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iO_2-B_2O_3反应体系的机械力化学与热化学行为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壮 林鹏 +1 位作者 董世知 李智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8-913,共6页
通过机械球磨系统地研究Al-TiO2-B2O3反应体系粉体的机械力化学与热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l-TiO2-B2O3复合粉体球磨20h后,中位径可达到4.35μm,形状近乎球形,并生成少量Al2O3、TiB2等新相;机械力化学作用使其在400℃左右就可发生缓慢的... 通过机械球磨系统地研究Al-TiO2-B2O3反应体系粉体的机械力化学与热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l-TiO2-B2O3复合粉体球磨20h后,中位径可达到4.35μm,形状近乎球形,并生成少量Al2O3、TiB2等新相;机械力化学作用使其在400℃左右就可发生缓慢的固相反应,在670℃时反应最为剧烈;在700℃热处理时,产物大部分为Al2O3和TiB2;在1000℃热处理时,产物全部为Al2O3和Ti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o2-b2o3反应体系 机械力化学 热化学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Al_2O_3/SiO_2体系反应烧结过程中莫来石的形成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世柯 黄勇 +1 位作者 黄校先 郭景坤 《陶瓷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49-155,共7页
深刻理解莫来石的形成及其动力学对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莫来石或含莫来石陶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几种含Al2 O3 SiO2 体系反应烧结过程中莫来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 ,深入分析了莫来石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的... 深刻理解莫来石的形成及其动力学对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莫来石或含莫来石陶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几种含Al2 O3 SiO2 体系反应烧结过程中莫来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 ,深入分析了莫来石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的影响因素。表明莫来石的形成机制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起始原料的特征 ,低温下 (<165 0℃ )莫来石形成是一个在富SiO2 基质中成核和生长的过程 ,其生长速率受Al2 O3颗粒向非晶富SiO2 基质相中的溶解过程控制 ;而在 165 0℃以上 ,莫来石的成核和生长发生在Al2 O3和SiO2 的界面上 ,生长速率由Al3+ 和Si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o2体系 莫来石 反应烧结 形成机制 氧化铝 二氧化硅 工程陶瓷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释剂的Al-Cr_2O_3体系燃烧合成反应热力学分析与反应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衍诚 潘冶 张传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6期63-67,94,共6页
对含稀释剂Al2 O3 和Cr2 O3 的Al-Cr2 O3 体系燃烧合成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讨论了起始反应温度T0 、稀释剂Al2 O3 和Cr2 O3 的含量对绝热反应温度Tad的影响 ,并得出T0 与Tad在特定温度段上的近似线性关系以及该关系在指导材料... 对含稀释剂Al2 O3 和Cr2 O3 的Al-Cr2 O3 体系燃烧合成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讨论了起始反应温度T0 、稀释剂Al2 O3 和Cr2 O3 的含量对绝热反应温度Tad的影响 ,并得出T0 与Tad在特定温度段上的近似线性关系以及该关系在指导材料成分设计上的应用 ;揭示了反应驱动力———Gibbs自由能 (ΔG)随反应温度 (T)的变化关系 ,得出该体系的反应为扩散控制型反应 ;结合实验结果与分析 ,描述了该体系热爆反应的微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燃烧合成 A1—Cr2o3体系 热力学 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l_2O_3-MgO混合粉的氮化反应烧结行为
4
作者 王玺堂 张文杰 +2 位作者 汪厚植 孙加林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7-319,共3页
以金属铝、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铝及氧化镁细粉为原料,研究了Al-Al2O3-MgO体系混合粉料的氮化反应烧结行为 结果表明:Al/Al2O3、原料的种类、烧成温度等对试样的烧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及配比,... 以金属铝、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铝及氧化镁细粉为原料,研究了Al-Al2O3-MgO体系混合粉料的氮化反应烧结行为 结果表明:Al/Al2O3、原料的种类、烧成温度等对试样的烧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及配比,可得到比较适宜于直接制备MgAlON结合复合材料的基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Al2o3-Mgo体系 氮化反应 烧结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纳米铝和沉淀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3
5
作者 卢红霞 毛爱霞 +2 位作者 郝好山 杨会智 王海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以Al(NO3)3·9H2O、氨水和纳米铝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Al(OH)3溶胶,经过真空抽滤和高温煅烧获得了纳米α-Al2O3粉体.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纳米铝粉添加和煅烧温度对Al(OH)3溶胶质量以及Al2O3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Al(NO3)3·9H2O、氨水和纳米铝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Al(OH)3溶胶,经过真空抽滤和高温煅烧获得了纳米α-Al2O3粉体.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纳米铝粉添加和煅烧温度对Al(OH)3溶胶质量以及Al2O3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值为9时可以获得团聚少、分散性好的Al(OH)3溶胶,添加摩尔分数为3%的纳米铝粉作为籽晶可以使α-Al2O3的转变温度降至1000°C左右.实验获得的纳米α-Al2O3粉体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粉 Α-AL2o3 粉体 溶胶 AL(oH)3 高温煅烧 制备 近似 转化温度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MgAl_2O_4粉体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惠忠 葛山 +3 位作者 张鑫 马清 汪厚植 张文杰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主要原料,NH3·H2O为沉淀剂,用均相混合物共沉淀法制得镁铝混合均匀的溶胶,再用真空冷冻干燥(VFD)方法在-50℃,13.3Pa的真空度下制得MgAl2O4的前驱体粉体。用TG-DSC、XRD、TEM及Autosorb-1-M等仪器研究了热处理...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主要原料,NH3·H2O为沉淀剂,用均相混合物共沉淀法制得镁铝混合均匀的溶胶,再用真空冷冻干燥(VFD)方法在-50℃,13.3Pa的真空度下制得MgAl2O4的前驱体粉体。用TG-DSC、XRD、TEM及Autosorb-1-M等仪器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镁铝均匀混合纳米粉体材料的物相转变、显微形貌、表面性能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溶液的pH值在9.0附近,采用共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可制得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MgO-Al2O3二元混合纳米粉体,且其起始尖晶石化温度在600℃,经过1000℃2h处理后,已全部转变成粒径为50nm左右的纳米尖晶石,比传统制备镁铝尖晶石的温度低500~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2o4 真空冷冻干燥法 共沉淀 制备 纳米粉体材料 热处理温度 Al2o3 纳米尖晶石 镁铝尖晶石 混合均匀 物相转变 均匀混合 反应体系 仪器研究 显微形貌 表面性能 干燥方法 二元混合 比表面积 pH值 600 硝酸铝 硝酸镁 沉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盐红色长余辉发光釉的制备和发光性质(英文)
7
作者 李金银 余丽萍 +5 位作者 谭艺 张吉林 荣春英 廉世勋 周文理 李承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40,共7页
以SiO2-Al2O3-B2O3-SrO体系为基础釉,混入不同比例的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并将其涂布在陶瓷基体上进行高温煅烧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釉.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了长余辉釉的微观结构、晶相组成... 以SiO2-Al2O3-B2O3-SrO体系为基础釉,混入不同比例的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并将其涂布在陶瓷基体上进行高温煅烧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釉.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了长余辉釉的微观结构、晶相组成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SiO 2-Al2O3-B2O3-SrO体系玻璃是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的良好载体,能在熔融温度之上将荧光粉较好地包裹.当在950℃煅烧2 h,涂布釉浆3层,发光粉与基础釉的质量比为1∶3时,能获得釉面平整光洁的钛酸钙红色长余辉发光釉.该发光釉的色坐标为(0.683,0.317),非常接近理想的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b2o3-Sro体系 Ca0.8Zn0.2Tio+3:0.2%Pr3+ 0.2%Na+ 2%Bi3荧光粉 红色长余辉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堆比4A型分子筛原粉的制造工艺
8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28,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堆比4A型分子筛原粉的制造工艺,为4A型分子筛的合成技术。依次经过配料、浆化、晶化、分离晶体和洗涤后制得,其特征在于由铝酸钠溶液和工业水玻璃进行配料,浆化、晶化反应体系控制为:2.7~4.0Na2O·Al2O3...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堆比4A型分子筛原粉的制造工艺,为4A型分子筛的合成技术。依次经过配料、浆化、晶化、分离晶体和洗涤后制得,其特征在于由铝酸钠溶液和工业水玻璃进行配料,浆化、晶化反应体系控制为:2.7~4.0Na2O·Al2O3·1.8~2.1SiO2·110~170H2O。本发明采用了铝酸钠溶液和水玻璃水热合成方法,通过降低水钠比、提高合成体系的反应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型分子筛 制造工艺 原粉 铝酸钠溶液 AL2o3 反应物浓度 水玻璃 合成技术 反应体系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