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碎片尺寸分布的活性材料冲击释能计算
1
作者 周捷 赵旭峰 皮爱国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1-305,共15页
针对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特性及其对冲击释能行为的影响,以Al/Ti与Al/Ti/W两种活性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软回收试验,获得不同撞击速度下材料的碎片尺寸分布特征,同时开展活性材料的冲击引发释能测试。对两种材料的冲击... 针对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特性及其对冲击释能行为的影响,以Al/Ti与Al/Ti/W两种活性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活性材料的动态破碎软回收试验,获得不同撞击速度下材料的碎片尺寸分布特征,同时开展活性材料的冲击引发释能测试。对两种材料的冲击释能压力特征与反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以上研究工作,提出一种基于材料破碎特性和反应尺寸阈值的冲击释能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材料的破碎特性是影响其冲击释能行为的关键,Al/Ti与Al/Ti/W两种材料在冲击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碎片尺寸累积分布可用Logistic分布函数描述,材料在反应室内的冲击反应过程可分为一次反应与二次反应阶段;所提出的释能压力计算方法在计算一次反应阶段释能压力峰时,计算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基活性材料 冲击破碎 碎片分布 释能计算 二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烧结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素梅 孙康宁 +2 位作者 卢志华 李春胜 赵天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用DTA方法分析了Ti AI/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分析了不同的烧结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至 5 0 0℃以上时 ,Ti与Al发生反应Ti+3Al→Al3Ti,Al3Ti+2Ti→ 3TiAl,TiAl+2Ti→Ti3Al,依次... 用DTA方法分析了Ti AI/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分析了不同的烧结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至 5 0 0℃以上时 ,Ti与Al发生反应Ti+3Al→Al3Ti,Al3Ti+2Ti→ 3TiAl,TiAl+2Ti→Ti3Al,依次生成Al3Ti,TiAl和Ti3Al,这一过程为放热过程。继续升温至 90 0℃以上时 ,体系出现吸热现象。分析认为 ,在最高温度 16 0 0℃ ,压力 30MPa烧结时得到的材料室温力学性能优于在最高温度15 2 0℃ ,压力 17 3MPa烧结时得到的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tiC陶瓷复合材料 烧结 DTA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3Ti/7075铝基复合材料固溶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岩 闫洪 陈小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9-142,共4页
研究了固溶处理对制备的Al3Ti/7075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铝基复合材料存在的第二相颗粒为MgZn2。复合材料经480℃固溶5 h后,复合材料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68.72 HV。随固溶温度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延长,第二相... 研究了固溶处理对制备的Al3Ti/7075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铝基复合材料存在的第二相颗粒为MgZn2。复合材料经480℃固溶5 h后,复合材料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68.72 HV。随固溶温度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延长,第二相颗粒回溶较多,但会发生再结晶,晶粒发生长大。复合材料经T6人工时效后硬度达到83.46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处理 al3ti/7075铝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Ti6Al4V表面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建娜 王璇 刘松林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1,共4页
以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中最高纳米SiC含量作为实验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5℃、镀液中纳米... 以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SiC增强Ni-Co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中最高纳米SiC含量作为实验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5 A/dm2、温度45℃、镀液中纳米SiC浓度10 g/L、pH 4.0。通过补充实验证实了最优工艺参数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质量良好,比较均匀地分布着微米级的孢状晶粒,其中纳米SiC含量约为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增强Ni-Co复合材料 钛合金ti6al4V 纳米SiC含量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Ti6Al4V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琪 李智 +1 位作者 张海军 刘江昊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5-390,共16页
Ti6Al4V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杨氏模量、高比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耐久性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高端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减材制造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工... Ti6Al4V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杨氏模量、高比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耐久性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高端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减材制造方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和后处理加工成本高等共性缺点,无法满足规模化应用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因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及对复杂形状制品可实现近净成型等优点,在制备Ti6Al4V等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和重要的科研价值。综述了现有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选区激光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电子束熔融(electron beam melting,EBM)、丝材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和电子束自由成形(electron beam freeform fabrication,EBFF)法,总结了上述方法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以及以原位合成陶瓷增强相为主的Ti6Al4V基复合材料的适宜加工参数、显微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能特点,并展望了增材制造Ti6Al4V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原位合成 陶瓷增强相 加工参数 显微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AlC陶瓷弥散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剪切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强 蔡璋文 +2 位作者 董兰静 柏跃磊 朱春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086-20090,共5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高纯Ti 2AlC粉体材料,以CuSO 4·5H 2O为Cu源在Ti 2AlC粉体表面进行化学镀,并将镀铜后的陶瓷颗粒与Al粉进行混合,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 2AlC陶瓷弥散增强Al基材料。结果表明,Ti 2AlC具有自催化效应,无需...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高纯Ti 2AlC粉体材料,以CuSO 4·5H 2O为Cu源在Ti 2AlC粉体表面进行化学镀,并将镀铜后的陶瓷颗粒与Al粉进行混合,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 2AlC陶瓷弥散增强Al基材料。结果表明,Ti 2AlC具有自催化效应,无需进行任何表面预处理,即可得到均匀稳定的纳米Cu镀层,增强相颗粒对金属基体起到了有效的钉扎作用;制备的Cu包覆Ti 2AlC陶瓷弥散增强Al基材料主相为Al、Ti 2AlC、Al 2Cu。Al 2Cu的存在可以很好地桥连Al基体与Ti 2AlC陶瓷颗粒,引入Cu镀层后复合材料的抗剪切性能提高了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C 化学镀 热压烧结 al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1Li3Al4-LDHs@氧化椰壳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水还原CO2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雷东强 周安宁 +3 位作者 赵小玲 李瑞琪 李高峰 李文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66-3074,共9页
采用尿素水热共沉淀法,以氧化椰壳活性炭(OBAC)为载体制备Ti 1Li 3Al 4-LDHs@OBAC复合材料。利用XRD、SEM、FT-IR、UV-Vis DRS和固定床循环光催化评价系统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表征。研究了OBAC氧化改性对Ti 1Li 3Al 4-LDHs... 采用尿素水热共沉淀法,以氧化椰壳活性炭(OBAC)为载体制备Ti 1Li 3Al 4-LDHs@OBAC复合材料。利用XRD、SEM、FT-IR、UV-Vis DRS和固定床循环光催化评价系统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表征。研究了OBAC氧化改性对Ti 1Li 3Al 4-LDHs@OBAC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 1Li 3Al 4-LDHs@OBAC 6%HNO 3的光催化活性最高,主要归因于其界面有良好的共价键作用,Ti 1Li 3Al 4-LDHs在OBAC表面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良好的分散性,其光催化还原CO 2为CO和CH 4的产率最高达78.47μcat和5.92μmol/g cat,与Ti 1Li 3Al 4-LDHs相比,光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35%和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1Li3al4-LDHs 氧化椰壳活性 复合材料 光催化 CO2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粒径对富铝聚四氟乙烯基铝活性材料冲击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榕 姜春兰 +3 位作者 毛亮 祁宇轩 蔡尚晔 胡万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6,共9页
为研究Al粒径对50%∶50%质量比的富铝聚四氟乙烯基铝(PTFE/Al)活性材料在中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反应行为的影响,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0 nm、10μm、70μm、200μm 4种Al粒径的PTFE/Al活性材料试件。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 为研究Al粒径对50%∶50%质量比的富铝聚四氟乙烯基铝(PTFE/Al)活性材料在中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反应行为的影响,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0 nm、10μm、70μm、200μm 4种Al粒径的PTFE/Al活性材料试件。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不同应变率加载下PTFE/Al活性材料的冲击反应过程,分析Al粒径对PTFE/Al活性材料的冲击反应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l粒径从50 nm增加到10μm,反应延迟时间增加可达40%,反应持续时间降低可达17%,同时PTFE/Al活性材料参与反应的量逐渐减少,反应激烈程度和能量释放不断降低,反应难以持续进行;当Al粒径增加到70μm时,难以在SHPB加载下发生反应;加载应变率对PTFE/Al活性材料的反应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PTFE/Al活性材料的反应延迟时间随着加载应变率的提高而降低;加载应变率和Al粒径对PTFE/Al活性材料的冲击反应扩散、反应速率、反应程度均有较大影响,可通过调节Al粒径来调节其冲击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活性材料 al粒径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冲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超声对原位合成Al_3Ti/6070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登斌 赵玉涛 +2 位作者 李桂荣 郑梦 陈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56-1961,共6页
以Al-K2TiF6为反应体系,采用熔体反应法,在高能超声场下原位合成Al3Ti/6070复合材料。采用XRD、SEM、EDS等手段研究不同超声参数如超声时间和超声强度对Al3Ti/6070复合材料增强体形貌及尺寸的影响。建立了超声作用下熔体中颗粒行为模型... 以Al-K2TiF6为反应体系,采用熔体反应法,在高能超声场下原位合成Al3Ti/6070复合材料。采用XRD、SEM、EDS等手段研究不同超声参数如超声时间和超声强度对Al3Ti/6070复合材料增强体形貌及尺寸的影响。建立了超声作用下熔体中颗粒行为模型,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超声强度下(0.66kW/cm2),颗粒尺寸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1~7min)先减小后增大,当作用时间为3min时,颗粒最细小,尺寸为1~2μm,形貌主要为小块状或短棒状;当超声作用时间大于3min时,颗粒数量随时间增加而急剧减少;在相同的超声作用时间(3min)下,颗粒尺寸随超声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超声强度为0.82kW/cm2时,颗粒尺寸为0.5~1μm,颗粒形貌主要为小块状或粒状,当超声功率大于0.82kW/cm2时,颗粒数量随超声功率增加而急剧减少。高能超声作用下Al3Ti/6070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超声强度0.66~0.82kW/cm2,超声作用时间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al3ti增强颗粒 高能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超声处理对原位Al_3Ti/A356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勇华 陈刚 +3 位作者 裘晨 赵玉涛 侯文胜 余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63-1666,共4页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以工业钛剂和A356合金为反应物,利用高能超声原位合成了Al3Ti/A356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拉伸实验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高...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以工业钛剂和A356合金为反应物,利用高能超声原位合成了Al3Ti/A356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拉伸实验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高能超声处理后,复合材料中的Al3Ti颗粒尺寸较高能超声处理前明显变小,分布也更均匀。当超声功率为1.2kW/cm2,超声作用时间为360s时,颗粒尺寸最小,为0.5~2μm。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81.83、226.72MPa和5.6%,较未施加高能超声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6.2%、10.3%和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al3ti 高能超声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纳米Al_3Ti/LY12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永春 李建平 +3 位作者 李高宏 董晟全 赵玉厚 杨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利用 Ti O2 颗粒与铝合金液原位反应制备了 Al3Ti/ L Y12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 ,测试了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塑性与冲击韧度 ,并与 L Y12合金进行比较。发现 Ti O2 与 L Y12合金液反应后生成约 4 0 n... 利用 Ti O2 颗粒与铝合金液原位反应制备了 Al3Ti/ L Y12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 ,测试了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塑性与冲击韧度 ,并与 L Y12合金进行比较。发现 Ti O2 与 L Y12合金液反应后生成约 4 0 nm的 Al3Ti颗粒 ,弥散分布在 L Y12基体合金中 ,Al3Ti/ L Y12界面良好结合 ,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塑性、冲击韧度均比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3ti颗粒 原位铝复合材料 界面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和Ti的添加对Al_2O_3-Ti(C,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乾 孙旭东 修稚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5-960,共6页
研究了Ni和Ti的添加对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的Al2O3-Ti(C,N)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添加Ni和Ti的复合材料主要由Al2O3、Ti(C,N)和Ni组成,没有发现存在金属Ti.Ti由于非常活泼,在热压烧结过程中可能与石墨模具产... 研究了Ni和Ti的添加对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的Al2O3-Ti(C,N)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添加Ni和Ti的复合材料主要由Al2O3、Ti(C,N)和Ni组成,没有发现存在金属Ti.Ti由于非常活泼,在热压烧结过程中可能与石墨模具产生的含C气氛反应生成TiC,或与高温下Ti(C,N)的少量分解产生的N2气氛反应生成TiN,这有利于减少复合材料中的气孔.适量添加Ni可通过液相烧结促进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并能通过产生裂纹偏转和裂纹桥联提高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热压温度为1550℃、等摩尔比的Ni和Ti混合粉末添加量为5vol%时,Al2O3-Ti(C,N)-Ni-Ti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为99.6%,硬度为21GPa,抗弯强度为818MPa,断裂韧性为8.1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al2O3-ti(C N) NI ti 热压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Al3Tip/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拉伸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健 陈体军 郝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10,共4页
采用直接反应法制备不同Al3Ti含量的Al3Tip/Al原位自生复合材料;分别在室温和高温下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对比研究了Al3Ti含量和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3Ti含量增大,则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明显降低;高温下复合... 采用直接反应法制备不同Al3Ti含量的Al3Tip/Al原位自生复合材料;分别在室温和高温下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对比研究了Al3Ti含量和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3Ti含量增大,则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明显降低;高温下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比室温时降低,伸长率反而有所增大。针对此现象,对Al3Tip/Al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ti颗粒 原位自生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速率对Al_3Ti/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志锋 陈刚 +1 位作者 赵玉涛 张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92-94,共3页
以Al-Ti为反应体系,采用熔体反应法原位合成Al3Ti/Al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等方法研究了凝固速率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凝固速率对Al3Ti颗粒的形貌及尺寸有较大的影响,在较慢凝固速率砂型模浇注制备的复合材料中,... 以Al-Ti为反应体系,采用熔体反应法原位合成Al3Ti/Al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等方法研究了凝固速率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凝固速率对Al3Ti颗粒的形貌及尺寸有较大的影响,在较慢凝固速率砂型模浇注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呈长针状,长度在50~150μm;在较快凝固速率铜模浇注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呈短棒状,长度在10μm左右,但在铜模凝固层最薄处的组织中,Al3Ti呈四角形状,尺寸在10μm以下;随着凝固速率的增加,Al3Ti/Al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速率 al3ti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C_2/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可心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3,共3页
采用Ti、Al和C元素粉末为反应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MA)和热处理法制备出高纯度三元碳化物Ti3Al C2陶瓷粉体。将Ti3Al C2作为增强相添加到金属Al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出Ti3Al C2/Al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相对... 采用Ti、Al和C元素粉末为反应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MA)和热处理法制备出高纯度三元碳化物Ti3Al C2陶瓷粉体。将Ti3Al C2作为增强相添加到金属Al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出Ti3Al C2/Al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和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硬度也随之增加,当烧结温度为550℃,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硬度分别为97%和180HV;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烧结温度升高而逐渐变小,当烧结温度为500℃,摩擦因数达到最低值,约为0.186 9,烧结温度继续升高,摩擦因数反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 C2 al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放电等离子烧结 三元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聚物基活性材料释能及毁伤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建 朱顺官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4-856,共13页
氟聚物基活性材料是一种具有冲击反应释能特性的新型材料,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掌握氟聚物基活性材料的释能与毁伤特性,推进其在高效毁伤战斗部中的应用,研究梳理了氟聚物基活性材料冲击释能反应行为以及引燃引爆、侵爆耦... 氟聚物基活性材料是一种具有冲击反应释能特性的新型材料,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掌握氟聚物基活性材料的释能与毁伤特性,推进其在高效毁伤战斗部中的应用,研究梳理了氟聚物基活性材料冲击释能反应行为以及引燃引爆、侵爆耦合毁伤效应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准密闭弹道实验和爆炸加载实验等在释能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毁伤特性方面整理了反应弹丸、破片及反应射流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说明了氟聚物基活性材料在聚能装药中的应用设计和反应射流成型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的反应模型和数值仿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立系统性反应模型与仿真方法;通过配方、工艺等参数对其性能进行调控;释能反应观测表征技术的创新与探索以及工程应用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结构材料 氟聚物活性材料 冲击释能 侵爆耦合毁伤 PTFE/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SiC_2/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云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的方法在500、550℃和30MPa的条件下,烧结制备以Ti3SiC2为增强相Ti3SiC2/Al复合材料,研究增强相的体积分数(1%~10%)和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密度、硬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3SiC2...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的方法在500、550℃和30MPa的条件下,烧结制备以Ti3SiC2为增强相Ti3SiC2/Al复合材料,研究增强相的体积分数(1%~10%)和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密度、硬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3SiC2能够有效增强Al,当烧结温度为550℃、Ti3SiC2体积分数为5%时,增强效果最佳,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维氏硬度达到99.5%和29.8;摩擦因数随Ti3SiC2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Ti3SiC2体积分数为5%时磨损机理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摩擦因数达到最小值,约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al复合材料 制备 放电等离子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制备致密Ti_3SiC_2/Al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美俊 刘文扬 +2 位作者 张建波 陈婷婷 柳瑞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8,共8页
采用脉冲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制备了Ti_3SiC_2/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SiC_2颗粒在SPS制备过程中未发生显著分解,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也未发生明显的界面反应,外加增强体颗... 采用脉冲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制备了Ti_3SiC_2/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SiC_2颗粒在SPS制备过程中未发生显著分解,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也未发生明显的界面反应,外加增强体颗粒形状完整,均匀分布于基体晶粒的晶界处。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硬度逐渐增大,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逐渐减小。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致密度和硬度先增大后减小,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先降低后增加。当烧结温度为600℃、烧结时间为10 min时,复合材料致密度达96.6%,显微硬度达38 HV0.2,稳定干摩擦系数约为0.3,磨损量0.32!10-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脉冲放电等离子烧结 al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滑Al基复合材料制备及耐磨性研究
19
作者 郑金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09,共4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Si C短纤维(Si Cf)和Ti3Si C2双相强化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相Si Cf含量和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光滑面和非光滑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烧结温度为400~550℃,复合材料的非光滑表面摩擦因数...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Si C短纤维(Si Cf)和Ti3Si C2双相强化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相Si Cf含量和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光滑面和非光滑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烧结温度为400~550℃,复合材料的非光滑表面摩擦因数明显低于光滑表面,耐磨性能显著优于光滑表面;当摩擦载荷为49 N,含1%Si Cf、5%Ti3Si C2的双相强化Al基复合材料,其非光滑表面比光滑表面的摩擦因数低15%,磨损量降低60%;含5%Si Cf、5%Ti3Si C2的复合材料,其非光滑表面的磨损量比光滑表面降低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复合材料 ti3SIC2 SI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对SiCp/Al等离子弧焊焊缝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雷玉成 朱飞 +1 位作者 袁为进 程晓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7,共3页
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等离子弧焊接,高温下基体A l与增强相S iC之间发生有害界面反应,生成脆性相A l4C3,严重降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钛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S iCp/6061A l进行原位合金化焊接,并将离子气由单一的Ar气变为以一定比例混... 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等离子弧焊接,高温下基体A l与增强相S iC之间发生有害界面反应,生成脆性相A l4C3,严重降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钛合金作为填充材料,对S iCp/6061A l进行原位合金化焊接,并将离子气由单一的Ar气变为以一定比例混合的N2+Ar的混合气体,着重研究了合金化填充材料Ti对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化填充材料Ti的添加改善了基体与增强相间的润湿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体A l与增强相S iC之间界面反应的发生,抑制了脆性相A l4C3的生成,并获得以TiN、A lN为二次增强相均匀分布的焊缝显微组织,保证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SiCp/6061al MMCs) 等离子弧焊接 合金化填充材料ti tiN a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