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PTFE复合材料气化产物演化与沉积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心宇 欧阳 +1 位作者 吴建军 孙鸣阳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07,共11页
当前关于Al-PTFE羽流的演化沉积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尚待完善。采用激光烧蚀技术替代传统点火方式,进行了等离子体流演化过程的实验观测,获得了相关工况下的沉积数据。采用光谱测量实验系统分析了大气环境下Al-P... 当前关于Al-PTFE羽流的演化沉积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尚待完善。采用激光烧蚀技术替代传统点火方式,进行了等离子体流演化过程的实验观测,获得了相关工况下的沉积数据。采用光谱测量实验系统分析了大气环境下Al-PTFE复合材料气化产物的时空演化特性和沉积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和微观形貌测量仪分析了Al-PTFE复合材料气化产物在不同空间位置的沉积特性和沉积物成分。结果表明:Al-PTFE复合材料在环境大气中的激光烧蚀产物主要包括Al、AlO、C2、AlF和CN等物质;Al的质量百分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激光点火的燃烧行为,并影响Al、C、O、F和N之间的反应;AlO的发射相对较弱,而AlF的发射明显,这表明更多的Al会优先与F结合,从而抑制Al氧化;气化产物沉积物主要包含AlF_(3)、Al_(2)O_(3)、AlO和C等物质,沉积物沿激光束方向微观形貌高程表现为线性波浪式递增和区域“小高原”式稳定;沉积物表面为稠密、层网状固体,沉积作用与刻蚀作用共存;沉积物中氧含量增加是由于玻片上交联的PTFE电离产物、薄膜沉积过程中直接包含的PTFE微粒、悬挂的CC不饱和键、残留自由基和容易从环境大气中吸收元素O的反应位点。研究结果为理解含能等离子体流发展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所建立的实验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可复现的技术路径,相关数据对固体电推力器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tfe复合材料 等离子体 光谱 气化产物演化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Al含能复合物的本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松林 阳世清 +1 位作者 张炜 卢芳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4,共6页
室温下,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获得了PTFE/Al含能复合物在应变率10^-3~10^3S^-1范围内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不同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分析,初步建立了材料基于Johnson—Cook塑性模型的压缩本构方程,考虑了材... 室温下,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获得了PTFE/Al含能复合物在应变率10^-3~10^3S^-1范围内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不同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分析,初步建立了材料基于Johnson—Cook塑性模型的压缩本构方程,考虑了材料的应变硬化效应和应变率效应。利用该方程进行的PTFE/Al弹丸侵彻钢靶板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验证了该方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对PTFE/Al材料的实际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本构关系 压缩 ptfe/al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性能和温度对PTFE/Al活性材料冲击点火的影响
3
作者 周敬辕 雷思扬 +1 位作者 冉宪文 汤文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14,共9页
为探究聚四氟乙烯/铝(polytetrafluoroethylene/aluminum, PTFE/Al)活性材料力学性能与温度对其冲击点火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控烧结条件,制备了八种PTFE/Al活性材料试样,并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得到了八种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为探究聚四氟乙烯/铝(polytetrafluoroethylene/aluminum, PTFE/Al)活性材料力学性能与温度对其冲击点火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控烧结条件,制备了八种PTFE/Al活性材料试样,并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得到了八种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借助落锤装置测定了八种试样在相应温度下的点火阈值。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时间对PTFE/Al弹性模量具有重要影响,温度升高会使得PTFE/Al试样软化;在高温条件下,烧结时间为40 min的PTFE/Al试样屈服强度更高,同时在落锤加载下更易发生反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材料强度与冲击点火阈值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且该线性关系的斜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降低趋势。上述研究为PTFE/Al活性材料性能的优化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 冲击点火 力学性能 落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TFE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高温水蒸汽中的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飞 陈冲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9-1085,共7页
为了提高铝与高温水蒸汽的反应活性,采用机械球磨法在不同球磨时间下制备得到了铝基聚四氟乙烯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Al/PTFE);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Al/PTFE的微观形貌、晶型及氧化性能;利用水蒸... 为了提高铝与高温水蒸汽的反应活性,采用机械球磨法在不同球磨时间下制备得到了铝基聚四氟乙烯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Al/PTFE);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Al/PTFE的微观形貌、晶型及氧化性能;利用水蒸汽反应装置研究了Al/PTFE在高温水蒸汽中的点火性能;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研究了Al/PTFE燃烧产物的微观形貌及组成。结果表明,Al/PTFE复合物的形貌随球磨时间的增加由片状向块状转变,粒度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3h球磨制备的Al/PTFE复合物与高温水蒸汽反应时展示出最佳的反应活性,反应产物的中值粒径(D_(50))为17.2μm;3h球磨制备的Al/PTFE复合物在600℃和700℃高温水蒸汽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分别为29s和15s,且点火温度比1h和5h球磨制备的Al/PTFE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l/ptfe复合物 铝基水反应金属燃料 球磨 高温水蒸汽 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爆条件下硼基燃料对Al/PTFE复合装药能量输出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学瑞 周涛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2,21,共7页
为研究空爆条件下硼基燃料对铝/聚四氟乙烯(Al/PTFE)活性材料与温压炸药组成的复合装药的能量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并制备了质量相同、组分不同的3种复合装药试样,进行了自由场静爆试验,获取了不同爆心距处的冲击波超压,通过高速摄... 为研究空爆条件下硼基燃料对铝/聚四氟乙烯(Al/PTFE)活性材料与温压炸药组成的复合装药的能量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并制备了质量相同、组分不同的3种复合装药试样,进行了自由场静爆试验,获取了不同爆心距处的冲击波超压,通过高速摄像仪记录了爆炸火球的演变过程。试验结果表明,Al/PTFE活性材料能够提高复合装药的冲击波超压,发生剧烈的后燃烧反应。硼基燃料分解过程具有2.0 ms左右的延迟,反应初期能量贡献较低,使得复合装药冲击波峰值超压降低;但是,后燃烧反应能够促进火球体积的进一步膨胀,降低冲击波超压的下降速率,提高冲击波冲量。适当配比的Al/PTFE和硼基燃料能够使复合装药冲击波峰值超压和冲量均获得增强。在Al/PTFE中加入硼基燃料,发生了爆燃以上反应,冲击波超压出现了明显的二次峰值,约为0.47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装药 硼基燃料 al/ptfe 冲击波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Al含能复合材料的压缩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徐松林 阳世清 +2 位作者 赵鹏铎 李俊玲 卢芳云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8-712,共5页
金属/氟聚合物含能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高级含能材料.研究了室温下Al含量和应变率对PTFE/Al含能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反应性能的影响,所加载的应变率为6×10^(-3)s^(-1)~8×10~3s^(-1).材料压缩性能的应变率效应明显:与静态加... 金属/氟聚合物含能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高级含能材料.研究了室温下Al含量和应变率对PTFE/Al含能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反应性能的影响,所加载的应变率为6×10^(-3)s^(-1)~8×10~3s^(-1).材料压缩性能的应变率效应明显:与静态加载相比,动态加载下材料模量和强度明显提高,但应变降低.材料的损伤过程主要包括塑性变形、开裂和反应3部分.随着Al含量的增加,材料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强度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Al含量为35%时达到最高值102.6 MPa和154 MPa;引发反应所需加载的应变率增加,但对应的应力值差别不明显,基本在165 MPa左右,材料引发后反应完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ptfe/al 压缩 应变率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PTF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春霞 丁为民 顾红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17,共2页
以纳米Al2 O3 为填料 ,制备了纳米Al2 O3 填充PTFE复合材料 ,研究了纳米Al2 O3 的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Al2 O3 的加入使PTFE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有所下降 ,硬度增加 ;当Al2 O3 的质量分数为10 %时 ,PTFE复... 以纳米Al2 O3 为填料 ,制备了纳米Al2 O3 填充PTFE复合材料 ,研究了纳米Al2 O3 的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Al2 O3 的加入使PTFE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有所下降 ,硬度增加 ;当Al2 O3 的质量分数为10 %时 ,PTFE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随着Al2 O3 含量的逐渐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氧化铝 ptfe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史丽萍 何春霞 +1 位作者 顾红艳 姬长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55,共3页
利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PTFE/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试样磨屑形状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纳米Al_2O_3能明显提高PTFE的耐磨损性并改变其磨屑形成机理;当表面处理纳... 利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PTFE/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试样磨屑形状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纳米Al_2O_3能明显提高PTFE的耐磨损性并改变其磨屑形成机理;当表面处理纳米Al_2O_3含量为3%时,PTFE纳米复合材料的磨损量最小,但在试验范围内,表面处理纳米Al_2O_3含量变化对PTFE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影响不大,而PTFE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则随表面处理纳米Al_2O_3含量增加而略有增大,导致PTFE磨损的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 al2O3 纳米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纤维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春霞 王耀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5-38,共4页
利用M 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填料含量及载荷对粉状Al2O3纤维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Al2O3纤维填料可提高PTFE的硬度,从而可提高PTFE的耐磨性,但复合材... 利用M 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填料含量及载荷对粉状Al2O3纤维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Al2O3纤维填料可提高PTFE的硬度,从而可提高PTFE的耐磨性,但复合材料中Al2O3含量较高时会导致磨粒磨损,且Al2O3含量越高相应的磨粒磨损越严重。在本试验条件下,当Al2O3的质量分数为20%左右时,PT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佳;PTFE复合材料同钢对磨时的摩擦系数比纯PTFE大,且随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纤维 ptfe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达强 郑根稳 +1 位作者 谢孝林 肖建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5,共3页
用机械共混、冷压成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Al2 O3 /PTFE复合材料试样。用MM -2 0 0型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干摩擦定载荷条件下各试样的磨损性能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磨损试样的表面形貌和磨屑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用光学显微镜对... 用机械共混、冷压成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Al2 O3 /PTFE复合材料试样。用MM -2 0 0型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干摩擦定载荷条件下各试样的磨损性能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磨损试样的表面形貌和磨屑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用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后偶件环的表面形貌作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Al2 O3 /PTFE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 ,随Al2 O3 用量的增大逐渐增强 ,当Al2 O3 用量大于 3 5 %后 ,抗磨损性能增强的趋势明显减缓 ;在干摩擦条件下Al2 O3 /PTFE复合材料主要发生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且随Al2 O3 用量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2O3/ptfe复合材料 磨损性能 干摩擦 粘着磨损 磨粒磨损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Al_2O_3-TiN复合物的蠕变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丘泰 A.Mocellin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研究比较了 12 5 0~ 14 0 0℃、10~ 5 0MPa应力范围内由两种方法 (直接热压法和反应热压法 )制得的Al2 O3 -TiN复合物的压缩蠕变特性。结果表明 ,由两种方法制备的Al2 O3 -TiN复合物的蠕变特性及显微结构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TiN加入... 研究比较了 12 5 0~ 14 0 0℃、10~ 5 0MPa应力范围内由两种方法 (直接热压法和反应热压法 )制得的Al2 O3 -TiN复合物的压缩蠕变特性。结果表明 ,由两种方法制备的Al2 O3 -TiN复合物的蠕变特性及显微结构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TiN加入量较低时 ,直接热压法制得的样品的应变速度略高于反应热压法制得的样品的应变速度。TiN加入Al2 O3 中提高了应变速度。复合物的应力指数约为 2 ,表观活化能一般为 5 0 0~6 0 0kJ·mol-1。对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N 蠕变 制备方法 复合物 三氧化二铝 氮化钛 显微结构 直接热压法 反应热压法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自组装法制备Al/B/PTFE含能微球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师鹏翔 王建 +3 位作者 陈杰 张行泉 邓勇军 王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3-460,I0005,共9页
为了探究高活性金属含能微球的制备工艺以及燃烧性能,以Viton为黏结剂,聚四氟乙烯(PTFE)、硼粉(B)和铝粉(Al)为高能组分,采用乳液自组装技术制备了Al/B/PTFE含能微球,并对溶剂的挥发温度、乳化剂的种类、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和搅拌速度... 为了探究高活性金属含能微球的制备工艺以及燃烧性能,以Viton为黏结剂,聚四氟乙烯(PTFE)、硼粉(B)和铝粉(Al)为高能组分,采用乳液自组装技术制备了Al/B/PTFE含能微球,并对溶剂的挥发温度、乳化剂的种类、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和搅拌速度等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Al/B/PTFE含能微球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TG-DSC法分析了Al/B/PTFE含能微球的热分解性能;通过高速摄影和密闭爆发器表征了Al/B/PTFE含能微球的燃烧反应性能。结果表面,水浴温度为25℃、乳化剂为PVA、水油比为80∶30和搅拌速度为700 r/min是Al/B/PTFE含能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所制备的Al/B/PTFE含能微球的粒径均匀、球形度高且粒径可控,主要粒径分布范围在约300~900μm;微球的流散性、反应热、燃烧火焰面积和压力输出性能随着粒径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弱的现象;Al/B/PTFE含能微球的最大反应热,最大火焰面积和最高峰值压力为1097.97 J/g,186.06 cm^(2)和213.3 kPa,分别是物理混合样品的1.77倍、5.16倍和1.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乳液自组装 含能微球 燃烧反应 al/B/ptfe 金属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炮实验的PTFE/Al复合材料冲击反应阈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葛超 乌布力艾散.麦麦提图尔荪 +2 位作者 田超 董永香 宋卿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16 mm口径气炮撞击实验,对铝颗粒增强的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Al(PTFE/Al)冲击反应复合材料的冲击反应阈值开展了研究。为研究不同撞击加载条件下应变率和碰撞应力对PTFE/Al冲击诱发反应的影响,实验中采用铝、钢和... 基于16 mm口径气炮撞击实验,对铝颗粒增强的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Al(PTFE/Al)冲击反应复合材料的冲击反应阈值开展了研究。为研究不同撞击加载条件下应变率和碰撞应力对PTFE/Al冲击诱发反应的影响,实验中采用铝、钢和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这3种不同材料的靶板及不同长度的试样,进行不同加载条件下的测试分析。实验结果显示,PTFE/Al材料的冲击诱发同时受到碰撞压力和加载应变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试样撞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PTFE/Al材料冲击反应的的预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反应 阈值 ptfe/al 撞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u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热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维康 李建民 杨荣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4-788,796,共6页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Al/CuO复合物,结合扫描电镜(SEM)、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测试手段观察了Al/CuO复合物的相结构和组织形貌,同时采用热失重-差热分析仪(TG-DSC),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l/CuO复合物呈片...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Al/CuO复合物,结合扫描电镜(SEM)、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测试手段观察了Al/CuO复合物的相结构和组织形貌,同时采用热失重-差热分析仪(TG-DSC),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l/CuO复合物呈片状,颗粒粒径变大,但晶粒细化至微米级。球磨制备的Al/CuO复合物与空气的热反应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且在3h制备条件时最优。其增重率和铝反应率分别提高到74.33%和92.91%,最大放热热流率提高了53W/g,热反应焓变增加到3095.62J/g,活化能仅为202.7kJ/mol。在含能材料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O复合物 高能球磨法 热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 a 3D microsphere of HMX/B/Al/PTFE to obtain the high energy and combustion reactivity 被引量:4
15
作者 Jian Wang Jie Chen +4 位作者 Yaofeng Mao Yongjun Deng Wei Cao Fude Nie Jun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
Metal(aluminum and boron)based energet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ld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aerospace,explosives and micro-devices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Unfortunately,the low combustion efficien... Metal(aluminum and boron)based energet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ld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aerospace,explosives and micro-devices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Unfortunately,the low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reactivity of metal fuels,especially boron(B),severely limit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Herein,multi-component 3D microspheres of HMX/B/Al/PTFE(HBA)have been designed and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emulsion and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to achieve superior energy and combustion reactivity.The reactivity and energy output of HBA are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by ignitionburning test,constant-volume explosion vessel system and bomb calorimetry.Due to the increased interfacial contact and reaction area,HBA shows higher flame propagation rate,faster pressurization rate and larger combustion heat of 29.95 cm/s,1077 kPa/s,and 6164.43 J/g,which is 1.5 times,3.5 times,and 1.03 times of the physical mixed counterpart(HBA-P).Meanwhile,HBA also shows enhanced energy output and reactivity than 3D microspheres of HMX/B/PTFE(HB)resulting from the high reactivity of Al.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3D microspheres i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rough combustion emission spectral and thermal analysis(TG-DSC-MS).The superior reactivity and energy of HBA originate from the surface etching of fluorine to the inert shell(Al_(2)O_(3) and B_(2)O_(3))and the initiation effect of Al to B.This work offer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design and prepare high-performance energetic materials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B/al/ptfe 3D microspheres Surface etching Rea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PTFE/Al/TiH_(2) reactive jet with different TiH_2 content 被引量:1
16
作者 Chunlan Jiang Jingbo Zhang +2 位作者 Rong Hu Liang Mao 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68-176,共9页
Titanium hydride(TiH_(2)), a promising high-energy additive, is doped into PTFE/Al to optimize the energy output structure of the reactive jet and strive for better aftereffect damage ability to the target. Six types ... Titanium hydride(TiH_(2)), a promising high-energy additive, is doped into PTFE/Al to optimize the energy output structure of the reactive jet and strive for better aftereffect damage ability to the target. Six types of PTFE/Al/TiH_(2) reactive liners with different TiH_(2) content are prepared by the molding and sintering method. The energy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PTFE/Al/TiH_(2) reactive jet are tested by the transient explosion energy test, and are characterized from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delay time,pressure history, and temperature history of the energy release process are obtained, then the actual value of released energy and re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active jet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PTFE/Al/TiH_(2) jet initially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iH_(2) content. When the TiH_(2) content is 10%, the actual value of released energy and rea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by 24% and 6.4%,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PTFE/Al jet. The reaction duration of the reactive material i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as the TiH_(2) content increased from 0% to 30%. Finally,combined with the energy release behaviors of PAT material and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process of liner,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TiH_(2) on energy release of the reactive jet is expou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TiH_(2) Reactive materials Shaped charge Impact energy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ck-induced chemical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TFE-Al-Bi_(2)O_(3)reactive materials 被引量:1
17
作者 Chunlan Jiang Rong Hu +2 位作者 Jingbo Zhang Zaicheng Wang Liang M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A ternary system of PTFE/Al/Bi_(2)O_(3)is constructed by incorporating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 and thermite for enhancing the energy release of the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The effects of Bi_(2)O_(3)in the PT... A ternary system of PTFE/Al/Bi_(2)O_(3)is constructed by incorporating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 and thermite for enhancing the energy release of the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The effects of Bi_(2)O_(3)in the PTFE/Al/Bi_(2)O_(3)on bo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energy releas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various tests such as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adiabatic oxygen bomb test and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est.The microstructure observed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gnition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PTFE/Al/Bi_(2)O_(3).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TFE/Al/Bi_(2)O_(3)are capable of triggering the exothermic reaction of molten PTFE/Bi_(2)O_(3)and Al/Bi_(2)O_(3)over the PTFE/Al reactive materials,thereby promoting reactions.The excessive aluminum in the ternary system is beneficial for increasing energy release.The ignition of shock-induced chemical reactions in PTFE/Al/Bi_(2)O_(3)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terial fracture.The dominant mechanism for hot-spot generation under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est is the frictional temperature rise at the microcrack after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Bi_(2)O_(3) Shock-induced chemical reaction Energy rel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的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庆平 龙新平 +3 位作者 聂福德 刘桂香 蒋小华 祝明水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1-817,I0002,共8页
为了获得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特性,以环己烷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混合工艺制备了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热性能、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纳米铝热剂Al/Fe_(2)O_(3)对RDX... 为了获得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特性,以环己烷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混合工艺制备了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热性能、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纳米铝热剂Al/Fe_(2)O_(3)对RDX的热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的起始热反应温度大于200℃,具有良好的热安定性;在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中,纳米Fe_(2)O_(3)对RDX的热催化分解作用大幅降低了RDX的分解活化能,导致其热分解反应温度降低;与原料超细RDX热分解相比,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中RDX的分解活化能降低了41.63 kJ/mol;多孔高比表面积的纳米Fe_(2)O_(3)与RDX中N—NO 2键的硝基N形成配位络合物,导致RDX中N—NO 2的断裂,加速了RDX的分解,对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起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 纳米铝热剂 起爆药 热性能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i2O3⁃HNIW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强 黄寅生 +1 位作者 李瑞 毛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2-1139,I0002,共9页
为了探索纳米铝热剂‑猛炸药复合物代替传统起爆药的可能性,以纳米Al粉、纳米Bi2O3、工业级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以及纳米HNIW为原料,采用溶剂‑非溶剂(Solvent‑nonsolvent Method,SN)和物理混合(Physical Mixing Method,PM)两种方... 为了探索纳米铝热剂‑猛炸药复合物代替传统起爆药的可能性,以纳米Al粉、纳米Bi2O3、工业级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以及纳米HNIW为原料,采用溶剂‑非溶剂(Solvent‑nonsolvent Method,SN)和物理混合(Physical Mixing Method,PM)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Al/Bi2O3‑HNIW复合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密闭爆发器试验、铅板试验等对制备的复合物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的复合物中Al/Bi2O3均匀地包覆在HNIW表面,Al/Bi2O3与HNIW的质量比为3∶7时,结合压力‑时间特性曲线,Al/Bi2O3‑HNIW(SN)复合物的增压速率为2.914 GPa·s-1,约为Al/Bi2O3‑HNIW(PM)的三倍,且升压时间短;其静电感度明显低于斯蒂芬酸铅(Lead Styphnate,LS)和叠氮化铅(Lead Azide,LA),甚至低于猛炸药太安(PETN);采用太安(PETN)作为过渡药,Al/Bi2O3‑HNIW(SN)能够可靠起爆黑索今(RDX)装药。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的Al/Bi2O3‑HNIW因其优异的安全性和起爆性能,有望作为雷管起爆药替代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物 溶剂‑非溶剂法 al/Bi2O3‑HNIW含能材料 静电感度 起爆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Al/MoO3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反应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骏逸 方向 +3 位作者 李裕春 刘强 武双章 宋佳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8,共7页
使用模压烧结法制备不同PTFE体积分数的PTFE/Al/MoO3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该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和动态冲击性能。结果表明:PTFE/Al/MoO3复合材料的强度随着PTFE的增加先增加... 使用模压烧结法制备不同PTFE体积分数的PTFE/Al/MoO3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该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和动态冲击性能。结果表明:PTFE/Al/MoO3复合材料的强度随着PTFE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PTFE体积分数为70%时达到最大的80MPa,且该试样能够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发火,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和明亮的火光,而其他试件在同等条件下未见发火现象。动态冲击条件下,PTFE/Al/MoO3复合材料均能发生爆炸反应,但随着PTFE的增加,剧烈程度逐渐降低,反应产物为AlF3,Al2O3,Mo,C,表明Al与PTFE和MoO3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强度和组分的双重影响下,PTFE/Al/MoO3复合材料发火所需能量随着PTFE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MoO3 铝热剂 准静态压缩 动态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