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O3基金属陶瓷材料在进气歧管注塑模具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郭容 刘咸超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0期161-162,共2页
轻质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尼龙6添加玻纤增强的工程塑料在制造成型发动机进气歧管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成型复杂的结构、质轻、节能环保和效益好等方面。利用分片注塑模具成型的进气歧管性能优良,... 轻质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尼龙6添加玻纤增强的工程塑料在制造成型发动机进气歧管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成型复杂的结构、质轻、节能环保和效益好等方面。利用分片注塑模具成型的进气歧管性能优良,且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的材料性能是影响生产质量和模具寿命重要因素之一,模具的材料选用应充分考虑PA6/GF进气歧管注塑模具的各项影响因素,注重开发新型模具材料,做到合理选材,文章对Al2O3基金属陶瓷材料在进气歧管注塑模具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基复合金属陶瓷 模具材料 进气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国军 黄校先 郭景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2-24,共3页
简要总结了Al_2O_3基金属陶瓷研究状况,包括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增韧机制等,并对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al2o3金属陶瓷 研究现状 制备工艺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内/晶间复合型Al_2O_3/Ni纳米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国军 黄校先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7,共7页
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2O3/Ni纳米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γ-Al2O3/Ni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结果表明,Ni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其中<100nm的Ni颗粒位于Al2O3晶内,100-300nm的分布在晶界,形成了晶内/... 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2O3/Ni纳米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γ-Al2O3/Ni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结果表明,Ni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其中<100nm的Ni颗粒位于Al2O3晶内,100-300nm的分布在晶界,形成了晶内/晶界复合型纳米金属陶瓷.同单相Al2O3相比,Al2O3/Ni金属陶瓷的三点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增加了26%和79%.分析了纳米金属陶瓷的增强增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al2o3/Ni纳米金属陶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非均相沉淀法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Al_2O_3/Al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树先 袁森 +2 位作者 王俊 孙宝德 王武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6-679,共4页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状晶团的方式向前推进的 ,胞状晶团的形成源于合金熔体的微观传输通道 .胞状晶团的长大按照淹没和合并两种方式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氧化法 al2o3/al陶瓷复合材料 自生长方式 三氧化二铝/铝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金属氧化法制备Al/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胜利 李亚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1,共4页
回顾了国内外在定向金属氧化法制备Al/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合金成分、外敷剂、温度和气氛以及预形体对其反应机理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指出了今后定向金属氧化法制备Al/Al2O3陶瓷材料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定向金属氧化法 al/al2o3 复合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Al_2O_3-TiB_2金属陶瓷粉末机械合金化机制研究
7
作者 徐峰 周小平 方锳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9-1234,共6页
本文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Ni对机械合金化合成Al_2O_3-TiB_2金属陶瓷粉末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球磨不同时间后的产物进行了物相和颗粒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含Ni粉的Al、TiO_2和B_2O_3的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12 h... 本文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Ni对机械合金化合成Al_2O_3-TiB_2金属陶瓷粉末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球磨不同时间后的产物进行了物相和颗粒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含Ni粉的Al、TiO_2和B_2O_3的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12 h后,按照化学方程式10Al+3TiO_2+3B_2O_3=5Al_2O_3+3TiB_2发生固相反应,获得Al_2O_3、TiB_2复相组织;当加入Ni粉后Al、TiO_2和B_2O_3的混合粉末,由于在机械球磨过程中,Ni优先与Al形成中间相NiAl,NiAl比Al更容易与TiO_2及B_2O_3发生反应,按照化学方程式10NiAl+3TiO_2+3B_2O_3=5Al_2O_3+3TiB_2+10Ni发生固相反应,获得Al_2O_3、TiB_2复相组织;使得机械合金化时间随着Ni粉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添加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的Ni粉后,分别在机械合金化12 h、10 h、8 h、8 h、6 h和4 h后,得到Al_2O_3、TiB_2复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al2o3-TiB2金属陶瓷 Ni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热变形模型对比分析
8
作者 郝朋程 张兵 +6 位作者 张志娟 赵田丽 刘广龙 陈乐 徐依 蔡军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8,共12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25~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真应变为0.85的条件下,对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变补偿的Arrhenius (SCA)、修正的Jo...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25~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真应变为0.85的条件下,对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变补偿的Arrhenius (SCA)、修正的Johnson-Cook (MJC)和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 (MZA) 3种本构模型,并对流变应力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层状复合材料流变应力呈加工硬化型,并随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降低而降低;在100℃/0.5s^(-1)、200℃/0.1s^(-1)和300℃/0.1s^(-1)条件下,层状复合材料组元层间变形较为协调;3种本构模型中,MZA模型的相关系数最高,R为0.99085、平均绝对相对误差最低,e_(AARE)为0.046966,更适合描述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60al/al-al_(2)o_(3)/1060al层状铝复合材料 流变应力 宏观形貌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烧结的Ti(C,N)/Al_2O_3金属陶瓷刀具切削淬硬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勇 程寓 +1 位作者 胡瀚彭 殷增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2,共4页
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了Ti(C,N)/Al_2O_3金属陶瓷刀具(TA),并通过高速干式切削淬硬钢40Cr(50±2HRC)研究刀具的切削性能,同时与硬质合金刀具YT15进行对比。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以切削参数为优化对象,以工件金属去除率、表面... 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了Ti(C,N)/Al_2O_3金属陶瓷刀具(TA),并通过高速干式切削淬硬钢40Cr(50±2HRC)研究刀具的切削性能,同时与硬质合金刀具YT15进行对比。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以切削参数为优化对象,以工件金属去除率、表面粗糙度和刀具寿命为优化目标,确定了刀具的最佳切削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切削淬硬钢40Cr时,刀具TA的最优切削参数为v=120m/min、a_p=0.3mm、f=0.1mm/r。TA刀具的切削时间为66min,比YT15提高了175%。工件平均表面粗糙度为1.27μm,比硬质合金刀具降低了15.9%。刀具的切削性能优于硬质合金刀具,并且可以实现以车代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al2o3金属陶瓷刀具 微波烧结 干式切削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和Y_2O_3添加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万昌 张佩 +4 位作者 李攀 佘晓林 魏汉军 赵坤 张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7-1284,共8页
以TiC、TiN、Ni、Co等粉末为主要原料,以稀土Y2O3为添加剂,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烧结工艺和稀土Y2O3添加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TiC、TiN、WC、Cr3C2、Mo等相... 以TiC、TiN、Ni、Co等粉末为主要原料,以稀土Y2O3为添加剂,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烧结工艺和稀土Y2O3添加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TiC、TiN、WC、Cr3C2、Mo等相逐渐消失,向硬质芯相扩散发生固溶,经溶解-析出过程,最终形成新的Ti(C,N)硬质相和(Cr,W,Mo,Ti)(C,N)固溶体环形相,黏结金属Ni和Co主要以Ni相、TiCo和Co3W3C中间相的形式存在;稀土Y2O3的添加未改变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过程中的相结构演变过程,材料的显微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随Y2O3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Y2O3的加入量为0.8%(质量分数)时,Ti(C,N)基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最佳,样品的显微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相比1450℃烧结50 min样品的分别提高了7.9%、45.8%和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金属陶瓷 Y2o3 烧结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WC-10Co/ZrO_2/Ni金属陶瓷的微波烧结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晓亮 杨华 +2 位作者 邵刚勤 段兴龙 熊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3-628,共6页
以纳米WC-10Co复合粉末、YSZ纳米粉末、Al2O3亚微粉末与工业Ni粉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热等静压处理制备性能优良的Al2O3/WC-10Co/ZrO2/Ni金属陶瓷,研究微波烧结、微波烧结+热等静压处理对Al2O3/WC-10Co/ZrO2/Ni金属陶瓷的组织结构和力... 以纳米WC-10Co复合粉末、YSZ纳米粉末、Al2O3亚微粉末与工业Ni粉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热等静压处理制备性能优良的Al2O3/WC-10Co/ZrO2/Ni金属陶瓷,研究微波烧结、微波烧结+热等静压处理对Al2O3/WC-10Co/ZrO2/Ni金属陶瓷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C-10Co(10%,质量分数),YSZ(30%),Al2O3(55%)与Ni(5%)复合粉末高能球磨后,经过微波烧结+热等静压处理,可以得到平均晶粒度小于1.5μm的整体性能较好的亚微Al2O3/WC-10Co/ZrO2/Ni金属陶瓷,其相对密度为98.4%,洛氏硬度为HRA 94.0;微波烧结+热等静压可以有效地消除微波烧结造成Al2O3/WC-10Co/ZrO2/Ni金属陶瓷中的孔隙,提高复合材料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而且金属陶瓷的晶粒基本没有异常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10Co纳米复合粉末 亚微al2o3粉末 纳米Zro2粉末 微波烧结 热等静压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Ni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国军 黄校先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6-552,共7页
采用包裹工艺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Ni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Ni包裹Al_2O_3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当温度>1400℃时,随着Ni含量的增加致密度下降.Ni颗粒位于三角晶界,随着含量的增加,断裂方式由沿品转为穿晶断... 采用包裹工艺和热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Ni金属陶瓷。在1450℃热压Ni包裹Al_2O_3复合粉体得到相对密度>98%的金属陶瓷,当温度>1400℃时,随着Ni含量的增加致密度下降.Ni颗粒位于三角晶界,随着含量的增加,断裂方式由沿品转为穿晶断裂;在Al_2O_3基体中引入Ni颗粒能够降低晶粒尺寸,提高强度和韧性.与单相Al_2O_3的力学性能相比,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NA4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19%和35%,分析了金属陶瓷的增强增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Ni金属陶瓷 致密度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正 张力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66,共3页
在综述Al/Al_2O_3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石英玻璃浸入铝熔体中,通过Al向SiO_2玻璃中的反应浸渗,制备Al/Al_2O_3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获得了Al与Al_2O_3相互连通的Al/Al_2O_3复合材料。由于玻璃具有容易被加工成各种形状零件... 在综述Al/Al_2O_3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石英玻璃浸入铝熔体中,通过Al向SiO_2玻璃中的反应浸渗,制备Al/Al_2O_3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获得了Al与Al_2O_3相互连通的Al/Al_2O_3复合材料。由于玻璃具有容易被加工成各种形状零件的特点,通过Al液向致密玻璃坯体的反应浸渗,可以获得近成形的Al/Al_2O_3复合材料。实验结果发现,由于Al/AlO_3中不存在孔隙,Al/AlO_3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可达430MPa和13MPa·m^(1/2),其性能优于用Lanxide工艺制备的Al/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l2o3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Al_2O_3纳米金属陶瓷粉末的热压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景莲 刘勋 +2 位作者 黄伯云 凌国良 刘涛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将化学电镀法制备的纳米Ni、Cu包覆Al2O3粉末进行热压。研究了金属Ni、Cu及其含量对Al2O3粉末的烧结致密化、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纳米Al2O3粉末表面镀覆适当的金属Ni、Cu可以较有效地提高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金属相作为第二相可... 将化学电镀法制备的纳米Ni、Cu包覆Al2O3粉末进行热压。研究了金属Ni、Cu及其含量对Al2O3粉末的烧结致密化、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纳米Al2O3粉末表面镀覆适当的金属Ni、Cu可以较有效地提高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金属相作为第二相可以大大细化Al2O3晶粒组织。但Ni、Cu的加入伴随着Al2O3硬度和强度下降。硬度变化可以由金属Ni、Cu是软相较好地解释。强度下降则主要归因于包覆粉末中Ni、Cu对Al2O3粉末的润湿性不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粉末 NI 纳米 al2o3粉末 热压 烧结致密化 组织和性能 表面镀覆 烧结温度 晶粒组织 硬度变化 Cu 电镀法 第二相 金属 润湿性 包覆 下降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Ni金属陶瓷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代军 罗发 +2 位作者 李鹏 朱冬梅 周万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Al2O3/Ni金属陶瓷,探讨了Al2O3/Ni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随Ni粒子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垂直于压力方向上,Ni粒子有明显的受压拉伸现象;当Ni粒子含量从5%(体积分数)增加至20%(体积... 以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Al2O3/Ni金属陶瓷,探讨了Al2O3/Ni金属陶瓷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随Ni粒子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垂直于压力方向上,Ni粒子有明显的受压拉伸现象;当Ni粒子含量从5%(体积分数)增加至20%(体积分数)时,金属陶瓷中Ni粒子的分布由孤立向部分桥连方式转变。随Ni粒子含量的增加,金属陶瓷致密度略有下降,抗弯强度明显降低。与纯氧化铝陶瓷相比,含20%(体积分数)Ni粒子Al2O3/Ni金属陶瓷的断裂韧性提高了50%左右,达到6.4MPa.m1/2。复介电常数测试结果表明,在8.2-12.4GHz频率范围内,金属陶瓷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损耗随Ni粒子含量的增加逐渐上升。当Ni粒子含量达到20%(体积分数)时,由于Ni粒子之间的部分桥连现象而使介电常数虚部在一定频段出现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Ni金属陶瓷 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O3/Fe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杰光 王瑞花 +5 位作者 李世斌 余思远 王宁 李垚圻 夏婷婷 曹桂莲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2,共4页
为提高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Al2O3/Fe基复合材料,研究Al2O3/Fe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Al2O3/Fe基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80 MPa时达到最大;随着保压时间... 为提高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Al2O3/Fe基复合材料,研究Al2O3/Fe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Al2O3/Fe基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80 MPa时达到最大;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10 min后升高趋势较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 600℃后升高趋势较小。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得到成型压力为80 MPa、保压为10 min和烧结温度为1 600℃较适宜,获得的Al2O3/Fe基复合材料的硬度为194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al2o3 制备工艺 Fe 粉末冶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ZrO_2/W/Cr/Ni/Co金属陶瓷的断裂韧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荐 彭振文 +1 位作者 易丹青 罗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3-656,共4页
以Al2O3-ZrO2复合粉末、W、Cr、Ni、Co粉末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性能优良的Al2O3-ZrO2/W/Cr/Ni/Co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通过SEM,EDS,XRD等手段分析其微观组织,单边梁开口法(SENB)测量其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320℃,20MPa条... 以Al2O3-ZrO2复合粉末、W、Cr、Ni、Co粉末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性能优良的Al2O3-ZrO2/W/Cr/Ni/Co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通过SEM,EDS,XRD等手段分析其微观组织,单边梁开口法(SENB)测量其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320℃,20MPa条件下热压烧结制备的Al2O3-ZrO2/W/Cr/Ni/Co金属陶瓷的断裂韧性为7.16±0.4MPa.m1/2,硬度为83.3HRA,横向断裂强度为540MPa,相对致密度为97.4%;对维氏压痕下裂纹扩展进行了分析,其增韧机理为延性金属对裂纹的桥梁作用和氧化锆相变增韧,在裂纹通过时硬质相以沿晶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Zro2复合粉末 热压烧结 金属陶瓷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和添加剂ZrO_2对Al_2O_3基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晏建武 鲁世强 +2 位作者 周继承 张志华 李卫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7-1012,共6页
采用极性分散剂,在微米Al2O3基体中加入微米ZrO2和纳米SiC颗粒,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出了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并研究了微米ZrO2和纳米SiC的添加对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Al2O3比较,适量微米ZrO2和纳... 采用极性分散剂,在微米Al2O3基体中加入微米ZrO2和纳米SiC颗粒,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出了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并研究了微米ZrO2和纳米SiC的添加对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Al2O3比较,适量微米ZrO2和纳米SiC颗粒的加入阻碍了Al2O3晶粒的长大,使复合陶瓷的显微组织非常细小,纳米复合陶瓷烧结后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和热压工艺制备Al_2O_3/Ni金属陶瓷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国军 陈大明 +1 位作者 黄校先 郭景坤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首先通过非均相沉淀法合成Ni颗粒包裹Al2 O3 粉体 ,然后热压制备Al2 O3 / 5vol%Ni金属陶瓷。XRD结果表明 ,非晶态包裹层经 5 5 0℃煅烧和 70 0℃还原后 ,完全转变为Ni金属。显微照片表明 ,包裹层的Ni颗粒呈球形 ,团聚少 ,大小在 15~ 2 ... 首先通过非均相沉淀法合成Ni颗粒包裹Al2 O3 粉体 ,然后热压制备Al2 O3 / 5vol%Ni金属陶瓷。XRD结果表明 ,非晶态包裹层经 5 5 0℃煅烧和 70 0℃还原后 ,完全转变为Ni金属。显微照片表明 ,包裹层的Ni颗粒呈球形 ,团聚少 ,大小在 15~ 2 0nm。在 14 0 0℃热压包裹粉体获得 98 6 %理论密度的烧结体。显微观察发现 ,烧结体中Ni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 ,且绝大部分位于三角晶界。与单相Al2 O3 相比 ,金属陶瓷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热导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并探讨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工艺 制备 al2o3/Ni 金属陶瓷 力学性能 热导率 包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反应溅射沉积Al_2O_3薄膜及其在SS-AlN金属陶瓷太阳吸收涂层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池华敬 郭帅 +3 位作者 熊凯 王双 陈革 章其初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89,共5页
在沉积不锈钢-氮化铝(SS-AlN)金属陶瓷太阳吸收集热管的磁控溅射三靶镀膜机上,安装了UPS03反应溅射闭环控制单元,实现反应溅射Al2O3稳定反馈控制。采用国产直流电源在Al靶表面处于过渡态下,成功制备了吸收几乎为零的Al2O3薄膜。溅射功率... 在沉积不锈钢-氮化铝(SS-AlN)金属陶瓷太阳吸收集热管的磁控溅射三靶镀膜机上,安装了UPS03反应溅射闭环控制单元,实现反应溅射Al2O3稳定反馈控制。采用国产直流电源在Al靶表面处于过渡态下,成功制备了吸收几乎为零的Al2O3薄膜。溅射功率在14kW时,反应溅射沉积Al2O3的靶电压波动可长时间稳定控制在±3 V范围内,沉积速率为5.4 nm/(min·kW),约为Al靶在无反应气体溅射下沉积Al薄膜速率的74%。采用Al2O3代替AlN作为减反射层,应用到SS-AlN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中,进一步提高了复合膜的太阳光学性能,太阳吸收比由AlN作为减反射层的0.956提高到0.965,红外发射比不变,仍为0.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吸收涂层 SS-alN金属陶瓷 反应溅射 迟滞曲线 闭环控制 al2o3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