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虾夷锦”纹样在江户时代的传播与演变——以服饰和绘画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虾夷锦原本是清代的上等袍服和锦缎,在贡赏贸易中从北方丝绸之路进入日本北海道,又以“虾夷物产”之名传入日本内地,受到上流社会的珍爱。18世纪北海道的地方志插图、风俗画、肖像画中常常重点描绘虾夷锦制作的阿伊努盛装,其中清代蟒龙...
虾夷锦原本是清代的上等袍服和锦缎,在贡赏贸易中从北方丝绸之路进入日本北海道,又以“虾夷物产”之名传入日本内地,受到上流社会的珍爱。18世纪北海道的地方志插图、风俗画、肖像画中常常重点描绘虾夷锦制作的阿伊努盛装,其中清代蟒龙服饰纹样被提炼为新颖华美的图像程式,并传播至日本内地。虾夷锦被制为歌舞伎、艺伎服装之后,其典型纹样也迅速进入了版画,成为“役者绘”和“美人绘”服饰中的流行元素,不仅丰富了浮世绘创作的语言,还推动了江户晚期演艺服装纹样的效仿之风。尽管仿制的虾夷锦纹样从形象到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却始终保留着蟒龙、祥云、江崖海水的固定格套,彰显着辗转而来的华夏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锦
阿伊努
清代官服
蟒龙纹样
浮世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华怡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及图案,并与明清时期的蟒袍、龙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夷酋列像》虽然是松前藩对于十二位酋长功勋的嘉奖,但在绘制过程中人为加入了“蛮夷外邦”的特征元素,画中酋长所着的“虾夷锦”在服饰纹样类型上与明清龙袍、蟒袍无异,但在纹样刻画的细节、服饰穿着方式、搭配习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证实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主体地位,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融合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酋列像
虾夷锦
蟒袍
龙袍
阿伊努
虾夷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博物馆中的音乐传承与记忆——日本北海道白老町阿依努民族博物馆公演剧目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雪辰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4-72,共9页
本文以北海道胆振地方白老町阿依努民族博物馆为调查对象,从其"古式舞蹈定时公演"的展演形式、文化内容、音乐形态等方面,介绍、分析了该馆内长期进行的有关日本原住民——阿依努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展演活动。在走访...
本文以北海道胆振地方白老町阿依努民族博物馆为调查对象,从其"古式舞蹈定时公演"的展演形式、文化内容、音乐形态等方面,介绍、分析了该馆内长期进行的有关日本原住民——阿依努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展演活动。在走访、参观该馆陈设、布局及文化内容后,分析与论证阿依努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可供学习、参考之成功理念与方法。探讨该民族博物馆在音乐文化记忆、传承与传播方面之积极作用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阿依努
音乐传承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虾夷锦”纹样在江户时代的传播与演变——以服饰和绘画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瑛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代织绣史”(项目编号:19BG12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虾夷锦原本是清代的上等袍服和锦缎,在贡赏贸易中从北方丝绸之路进入日本北海道,又以“虾夷物产”之名传入日本内地,受到上流社会的珍爱。18世纪北海道的地方志插图、风俗画、肖像画中常常重点描绘虾夷锦制作的阿伊努盛装,其中清代蟒龙服饰纹样被提炼为新颖华美的图像程式,并传播至日本内地。虾夷锦被制为歌舞伎、艺伎服装之后,其典型纹样也迅速进入了版画,成为“役者绘”和“美人绘”服饰中的流行元素,不仅丰富了浮世绘创作的语言,还推动了江户晚期演艺服装纹样的效仿之风。尽管仿制的虾夷锦纹样从形象到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却始终保留着蟒龙、祥云、江崖海水的固定格套,彰显着辗转而来的华夏风貌。
关键词
虾夷锦
阿伊努
清代官服
蟒龙纹样
浮世绘
Keywords
Ezo Brocade
ainu
Qing Dynasty noble robe
python or dragon pattern
Ukiyoe painting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华怡
梁惠娥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南大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无锡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BG142)。
文摘
《夷酋列像》是江户时期“虾夷绘”的代表作,也是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画中所描绘的十二酋长中有十位都穿着来自中国的“虾夷锦”。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夷酋列像》的源起及主要人物,尝试复原《夷酋列像》中“虾夷锦”的服饰形制及图案,并与明清时期的蟒袍、龙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夷酋列像》虽然是松前藩对于十二位酋长功勋的嘉奖,但在绘制过程中人为加入了“蛮夷外邦”的特征元素,画中酋长所着的“虾夷锦”在服饰纹样类型上与明清龙袍、蟒袍无异,但在纹样刻画的细节、服饰穿着方式、搭配习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证实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主体地位,为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融合提供案例借鉴。
关键词
夷酋列像
虾夷锦
蟒袍
龙袍
阿伊努
虾夷绘
Keywords
Ishu Retsuzo
Ezo-nishiki
python robes
dragon robes
ainu
Ezo painting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博物馆中的音乐传承与记忆——日本北海道白老町阿依努民族博物馆公演剧目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雪辰
机构
内蒙古艺术学院
出处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4-72,共9页
基金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名栏建设专项项目"田野调查"(项目编号:NJMZ1706)专栏论文
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13-B0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北海道胆振地方白老町阿依努民族博物馆为调查对象,从其"古式舞蹈定时公演"的展演形式、文化内容、音乐形态等方面,介绍、分析了该馆内长期进行的有关日本原住民——阿依努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展演活动。在走访、参观该馆陈设、布局及文化内容后,分析与论证阿依努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可供学习、参考之成功理念与方法。探讨该民族博物馆在音乐文化记忆、传承与传播方面之积极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
博物馆
阿依努
音乐传承
文化记忆
Keywords
Museums
ainu
Musical inheritance
Cultural memory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虾夷锦”纹样在江户时代的传播与演变——以服饰和绘画为中心
熊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夷酋列像》中的“虾夷锦”服饰分析
张华怡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博物馆中的音乐传承与记忆——日本北海道白老町阿依努民族博物馆公演剧目的田野考察
张雪辰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