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轧制变形量对Al/AZ31/Al复合板组织和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德峰 唐昌平 唐燕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29,共5页
用两块1060纯铝轧制板夹持固溶态AZ31镁合金板组成“三明治”结构,在400 r·min^(−1)轧辊转速、400℃轧制温度下进行轧制制备Al/AZ31/Al复合板,研究了轧制变形量(30%,45%,60%,80%)对复合板组织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轧... 用两块1060纯铝轧制板夹持固溶态AZ31镁合金板组成“三明治”结构,在400 r·min^(−1)轧辊转速、400℃轧制温度下进行轧制制备Al/AZ31/Al复合板,研究了轧制变形量(30%,45%,60%,80%)对复合板组织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轧制变形量为30%时,镁合金板与一侧铝板尚未复合,镁合金晶粒粗大,并存在大量孪晶;当轧制变形量为45%时,镁合金板与两侧铝板结合紧密,镁合金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化;当轧制变形量为60%和80%时,镁合金晶粒进一步细化,但界面处铝板出现开裂。随着轧制变形量由45%增加到80%,界面结合力降低。当轧制变形量为45%时,拉伸力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复合板各部位界面均结合良好;当轧制变形量为60%时,拉伸力达到峰值后先降低再趋于稳定,各部位界面结合力差异较大;当轧制变形量为80%时,拉伸力呈分阶段上升的趋势,各部位界面结合力的差异更大。复合板获得较优的组织和界面结合性能的轧制变形量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z31/al复合板 轧制变形量 显微组织 界面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轧制对AZ31B镁/1060铝复合板微观结构特征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佳佳 周宁进 薄林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目的研究镁/铝复合板界面结合质量与微观结构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异步轧制的方法制备了AZ31B镁/1060铝复合板,通过与同步轧制进行对比,研究并揭示了异步轧制对AZ31B镁/1060铝复合板界面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 目的研究镁/铝复合板界面结合质量与微观结构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异步轧制的方法制备了AZ31B镁/1060铝复合板,通过与同步轧制进行对比,研究并揭示了异步轧制对AZ31B镁/1060铝复合板界面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通过对比AZ31B镁/1060铝复合板界面的晶粒细化程度可以发现,异步轧制可以更有效地使界面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其中镁侧晶粒细化程度提高了54.63%,铝侧晶粒细化程度提高了2倍以上,这为AZ31B镁/1060铝复合板的冶金结合提供了必要的形变储能。同时还发现,相较于传统轧制制备的AZ31B镁/1060铝复合板,异步轧制制备的复合板的元素扩散层厚度提高了42.13%,并且由于较高的形变储能以及绝热温升,界面生成了Mg_(2)Al_(3)金属间化合物。结论冶金结合程度的提高以及金属间化合物带来的更好的机械啮合效果,进一步对界面进行了强化,使AZ31B镁/1060铝复合板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70.69%。异步轧制可以使界面产生更强烈的塑性变形进而提高AZ31B镁/1060铝复合板的界面结合质量,为高质量AZ31B镁/1060铝复合板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轧制 az31B镁/1060铝复合板 微观组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Al层状复合板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贾济语 徐静 +5 位作者 冯晓伟 冯波 李健 向青春 郑开宏 潘复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4,共8页
目的研究轧制压下量对Al/Mg/Al层状复合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理清不同压下量下复合板界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方法在轧制温度为400℃时,对Al/Mg/Al层状复合板进行一道次轧制,轧制压下量为40%、50%、6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目的研究轧制压下量对Al/Mg/Al层状复合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理清不同压下量下复合板界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方法在轧制温度为400℃时,对Al/Mg/Al层状复合板进行一道次轧制,轧制压下量为40%、50%、6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界面及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利用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结果Al/Mg/Al层状复合板界面结合良好,无孔洞和金属间化合物生成。随着压下量的增加,Mg层晶粒组织更加均匀细小,晶粒尺寸为4.34μm,Al侧晶粒更加细长,Mg层和Al层的再结晶粒占比增大。随着压下量的增加,Al/Mg/Al层状复合板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增大,延伸率则与之相反。60%压下量复合板的最大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36 MPa、266 MPa、6.16%。随着压下量的增加,复合板抗弯强度逐渐降低,在最大抗弯强度下,50%和60%压下量复合板界面未发生分层,界面结合良好。随着压下量的增加,复合板的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转变为韧性+解理的混合断裂模式。结论一道次轧制Al/Mg/Al层状复合板无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界面结合良好。相比于40%压下量复合板,60%压下量复合板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20.8%、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道次热轧 al/Mg/al层状复合板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表面喷熔Al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丹 周小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5,共5页
目的提高AZ31B镁合金的耐蚀性。方法采用氧乙炔在AZ31B镁合金表面喷熔Al涂层,对喷熔的Al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采用能谱仪(EDS)对涂层进行面扫描检测涂层元素的分布情况。利用电化学分析法、浸泡试验检测喷熔涂层的耐蚀性,用维氏... 目的提高AZ31B镁合金的耐蚀性。方法采用氧乙炔在AZ31B镁合金表面喷熔Al涂层,对喷熔的Al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采用能谱仪(EDS)对涂层进行面扫描检测涂层元素的分布情况。利用电化学分析法、浸泡试验检测喷熔涂层的耐蚀性,用维氏硬度计测试喷熔涂层的硬度。结果喷熔的Al涂层与AZ31B镁合金基体结合良好,呈现冶金结合。喷涂过程中,喷熔的Al涂层呈等轴晶生长。通过面扫描结果可知,喷熔涂层中发现Mg元素,说明基体中的Mg元素发生了扩散。通过电化学测试可知,喷熔Al涂层的自腐蚀电压为-1.45 V,比AZ31B镁合金的自腐蚀电压(-1.5 V)降低了0.05 V;喷熔Al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58×10^(-4) A/cm^2,约为AZ31B镁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8.66×10-4 A/cm2)的1/5。由浸泡实验可知,喷熔Al涂层的平均腐蚀速率约为AZ31B镁合金的1/5倍。喷熔Al涂层的显微硬度是AZ31B镁合金基体硬度的2.9倍。结论喷熔Al涂层的组织较好,性能比镁合金基体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乙炔喷熔 az31B镁合金 喷熔al涂层 等轴晶 浸泡 耐蚀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冷轧复合Cu-Al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宇恒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5,共6页
对3mm厚的Cu-Al冷轧复合板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退火处理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XRD仪和硬度检测仪研究退火处理对Cu-Al复合板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与退火时长的增加,两侧基体... 对3mm厚的Cu-Al冷轧复合板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退火处理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XRD仪和硬度检测仪研究退火处理对Cu-Al复合板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与退火时长的增加,两侧基体层发生差异性的回复和再结晶,基体层显微硬度下降,整体拉伸性能提升。界面处生成了Al_(2)Cu、Al_(4)Cu_9和AlCu三种金属间化合物,使得界面处显微硬度增加。退火温度过高和退火时间过长使得结合界面扩散层过厚,大量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导致复合板在拉伸时发生脱层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板 退火 金属间化合物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在Al(NO_3)_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放电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夏邢燕 张娅 +3 位作者 孙颖迪 周学华 陈秋荣 张腾飞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8,共6页
通过对腐蚀析氢行为、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恒流放电性能等的测试与分析,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不同浓度Al(NO_3)_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l(NO_3)_3溶液浓度的增大,AZ31镁合金的开路电位和自腐... 通过对腐蚀析氢行为、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恒流放电性能等的测试与分析,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不同浓度Al(NO_3)_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l(NO_3)_3溶液浓度的增大,AZ31镁合金的开路电位和自腐蚀电位负移,交流阻抗值减小,放电活性增强;与镁盐电解液相比,AZ31镁合金在0.6mol·L^(-1) Al(NO_3)_3溶液中的恒流放电电压较高、放电曲线平稳、放电效率高、放电容量大;放电过程中AZ31镁合金电极表面生成2Mg(OH)_2·Al(OH)_3,促进Mg(OH)_2从电极表面脱落,有利于电解液与电极表面充分接触,使AZ31镁合金电极具有较高的放电活性与放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al(NO3)3溶液 电化学行为 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及界面显微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丽 孔贵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6-168,共3页
采用铸造+轧制制备了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铸造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性能,并研究了轧制对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界面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从1060Al侧向AZ31Mg侧依次为A... 采用铸造+轧制制备了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铸造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性能,并研究了轧制对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界面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从1060Al侧向AZ31Mg侧依次为Al Mg化合物层、Mg17Al12化合物层、Mg+Mg17Al12共晶层。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显微硬度明显高于两侧母材,靠近1060铝合金侧化合物层达到最大值250 HV左右。1060Al/AZ31Mg层状复合材料轧制后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破碎,累计压下量80%时,金属间化合物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60al/az31Mg 铸造复合 轧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Zn钎料层对AZ31/2024异种金属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一楠 崔壮 +3 位作者 吴志远 闫久春 彭子龙 周韬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6-1535,共10页
采用Ni/Al/Zn复合钎料层对AZ31和2024合金实现了大气环境下、无钎剂的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U-TLP),研究采用Ni层、Ni/Zn层、Zn/Ni/Zn层及Al/Zn/Ni/Zn层时钎缝的微观组织及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Ni箔、Al箔及Zn箔在U-TLP过程中的作用... 采用Ni/Al/Zn复合钎料层对AZ31和2024合金实现了大气环境下、无钎剂的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U-TLP),研究采用Ni层、Ni/Zn层、Zn/Ni/Zn层及Al/Zn/Ni/Zn层时钎缝的微观组织及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Ni箔、Al箔及Zn箔在U-TLP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调整Ni/Al/Zn复合钎料层的组合形式,可以实现对钎缝微观组织的调控及力学性能的改善,采用Al/Zn/Ni/Zn复合钎料层时钎缝剪切强度达到最高值(95.3MPa)。Ni箔起到了"物理屏障"的作用,阻碍了Mg-Al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形成,但是由于铝合金一侧钎缝仅由Al_(3)Ni组成,接头剪切强度仅为21.2 MPa。Zn箔的添加促进铝母材溶解,增加Al_(3)Ni的数量并形成Zn-Al共晶,提高2024合金一侧的连接强度。Al箔的填入降低AZ31合金的溶蚀,并在镁合金侧形成MgZn_(2)、MgZn和含有Mg_(2)Ni、Al_(3)Ni、AlMg_(4)Zn_(11)和NiZn_(8)的混合IMCs层的组织,提高AZ31合金与Ni箔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Zn复合钎料层 az31/2024 异种金属钎焊接头 超声 瞬间液相扩散焊 复合钎料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 surface modified SiCp reinforced Al-matrix composites 被引量:11
9
作者 LÜ Pin-hui WANG Xiao-feng +2 位作者 DONG Cui-ge PENG Chao-qun WANG Ri-ch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567-2577,共11页
The effects of SiCp surface modifications(Cu coating,Ni coating and Ni/Cu coating)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 matrix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C particles with C... The effects of SiCp surface modifications(Cu coating,Ni coating and Ni/Cu coating)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 matrix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C particles with Cu,Ni and Cu/Ni,respectively,was carried out by electroless plating method.SiCp/Al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ed sintering followed by hot extru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C particles plays an effective role,which is relative to the type of surface coating,and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become stronger in the following order:untreated SiCp<Ni(Cu)-coated SiCp<Ni/Cu-coated SiCp.The Ni/Cu-coated SiCp/Al composites exhibit the best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wit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σUTS)and fracture strain(εf)of 389 MPa and 6.3%,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at of untreated-SiCp/Al composites,theσUTS andεf are enhanced by 19.3%and 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 composite surface modification electroless pla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terfacial bon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套管法Ti/Al/Ti复合板的界面结合性能
10
作者 胡贤磊 袁一 支颖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68,72,共7页
采用粉末套管法,通过“热轧+中间退火+进一步冷轧”工艺制备Ti/Al/Ti复合板。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仪、XRD分析以及万能实验机,研究不同制备参数下Ti/Al/Ti复合带材的界面形貌、元素分布、物相种类和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单... 采用粉末套管法,通过“热轧+中间退火+进一步冷轧”工艺制备Ti/Al/Ti复合板。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仪、XRD分析以及万能实验机,研究不同制备参数下Ti/Al/Ti复合带材的界面形貌、元素分布、物相种类和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单一脆性金属间化合物TiAl_(3)的产生会阻碍Ti/Al元素的扩散,扩散层厚度发生减薄。500℃退火,扩散层主要是由扩散形成的冶金结合层,局部区域有少量的金属间化合物TiAl_(3)生成,界面结合强度受冶金结合强度与机械结合强度的动态变化影响,随着压下率升高,结合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550℃退火,界面反应增强,TiAl_(3)相逐渐增多,扩散层强度增加,冶金结合强度提高,由14.3 N/mm(500℃)增加至35.1 N/mm(550℃),随着压下率的增大,化合物层破碎程度增加,界面结合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Ti复合板 粉末套管法 中间退火 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压力对水平双辊铸轧Ti/Al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久健 张焘 +3 位作者 付金禹 许光明 李勇 王昭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93,共12页
除了铸轧速度和熔体浇铸温度外,铸轧区内的熔体压力也是影响水平双辊铸轧Ti/Al复合板工艺稳定性和界面结合强度的重要因素。本工作在铸轧复合过程中通过调节前箱内熔体的液面高度,获得了在不同铸轧区熔体压力下制备的Ti/Al复合板。通过... 除了铸轧速度和熔体浇铸温度外,铸轧区内的熔体压力也是影响水平双辊铸轧Ti/Al复合板工艺稳定性和界面结合强度的重要因素。本工作在铸轧复合过程中通过调节前箱内熔体的液面高度,获得了在不同铸轧区熔体压力下制备的Ti/Al复合板。通过金相、扫描电镜、显微硬度、室温拉伸实验、T型剥离实验等手段对复合板的显微组织和界面结合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当熔体压力较高时,可以生产出充盈饱满、板型良好、结合强度高的复合板,但熔体压力过高会影响铸轧复合过程的稳定性。当熔体压力过低时,熔体的横向流动能力减弱,铸轧区内不能完全被熔体填充满,板材出现热带、褶皱等缺陷,同时,在Ti/Al上出现了部分微孔和微裂缝。在较高熔体压力下,固/液接触距离更长,带材表面与熔体的润湿更加充分,熔体分布更加均匀,固/液扩散更加充分。因此,当熔体压力较高时,复合板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界面结合强度达到20.1 N/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轧复合 钛/铝复合板 熔体压力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板叠轧Mg/Al复合板基体组织演变优化强塑性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安鑫 李峰 +2 位作者 牛文涛 高融合 孙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69-383,共15页
Mg/Al复合板兼并了镁合金的轻质性及铝合金的可塑性、耐腐蚀等性能,显著增强了其综合性能,但制造周期长、工艺要求高等不足制约了异质复合板成形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衬板辅助叠轧成形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3ARB时Mg/Al复... Mg/Al复合板兼并了镁合金的轻质性及铝合金的可塑性、耐腐蚀等性能,显著增强了其综合性能,但制造周期长、工艺要求高等不足制约了异质复合板成形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衬板辅助叠轧成形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3ARB时Mg/Al复合板抗拉强度可达235 MPa,伸长率为14.7%,镁板中出现明显的韧窝,呈韧性断裂特征,综合性能为最佳。由于此时Mg板基面滑移与非基面滑移同时开动,促进了动态再结晶的生成,此时Mg板再结晶比例为77.21%。随着累积叠轧的进行,大角度晶界增加和晶粒细化明显,原始晶粒已经基本破碎细化成等轴晶,Mg、Al基体硬度波动逐渐减小,复合板内部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本研究可为高性能异质复合板成形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板叠轧 Mg/al复合板 再结晶 晶粒细化 强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宽幅镁合金铸轧板材热轧边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立峰 庞志宁 +2 位作者 马自勇 徐海洁 蒋亚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5-670,共6页
宽度150mm的AZ31B镁合金铸轧板材在轧制温度为350℃,轧制速度为0.5m/s,压下率分别为10%,20%,30%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热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条件下,随着轧制压下量的增大,镁板内部金属流动具有各向异性,其内部层... 宽度150mm的AZ31B镁合金铸轧板材在轧制温度为350℃,轧制速度为0.5m/s,压下率分别为10%,20%,30%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热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条件下,随着轧制压下量的增大,镁板内部金属流动具有各向异性,其内部层片状结构的结合力随应变量的增大而减弱;在显微组织中,所产生的机械孪晶会随着轧制压下而压弯,甚至产生较小的次生孪晶,大小不一的孪晶组织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从而产生微裂纹失稳扩展,边部的损伤因子随之增大。因此,减少长条形孪晶和第二相β-(Mg17Al12)的产生是控制边部裂纹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边裂 微观组织 条元法 β-(Mg17a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O_3在AZ31镁合金中的细化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声远 张志强 +2 位作者 乐启炽 贾征 崔建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2,共4页
为改善AZ31镁合金铸态组织,用MgCO3对其进行细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细化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其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6%的MgCO3,于760℃保温10 min细化效果最佳... 为改善AZ31镁合金铸态组织,用MgCO3对其进行细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细化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其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6%的MgCO3,于760℃保温10 min细化效果最佳,α-Mg晶粒的尺寸由基体合金的570μm降至100μm,降幅约82.5%.少量多次添加MgCO3的细化效果明显优于单次添加MgCO3的细化效果.研究认为,细化机理是MgCO3反应后生成的部分Al4C3质点作为异质核心细化晶粒,多余的Al4C3质点钉扎晶界阻碍晶粒长大.Al元素随固/液界面前沿被快速推至晶界,生成沿晶界生长的β-Mg17Al12相,起到进一步固定晶界的作用.合金元素的分布均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az31 MGCO3 晶粒细化 al4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AZ31B钎焊接头的钎缝物相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力 贺定勇 +2 位作者 王立志 蒋建敏 李晓延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70,共4页
以Al基钎料对变形镁合金AZ31B进行了高频感应钎焊,研究了变形镁合金AZ31B钎焊接头的钎缝物相和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分析仪等分析了接头的界面组织及钎缝生成相,测试了接头的抗拉强度及界面生成相的显微硬度... 以Al基钎料对变形镁合金AZ31B进行了高频感应钎焊,研究了变形镁合金AZ31B钎焊接头的钎缝物相和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分析仪等分析了接头的界面组织及钎缝生成相,测试了接头的抗拉强度及界面生成相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钎缝中钎料与母材发生界面反应生成α-Mg,-βMg17(Al,Zn)12相。钎焊搭接接头平均剪切强度为27MPa,对接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42MPa。对接接头断口的主要断裂形式为沿晶脆性断裂,断裂主要产生在-βMg17(Al,Zn)12硬脆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al基钎料 感应钎焊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表面化学镀对SiCp/Al复合材料微结构及热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多生 吴文政 +10 位作者 俞应炜 邹爱华 郜友彬 陈佳 吴武英 任卫华 徐林花 颉三刚 廖小军 谭树杰 蒋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092-18096,共5页
为了改善SiCp与Al基体之间的界面,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作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SiCp表面沉积铜层,然后采用无压渗透方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3D立体视频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分析化学镀后SiCp和复合材料的表... 为了改善SiCp与Al基体之间的界面,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作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SiCp表面沉积铜层,然后采用无压渗透方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3D立体视频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来分析化学镀后SiCp和复合材料的表面、界面形貌、组织结构及物相,并通过EDS能谱对复合材料表面元素成分分析,利用激光闪光法测定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相比酒石酸钾钠单一络合剂,采用酒石酸钾钠和EDTAG2Na组成的双络合剂的SiCp镀层更致密,且镀层未被氧化,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界面厚度为2.5-3μm,有AlCu2相生成,无Al4C3脆性相存在.室温下,镀铜后的复合材料热导率达到181W/(m·K),远高于没有表面改性的复合材料热导率102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化学镀 微结构 界面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表面无钯活化化学镀镍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丽波 安茂忠 +1 位作者 武高辉 杨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0-494,共5页
采用特定的无钯直接活化法在S iCp/A l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活化,获得了光亮、完整且结合强度良好的N i-P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测试手段对镀层和活化前后的基体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活化时间、超声波、热处... 采用特定的无钯直接活化法在S iCp/A l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活化,获得了光亮、完整且结合强度良好的N i-P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测试手段对镀层和活化前后的基体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活化时间、超声波、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镀层质量、结合强度及沉积速度的影响,确定了在高体积分数的S iCp/A l复合材料上化学镀镍的最佳前处理工艺.研究表明:本文得到的最佳的无钯活化工艺过程为:直接用由N i(Ac)2(g)、NaH2PO2(g)、CH3CH2OH(mL)和H2O(mL)以1∶1∶15∶2比例组成的无钯活化液对基体进行活化,在超声波辅助下活化9 m in,然后在170℃下热处理20 m in;无钯活化后的基体表面覆盖了一层N i-P活化膜,该活化层对化学镀镍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钯直接活化 前处理 SiCp/AI复合材料 化学镀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_3在AZ31镁合金中的细化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声远 张志强 +1 位作者 乐启炽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
用CaCO3作细化剂研究了对AZ31镁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CaCO3,在760℃保温10 min后细化效果最佳,α-Mg晶粒的尺寸由基体合金的570μm降至209μm,降幅约63.3%.通过能谱分析、结合能和自由能的计算证实... 用CaCO3作细化剂研究了对AZ31镁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CaCO3,在760℃保温10 min后细化效果最佳,α-Mg晶粒的尺寸由基体合金的570μm降至209μm,降幅约63.3%.通过能谱分析、结合能和自由能的计算证实,细化机理是CaCO3反应后生成Al4C3,其中部分Al4C3质点作为异质核心,使晶粒细化,其余的Al4C3质点钉扎晶界也阻碍了晶粒长大.Al元素随固/液界面前沿被快速推至晶界,生成沿晶界生长的β-Mg17Al12相,起到进一步固定晶界的作用.合金元素的分布均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CACO3 晶粒细化 al4C3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包覆对Al_2O_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玉林 万怡灶 +2 位作者 赵乃琴 成国祥 董向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共4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研究了颗粒包覆对Al2O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包镍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生成Ni2Al3相,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而...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研究了颗粒包覆对Al2O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包镍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生成Ni2Al3相,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而增加;包铜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无化学反应发生,但因机械锁合作用加强,也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加强。颗粒包覆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模式改善。研究表明,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青铜 界面结构模式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烧结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疆 郦剑 +1 位作者 凌国平 刘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3-895,共3页
研究了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选用纳米级Al2 O3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 ,采用超声波增强化学镀的方法完成对纳米Al2 O3陶瓷颗粒金属铜包覆 ,热压烧结成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开采用XRD、TEM等分析测... 研究了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选用纳米级Al2 O3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 ,采用超声波增强化学镀的方法完成对纳米Al2 O3陶瓷颗粒金属铜包覆 ,热压烧结成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开采用XRD、TEM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其组织性能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相 纳米al2O3 制备研究 化学镀 纳米级 包覆 陶瓷颗粒 铜基复合材料 al2O3陶瓷 金属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