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解沉积——阳极氧化法形成Al-Ti复合氧化膜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金菊 顾德恩 +1 位作者 冯哲圣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9-401,共3页
通过含钛无机盐的水解沉积及高温热处理,铝电极箔表面形成高介电常数氧化物———TiO2 膜层,然后在己二酸铵溶液中恒电流阳极氧化,形成 Al Ti复合氧化膜。AFM观测了含钛无机盐水解沉积过程中,铝电极箔表面形貌的变化。在铬酸和磷酸的混... 通过含钛无机盐的水解沉积及高温热处理,铝电极箔表面形成高介电常数氧化物———TiO2 膜层,然后在己二酸铵溶液中恒电流阳极氧化,形成 Al Ti复合氧化膜。AFM观测了含钛无机盐水解沉积过程中,铝电极箔表面形貌的变化。在铬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中测试了氧化膜的耐电压随溶解时间的变化。通过SIMS检测了复合氧化膜中 Al3+、Ti4+ 的强度随溅射时间的变化。膜溶解试验及 SIMS 检测结果表明Al Ti复合氧化膜由 3 层组成,外层和中间层为 Al、Ti、O不同配比的混合物,内层则为纯的 Al2O3。铝电极箔比容随氧化膜耐电压的变化关系曲线表明,60V耐电压下,Al Ti复合氧化膜的比容提高率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极箔 水解沉积 阳极氧化 al-ti复合氧化膜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燃料锆包壳表面微弧氧化及Cr基复合膜高温蒸汽氧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薛文斌 李鑫 +6 位作者 王利娇 柴璐琪 周茜 王兴平 徐驰 金小越 杜建成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3,共23页
在反应堆失水事故发生时,锆包壳在高温水蒸气中会发生剧烈氧化,并释放氢气,从而引发严重的氢爆事故。通过Cr涂层能显著提高锆包壳的抗蒸汽氧化能力,涂层表面的Cr2O3膜能够显著抑制氧原子向锆基体扩散。在Cr涂层与Zr基体之间插入微弧氧化... 在反应堆失水事故发生时,锆包壳在高温水蒸气中会发生剧烈氧化,并释放氢气,从而引发严重的氢爆事故。通过Cr涂层能显著提高锆包壳的抗蒸汽氧化能力,涂层表面的Cr2O3膜能够显著抑制氧原子向锆基体扩散。在Cr涂层与Zr基体之间插入微弧氧化(MAO)绝缘中间缓冲层,能够抑制Cr/Zr互扩散,以及避免发生Cr/Zr电偶腐蚀。介绍了锆表面MAO膜及MAO/Cr基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及膜层组织的结构特点,重点总结它们在900~1200℃蒸汽环境中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以及涂层结构、成分演变规律的研究现状,分析Al、Si合金元素对MAO/Cr基复合膜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还简要介绍MAO/Cr基复合膜的高能离子辐照效应,最后指出一些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MAO膜及MAO/Cr基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但MAO膜在1100℃以上环境中会失去保护能力,而MAO/Cr基复合膜在1200℃蒸汽环境中仍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MAO绝缘中间层能够抑制Cr、Zr互扩散。将Al、Si合金元素添加到Cr层中,能够进一步提高MAO/Cr复合膜的抗氧化能力,Al2O3和Zr2Si阻挡层的形成分别是MAO/CrAl和MAO/CrAlSi复合膜抗高温氧化能力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锆包壳 蒸汽氧化 Cr基复合 互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对鸡蛋保鲜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邵丽玮 刘进 +5 位作者 汪远昊 任智彬 侯海锋 王忠强 李茜 刘华格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2,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鸡蛋喷涂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后的保鲜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空白组、清洗组、原液组和2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2个蛋,室温条件下放在无菌蛋托上。每隔7天从每个重复随机取9个鸡蛋,3个用于测定蛋品... 试验旨在研究鸡蛋喷涂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后的保鲜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空白组、清洗组、原液组和2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2个蛋,室温条件下放在无菌蛋托上。每隔7天从每个重复随机取9个鸡蛋,3个用于测定蛋品质,3个测定蛋壳和内容物菌落总数,3个测定抗氧化指标。每组另有10个指示蛋用于每周测定蛋重损失。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原液组表现较优,2倍组、空白组次之,清洗组最差。原液组与空白组、清洗组和2倍组相比,失重率分别显著降低26.70%、30.04%和24.84%(P<0.05);哈氏单位、蛋黄指数、蛋黄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均得到明显改善;蛋壳及内容物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清洗组(P<0.05),与2倍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也有明显改善。研究表明,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原液组保鲜效果显著,2倍组效果不显著,清洗更不利于鸡蛋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二氧化 复合 鸡蛋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肽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油脂抗氧化研究
4
作者 赵娟娟 路秀超 韩梦颖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15-18,共4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解处理获得玉米肽,将其与壳聚糖、淀粉进行复配制备可食膜,并对复合型可食膜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烘干温度、成膜液高度、淀粉配比为影响因素,膜完整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烘干时间为6...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解处理获得玉米肽,将其与壳聚糖、淀粉进行复配制备可食膜,并对复合型可食膜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烘干温度、成膜液高度、淀粉配比为影响因素,膜完整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烘干时间为6h、成膜液高度为0.6cm、玉米肽与淀粉配比为1∶6时,成膜效果最好。将复合膜应用于玉米油的保存,测定其对玉米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了玉米肽的复合膜抗氧化效果良好,能抑制油脂过氧化值的增高,抑制油脂丙二醛的产生,可代替PE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复合 油脂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业昊 吴红丹 周志辉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2,共9页
氧化石墨烯(GO)是最薄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及热稳定性,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新型材料。为改善单一GO膜在水溶液中因静电排斥、水合作用和团聚效应导致的分离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聚合物膜较高... 氧化石墨烯(GO)是最薄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及热稳定性,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新型材料。为改善单一GO膜在水溶液中因静电排斥、水合作用和团聚效应导致的分离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聚合物膜较高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抗氧化性和生物相容性,将聚合物与GO膜结合制备得到GO/聚合物复合膜,可以有效增强单一GO膜的渗透率和污染物拦截率,提高膜稳定性,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GO/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分析了GO/聚合物复合膜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介绍了GO/聚合物复合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最后,对GO/聚合物复合膜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合物 复合 制备 水处理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介孔二氧化硅聚醚砜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肖世健 樊飞 +2 位作者 陈琦 朱炳龙 张曼莹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0,127,共7页
以载银介孔二氧化硅(m-SiO_(2)/Ag)、聚醚砜(PES)、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湿法相转换法制备了载银介孔二氧化硅聚醚砜(m-SiO_(2)/Ag/PES)纳米复合膜。通过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死端过滤装置等对纳米复合膜的亲水... 以载银介孔二氧化硅(m-SiO_(2)/Ag)、聚醚砜(PES)、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湿法相转换法制备了载银介孔二氧化硅聚醚砜(m-SiO_(2)/Ag/PES)纳米复合膜。通过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死端过滤装置等对纳米复合膜的亲水性、形貌、过滤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孢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在不显著降低截留率的条件下,m-SiO_(2)/Ag可以有效提高膜通量;复合膜抗菌性能与m-SiO_(2)/Ag含量成正比,m-SiO_(2)/Ag的添加提高了复合膜的抗菌及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介孔二氧化 污染 纳米复合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氧化铁@聚偏氟乙烯复合吸附膜去除水中磷酸盐的特性研究
7
作者 许千卉 夏隆博 +1 位作者 邹栋 聂广泽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77,共13页
为了深度去除复杂水体中的磷酸盐,本研究通过简单共混法,将水合氧化铁(HFO)纳米颗粒负载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中制备了一种复合吸附膜(HFO@PVDF)。该复合膜结合了PVDF基质膜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通量以及多孔结构特性,同时借助HFO对磷... 为了深度去除复杂水体中的磷酸盐,本研究通过简单共混法,将水合氧化铁(HFO)纳米颗粒负载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中制备了一种复合吸附膜(HFO@PVDF)。该复合膜结合了PVDF基质膜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通量以及多孔结构特性,同时借助HFO对磷酸盐的特殊亲和力,展现出优异的除磷性能。系统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共存阴离子以及大分子有机物对HFO@PVDF膜去除磷酸盐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具有高效的除磷效率和良好的选择性。静态吸附与动态过滤循环实验进一步证实了HFO@PVDF膜出色的再生能力。此外,通过模拟真实水质条件,验证了该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在pH值为6.5的条件下,HFO@PVDF膜对含磷量为2 mg/L的模拟废水处理量可达130 L/m^(2)。值得注意的是,该复合膜在高效去除磷酸盐的同时,还能协同去除重金属Pb2+,对于悬浮颗粒物截留率也超过99%。因此,HFO@PVDF吸附膜在含磷废水深度净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纳米HFO吸附剂在实际水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水合氧化 复合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马铃薯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8
作者 李彩娇 伍悦 +1 位作者 薛春熙 旦正多杰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8,共9页
以马铃薯淀粉(PS)为主要成膜基材,氧化石墨烯(GO)和甘油(Gly)为增强剂,采用超声辅助流延法制备GO/PS复合膜,研究PS用量、Gly用量和GO用量3个因素对GO/PS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EB)、抗拉强度(TS)、水蒸气透过率(WVP)、水溶性(WS)和透光率(T... 以马铃薯淀粉(PS)为主要成膜基材,氧化石墨烯(GO)和甘油(Gly)为增强剂,采用超声辅助流延法制备GO/PS复合膜,研究PS用量、Gly用量和GO用量3个因素对GO/PS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EB)、抗拉强度(TS)、水蒸气透过率(WVP)、水溶性(WS)和透光率(T)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GO/PS复合膜的最佳工艺参数:PS、Gly和GO用量分别为5.20、3.50、0.0130 g/100 mL蒸馏水时,对应GO/PS复合膜的TS、EB和WVP分别为1.79 MPa、66.58%和4.08×10^(-9)g/(m·s·Pa)。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均表明该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的GO/PS复合膜。与未添加GO的PS膜相比,GO/PS复合膜的WS、WVP和T均显著降低,而TS和EB显著提高,表明该工艺可以制备出机械性能较好的GO/PS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氧化石墨烯 复合 响应面实验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孔处理对建筑铝材复合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9
作者 刘艳芬 陈昭怡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9,49,共8页
以常用建筑铝材—6061铝合金作为基体,在添加PTFE乳液的电解液中制备复合阳极氧化膜,然后分别采用锆盐溶液、锂盐溶液对复合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处理,并与沸腾去离子水和镍盐溶液的封孔效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复合阳极氧化膜在不同溶液中... 以常用建筑铝材—6061铝合金作为基体,在添加PTFE乳液的电解液中制备复合阳极氧化膜,然后分别采用锆盐溶液、锂盐溶液对复合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处理,并与沸腾去离子水和镍盐溶液的封孔效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复合阳极氧化膜在不同溶液中封孔处理后表面致密性都好于未封孔复合阳极氧化膜,耐蚀性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厚度未增加。锂盐溶液封孔后复合阳极氧化膜表面致密性良好,主要成分为Al、O、S、C、F和Li元素,其质量损失和腐蚀速率仅为28.74 mg/dm^(2)和1.04×10^(-3)mm/a,腐蚀电流密度(9.52×10^(-8)A/cm^(2))较未封孔复合阳极氧化膜的降低幅度接近一个数量级,表现出优异耐蚀性。在锂盐溶液封孔过程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水合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锂等物质,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双重封孔效果,有效的抑制腐蚀介质腐蚀并降低腐蚀速率,因而锂盐溶液封孔后复合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好于沸腾去离子水、镍盐溶液或锆盐溶液封孔后复合阳极氧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阳极氧化 建筑铝材 耐蚀性 封孔处理 锂盐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范文广 郑海君 +4 位作者 田辉 任海伟 田亚琴 潘立超 杨伟霞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434,共10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O_(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复合膜在紫外屏蔽、抗菌、乙烯清除、智能响应等方面发挥的多元化功能,总结了在果蔬保鲜和肉类包装领域应用较广泛的纳米TiO_(2)复合膜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TiO_(2)应用在食品包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TiO_(2)复合膜在未来功能化以及智能化食品包装领域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TiO_(2)) 复合 应用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型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食用膜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欧 张晓湘 +5 位作者 徐小涵 孙玥 梁进 李雪玲 李梅青 张海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8,共9页
以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复合膜基材,天然抗氧化剂为活性物质,制备具有抑制脂质氧化且可食用的活性保鲜膜。通过膜的机械性能、微观结构、物理性质与抗氧化性能,优化添加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并分析复合膜对核桃油贮藏保质效果。结果... 以壳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复合膜基材,天然抗氧化剂为活性物质,制备具有抑制脂质氧化且可食用的活性保鲜膜。通过膜的机械性能、微观结构、物理性质与抗氧化性能,优化添加抗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并分析复合膜对核桃油贮藏保质效果。结果表明,8种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复合膜的阻氧性能(P<0.05),其中虾青素、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添加后使得油脂过氧化值减少约80%,且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当虾青素添加浓度为0.3%时,复合膜表现最佳性能,抗拉强度为6.546 MPa,断裂伸长率为69.962%,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80.1%,水蒸气渗透率为1.21 g·mm/m^(2)·h·kPa;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膜表面平整光滑、规则、均匀;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成膜材料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差示扫描热量仪分析表明虾青素复合膜的热焓值最高,达到233.940 J/g,热稳定性最好。将含虾青素的复合膜包裹核桃油后,油脂过氧化值比对照降低81.8%,共轭二烯及共轭三烯值分别下降44.4%和66.4%。添加虾青素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膜能够显著延缓油脂氧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食用 氧化 虾青素 核桃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与多糖复合膜制备及对冷藏虹鳟脂质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晨辉 黄丽 +5 位作者 白淑艳 葛凯博 覃东立 陈中祥 王鹏 高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09-215,共7页
寻找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制备可食用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材料制备可食性保鲜膜,并分别复合壳聚糖、果胶及海藻酸钠3种多糖,研究多糖的添加对明胶膜物理性质、微观结构及对冷藏虹鳟脂质氧化情况的影响。... 寻找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制备可食用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材料制备可食性保鲜膜,并分别复合壳聚糖、果胶及海藻酸钠3种多糖,研究多糖的添加对明胶膜物理性质、微观结构及对冷藏虹鳟脂质氧化情况的影响。膜的微观结构表明多糖与明胶之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结构,红外光谱显示添加多糖影响了O—H键的弯曲和伸缩振动,从而影响了氢键的形成。果胶和海藻酸钠的添加将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提高,同时壳聚糖将明胶膜的透光率最多降低30%。虹鳟冷藏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处理的虹鳟将菌落总数可接受限值从9 d延长至12 d左右,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也有类似结果,脂肪酸构成表明复合膜的处理延缓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综上,明胶经多糖复合后形成的活性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多糖 复合 虹鳟 脂质氧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溶剂诱导相分离聚丙烯腈-掺铝氧化锌/石墨烯红外隐身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张楠 李洪启 刘栋良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利用六水合硝酸锌和九水合硝酸铝为主要反应物,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掺铝氧化锌(AZO)。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以聚丙烯腈(PAN)、AZO和石墨烯(graphene)为原料,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的柔性复合薄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利用六水合硝酸锌和九水合硝酸铝为主要反应物,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掺铝氧化锌(AZO)。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以聚丙烯腈(PAN)、AZO和石墨烯(graphene)为原料,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的柔性复合薄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成像、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红外成像等方法,对制备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AN-AZO薄膜中,AZO质量分数为15%时,薄膜的红外发射率为0.28。AZO粒子的导电性使辐射能在复合材料内部得到更好的传导和分散,降低了红外发射率,但随着AZO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导致红外发射率增大。考虑到π波段的光学跃迁,大多数碳材料可以用作光吸收剂。为增强红外隐身性能,引入石墨烯,制备了PAN-AZO/graphene复合薄膜,在8~14μm波段红外发射率低至0.23,表现出良好的热伪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铝氧化 石墨烯 复合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铁磁性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全碳膜
14
作者 王悦 王欣 于显利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3,I0004,I0005,共11页
具有铁磁性质的纳米碳材料在自旋电子学、生物医学成像、电极和染料吸附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石墨烯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拥有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呈现出室温铁磁有... 具有铁磁性质的纳米碳材料在自旋电子学、生物医学成像、电极和染料吸附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石墨烯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拥有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呈现出室温铁磁有序结构。为了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性能稳定的全碳膜,采用热还原结合双维度碳复合策略,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rGOFs)的rGO-rGOFs全碳复合膜,并对全碳膜的铁磁性机理及磁阻效应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引入适量rGOFs可将rGO膜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从0.0083 A·m^(2)·kg^(–1)提升至0.0960 A·m^(2)·kg^(–1),铁磁性增强是碳膜的空位缺陷和sp3(C–C)态共同作用导致的。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排除了样品中金属杂质可能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干扰。此外,在室温、±1 T磁场下,磁阻(Magnetoresistance,MR)曲线显示样品MR为负值。通过调控材料的表面拓扑形貌和sp3(C–C)/sp2(C=C)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这种新型全碳薄膜有望在未来应用于自旋电子器件和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碳复合 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 室温铁磁性 磁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Ti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有机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研究
15
作者 谷永瑞 焦进超 +2 位作者 张津 连勇 郑开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6-68,共13页
目的研究AZ91-Ti表面MAO/有机复合涂层的长效防护性,以及其膜下腐蚀行为。方法在AZ91-Ti表面制备EP/PU和MAO/EP/PU等2种膜层,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划伤试验等系统对比研究涂层的性能,并分析涂层的失效机制。结果电化学测试... 目的研究AZ91-Ti表面MAO/有机复合涂层的长效防护性,以及其膜下腐蚀行为。方法在AZ91-Ti表面制备EP/PU和MAO/EP/PU等2种膜层,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划伤试验等系统对比研究涂层的性能,并分析涂层的失效机制。结果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2种涂层的阻抗值均随着盐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然而,单一EP/PU涂层在720 h盐雾试验后出现明显鼓泡现象,而MAO/EP/PU复合涂层在960 h盐雾试验后无明显变化。单一EP/PU涂层的膜下腐蚀呈现横向扩展的局部腐蚀和丝状腐蚀特征,MAO涂层能够有效抑制腐蚀介质的横向扩散,从而显著提升复合涂层的耐久性。划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体系下AZ91-Ti的腐蚀扩展面积与AZ91相当。结论MAO中间层通过机械互锁和化学稳定双重作用,显著提升了有机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和腐蚀介质阻挡能力,有效提高了AZ91-Ti复合材料的长周期耐腐蚀性能,使其达到了同等防护下商用AZ91镁合金的水平,为AZ91-Ti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空气喷涂 耐腐蚀 下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时间对Zr-1Nb合金MAO/Cr复合涂层1100℃蒸汽氧化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王兴平 董小丽 +4 位作者 蔺殊嘉 王栋堂 路文娟 薛文斌 廖燚钊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45-155,共11页
目的研究氧化时间对MAO/Cr复合涂层1100℃蒸汽氧化行为的影响,揭示该涂层在高温环境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和氧化机制。方法采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Zr-1Nb合金表面制备MAO膜,并借助磁过滤阴极真空弧离子镀(FCVAD)技术沉积Cr层,组成均匀致密... 目的研究氧化时间对MAO/Cr复合涂层1100℃蒸汽氧化行为的影响,揭示该涂层在高温环境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和氧化机制。方法采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Zr-1Nb合金表面制备MAO膜,并借助磁过滤阴极真空弧离子镀(FCVAD)技术沉积Cr层,组成均匀致密的MAO/Cr复合涂层。采用热重分析仪(TGA)评估二者在1100℃蒸汽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考察复合涂层在氧化前后的截面结构、金相组织、物相组成、成分深度分布。结果在1100℃蒸汽环境中,当氧化时间从600 s延长至5400 s时,MAO/Cr复合涂层外表面Cr层完全氧化后,Cr/Zr界面附近的Cr_(2)O_(3)通过Zr的还原作用,形成了还原金属Cr层。在还原Cr层中,微量的ZrO_(2)加速了氧原子向锆合金基体内的扩散速度。MAO膜中间层在高温蒸汽环境中出现了溶解现象,ZrO_(2)转变为Zr_(3)O相,但依然减缓了氧原子向锆合金基体内的扩散。同样,在1100℃氩气中高温退火处理后,MAO膜也出现了溶解现象,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更多的氧原子溶解,并进入锆合金基体和金属Cr层。相对于1100℃氩气环境,高温蒸汽环境加速了MAO膜中间层的溶解。结论在1100℃蒸汽环境中,MAO/Cr复合涂层提高了Zr-1Nb合金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O/Cr复合涂层 氧化时间 高温蒸汽氧化 高温退火 微弧氧化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O_(4)@rGO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
17
作者 韦浩桐 陈文凯 +2 位作者 吴丹 刘宇琪 赵焕新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将高级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耦合,制备具有催化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复合分离膜,能有效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性能。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MoO_(4)@rG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抽滤和高压固定方式制备了CoMoO_(4)@rGO复合膜。通过SEM可以观察到CoMoO_... 将高级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耦合,制备具有催化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复合分离膜,能有效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性能。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MoO_(4)@rG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抽滤和高压固定方式制备了CoMoO_(4)@rGO复合膜。通过SEM可以观察到CoMoO_(4)纳米棒分散在薄片状rGO中,XRD和FTIR等表征手段均证实了复合膜的成功制备。进一步研究了复合膜在过一硫酸盐(PMS)辅助下对亚甲基蓝(MB)的处理性能。结果表明,在rGO掺杂量为1%(质量分数),PMS浓度为0.3 mmol/L,催化功能层负载量为79.37 g/m^(2),操作压力为5.00×10^(-3) MPa以及pH为3~7条件下,复合膜在2 min内对MB的去除率达到100%。同时,催化功能层通过活化PMS对污染物的分解可有效缓解膜污染。10次连续循环使用后,该复合膜仍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了非自由基(^(1)O_(2)与表面介导氧化)和自由基(O_(2)^(·-))协同机制均对CoMoO_(4)@(1%)rGO复合膜去除MB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O_(4) rGO 高级氧化 复合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复合润滑膜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润滑作用
18
作者 冯智 贾恩东 +1 位作者 刘涛 陆海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微弧氧化(MAO)技术可明显改善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然而微弧氧化后的陶瓷层显示出较高的粗糙度,导致铝合金在摩擦过程中磨损较大。为改善铝合金抗磨性能,通过热压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聚合物在铝合金微弧氧化后的陶瓷层... 微弧氧化(MAO)技术可明显改善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然而微弧氧化后的陶瓷层显示出较高的粗糙度,导致铝合金在摩擦过程中磨损较大。为改善铝合金抗磨性能,通过热压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聚合物在铝合金微弧氧化后的陶瓷层表面制备一种具有优异润滑性能的复合膜,在不同频率、载荷和润滑条件下表征复合膜的润滑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复合膜的形成方式和润滑机制。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摩擦因数仅为无膜时的1/4,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复合膜在干摩擦、油润滑以及高速工作条件下,都保持了良好的润滑特性,但在水环境下复合润滑膜会发生局部溶解,润滑性能较差;复合膜的网络结构和聚合物的自润滑特性共同起到了优异的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润滑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微弧氧化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卫嘉莉 刘飞 +2 位作者 袁德勇 刘晓鹤 董帅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0-133,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20 kHz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制备MAO膜层,随后在MAO膜层上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分析(EDS)... 目的探究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20 kHz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制备MAO膜层,随后在MAO膜层上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表征了MAO及MAO/Ni-P膜层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对应的元素组成分布,通过形貌特征分析镀镍层的形核机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P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估了膜层的耐蚀性能。结果随着频率的增加,MAO膜层上的微孔尺寸逐渐减小,致密度增加,当电流脉冲频率为20 kHz时MAO膜层耐蚀性最好,其腐蚀电流密度为3.51×10^(−7)A/cm^(2)。在不同电流脉冲频率的MAO膜层上进行化学镀镍后,0.5 kHz的MAO/Ni-P膜层的形态最好,其Ni-P膜层厚度为18.5μm。随着MAO电流脉冲频率的升高,后续镀镍层的厚度逐渐降低,20 kHz的镀层厚度仅为8.2μ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0.5 kHz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最好,腐蚀电流密度最低,比单一MAO膜层低1个数量级,为6.53×10^(−8)A/cm^(2)。结论MAO/Ni-P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整体高于MAO膜层。提高电流脉冲频率增强了MAO膜层的耐腐蚀性能,但不利于化学镀镍层的形成。0.5 kHz的MAO膜层耐蚀性较差,但其MAO/Ni-P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流脉冲频率 化学镀镍 MAO/Ni-P复合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铝材表面复合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艳芬 陈昭怡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90,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铝材表面性能,以满足苛刻的应用要求,采用添加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乳液的电解液在铝材表面制备复合阳极氧化膜,研究了PTFE乳液体积分数对复合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厚度、耐腐蚀与抗磨损...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铝材表面性能,以满足苛刻的应用要求,采用添加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乳液的电解液在铝材表面制备复合阳极氧化膜,研究了PTFE乳液体积分数对复合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厚度、耐腐蚀与抗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阳极氧化膜表面吸附一些白色PTFE颗粒,孔洞和凹坑的数量与常规阳极氧化膜相比有所减少,但PTFE乳液体积分数变化会对复合阳极氧化膜的形貌特征、吸附的PTFE颗粒的分布状况、成分、厚度、耐腐蚀与抗磨损性能造成一定影响。添加12 mL/L PTFE乳液制备的复合阳极氧化膜致密性较好,并且表面吸附较多PTFE颗粒(含量接近3%),其厚度约为20μm,腐蚀电流密度仅为9.07×10^(-7) A/cm^(2),并且在相同腐蚀介质中浸泡14 d后整体腐蚀程度最轻,耐腐蚀性能明显好于常规阳极氧化膜和其它复合阳极氧化膜。该复合阳极氧化膜还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磨损量和摩擦系数仅为8.4 mg和0.52,与常规阳极氧化膜相比分别降低45%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阳极氧化 建筑铝材 PTFE乳液体积分数 耐腐蚀性能 抗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