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_(1.5)Al_(0.5)Ge_(1.5)(PO_4)_3基固体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锂离子导电行为 被引量:5
1
作者 余涛 韩喻 +3 位作者 王珲 熊仕昭 谢凯 郭青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将聚氧化乙烯(PEO)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 TFSI)混合(固定EO/Li摩尔比为13)后,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Li_(1.5)Al_(0.5)Ge_(1.5)(PO_4)_3(LAGP)与PEO质量比的LAGP-PEO(Li TFSI)固体复合电解质体系.结合电化学阻抗法、表... 将聚氧化乙烯(PEO)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 TFSI)混合(固定EO/Li摩尔比为13)后,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Li_(1.5)Al_(0.5)Ge_(1.5)(PO_4)_3(LAGP)与PEO质量比的LAGP-PEO(Li TFSI)固体复合电解质体系.结合电化学阻抗法、表面形貌表征以及与惰性陶瓷填料(SiO_2,Al_2O_3)性能的对比分析,探讨了LAGP在固体复合电解质中的作用机理以及锂离子的导电行为.结果表明,在以LAGP为主相的固体复合电解质中,PEO主要处于无定形态,整个体系主要为PEO与Li TFSI的络合相、LAGP与PEO(Li TFSI)相互作用形成的过渡相和LAGP晶相.其中LAGP作为主要的导电基体不仅起到降低PEO结晶度、改善两相导电界面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可以作为离子传输的通道,降低锂离子迁移的活化能,从而使离子电导率得到提高.当LAGP与PEO的质量比为6∶4时,固体复合电解质的成膜性能最好,离子电导率最高,在30℃时为2.57×10^(-5)S/cm,接近LAGP的水平,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复合电解质 Li1.5Al0.5Ge1.5(PO4)3 聚氧化乙烯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98)Ce_(0.9)Y_(0.1)O_(3-α)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桂林 陈蓉 仇立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8-419,421,共3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非化学计量性固体电解质Ba0 .98Ce0 .9Y0 .1O3 -α,分别用氢浓差电池及氧浓差电池方法研究了在 60 0~ 10 0 0℃范围Ba0 .98Ce0 .9Y0 .1O3 -α的离子导电特性。结果表明 ,Ba0 .98Ce0 .9Y0 .1O3 -α固体电解质在...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非化学计量性固体电解质Ba0 .98Ce0 .9Y0 .1O3 -α,分别用氢浓差电池及氧浓差电池方法研究了在 60 0~ 10 0 0℃范围Ba0 .98Ce0 .9Y0 .1O3 -α的离子导电特性。结果表明 ,Ba0 .98Ce0 .9Y0 .1O3 -α固体电解质在氢气气氛中几乎为纯质子导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98Ce0.9Y0.1O3 固体电解质 离子导电性 钙钛矿型氧化物 质子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Li_(1.3)Al_(0.3)Ti_(1.7)(PO_4)_3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海亮 吴显明 +2 位作者 陈上 丁其晨 陈守彬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5-199,共5页
以固相法合成锂离子固体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以下简称LATP)。研究了合成温度以及烧结时间对其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交流阻抗技术对合成材料的物相、形貌和离子导电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900℃条... 以固相法合成锂离子固体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以下简称LATP)。研究了合成温度以及烧结时间对其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交流阻抗技术对合成材料的物相、形貌和离子导电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900℃条件下合成了纯相LATP,颗粒大小均匀,900℃下烧结4 h,得到的烧结片致密,离子电导率达3.07×10-4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Li1.3Al0.3Ti1.7(PO4)3 固体电解质 LATP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填充PVDF-HFP电解质的Li^+离子输运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朝晖 苏光耀 +2 位作者 王霞瑜 李小平 高德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46-549,共4页
采用纳米Al2O3填充PVDF-HFP共聚物的方法,通过液-液萃取法制备了聚合物多孔膜。运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Al2O3含量对PVDF-HFP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Li+离子迁移数、Li+离子输运活化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填充纳米Al2O3的PVDF-HFP膜的FT-IR... 采用纳米Al2O3填充PVDF-HFP共聚物的方法,通过液-液萃取法制备了聚合物多孔膜。运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Al2O3含量对PVDF-HFP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Li+离子迁移数、Li+离子输运活化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填充纳米Al2O3的PVDF-HFP膜的FT-IR光谱图,从微观上说明了Al2O3与聚合物电解质膜中的PVDF-HFP基体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迁移数 离子输运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解质材料[BMIM]ClO_3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物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丹 范洪涛 于秀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131-2134,共4页
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酸盐([BMIM]ClO3),用IR、NMR、DSC-TG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相关物化性能,如密度、表面张力、黏度、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等,并考察了该离子液体的溶剂性能。结果表明,... 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酸盐([BMIM]ClO3),用IR、NMR、DSC-TG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相关物化性能,如密度、表面张力、黏度、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等,并考察了该离子液体的溶剂性能。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作为新型的电解质材料,具有低黏度、高电导率,密度、表面张力、黏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温度符合Arrhenius方程。该离子液体与多数常规溶剂互溶,并对某些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为离子液体在选矿、电解金属氧化物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BMIM]ClO3 电解质材料 物化性能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Mg掺杂LaGaO_3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导电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敏 许育东 +2 位作者 刘宁 汪灿 MAJEWSKI P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5-611,共7页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Sr、Mg掺杂的LaGaO3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了不同Sr、 Mg掺杂量对LSGM材料的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r、Mg掺杂量的增加,LSGM材料的电导率开始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逐步降低,LSGM1520和LSGM2015具有最高电导率, 此...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Sr、Mg掺杂的LaGaO3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了不同Sr、 Mg掺杂量对LSGM材料的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r、Mg掺杂量的增加,LSGM材料的电导率开始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逐步降低,LSGM1520和LSGM2015具有最高电导率, 此时材料由单一的立方相组成;LSGM材料的离子电导率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n(σT) 与l/T关系曲线呈现两段不同斜率的直线,交点温度为T*,当测试温度低于T*时,氧离子迁移激活能大于温度高于T*的激活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Mg掺杂LaGaO3 固体电解质 相对密度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b_(0.9)Mg_(0.1)O_(3-a)固体电解质的合成及其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向军 李莉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3-396,共4页
利用高温高压法制备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KNb0 9Mg0 1 O3 a固体电解质。阻抗谱分析发现 ,样品的晶界效应比较明显 ,电导率主要取决于晶界电导。根据测得的阻抗谱 ,提出了等效电路。通过对阻抗谱数据进行拟合 ,获得了晶粒、晶界及总... 利用高温高压法制备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KNb0 9Mg0 1 O3 a固体电解质。阻抗谱分析发现 ,样品的晶界效应比较明显 ,电导率主要取决于晶界电导。根据测得的阻抗谱 ,提出了等效电路。通过对阻抗谱数据进行拟合 ,获得了晶粒、晶界及总电导率。在测量温度范围内 ,电导率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满足Arrhenius经验公式。Mg2 + 掺杂显著提高了样品的电性能 ,70 0℃时KNb0 9Mg0 1 O3-a的氧离子电导率为 1 2× 10 - 3S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KNBO3 离子导体 交流阻抗谱 高温高压 电解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1.03)Ce_(0.8)Dy_(0.2)O_(3-α)固体电解质的合成及其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蓉 马桂林 李宝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00-1204,共5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Dy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该样品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分别用气体浓差电池方法和氢泵(氢的电化学透过)方法研究了它在600~1000℃下的...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Dy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该样品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分别用气体浓差电池方法和氢泵(氢的电化学透过)方法研究了它在600~1000℃下的质子和氧离子导电特性,并与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8Dy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Ba1.03Ce0.8Dy0.2O3-α的质子导电性优于BaCe0.8Dy0.2O3-α。Ba1.03Ce0.8Dy0.2O3-α在600~1000℃下氢气氛中的质子迁移数约为1,几乎是一个纯质子导体,而BaCe0.8Dy0.2O3-α在氢气氛中600~800℃下是一个纯质子导体,在高于800℃时是一个质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这两个样品在氧气氛中均是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具有几乎相同的氧离子迁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合成 离子导电性 Ba1.03Ce0.8Dy0.2O3 BaCe0.8Dy0.2O3 铈酸钡 气体浓差电池 非化学计量性 固体 氧化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7)La_(3)Zr_(2)O_(12)基氧化铝薄膜的制备及对固态电解质应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杨彦飞 陈志萍 +2 位作者 张立新 杨晓峰 刘烨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0-1047,共8页
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与锂负极相容性好的特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成为了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潜在替代品。然而,LLZO极易与空气中的CO_(2)、H_(2)O反应生成副产物Li_(2)CO_(3),致使LLZO离子... 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与锂负极相容性好的特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成为了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潜在替代品。然而,LLZO极易与空气中的CO_(2)、H_(2)O反应生成副产物Li_(2)CO_(3),致使LLZO离子电导率降低,甚至丧失。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先旋涂后烧结的方法在LLZO表面构筑氧化铝薄膜,借助致密氧化铝薄膜阻隔LLZO与空气的直接接触的特性,改善和提高LLZO的空气-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在LLZO表面构筑厚度约为13.34μm的无定形氧化铝薄膜层。该薄膜层有效提高了LLZO对气体的阻隔性,增大了LLZO表面疏水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Li_(2)CO_(3)的生成。同时,由于渗入LLZO中氧化铝对空隙的填充作用,强化了离子传输特性,使负载薄膜后LLZO的离子传导的活化能从0.40 eV降低至0.28eV,离子电导率从4.48×10^(5)S·cm^(-1)提高到5.06×10^(-5)S·cm^(-1),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7)La_(3)Zr_(2)O_(12) 固态电解质 氧化铝薄膜 透气性 离子电导率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ICON型Na_(1+x)Zr_(2)Si_(x)P_(3-x)O_(12)固态电解质及其钠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10
作者 许希军 林见烽 +2 位作者 罗雄伟 赵经纬 霍延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38,共15页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实现了商业化。然而,有限的锂资源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钠离子电池展现出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特性,并且钠盐资源更加丰富,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钠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有机电解液,这存...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实现了商业化。然而,有限的锂资源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钠离子电池展现出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特性,并且钠盐资源更加丰富,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钠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有机电解液,这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如漏液和燃烧等,采用固态电解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仍有待提升,且材料制备的一致性及与电极间的界面阻抗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针对离子电导率的问题,总结分析了不同价态离子取代的影响。针对存在的界面问题,从正极、负极两侧分析了现有Na_(1+x)Zr_(2)Si_(x)P_(3-x)O_(12)电解质的界面改性方法。最后,对Na_(1+x)Zr_(2)Si_(x)P_(3-x)O_(12)电解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望推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Na_(1+x)Zr_(2)Si_(x)P_(3-x)O_(12) 离子电导率 界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钠离子固态电解质Na_3Zr_2Si_2PO_(12)及其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志珍 施思齐 +1 位作者 胡勇胜 陈立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5-126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探索了合成纯相Na3Zr2Si2PO12的条件,XRD分析表明前驱体中Na和P均过量10%时,在1050℃下烧结得到了纯相的Na3Zr2Si2PO12,而P不过量时,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少量的ZrO2杂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Na和P均过量10%时,烧结得到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探索了合成纯相Na3Zr2Si2PO12的条件,XRD分析表明前驱体中Na和P均过量10%时,在1050℃下烧结得到了纯相的Na3Zr2Si2PO12,而P不过量时,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少量的ZrO2杂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Na和P均过量10%时,烧结得到的陶瓷片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了5.4×10-4S/cm,比P不过量时烧结得到样品的离子电导率(室温时为3.7×10-4S/cm)要高。进一步分析可知高温下P的挥发造成ZrO2杂质相的析出,从而使得离子电导率降低。与固相法相比,溶胶凝胶法需要的烧结温度更低,且制得的样品的离子传导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溶胶凝胶法 离子电导率 Na3Zr2Si2P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离子液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洪斌 杨欣 +3 位作者 马武林 高丽 叶珊珊 杜海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7-1160,共4页
采用简单易制的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作为离子液体,纳米Fe_3O_4作为胶凝剂制备准固态电解质。用油酸钾对纳米Fe_3O_4进行改性,考察纳米Fe_3O_4改性前后、不同质量比纳米Fe_3O_4对准固态电解质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简单易制的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作为离子液体,纳米Fe_3O_4作为胶凝剂制备准固态电解质。用油酸钾对纳米Fe_3O_4进行改性,考察纳米Fe_3O_4改性前后、不同质量比纳米Fe_3O_4对准固态电解质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Fe_3O_4改性后导致准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下降,当纳米Fe_3O_4含量为4%时,电导率最高;当纳米Fe_3O_4含量为12%时,I_3^-在Pt电极上的还原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离子液体 准固态电解质 NANO-FE3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TiO_2-SiO_2-P_2O_5和Li_2O-TiO_2-Al_2O_3-P_2O_5体系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 王淼 +4 位作者 李振华 尚学府 王恒 王幼文 徐亚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17-2221,共5页
The lithium ion-conductive solid electrolyte in the oxide systems of Li2O-TiO2-SiO2-P2O5 and Li2O-TiO2-Al2O3-P2O5 was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electrolyte pellets by cold-pressing method is 13 mm in diame... The lithium ion-conductive solid electrolyte in the oxide systems of Li2O-TiO2-SiO2-P2O5 and Li2O-TiO2-Al2O3-P2O5 was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electrolyte pellets by cold-pressing method is 13 mm in diameter, about 1 mm in thickness. Phase identification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ts were carried out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pellet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AC imped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ulterate other cations can improve the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The maximum ionic conductivity in the samples is 9.912 × 10-4 S·cm-1 in the Li2O-TiO2-SiO2-P2O5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O-TiO2-SiO2-P2O5 Li2O-TiO2-Al2O3-P2O5 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石型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及电极界面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雅男 柳欢 +2 位作者 徐薇 白杰 李春萍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9-2122,共14页
石榴石型Li_(7)La_(3)Zr_(2)O_(12)(LLZO)固态电解质因高安全性且对锂金属稳定成为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但是,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还有待提高以及固-固界面不良接触导致的界面电阻大等问题使LLZO基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了... 石榴石型Li_(7)La_(3)Zr_(2)O_(12)(LLZO)固态电解质因高安全性且对锂金属稳定成为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但是,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还有待提高以及固-固界面不良接触导致的界面电阻大等问题使LLZO基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从石榴石型LLZO结构角度出发,探讨了锂离子输运机制并综述了提高离子电导率的策略及最新成果。针对固态锂电池无法避免的界面问题,从LLZO固态电解质与同为固态的电极接触方面,总结了优化界面的具体方法。最后,提出了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未来可研究的方向,并促进其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Li_(7)La_(3)Zr_(2)O_(12)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电解质/电极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Na_(3)Zr_(2)Si_(2)PO_(12)陶瓷电解质的喷雾干燥法制备及性能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榅凯 赵宁 +1 位作者 毕志杰 郭向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前钠离子电池采用的有机电解液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中NASICON型Na_(3)Zr_(2)Si_(2)PO_(12)电解质具有宽电化学窗口、高机械强度、对空气稳定、高离子电导率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已有研... 目前钠离子电池采用的有机电解液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中NASICON型Na_(3)Zr_(2)Si_(2)PO_(12)电解质具有宽电化学窗口、高机械强度、对空气稳定、高离子电导率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已有研究的陶瓷生坯由于黏结剂包覆不均匀导致生坯内部气孔较多,难以烧成高致密、高离子电导的陶瓷电解质。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法,在Na_(3)Zr_(2)Si_(2)PO_(12)颗粒表面均匀包覆黏结剂的同时对颗粒进行球形造粒,实现颗粒接近正态分布的粒度级配,从而有效提高了颗粒间接触、降低了陶瓷坯体的孔隙率。制备的Na_(3)Zr_(2)Si_(2)PO_(12)陶瓷电解质的致密度达到97.5%,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6.96×10^(–4) S·cm^(–1),远高于常规方法的致密度(88.1%)和离子电导率(4.94×10^(–4) 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喷雾干燥法 致密度 离子电导率 Na_(3)Zr_(2)Si_(2)PO_(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MgZrNi1.5(PO4)3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张运臣 江津河 +1 位作者 马欣欣 刘方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96-6099,共4页
镁离子电池发展到现在,能够适合其多次充放电的稳定结构液相电解质至今没突破,使镁离子电池的发展应用严重受限[1-2]。如有优良的固体电解质[2-3]取代受限的液相电解质,镁离子电池的发展将上升一个维度。本实验的研究是通过溶胶-凝胶法... 镁离子电池发展到现在,能够适合其多次充放电的稳定结构液相电解质至今没突破,使镁离子电池的发展应用严重受限[1-2]。如有优良的固体电解质[2-3]取代受限的液相电解质,镁离子电池的发展将上升一个维度。本实验的研究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镁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MgZrNi1.5(PO4)3,用Ni2+取代原有固体电解质MgZrNi1.5(PO4)3中一部分Zr4+,通过加入镍离子加大原有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同时能加大电解质原有容量。通过实验证明,经过溶胶-凝胶法并进行离子取代,制备出的镁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电导率较原有固体电解质有较大提高,810℃温度下合成后的样品,电导率达到6.2×10-6 S/cm,比未经离子取代的固体电解质Mg0.5Zr2(PO4)3[2],电导率提高明显,为今后镁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体电解质 MgZrNi1.5(PO4)3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PMMA/CaCO3(SiO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国庆 马莉 +2 位作者 吴忠杰 张海燕 倪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560,共6页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 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由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制备的几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膜P(VDF-HFP)-PMMA/CaCO3(Si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提高CPE的吸液率,从而增大其离子导电率.在P(VDF-HFP)与PMMA质量比为1∶1条件下制得的CPE性能最佳.用P(VDF-HFP)-PMMA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级SiO2、CaCO3进行复合制成的聚合物膜,无机粒子的加入没有破坏原来聚合物非晶结构;室温下CPE的电导率达到3.42 m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 V.电池Li/CPE/GMS(石墨基材料)的测试证明,CPE与石墨负极有很好的相容性.聚合物电池Li/CPE(CaCO3)/LiCoO2比Li/CPE)(SiO2)/LiCoO2具有更优越的倍率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PMMA 纳米CACO3 纳米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O_3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梁广川 刘文西 +2 位作者 陈玉如 孙淑英 刘静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70,,7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Bi2O3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概述了Bi2O3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一般性质及掺杂剂对材料性能(特别是相成分和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此材料抗老化相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特点,提出... 综述了近年来Bi2O3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概述了Bi2O3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一般性质及掺杂剂对材料性能(特别是相成分和电导率)的影响,并对此材料抗老化相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特点,提出了今后在Bi2O3基电解质研究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O3 燃料电池 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Li_(9-nx)M^(n+)_xN_2Cl_3(M=Na、Mg、Al)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景燕 贾永忠 +1 位作者 马培华 张逢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21-927,共7页
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固体电解质Li_(9-nx)M^(n+)_xN_2Cl_3(M=Na、Mg、Al)。利用粉末 X射线衍射测定样品结构。测定了离子电导率 ,分解电压和电子电导。得出掺杂可以提高快离子导体材料 Li_9N_2Cl_3的电导率。并讨论了掺杂阳离子的半径和... 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固体电解质Li_(9-nx)M^(n+)_xN_2Cl_3(M=Na、Mg、Al)。利用粉末 X射线衍射测定样品结构。测定了离子电导率 ,分解电压和电子电导。得出掺杂可以提高快离子导体材料 Li_9N_2Cl_3的电导率。并讨论了掺杂阳离子的半径和价态与替代离子的关系和影响。使用 x=0.05mol的二价镁离子替代 Li_9N_2Cl_3中的 Li+离子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Li9N2Cl3 锂快离子导体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胡敏酸与Fe^3+、Al^3+、Mn^2+金属离子配位机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强 魏世强 黄玉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69,共4页
关键词 胡敏酸 Fe^3+、Al^3+、Mn^2+金属离子 红外光谱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