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月瓜果皮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玲 刘向炼 +2 位作者 陶欣 杨炜 许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24,共8页
本文旨在优化八月瓜果皮多糖的提取工艺,评估其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八月瓜果皮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测定果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 本文旨在优化八月瓜果皮多糖的提取工艺,评估其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八月瓜果皮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测定果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测定其降糖活性。结果显示,八月瓜果皮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80 W、超声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八月瓜果皮多糖的得率为5.91%±0.20%;在测定浓度范围内,果皮多糖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能力,其中果皮多糖和VC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329、0.077 mg/mL;果皮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0.386、0.307 mg/mL。本研究表明,该工艺条件下纯化的八月瓜果皮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和降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果皮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果发酵过程中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宇昊 王珍珍 +4 位作者 戴静 李宪秀 沙如意 毛建卫 崔艳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0期172-182,共11页
以三叶木通全果为原料,研究其发酵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合多元指标体系对发酵过程中的氨基酸营养、风味、食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基于氨基酸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发酵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结果显示:随着发酵... 以三叶木通全果为原料,研究其发酵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合多元指标体系对发酵过程中的氨基酸营养、风味、食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基于氨基酸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发酵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结果显示: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发酵过程中两者含量分别为2.64~4.76 mg/mL和1.36~3.76 mg/mL;γ-氨基丁酸含量持续增加,含量为64.13~162.87μg/mL;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均持续增加,其比值为0.247~0.426;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得分为56.17~62.93;发酵过程中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参考比始终大于100%,表明三叶木通果发酵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等级为“优秀”;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氨基酸含量阈值比大于1,对发酵物的风味影响较大;药用氨基酸总量在发酵过程中从(896.56±54.82)μg/mL增加至(2890.47±138.27)μg/mL,在总氨基酸中占比由65.88%升高至76.80%;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发酵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对三叶木通果进行全生物发酵,可以明显提高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果 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价值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与木通提取物对断奶仔兔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药物转运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雨 修子清 +5 位作者 MGENI Musa 施屹 张俊秋 蒋小雨 吕景智 孙雅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25-3739,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木通提取物对断奶仔兔生长性能、腹泻情况、肠道形态结构、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和肝肠药物转运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二者联用对提高中药提取物生物利用度的效果。试验选取120只35日龄断奶仔兔,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木通提取物对断奶仔兔生长性能、腹泻情况、肠道形态结构、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和肝肠药物转运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二者联用对提高中药提取物生物利用度的效果。试验选取120只35日龄断奶仔兔,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设置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试验包括对照组(基础饲粮)、蒲公英组(基础饲粮添加0.5%蒲公英提取物)、木通组(基础饲粮添加0.5%木通提取物)和蒲公英+木通组(基础饲粮分别添加0.5%蒲公英和木通提取物)。试验时间为28 d。试验结果表明:1)第1周蒲公英组和木通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蒲公英组仔兔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木通组(P<0.05)。3)蒲公英+木通组空肠黏膜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4)蒲公英+木通组闭合小环蛋白1(Z0-1)基因在回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蒲公英组和木通组(P<0.05)。5)木通组空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B1(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2B1,OATP2B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蒲公英+木通组空肠OATP2B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蒲公英组和木通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3,MRP3)基因在回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蒲公英+木通组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BCRP)、MRP3基因在肝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木通组和蒲公英+木通组OATP2B1基因在肝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分别添加蒲公英和木通提取物对断奶仔兔的生长性能有所改善,同时添加蒲公英和木通提取物能提高空肠组织总黄酮含量,饲粮中添加蒲公英和木通提取物能调节肝和肠黏膜组织中药物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木通 断奶仔兔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总黄酮 药物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份三叶木通种质的果实性状及其与含油量的关联度分析
4
作者 史盈盈 钟意成 +3 位作者 牛娟 陈建华 唐炜 栾明宝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了筛选三叶木通种质及明确不同果实性状与含油量、鲜食率的关系,为三叶木通育种提供参考,对44份三叶木通种质的油脂含量、鲜食率与7个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与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果实性状变异系数10.74%~50.48%;三叶木通平均含油量... 为了筛选三叶木通种质及明确不同果实性状与含油量、鲜食率的关系,为三叶木通育种提供参考,对44份三叶木通种质的油脂含量、鲜食率与7个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与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果实性状变异系数10.74%~50.48%;三叶木通平均含油量达40.40%,含油量最高的是M002-1(53.88%),鲜食率最高是贵大3-2(39.50%);对含油量影响最大的是种子百粒重,对鲜食率影响最大的是果实横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含油量 果实性状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5
作者 汤腾跃 余柯达 +1 位作者 王佳淇 范超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扩增技术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省7个地区34个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叶木通的聚类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大。对三叶木...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扩增技术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省7个地区34个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叶木通的聚类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大。对三叶木通进行ISSR分析,筛选出15对引物可获得26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是98.49%。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三叶木通各自聚为一类,说明三叶木通在不同地域间遗传差异显著。三叶木通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03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689 0,表明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这3种生态因子与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rDNA ITS序列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别适用于五叶木通和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表明,海拔与五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显著相关,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明显,但不同地域间三叶木通种群的遗传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五叶木通 ITS ISSR 生态因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的构建
6
作者 胡伯凯 税会霞 张东亚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为构建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探索不同地区三叶木通籽油的脂肪酸差异特征指标,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来自不同产地共计18批次样品,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 为构建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探索不同地区三叶木通籽油的脂肪酸差异特征指标,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来自不同产地共计18批次样品,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和PLS-DA初步分析具差异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其相对含量均超过19%,建立了三叶木通籽油气相色谱标准指纹图谱,样品与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994以上,准确性和可靠度较高。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作为差异标志物可对产地归属初步判别,但仍需要结合更加多元的特征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籽油 脂肪酸 指纹图谱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果实成分、生物活性及保鲜加工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芙蓉 谢中国 +1 位作者 贺江 王穗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7-396,共10页
三叶木通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可全株入药,藤茎是中药材木通的主要来源,近成熟干燥果实是中药材“预知子”,果肉味道清香甘甜,口感爽滑细嫩,果实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 三叶木通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可全株入药,藤茎是中药材木通的主要来源,近成熟干燥果实是中药材“预知子”,果肉味道清香甘甜,口感爽滑细嫩,果实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黄酮类、多酚类、三萜及其皂苷、木脂素类、多糖、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生理功能。为此,本文对三叶木通果实营养及活性成分、生物活性及保鲜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三叶木通果实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三叶木通果实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功效成分的精准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活性成分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模式识别相结合的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质量评价
8
作者 曹桂云 宁波 +7 位作者 田汝芳 张风超 庄雪松 张京华 林永强 董晓弟 李金鑫 孟兆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6期1059-1067,共9页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制备预知子(三叶木通)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对其中8个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转移率和出膏率。...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制备预知子(三叶木通)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对其中8个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转移率和出膏率。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评价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化学成分的一致性。结果:预知子(三叶木通)标准汤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通苯乙醇苷B、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通皂苷D质量分数分别为1.94~10.33、2.18~13.77、1.77~9.15、2.31~19.34、1.77~6.48、1.16~5.55、2.55~9.90、0.92~8.93 mg·g–1,转移率分别为36.25%~56.02%、24.64%~40.23%、35.88%~58.41%、29.45%~50.69%、16.55%~29.54%、26.25%~46.59%、25.33%~41.66%、11.03%~17.35%,出膏率为13.59%~24.49%。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出膏率与标准汤剂接近,指纹图谱相似度、HCA、PCA、PLS-DA评价表明,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结论: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结果合理、可靠,可为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多成分定量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盐胁迫对三叶木通生理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翟亚溪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6期1-4,104,共5页
[目的]探究混合盐胁迫对三叶木通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_(2)SO_(4)的混合盐溶液对三叶木通的幼苗进行浇施,并测定其自由水/束缚水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等生理指标,与浇施蒸馏水对... [目的]探究混合盐胁迫对三叶木通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_(2)SO_(4)的混合盐溶液对三叶木通的幼苗进行浇施,并测定其自由水/束缚水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等生理指标,与浇施蒸馏水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混合盐胁迫对三叶木通生理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当混合盐胁迫增加时,自由水含量整体上呈现逐步降低的变化趋势,束缚水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高的变化趋势;三叶木通的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盐浓度越高,相对电导率越高;三叶木通的MDA含量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结论]低盐胁迫下,三叶木通能够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提高耐受性,而高盐胁迫对其部分生理指标产生影响;三叶木通对混合盐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混合盐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大胜 王继永 +1 位作者 李子辉 赵润怀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5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三叶木通 规范化生产 民间单验方 规程 操作 akebia 常用中药材 疏肝理气 活血止痛 小便不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九月黄籽油索氏提取工艺
11
作者 杨春敏 教杨 +1 位作者 余秀琼 黎绍基 《食品工程》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充分开发利用九月黄籽油这一种新型油脂资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九月黄籽油,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选择以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为浸提溶剂,以九月黄籽油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九月黄籽油... 为充分开发利用九月黄籽油这一种新型油脂资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九月黄籽油,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选择以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为浸提溶剂,以九月黄籽油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九月黄籽油得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不同因素水平下的提取工艺。建立回归模型,整理分析数据得出在九月黄籽油提取的过程中,3因素对九月黄籽油得率的影响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九月黄籽油提取的较优工艺为:提取时间3.7 h,提取温度81℃,料液比2∶61(g∶mL),此时九月黄籽油得率达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月黄 响应面 索氏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播种育苗试验
12
作者 黄建辉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为了提高三叶木通播种育苗效益,采用常温沙藏、自然风干和冰箱冷藏3种种子贮藏方式,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对比了撒播、点播和条播3种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种子出苗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40%、60%遮光度遮阴... 为了提高三叶木通播种育苗效益,采用常温沙藏、自然风干和冰箱冷藏3种种子贮藏方式,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对比了撒播、点播和条播3种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种子出苗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40%、60%遮光度遮阴与全光照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遮阴方式对种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沙藏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90.64%),其次是冰箱冷藏处理(52.39%),而自然风干处理的发芽率最低(21.63%);在播种方式方面,点播处理获得了最高的出苗率(94.47%)和存活率(91.43%),而撒播处理表现最差;遮阴处理显著促进了种苗的生长,60%遮光度处理下的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均显著优于40%遮光度及全光照处理。经60%遮光度处理的种苗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叶长及平均叶宽最高,分别为35.15、0.61、8.29和3.3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播种育苗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叶木通扦插生根的影响
13
作者 黄建辉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三叶木通扦插生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ABT1,NAA,GGR6)、质量浓度(50 mg·L^(-1),100 mg·L^(-1),200 mg·L^(-1))、浸泡时间(1 h,2 h,3 h)为试验因... 为了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三叶木通扦插生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ABT1,NAA,GGR6)、质量浓度(50 mg·L^(-1),100 mg·L^(-1),200 mg·L^(-1))、浸泡时间(1 h,2 h,3 h)为试验因素,研究各因素对三叶木通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浓度对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对于平均生根数量指标,最优的水平组合是A_(3)B_(3)C_(2)(200 mg·L^(-1)的GGR6浸泡2 h),对平均根长、根系效果指数指标而言,最优水平组合均为A_(1)B_(2)C_(2)(100 mg·L^(-1)的ABT1溶液浸泡2 h),对生根率指标的最优组合为A_(3)B_(2)C_(2)(100 mg·L^(-1)的GGR6浸泡2 h)。经综合评价,三叶木通扦插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优组合为A_(3)B_(3)C_(2),即以200 mg·L^(-1)的GGR6溶液浸泡2 h为组合,能获得最优的扦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扦插繁殖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扦插繁育试验
14
作者 王琦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4期44-46,共3页
为探索三叶木通的扦插繁殖技术,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教学林场木通试验基地内3年生三叶木通硬枝作为扦插穗条,研究不同基质和不同扦插时间对三叶木通硬枝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珍珠岩∶细河沙=2∶1∶2(体积比)配制而成的混合基... 为探索三叶木通的扦插繁殖技术,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教学林场木通试验基地内3年生三叶木通硬枝作为扦插穗条,研究不同基质和不同扦插时间对三叶木通硬枝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珍珠岩∶细河沙=2∶1∶2(体积比)配制而成的混合基质扦插效果最佳;以蛭石∶珍珠岩∶细河沙=2∶1∶2配制的基质3月下旬进行扦插,其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79.31%,平均生根条数为8.31条,平均根长达10.02 cm;6月中旬、9月中旬及12月中旬扦插,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成活率,但其他扦插生根指标明显低于3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扦插繁育 扦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不同部位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陆俊 罗丹 +3 位作者 张佳琦 黄晖 富春亚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35,223,共5页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TPC)、黄酮含量(TF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分别为(63.033±0.482)mg/g,(26.395±0.731)mg/g,(380.860±5.462)μmol Trolox/g,(337.181±1.586)μmol Trolox/g,(387.406±1.773)μmol Trolox/g。两种方法测得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以下趋势:藤茎>叶片>果皮>种子>果肉。Spearman相关性研究表明,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强相关。研究结果为三叶木通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抗氧化 黄酮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叶木通中一个新的三萜成分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桂艳 马双成 +2 位作者 郑健 余振喜 林瑞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20-2122,共3页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the ethanol extract of dried stem of Akebia quinata(Thunb.) Decne.was seperated by dichloromethane,n-butanol in sequence.The n-butanol extract was further isolated by D101 macroporou...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the ethanol extract of dried stem of Akebia quinata(Thunb.) Decne.was seperated by dichloromethane,n-butanol in sequence.The n-butanol extract was further isolated by D101 macroporous resin and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A new triterpene with two known triterpenes were isolated,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3α,24-dihydroxy-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 acid(Ⅰ),3α,24,29-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Ⅱ),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Ⅲ).The new compound Ⅱ was nominated as quinatic stem acid.The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nd elucidated b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属 五叶木通 三萜 木通茎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通引种栽培土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春秋 熊大胜 +4 位作者 王继永 王文龙 席在星 李子辉 余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4-366,共3页
对采自湖南、湖北两省木通产地的28个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弃去杂物、磨细以及过筛处理,分别测定28个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等6项农化指标.结果表明:木通产地土壤pH值为4.89~6.62,平均为5.63;有机质含... 对采自湖南、湖北两省木通产地的28个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弃去杂物、磨细以及过筛处理,分别测定28个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等6项农化指标.结果表明:木通产地土壤pH值为4.89~6.62,平均为5.63;有机质含量为5.2~85.6g/g,平均为45.3 g/kg;全氮含量为0.64~3.10 g/kg,平均为1.95 g/kg;速效氮含量为7.19~140.55 mg/kg,平均为77.59 mg/kg;速效磷含量为5.57~16.00 mg/kg,平均为10.15mg/kg;速效钾含量为5.56~47.54 mg/kg,平均为31.95 mg/kg.因此,可以初步确定,养分含量比较丰富的酸性土壤适合木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产地 土壤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月瓜籽中脂肪酸的超声提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欧阳玉祝 李勇 +1 位作者 吴道宏 田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22-324,共3页
以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和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八月瓜籽油。用GC-MS分析八月瓜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对4种提取物的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的油脂质量较好,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9.23%和35.69%,... 以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和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八月瓜籽油。用GC-MS分析八月瓜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对4种提取物的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的油脂质量较好,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9.23%和35.69%,从八月瓜籽油中分别检出11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71.97%和8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 GC-MS 超声提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果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孟琴 田爱琴 +3 位作者 林纪元 张丽娜 谢达平 刘占超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157,共4页
本实验采用酸解铁盐沉析法,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到了质量较高的果胶。结果表明,酸解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100℃,pH1.0,时间2.0h,固液比1:25~1:30。在此条件下测得果胶的提取率为11.08%;活性炭脱色工艺为:温度65℃,35mi... 本实验采用酸解铁盐沉析法,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到了质量较高的果胶。结果表明,酸解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100℃,pH1.0,时间2.0h,固液比1:25~1:30。在此条件下测得果胶的提取率为11.08%;活性炭脱色工艺为:温度65℃,35min,0.7~0.9g活性炭/100ml浸提液;沉析工艺为:在每100ml果胶溶液中,加入20%FeCl35ml,pH为4.0左右,沉析时间3h以上;脱盐工艺为:每2g果胶盐置于150ml脱盐液(65%乙醇+4%盐酸+31%水(V/V))中,时间25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果皮 果胶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沉淀法分离八月瓜果皮中的总多酚 被引量:19
20
作者 欧阳玉祝 李雪峰 姚懿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76-79,共4页
以八月瓜果皮干粉为原料分离总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钙沉淀分离总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沉淀剂用量、沉淀温度和时间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沉淀分离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50 mL提取液中,添加90 mL饱... 以八月瓜果皮干粉为原料分离总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钙沉淀分离总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沉淀剂用量、沉淀温度和时间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沉淀分离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50 mL提取液中,添加90 mL饱和石灰水,70℃沉淀38 min。总多酚提取率为5.1037%。试验模型的预测值与组合实验结果吻合,分离产品总多酚纯度为84.4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 总多酚 响应面法 钙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