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ck-induced reaction behavior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reactive material 被引量:3
1
作者 Ying Yuan Zhen-yang Liu +4 位作者 Suo He Chao Ge Qing-bo Yu Yuan-feng Zheng Hai-fu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687-1698,共12页
In this paper,the ballistic impact experiments,including impact test chamber and impact double-spaced plates,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behaviors of a novel functionally graded reactive material(FGRM),which ... In this paper,the ballistic impact experiments,including impact test chamber and impact double-spaced plates,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behaviors of a novel functionally graded reactive material(FGRM),which was composed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aluminum(PTFE/Al)and PTFE/Al/bismuth trioxide(Bi_(2)O_(3)).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impact direction of the FGRM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action.With the same impact velocity,when the first impact material was PTFE/Al/Bi_(2)O_(3),compared with first impact material PTFE/Al,the FGRM induced higher overpressure in the test chamber and larger damaged area of double-spaced plates.The theoretical model,which considered the shock wav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the effect of the shock wave on reaction efficiency,and penetration behaviors,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reaction behaviors of the FGRM.The model predicted first impact material of the FGRM with a higher shock impedance was conducive to the reaction of reactive materials.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provides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eactiv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ly graded reactive material PTFE/al Reaction behavior Ballistic impact experiments Reaction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PTFE/Al/TiH_(2) reactive jet with different TiH_2 content 被引量:2
2
作者 Chunlan Jiang Jingbo Zhang +2 位作者 Rong Hu Liang Mao 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68-176,共9页
Titanium hydride(TiH_(2)), a promising high-energy additive, is doped into PTFE/Al to optimize the energy output structure of the reactive jet and strive for better aftereffect damage ability to the target. Six types ... Titanium hydride(TiH_(2)), a promising high-energy additive, is doped into PTFE/Al to optimize the energy output structure of the reactive jet and strive for better aftereffect damage ability to the target. Six types of PTFE/Al/TiH_(2) reactive liners with different TiH_(2) content are prepared by the molding and sintering method. The energy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PTFE/Al/TiH_(2) reactive jet are tested by the transient explosion energy test, and are characterized from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delay time,pressure history, and temperature history of the energy release process are obtained, then the actual value of released energy and re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active jet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PTFE/Al/TiH_(2) jet initially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iH_(2) content. When the TiH_(2) content is 10%, the actual value of released energy and rea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24% and 6.4%,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PTFE/Al jet. The reaction duration of the reactive material i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as the TiH_(2) content increased from 0% to 30%. Finally,combined with the energy release behaviors of PAT material and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process of liner,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TiH_(2) on energy release of the reactive jet is expou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TiH_(2) reactive materials Shaped charge Impact energy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反应材料聚能粒子流释能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晋红 薛瑞峰 +1 位作者 刘迎彬 张艺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Ni/Al反应材料聚能粒子流在不同位置的能量释放规律,采用冷压成型技术制备了3种镍铝摩尔比分别为2∶1、1∶1和1∶2反应材料药型罩,用连续密封罐超压测试系统对Ni/Al反应材料聚能粒子流在密封罐内对间隔靶的毁伤及超压进行测试,进... 为研究Ni/Al反应材料聚能粒子流在不同位置的能量释放规律,采用冷压成型技术制备了3种镍铝摩尔比分别为2∶1、1∶1和1∶2反应材料药型罩,用连续密封罐超压测试系统对Ni/Al反应材料聚能粒子流在密封罐内对间隔靶的毁伤及超压进行测试,进而对其释能行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聚能粒子流对间隔靶板的毁伤效应先减小后增大;前密封罐中,镍铝摩尔比为1∶1时的聚能粒子流释能最多,化学反应效率最高,为57.4%;后密封罐中,镍铝摩尔比为2∶1时的释能最多,且总释能最多,为23.12 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 反应材料 药型罩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Al反应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63
4
作者 阳世清 徐松林 张彤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2,62,共5页
氟聚物基反应材料是一种主要由氟聚物和金属填料组成的亚稳态含能复合材料,也是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较多的一种新型含能材料。采用冷压、热烧结法制备了PTFE/Al反应材料,测试了其理化性能、热分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氟聚物基反应材料是一种主要由氟聚物和金属填料组成的亚稳态含能复合材料,也是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较多的一种新型含能材料。采用冷压、热烧结法制备了PTFE/Al反应材料,测试了其理化性能、热分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压制成型和烧结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材料 PTFE al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江垚 贺跃辉 +2 位作者 黄伯云 林均品 杨帆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8-22,共5页
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兼备陶瓷和金属多孔材料的性能优势,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无机多孔材料。目前,对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包括以下3个方面:反应合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孔结构形成过程和机理;偏... 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兼备陶瓷和金属多孔材料的性能优势,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无机多孔材料。目前,对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包括以下3个方面:反应合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孔结构形成过程和机理;偏扩散-反应合成-烧结制备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偏扩散-反应合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应用及其潜力。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包括多孔体、多孔膜和多孔纸型膜等多种形式;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膨胀特性、孔结构性能、抗环境腐蚀性能及焊接性能;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现有应用范围主要包括过程工业中流体介质的过滤分离净化,以及化学工业中复合钯膜的支撑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金属间化合物 多孔材料 反应合成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i-W活性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及其释能特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元建 陈进 +4 位作者 王军 曾羽 袁宝慧 梁争峰 李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用Hopkinson杆对Al-Ni-W活性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测量Al-Ni-W活性材料在不同速度下撞击反应所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对材料的释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Ni-W材料在动态压缩条件下,没有发生应变硬化和应变率硬化效应,材料断... 用Hopkinson杆对Al-Ni-W活性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测量Al-Ni-W活性材料在不同速度下撞击反应所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对材料的释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Ni-W材料在动态压缩条件下,没有发生应变硬化和应变率硬化效应,材料断裂裂纹主要在Al/W和Al/Ni的两相界面处萌生;活性破片撞击钢板时引发反应的速度阈值不大于713 m/s,且活性材料反应释放的化学能和产生的准静态压力与速度呈线性关系;当活性破片在1 176 m/s的速度下撞击目标时,能量释放量达到2.23 k J/g,高于发生金属间化合反应释放的能量,表明有部分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W 活性材料 准静态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s^(-1)压缩应变率下Al-Teflon的反应现象 被引量:9
7
作者 冯彬 方向 +2 位作者 李裕春 王怀玺 毛益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9-603,共5页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得到了A类(烧结温度380℃,降温速率50℃·h^(-1))、B类(烧结温度350℃,降温速率70℃·h^(-1))两类Al-Teflon反应材料。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对两类试件反应现象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试件...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得到了A类(烧结温度380℃,降温速率50℃·h^(-1))、B类(烧结温度350℃,降温速率70℃·h^(-1))两类Al-Teflon反应材料。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对两类试件反应现象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试件密度测量,SEM微观形貌分析及高速摄影观察。结果表明,B类试件发生剧烈放热反应,A类试件没有反应发生。B类试件的应变硬化模量是A类试件的5.3倍,其在应力应变平面的反应区间为:真实应变1.2~2.2,真实应力60~80 MPa。A、B两类试件结晶度分别为63%和43%。在A类试件中发现大量纳米级聚四氟乙烯纤丝,可能对材料裂纹拓展起阻碍作用。B类试件的反应现象与试件的强剪切作用及脆性开裂现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材料 al-Teflon 准静态压缩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C复合材料中TiC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二林 曾松岩 +1 位作者 曾晓春 李庆春 《粉末冶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研究了利用反应合成法制备Al/TiC复合材料的反应过程,温度特性,以及钛粉粒度对它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合成的反应机理。通过SEM观察了Al/TiC复合材料中TiC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可以利用纯组元的反应合成制备A... 研究了利用反应合成法制备Al/TiC复合材料的反应过程,温度特性,以及钛粉粒度对它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合成的反应机理。通过SEM观察了Al/TiC复合材料中TiC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可以利用纯组元的反应合成制备Al/TiC复合材料,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具有尺寸细小(0.1~1μm)、分布均匀的特点。钛粉粒度对反应过程的温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生成相组成及TiC形貌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合成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复合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TFE活性材料的冲击压力对冲击释能规律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郑雄伟 袁宝慧 +2 位作者 陈进 梁争峰 陈元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将铝粉(Al)和聚四氟乙烯(PTFE)混合压制成型,经弹道枪发射获得速度,并撞击密闭容器内部,通过压力测量获取活性材料能量释放量,研究冲击量对活性材料的能量释放特性。用高速摄像观察活性材料的反应现象。结果表明:冲击力较小时Al-PTFE活... 将铝粉(Al)和聚四氟乙烯(PTFE)混合压制成型,经弹道枪发射获得速度,并撞击密闭容器内部,通过压力测量获取活性材料能量释放量,研究冲击量对活性材料的能量释放特性。用高速摄像观察活性材料的反应现象。结果表明:冲击力较小时Al-PTFE活性材料与动态冲击力呈正比关系,当冲击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即弹道枪发射速度在1 200 m/s以上时,Al-PTFE活性材料能量能够完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TFE 活性材料 能量释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配比及粒径对Al-Teflon准静压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彬 方向 +2 位作者 李裕春 王怀玺 董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9-1213,共5页
为确定烧结温度、材料配比及粒径对铝-特氟龙(Al-Teflon)准静压反应现象的影响,利用万能实验机对Al-Teflon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了烧结温度、配比及粒径影响下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反应率数据.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 为确定烧结温度、材料配比及粒径对铝-特氟龙(Al-Teflon)准静压反应现象的影响,利用万能实验机对Al-Teflon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了烧结温度、配比及粒径影响下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反应率数据.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材料配比及粒径均影响材料的力学特性,改变了材料的形变及裂纹形成模式,进而影响准静压起始反应的激发;同时,材料配比影响反应完全度,当材料配比偏离化学平衡配比时,出现不完全反应现象;而随粒径减小,反应烈度及反应速率增加.Al-Teflon能够发生准静压反应的材料-工艺范围为: 烧结温度320~370 ℃,Al质量分数16%~36%,Al粉粒径小于12~14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材料 铝-特氟龙(al-Teflon) 准静态压缩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I-W活性材料组织性能及毁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进 曹召勋 +4 位作者 郭双锋 王军 梁争峰 刘刚伟 肖川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研究Al-Ni-W活性材料破片对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毁伤效应,研究Al-Ni-W活性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用战斗部静爆和弹道枪试验研究活性材料破片对"爱国者"AN/MPQ-53型相控阵雷达天线模拟靶的毁伤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成形温... 为研究Al-Ni-W活性材料破片对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毁伤效应,研究Al-Ni-W活性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用战斗部静爆和弹道枪试验研究活性材料破片对"爱国者"AN/MPQ-53型相控阵雷达天线模拟靶的毁伤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成形温度下,Al/Ni界面发生明显的金属间化合反应,反应序列:Al+Ni→Al3Ni+Ni→Al3Ni2。金属间化合物提高了材料抗压强度,降低了材料反应温度。弹道枪试验中,单枚质量为9.4 g的Al-Ni-W活性材料破片以约为1200m/s的速度平均毁伤16.6个辐射单元,是相同质量20#钢破片的4.2倍,且接近两者对铝板的穿孔面积之比;静爆试验中,由于爆炸冲击波和多枚破片与冲击波的复合增强毁伤效应,单枚质量为9.4 g的Al-Ni-W活性材料破片以1200 m/s的速度可破坏21.1个辐射单元;"爱国者"相控阵雷达天线的防护较厚,活性材料破片穿透防护后,剩余速度和质量小,超压效应不显著。活性材料破片穿靶后的碎片毁伤效应是造成对辐射单元毁伤增益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W活性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毁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TFE活性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和撞击点火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尉 任会兰 +1 位作者 宁建国 刘元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探究铝/聚四氟乙烯(Al/PTFE)活性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及其点火机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不同成型压力下所制备的Al/PTFE试件进行动态压缩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应变率为2960~5150 s-1时,Al/PTFE试件在动态加载下呈现出典... 为探究铝/聚四氟乙烯(Al/PTFE)活性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及其点火机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不同成型压力下所制备的Al/PTFE试件进行动态压缩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应变率为2960~5150 s-1时,Al/PTFE试件在动态加载下呈现出典型的弹塑性力学行为,成型压力为50~150 MPa时,Al/PTFE试件的屈服强度和硬化模量并未表现出应变率效应。成型压力30~80 MPa时,Al/PTFE试件的速度点火阈值随成型压力的增加从28.77 m·s-1缓慢升高到29.22 m·s-1,材料的点火延迟时间始终保持在600~700μs。当成型压力达100 MPa时,Al/PTFE试件的速度点火阈值大幅下降至26.60 m·s-1,且随着撞击速度的提高,活性材料的点火延迟时间由1000~1100μs降到600~700μs。结合扫描电镜结果可知,成型压力为100~150 MPa时,活性材料内部的局部大尺寸孔洞是材料速度点火阈值下降的重要因素。Al/PTFE活性材料的撞击引发点火特性主要与外部载荷和内部微观形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聚四氟乙烯(al/PTFE)活性材料 力学行为 速度点火阈值 点火延迟时间 点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Ni/Al/W含能反应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会华 梁栋 +6 位作者 刘桂涛 朱曦光 王志威 陈敏 刘凯 葛文艳 李德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Ni/Al/W含能反应材料,对比研究550℃烧结温度下烧结时间对Ni/Al/W含能反应材料密度、抗压强度以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烧结样品DSC曲线计算得到不同烧结时间Ni/Al/W材料的反应放热量,分析烧结样品的反应放热特征...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Ni/Al/W含能反应材料,对比研究550℃烧结温度下烧结时间对Ni/Al/W含能反应材料密度、抗压强度以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烧结样品DSC曲线计算得到不同烧结时间Ni/Al/W材料的反应放热量,分析烧结样品的反应放热特征。研究表明,烧结温度为550℃、烧结时间为1~3 h时,Ni/Al/W材料的密度先降低后升高,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反应放热量不断减小;烧结时间为2 h时,Ni/Al/W含能反应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密度、强度和反应放热量,密度达到9.8 g/cm3,准静态压缩强度为1 150 MPa,反应放热量为121.2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工艺 Ni/al/W含能反应材料 组织性能 反应放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Al含量PTFE基材料爆炸冲击压缩特性及反应行为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在成 李姝妍 +2 位作者 姜春兰 蔡尚晔 陈百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6-363,共8页
针对PTFE/Al含能材料在战斗部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其在爆炸冲击加载下的压缩特性及反应行为.利用炸药透镜产生平面波加载含能材料的方法,通过锰铜压阻传感器测量被加载的PTFE/Al(质量分数50%,50%)含能材料内的不同位置处压力时间关系.根... 针对PTFE/Al含能材料在战斗部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其在爆炸冲击加载下的压缩特性及反应行为.利用炸药透镜产生平面波加载含能材料的方法,通过锰铜压阻传感器测量被加载的PTFE/Al(质量分数50%,50%)含能材料内的不同位置处压力时间关系.根据测量数据,得到材料Hugoniot曲线、Murnagham等熵方程与Grüneisen状态方程.结果表明,PTFE/Al含能材料的冲击反应有延迟现象,反应延迟时间在1.0~2.6μs之间,爆炸冲击载荷引发材料反应的最小压力在11.93~17.98 GP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含能材料 炸药冲击波 状态方程 冲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比SiC_p/6013Al复合材料反应熔渗制备与热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盛辉 陈康华 +2 位作者 曾燮榕 刘红卫 汤皎宁 《有色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7-30,共4页
采用反应熔渗法在低压力下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并研究其热学性能。临界熔渗压力与SiC颗粒尺寸及反应程度有关。Al熔体在无压或低压力下能渗入SiC预成形坯 ,制备出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体积分数约 5 0 ... 采用反应熔渗法在低压力下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并研究其热学性能。临界熔渗压力与SiC颗粒尺寸及反应程度有关。Al熔体在无压或低压力下能渗入SiC预成形坯 ,制备出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体积分数约 5 0 %。界面反应对SiCp/Al复合材料的CTE的影响很小 ,但会降低SiC/Al的界面传热系数 ,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降低熔渗温度和缩短保温时间可缓减界面反应程度 ,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CTE在 10× 10 - 6 /K以下 ,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 164(W·m- 1 ·K-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积比 SiCp/6013A1 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 热学性能 制备 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作用下Al/Mg/CuO活性壳体的释能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腾 梁晓璐 +3 位作者 郑佳辰 赵向军 贾宇 胡宏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2-427,I0006,共7页
为了研究Al/Mg/CuO活性壳体战斗部的爆炸能量释放特性,通过超高速转镜摄像机以及冲击波超压测试,得到了活性壳体在爆炸加载作用下的破碎过程图像以及不同尺寸样弹在典型距离处的冲击波超压,分析了活性壳体参与爆炸的反应时间、活性材料... 为了研究Al/Mg/CuO活性壳体战斗部的爆炸能量释放特性,通过超高速转镜摄像机以及冲击波超压测试,得到了活性壳体在爆炸加载作用下的破碎过程图像以及不同尺寸样弹在典型距离处的冲击波超压,分析了活性壳体参与爆炸的反应时间、活性材料粒径对冲击波超压的影响,获得了冲击波超压随比例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活性壳体在爆炸加载下能够参与爆炸反应,释放能量时间相对于爆轰反应有微秒级延迟,在比例距离2.52~3.15 m·kg^(-1)/3范围内,提高了冲击波超压,火球持续燃烧时间延长1倍以上。粒径7μm活性材料制成的活性壳体样弹比粒径20μm活性材料制成的样弹冲击波超压提高了13.3%~14.4%,较小粒径的活性材料更容易与爆轰产物反应;与裸装药和铝壳样弹相比,活性壳体样弹的冲击波超压、冲量均有明显提高,在比例距离2.1~8.4 m·kg^(-1)/3范围,冲击波超压提高了6%~32%,冲量提高了1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CuO活性材料 活性壳体 爆炸加载 释能特性 冲击波超压 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碎片尺寸分布的活性材料冲击释能计算
17
作者 周捷 赵旭峰 皮爱国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1-305,共15页
针对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特性及其对冲击释能行为的影响,以Al/Ti与Al/Ti/W两种活性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软回收试验,获得不同撞击速度下材料的碎片尺寸分布特征,同时开展活性材料的冲击引发释能测试。对两种材料的冲击... 针对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特性及其对冲击释能行为的影响,以Al/Ti与Al/Ti/W两种活性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软回收试验,获得不同撞击速度下材料的碎片尺寸分布特征,同时开展活性材料的冲击引发释能测试。对两种材料的冲击释能压力特征与反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以上研究工作,提出一种基于材料破碎特性和反应尺寸阈值的冲击释能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材料的破碎特性是影响其冲击释能行为的关键,Al/Ti与Al/Ti/W两种材料在冲击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碎片尺寸累积分布可用Logistic分布函数描述,材料在反应室内的冲击反应过程可分为一次反应与二次反应阶段;所提出的释能压力计算方法在计算一次反应阶段释能压力峰时,计算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基活性材料 冲击破碎 碎片分布 释能计算 二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H_(2)填充改性Al/PTFE的力学响应与毁伤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军 吴家祥 +4 位作者 任鑫鑫 姚淼 武双章 黄骏逸 李裕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8-433,I0007,共7页
为了研究ZrH_(2)对Al/PTFE反应材料力学响应与毁伤性能的影响,采用冷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ZrH_(2)/PTFE、Al/PTFE和纯PTFE三种材料的圆柱体与药型罩试件,通过准静态压缩、落锤冲击和高速撞靶实验,对三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撞击感度与撞靶... 为了研究ZrH_(2)对Al/PTFE反应材料力学响应与毁伤性能的影响,采用冷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ZrH_(2)/PTFE、Al/PTFE和纯PTFE三种材料的圆柱体与药型罩试件,通过准静态压缩、落锤冲击和高速撞靶实验,对三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撞击感度与撞靶毁伤效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PTFE基材料均为弹塑性材料,都存在应变硬化效应,质量分数为10%的ZrH_(2)能提高Al/PTFE反应材料的力学强度,使其屈服强度与失效应力分别达到22.2 Mpa与93.3 Mpa,也可降低材料撞击感度,使其点火激发能增加1.93 J,并通过活化分解参与反应保证材料能量释放水平不受影响。两种含能药型罩在撞靶过程中能发生撞击释能反应,产生穿/扩孔综合效应,形成花瓣式外翻的穿孔形式,与惰性毁伤元相比,反应材料的撞击-反应双重毁伤效应能大幅提升其扩孔能力,在Al/PTFE反应材料中引入适量添加剂ZrH_(2),能进一步增强材料的撞靶毁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改性 al/PTFE反应材料 准静态压缩 落锤冲击 高速撞靶 力学响应 毁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TFE与炸药组合装药的爆炸释能特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凌峰 王辉 +2 位作者 韩秀凤 沈飞 周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探究Al/PTFE活性材料与高能炸药组合装药的爆炸释能特性,制备了3种包含不同组分和质量的Al/PTFE活性材料的组合装药样品,并进行了爆炸试验,测量了不同距离处的自由场入射冲击波超压,拍摄了活性材料抛撒、反应、火球扩展等过程的图像,... 为探究Al/PTFE活性材料与高能炸药组合装药的爆炸释能特性,制备了3种包含不同组分和质量的Al/PTFE活性材料的组合装药样品,并进行了爆炸试验,测量了不同距离处的自由场入射冲击波超压,拍摄了活性材料抛撒、反应、火球扩展等过程的图像,通过与裸装药静爆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了活性材料的反应特性及对冲击波超压参量的增益机理。结果表明,活性材料抛撒过程中经历了自身反应、与爆轰产物的无氧反应以及铝粉等与空气的有氧反应,相比于裸装药,二次反应增大了爆炸火球半径并大幅延长了火光持续时间,在中远场范围内有效增强了冲击波,2.5 m测点处冲击波超压和比冲量最大分别达到了裸装药的1.8倍和1.5倍,且铝粉浓度越高,增益比例相对越强,但随着传播距离增大,铝粉稀释,差异逐渐缩小;通过选用合适组分比例和质量的Al/PTFE活性材料,有益于弥补近场材料破碎和抛撒造成的冲击波能量损失,同时后燃反应为中远场提供能量补充,有望实现爆炸释能整体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al/PTFE活性材料 组合装药 抛撒 二次反应 火球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i活性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及其释能行为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召勋 王军 +1 位作者 徐永东 朱秀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6,共7页
为提高Al-Ni活性金属材料作为战斗部的冲击反应毁伤效能,开展Al-Ni活性金属材料的准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不同Ni含量和显微组织对活性金属材料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Al-Ni活性金属材料冲击释能行为。结果表明:Ni含量... 为提高Al-Ni活性金属材料作为战斗部的冲击反应毁伤效能,开展Al-Ni活性金属材料的准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不同Ni含量和显微组织对活性金属材料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Al-Ni活性金属材料冲击释能行为。结果表明:Ni含量对活性金属材料准静态压缩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动态压缩强度影响较大,显微组织对两者皆有较大影响;动态压缩时,显微组织发生取向性变化,断裂机制为沿Al基体断裂,团聚态Ni相在高应变率载荷下发生溃散引发断裂;增加Ni含量有利于提高Al-Ni活性金属材料的冲击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活性金属材料 准静态压缩性能 动态压缩性能 毁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