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itching Tracking Control for Planar Systems with Transient Performance Constraints
1
作者 SU Qing-Yu SUN Xi-Ming ZHAO Ju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925,共7页
这份报纸学习与被 overshoot 和安定时间决定的一些给定的短暂性能限制为平面系统的一个类追踪问题的输出。与产量限制(SSOFTOC ) 追踪的交换静态的产量反馈的问题第一次被建议并且解决。静态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和一条所谓的圆锥形的切换... 这份报纸学习与被 overshoot 和安定时间决定的一些给定的短暂性能限制为平面系统的一个类追踪问题的输出。与产量限制(SSOFTOC ) 追踪的交换静态的产量反馈的问题第一次被建议并且解决。静态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和一条所谓的圆锥形的切换法律在没有违背短暂性能限制,靠近环的交换系统的输出能 asymptotically 在哪个下面追踪步信号下面被设计。而且,最佳的加权的短暂表演被解决一个非线性的编程问题获得。最后,到飞机扇涡轮引擎的一个数字例子和应用被给说明有效性和建议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性能 跟踪控制 性能约束 平面系统 静态输出反馈 输出反馈控制器 非线性规划问题 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能效仿真评估
2
作者 王超 崔奥 周波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4,共10页
为了提高光伏路面综合能效并为电池散热,引入光伏/热一体化技术,形成由钢化玻璃面板、光伏电池、蛇形铜管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塑料底座组成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 为了提高光伏路面综合能效并为电池散热,引入光伏/热一体化技术,形成由钢化玻璃面板、光伏电池、蛇形铜管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塑料底座组成的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PIPVT)。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仿真,将光模块、电模块和固态模块中的热传导和热对流同步耦合,构建PIPVT多物理场仿真模块并展开研究。以2022年北京市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选取每个月的第15日代表该月气候情况进行发电性能与集热性能预测。结果表明,太阳能辐照强度与光伏模块发电效率呈正相关,但过高的辐照强度引起的高温会使其对模块发电效率的促进效果降低,冬季的发电效率和集热效率均较低。此外,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预测其校园路面全部采用PIPVT覆盖,一年可获得电量约170万kW·h,满足校本部超3个月的办公用电量,同时,可将约3.4万t的20℃水加热超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光伏/热一体化路面(pavement integrated photovoltaic/thermal PIPVT) 多物理场仿真 集热性能 发电性能 一次能源节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参数设计与飞行器性能评估
3
作者 雒宝鹏 张海瑞 +2 位作者 罗进元 涂建秋 王肖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3-1082,共10页
为满足超燃发动机方案论证、飞行器性能评估及飞/发一体化优化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创新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参数设计与飞行器性能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量化分析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喷管关键设计参数以及飞行器飞行参数对发动机比冲与... 为满足超燃发动机方案论证、飞行器性能评估及飞/发一体化优化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创新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参数设计与飞行器性能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量化分析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喷管关键设计参数以及飞行器飞行参数对发动机比冲与推力的影响,精准确定发动机核心设计参数。随后,利用自适应伪谱法优化航迹参数,并结合航迹参数对系统性能进行综合评估,深入剖析系统设计参数对飞行器性能的调控作用。通过迭代优化策略,同步确定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最优设计参数与飞行器综合性能指标。研究为发动机参数的科学选型及飞行器性能的持续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升飞行器航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飞行器 参数设计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与发动机排气系统一体化模型的红外特性数值计算
4
作者 马壮 吉洪湖 +2 位作者 吕明浩 余雄庆 张勃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了研究发动机排气系统向飞机后体传热而对飞机红外辐射特征产生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排气系统与飞机后体传热组合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和反向蒙特卡罗法分别计算2种模型的流动传热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排气系统与飞... 为了研究发动机排气系统向飞机后体传热而对飞机红外辐射特征产生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排气系统与飞机后体传热组合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和反向蒙特卡罗法分别计算2种模型的流动传热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排气系统与飞机后体传热时,在竖直探测面上,3~5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在探测角α=55°时增幅最大,增加了2.97%;8~14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在α=40°时增幅最大,增加了8.9%;3~5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随着探测角增大而先提高后降低,在α=5°时最高;8~14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随着探测角增大而先提高后降低,在α=90°时最高;飞机表面发射率由0.9降低到0.1时,在水平探测面上,α=45°,8~14μm积分辐射强度降低了78.6%,但是3~5μm波段积分辐射强度并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发一体化 排气系统 红外特性 流动传热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镶装式气膜浮环密封的密封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晋忠 文孟刚 +2 位作者 高慧中 刘圆圆 翟兆阳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9,共12页
以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中的镶装浮环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 Workbench建立单级镶装浮环热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浮环密封的变形情况,模拟计算实际工作间隙,分析偏心率对单级浮环密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偏心率增大浮升力增大,... 以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中的镶装浮环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 Workbench建立单级镶装浮环热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浮环密封的变形情况,模拟计算实际工作间隙,分析偏心率对单级浮环密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偏心率增大浮升力增大,偏心率小于0.8时,浮环泄漏量变化不大,当偏心率大于0.8时,泄漏量因转子的高速旋转形成的古埃特剪切流越发明显而骤增。为了解多级浮环的密封性能,基于准稳态法对单级气膜浮环和三级气膜浮环密封的温度场和压力场进行分析,得到工况参数对三级浮环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差的增大泄漏量增大,而随着转速增大,因浮环的动态间隙减小使得泄漏量逐渐减小;随着压差的增大,浮升力因内表面流体摩擦力与轴向压紧力作用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随着转速的增大,多级浮环浮升力因浮环与轴的摩擦力,以及气体在环向沟槽动压效应先减小后增大;与单级浮环密封相比,三级浮环密封的泄漏量减少50%左右。针对浮环密封的初始间隙引起的泄漏量变化,通过改变三级浮环各级初始间隙配合得到各类型浮环的泄漏量规律,综合分析得到当第一级和第二级浮环不变时,改变第三级浮环的初始间隙,浮环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优于其他类型浮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浮环密封 液膜间隙 密封性能 航空发动机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氢能航空动力发展研究
6
作者 曹俊 李维 +5 位作者 郭政言 孙付军 康尧 曾琦 赵明东 尹泽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氢燃料是航空业实现净零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燃料,将给航空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发展氢能航空动力是航空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氢能航空动力的利用形式,从氢能航空动力的安全... 氢燃料是航空业实现净零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燃料,将给航空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发展氢能航空动力是航空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氢能航空动力的利用形式,从氢能航空动力的安全性、高原性能、燃料消耗率、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着力分析后认为,氢燃料应用于航空动力是可行的;对世界主要国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的氢能航空动力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氢能航空动力的环保性、性能提升、高原高寒地区快速起动、高超声速等方面分析了氢能航空动力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并分析了氢能航空动力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机载液氢存储、氢精准计量和控制、热管理、稳定低排放燃烧等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基于此,论证了氢能航空动力面向2028年、2035年和2050年的发展目标,从标准体系、机场氢能基础设施、关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4个方面提出了氢能航空动力的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研究建议,加强统筹协调,成立氢能航空发展联盟;建立和健全标准体系,推动氢能航空发动机安全高效发展;布局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民用氢能航空动力平台建设,以推动我国氢能航空动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零碳排放 氢燃料 航空动力 氢涡轮 氢燃料电池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二十年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阳 王延光 +2 位作者 刘浩杰 陈雨茂 薛兆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提出的背景和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系列,总结了在油藏地球物理基础研究、井中地球物理技术、多尺度资料联合反演、地球物理约束确定性建模、时移地震剩余油气预测、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微地震油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面对中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层、深水、非常规及老油田(“两深一非一老”)形势和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挑战,油藏地球物理在油气产业技术致胜阶段仍然大有可为,要持续创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井、震、动、模一体化联合和人工智能应用,构建高水平的油藏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撑油藏全生命周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物理 井中地震 联合反演 油藏建模 油藏动态监测 剩余油预测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镁基材料实验和集成计算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志强 帅川 +3 位作者 柳伟 侯华 张高龙 赵宇宏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共22页
镁合金由于低密度、高比强度、高阻尼以及良好的导热性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其低弹性模量限制了其在大型薄壁构件中的可靠应用。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镁基材料模量性能的问题,简介影响合金模量的主要因素,比较相关计算模型... 镁合金由于低密度、高比强度、高阻尼以及良好的导热性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其低弹性模量限制了其在大型薄壁构件中的可靠应用。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镁基材料模量性能的问题,简介影响合金模量的主要因素,比较相关计算模型如等应力应变模型、混合定律、Halpin-Tsai模型以及两相复合材料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概括镁基材料模量性能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梳理镁基材料模量提升的两大途径以及性能提升机理。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提出了原子-晶格尺度类高模量铝合金开发和机器学习辅助优化实验设计的高强度高模量镁基材料集成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镁基复合材料 高模量性能 集成计算材料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樽海鞘群极限学习机的进/发一体化性能寻优控制模型研究
9
作者 于子洋 王晨 +2 位作者 杜宪 聂聆聪 孙希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6-249,共14页
为充分发挥航空推进系统的性能,提高性能寻优控制的实时性,将樽海鞘群算法(SS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基于进/发一体化部件级模型建立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SSA-ELM的数据驱动模型。将该建模方法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BP神经网络(... 为充分发挥航空推进系统的性能,提高性能寻优控制的实时性,将樽海鞘群算法(SS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基于进/发一体化部件级模型建立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SSA-ELM的数据驱动模型。将该建模方法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BP神经网络(BPNN)和极限学习机(ELM)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BPNN,ELM,GRNN,SSA-ELM用于预测可以使安装推力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7.41%,17.01%,72.57%,安装油耗的RMSE分别降低4.32%,19.41%,66.77%,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将基于SSA-ELM的数据驱动模型作为机载模型应用到性能寻优控制,结果表明,该机载模型能够维持理想的寻优效果。针对最大安装推力模式开展实时性分析,该机载模型相比于进/发一体化部件级模型,平均计算时间由184.05 ms缩短至1.357 ms,实时性得到显著改善,大大提高了寻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进/发一体化 樽海鞘群优化算法 极限学习机 数据驱动模型 性能寻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发性能一体化快速迭代的循环参数匹配
10
作者 曹铭栋 王昭 +2 位作者 高靖俞 樊巍 刘兵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针对150 kN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参数匹配设计问题,以A340-300飞机对发动机的任务需求为例,采用基于飞/发性能一体化快速迭代优化方法,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与发动机总体性能优化设计进行耦合迭代,对多约束条件下的大涵道比... 针对150 kN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参数匹配设计问题,以A340-300飞机对发动机的任务需求为例,采用基于飞/发性能一体化快速迭代优化方法,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与发动机总体性能优化设计进行耦合迭代,对多约束条件下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保证发动机满足飞机任务需求和任务载荷要求,以及发动机尺寸、质量、污染排放要求等约束条件下,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较初始方案减轻约14.33%,较A340-300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减轻约8%~9%;燃油消耗量较初始方案减少约20.6%;在保证发动机与飞机良好匹配性的前提下,通过飞发优化迭代使发动机和飞机的设计难度都有一定程度地降低。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飞/发性能一体化 快速迭代 耦合迭代 总体性能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高原地面启动实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江勇 周宗才 +4 位作者 桑增产 李军 张发启 孔卫东 张百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7-549,共3页
为了解决某种飞机在海拔3500m高原机场的地面启动问题。突破其规定的>2500m不能启动的限制。研制了专门的发动机启动试车台架,在海拔高度分别为400m,2800m,3650m的三个机场进行涡轮启动机单独启动带转和与发动机共同工作启动试验。... 为了解决某种飞机在海拔3500m高原机场的地面启动问题。突破其规定的>2500m不能启动的限制。研制了专门的发动机启动试车台架,在海拔高度分别为400m,2800m,3650m的三个机场进行涡轮启动机单独启动带转和与发动机共同工作启动试验。分别得到了启动机单独工作和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地面启动高度特性。实验表明:高度自400m增加到3650m,启动机功率下降的同时,压气机转速下降10 67%,带转的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速下降7 64%,但不出现排气超温。共同工作时,发动机点火成功时间延迟10s,启动过程延长28s,排气温度升高160℃。经过对启动机和发动机的初步调整试验研究,使发动机启动时间缩短6s,并改善了启动参数的变化规律。使得发动机在保证参数不超标的前提下启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原试验 起动试验 性能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发性能一体化技术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梁彩云 谢业平 +1 位作者 李泳凡 施磊 《航空发动机》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飞/发性能一体化设计技术的发展,中国现处于飞机和发动机双方通过协调确定各自技术状态阶段,尚未开展系统一体化设计。详细阐述了前机身、进气道与发动机在流场、流量及隐身性能,发动机尾喷管与飞机后机身在安装性能、隐身... 分析了国内外飞/发性能一体化设计技术的发展,中国现处于飞机和发动机双方通过协调确定各自技术状态阶段,尚未开展系统一体化设计。详细阐述了前机身、进气道与发动机在流场、流量及隐身性能,发动机尾喷管与飞机后机身在安装性能、隐身性能,飞机功率提取、环控引气与飞/发性能、稳定性等一体化设计技术的研究内容。详细分析了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应用飞/发性能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关注点,并指出了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推广应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发一体化 性能 匹配设计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飞机/发动机设计参数的一体化选择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津 陈大光 +2 位作者 汪家芸 朱一锟 朱之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3,共6页
发展了一种机动飞机/发动机设计参数的一体化选择方法和软件。根据机动飞机的飞行任务要求,确定设计目标和约束,其中包括飞机性能约束和发动机部件设计约束,并以此对飞机的主要设计参数和发动机循环参数进行一体化优选。该软件由飞... 发展了一种机动飞机/发动机设计参数的一体化选择方法和软件。根据机动飞机的飞行任务要求,确定设计目标和约束,其中包括飞机性能约束和发动机部件设计约束,并以此对飞机的主要设计参数和发动机循环参数进行一体化优选。该软件由飞机几何、飞机质量、飞机气动性能、发动机非安装和安装性能、发动机质量和外廓尺寸、飞机性能、优化等模块组成。此软件已应用于已有机动飞机/发动机的改型方案论证和未来高机动飞机/发动机方案的分析研究,本文给出部分计算实例。使用此软件的经验表明,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精度和所需时间适合于飞机/发动机系统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发动机设计 一体化设计 参数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特性仿真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家骅 冯国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51,共6页
回顾了航空发动机特性仿真技术的产生背景 ,综合叙述了从稳态特性计算到瞬态特性计算 ,从特性仿真到综合仿真 ,从零维仿真到多维仿真的发展历程 ,介绍和评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特性仿真的研究概况及美国“数值推进系统仿真”计划和发展趋... 回顾了航空发动机特性仿真技术的产生背景 ,综合叙述了从稳态特性计算到瞬态特性计算 ,从特性仿真到综合仿真 ,从零维仿真到多维仿真的发展历程 ,介绍和评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特性仿真的研究概况及美国“数值推进系统仿真”计划和发展趋势 ,说明了发动机数值仿真技术及仿真试验台的应用与发展 ,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推进系统设计的可信度 ,降低了实验与研制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设计 性能参数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o方法的二维单壁膨胀喷管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正 倪鸿礼 +1 位作者 贺旭照 乐嘉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1-456,共6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后体尾喷管的优化设计问题,发展了与多目标优化程序NSGA-Ⅱ相结合的自动优化流程。利用Rao喷管的近似方法建立喷管优化模型,采用区域推进求解PNS方程的流场解算器和网格自动化生成技术获得尾喷管的性能;引入目标约束...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后体尾喷管的优化设计问题,发展了与多目标优化程序NSGA-Ⅱ相结合的自动优化流程。利用Rao喷管的近似方法建立喷管优化模型,采用区域推进求解PNS方程的流场解算器和网格自动化生成技术获得尾喷管的性能;引入目标约束设计和自适交叉技术,自动加速目标空间的搜索,大幅度提高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效率;获得了给定来流和喷流条件下的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二维后体尾喷管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航空发动机 一体化设计 喷管 最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性能评价与仿真验证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书刚 郭迎清 陈小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1-1127,共7页
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对提高发动机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故障检测率、故障定位率、虚警率等。为此,基于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组诊断原理,针对民用航空发动机常见的四种故障搭建了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采用蒙... 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对提高发动机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故障检测率、故障定位率、虚警率等。为此,基于混合卡尔曼滤波器组诊断原理,针对民用航空发动机常见的四种故障搭建了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故障诊断系统在发动机健康和性能退化两种情形下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情形下诊断系统均满足发动机故障检测率98%以上、故障定位率90%以上、虚警率不大于1%的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诊断 性能评价 蒙特卡罗仿真 混合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试验评估在美国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磊 张天姣 +2 位作者 钱炜祺 周宇 邵元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1-469,共9页
一体化试验评估是从分系统、研制过程、研究手段三个维度来对飞行器各研制阶段的试验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试验效率、缩短试验周期、减少试验成本并降低试验风险。文章在剖析美国提出的飞行器一体化试验评估... 一体化试验评估是从分系统、研制过程、研究手段三个维度来对飞行器各研制阶段的试验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试验效率、缩短试验周期、减少试验成本并降低试验风险。文章在剖析美国提出的飞行器一体化试验评估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体化试验评估方法在飞行器外挂物投放、航空推进系统、高超声速武器系统以及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一体化试验评估应用于飞行器研制中的除地面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外的其他相关关键技术,并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体系分析、人类行为建模四个方面对其后续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总结了一体化试验评估在美国飞行器研制中落地的原因和对我国应用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试验评估 飞行器 气动性能 建模仿真 地面试验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杯一级旋流数变化对点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桂桂 林宇震 +2 位作者 胡好生 王晓峰 张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7-1121,共5页
所有的旋流杯结构均为一级多斜孔和二级径向直叶片,喷嘴均为单油路离心喷嘴.为了研究旋流杯空气雾化喷嘴一级旋流数对小型燃烧室点火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头部矩形回流燃烧室,在进口为常温常压、燃烧室压降为0.5%~5%的条件下,对3个一级旋... 所有的旋流杯结构均为一级多斜孔和二级径向直叶片,喷嘴均为单油路离心喷嘴.为了研究旋流杯空气雾化喷嘴一级旋流数对小型燃烧室点火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头部矩形回流燃烧室,在进口为常温常压、燃烧室压降为0.5%~5%的条件下,对3个一级旋流数不同的旋流杯进行了点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旋流数对点火性能影响明显,相同压降下,一定变化范围内,一级旋流数的增加影响了下游流场的分布,有利于火核沿回流区向上游传播,并在旋流杯出口形成稳焰,因此一级强旋旋流杯点火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小型燃烧室 双级旋流杯 一级旋流数 点火性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装甲车辆冷却性能的集成化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毕小平 赵以贤 +2 位作者 刘西侠 王普凯 许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7-582,共6页
针对坦克装甲车辆的冷却过程涉及多物理场作用、多个零部件与多种流体参与的特点,基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提出了冷却性能的集成化预测思路。建立了集成化预测模型,发动机燃烧产热和部件摩擦产热作为热源,考虑了基于部件集总质量的热节点... 针对坦克装甲车辆的冷却过程涉及多物理场作用、多个零部件与多种流体参与的特点,基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提出了冷却性能的集成化预测思路。建立了集成化预测模型,发动机燃烧产热和部件摩擦产热作为热源,考虑了基于部件集总质量的热节点与冷却液、润滑油、动力舱空气、发动机进气、燃气、废气之间的传热,冷却液、润滑油和动力舱空气的流动。通过边界耦合与内部参数耦合相结合、局部收敛与整体收敛相结合的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预测实例显示,这种模型可以实现在各种外界环境温度和不同运行工况的坦克装甲车辆冷却性能的集成化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冷却性能 坦克装甲车辆 预测 集成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缘形状对低压涡轮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超 颜培刚 +2 位作者 钱潇如 韩万金 王庆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62,共6页
为减小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损失,提高低压涡轮叶栅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尾缘形状对高负荷前加载低压涡轮叶栅L2F气动性能的影响.对比尾缘偏斜、增加尾缘厚度和Gurney襟翼对叶栅能量损失和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尾缘形状都能... 为减小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损失,提高低压涡轮叶栅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尾缘形状对高负荷前加载低压涡轮叶栅L2F气动性能的影响.对比尾缘偏斜、增加尾缘厚度和Gurney襟翼对叶栅能量损失和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尾缘形状都能增加气流折转角,在低雷诺数时减小能量损失,在高雷诺数时增加损失,但总体上尾缘偏斜提高气动性能的效果更好.雷诺数为20 000、湍流度为3%时,尾缘偏斜能够减小16.5%叶栅能量损失,增加3.3%气流折转角.3种尾缘形状都使主流发生偏转,加速了吸力面边界层流动,抑制了流动分离,有利于减小损失;但尾缘改型增强了尾缘后流动掺混,会增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低压涡轮 尾缘偏斜 气动性能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