种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相当,在0.58~0.92之间,且均随转速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钛活化预制坯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时间对6%Al_2O_3弥散强化Cu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广志 王建华 +1 位作者 周威 肖平安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0-375,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将Cu粉和Al2O3粉混合;通过调节球磨时间,保证Al2O3粉细小而弥散分布在Cu的基体中。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球磨时间对Al2O3颗粒形貌与分布的影响,XRD研究了球磨时间对Cu晶粒细化和晶格畸变的影响,金相显微镜研究了球磨时间对... 采用高能球磨法将Cu粉和Al2O3粉混合;通过调节球磨时间,保证Al2O3粉细小而弥散分布在Cu的基体中。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球磨时间对Al2O3颗粒形貌与分布的影响,XRD研究了球磨时间对Cu晶粒细化和晶格畸变的影响,金相显微镜研究了球磨时间对金相组织的影响,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的影响,并计算了相对密度。结果表明:当球磨转速为270r/min、球磨15h时,Al2O3颗粒细小,分布较为均匀,且其抗压强度最高为565MPa,导电率34%IACS;随球磨时间增加,XRD表明Cu晶粒细化和晶格畸变增加,金相组织显示晶粒从片层状逐渐变为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复合材料 高能球磨 弥散强化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秀芳 武高辉 +2 位作者 孙东立 秦长久 田云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明确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塑性变形行为的规律和机制,利用微屈服强度测试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亚微米级Al2O3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及尺寸稳定化热处理工艺对微屈服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显微... 为了明确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塑性变形行为的规律和机制,利用微屈服强度测试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亚微米级Al2O3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及尺寸稳定化热处理工艺对微屈服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在稳定化热处理前后均呈现位错稀少的特点,有助于材料微屈服强度的提高;复合材料中尺寸细小,密集分布的S′相和亚微米颗粒本身对位错运动的有效阻碍也能改善材料的微屈服强度;时效后采用不同的冷热循环处理工艺,使得复合材料基体中S′相的尺寸和分布都发生一定的改变,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微屈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2024al复合材料 微屈服性能 复合材料 微屈服强度 al2o3颗粒 冷热循环处理 铝合金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O3短纤维增强硅基日用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萍 周莉梅 +1 位作者 余峰 骆雯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6-73,共8页
以硅基日用陶瓷为基体,Al2O3短纤维为第二增强相,通过球磨混料、烘干、分散过筛、干压成型以及普通高温烧结等步骤制备Al2O3短纤维/硅质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短纤维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硅质日用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抗弯曲强度... 以硅基日用陶瓷为基体,Al2O3短纤维为第二增强相,通过球磨混料、烘干、分散过筛、干压成型以及普通高温烧结等步骤制备Al2O3短纤维/硅质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短纤维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硅质日用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抗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260℃,Al2O3短纤维掺杂量为5%时,Al2O3短纤维/硅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为103.6 MPa,弹性模量为16.7 GPa,体积密度为2.3873 g/cm^3,吸水率为0.34%。未添加Al2O3短纤维的空白样品的抗折强度为52.1 MPa,弹性模量为12.4 GPa,体积密度为2.1412 g/cm^3,吸水率为0.31%,强度提升达到9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短纤维 烧结温度 复合材料 陶瓷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颗粒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19
作者 付雪莹 张洪 +2 位作者 席慧智 薛丽莉 孙祚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290-292,共3页
主要讨论了铝基复合材料中常用的几种增强颗粒SiC、B4C、TiC、Al2O3、TiB2、AIN的特性及制备中可能与基体发生的界面反应和改善方法,从而可选取适当的铝基体与增强颗粒组合,通过适当的方法,制备出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增强颗粒 al2o3 TIB2 界面反应 SiC B4C TiC AIN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双尺度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红霞 王蒙 +3 位作者 樊江磊 王艳 李莹 陈宝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92,共6页
采用粉末真空热压烧结机,将微米尺度的SiC颗粒、Al-Si合金基体粉末与反应剂CuO粉末混合后加热到一定温度,使CuO与Al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纳米尺度的Al2O3颗粒,然后冷却、热压,制得(微米SiC+纳米Al2O3)/Al-Si双尺度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采用粉末真空热压烧结机,将微米尺度的SiC颗粒、Al-Si合金基体粉末与反应剂CuO粉末混合后加热到一定温度,使CuO与Al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纳米尺度的Al2O3颗粒,然后冷却、热压,制得(微米SiC+纳米Al2O3)/Al-Si双尺度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强化。研究了不同的原位反应加热温度、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对复合材料组织、硬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米SiC及纳米Al2O3混杂颗粒强化、热压强化、热处理强化等强化后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耐磨性。原位反应加热温度为620℃、热压温度510℃、热压压力3MPa时,复合材料试样组织细小致密,硬度及耐磨性最好,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SiC 纳米al2o3 混杂颗粒增强 硬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