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时空特征与耦合协调机制——基于42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刘晓琼 张雪静 +3 位作者 杨华 焦璇 陈佩瑶 胡颖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9,共14页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和粮食供应地,探究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机制是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促成其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中在测算2008—2020年该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用耦合协调度...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和粮食供应地,探究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机制是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促成其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中在测算2008—2020年该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了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机制。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村以及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皆整体呈低值波动缓增态势,其中可持续农业发展水平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且其值高于可持续农村发展的,且三者的空间异质性较明显;②制约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障碍因子虽具有趋同性,但其空间差异性亦较为明显;③研究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耦合度高于耦合协调度,且分别呈弱降和明显增长趋势,目前依次处于拮抗和低度失调阶段;④2020年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可持续农村发展的高值区及其耦合协调度高值区皆大致沿海西州-鄂尔多斯-南阳-阿坝四地呈“蝶翼状”分布,而两者的低值区则多集中于黄河“几”字湾晋陕豫段部分地级市以及下游地区;⑤影响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因子作用类型以交互作用为主,表明导致其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较强,随后依据其作用机理分类构建了促成流域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机制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的内涵界定与构建路径
2
作者 白永秀 闫雪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9,共12页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却鲜有文献将山域经济及其独特的产业体系从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剥离出来、辨清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生态保护是山域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本文以秦岭山域产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秦岭资源禀赋和...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却鲜有文献将山域经济及其独特的产业体系从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剥离出来、辨清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生态保护是山域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本文以秦岭山域产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秦岭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秦岭应构建以文化产业为灵魂、以生态旅游产业为载体、以生态产业为本色、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的“文旅生农”一体化协同推进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融合、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通过文化产业大众化、旅游产业生态化、生态资源产业化、农业产业特色化以及“文旅生农”一体化,稳步构建秦岭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将秦岭大保护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结合,切实推进秦岭大保护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行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绿色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山域绿色产业体系 “文旅生农”一体化 资源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
3
作者 汪雨彤 罗言云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5-65,共11页
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国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建立科学的、本土化的评价体系。以成都市新都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的人类活动参与程度从自然景观资源、半自然景观资源和人... 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国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建立科学的、本土化的评价体系。以成都市新都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的人类活动参与程度从自然景观资源、半自然景观资源和人工景观资源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基于SDGs选取27个具体指标并建立框架,结合熵值法进行权重赋值,对新都区127个行政村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1)新都区乡村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区域和主要河流流域呈现显著相关性;(2)新都区乡村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平衡,高分村庄占比较少;(3)景观资源可持续性主要依赖于自然与半自然景观资源。研究通过将SDGs与景观类别结合,实现了SDGs在乡村这一小尺度区域的本土化应用,为解决SDGs长期以来的尺度不匹配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为新都区乡村景观资源精细化评价、乡村规划及自然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乡村景观资源 可持续性评价 熵值法 本土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的机制考察与效应评估——以小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鲍禹默 孙心妍 +1 位作者 孙雨 许心睿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研究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政策的运作机制,包括价格保障、收入激励和市场信号扭曲,指出其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方式僵化、资源过度开发和绿色技术采纳率下降。评估显示,短期内政策促进... 本研究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政策的运作机制,包括价格保障、收入激励和市场信号扭曲,指出其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方式僵化、资源过度开发和绿色技术采纳率下降。评估显示,短期内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增长,但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不利。因此,提出构建绿色生产导向的补贴机制、推广绿色技术、建立优质粮食市场化收购机制和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等策略,以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推动绿色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农业绿色生产 效应评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
5
作者 薄利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7,共10页
河南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河南省8个代表性城市中的14个区县作为样本区域,从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社区参... 河南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河南省8个代表性城市中的14个区县作为样本区域,从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社区参与度与游客满意度、信息化水平提升、环境保护措施与生态平衡维持4个方面,调查分析了行业现状、挑战与机遇。调查表明:调查区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均能耗略高于全国;行业年投资回报率为19.15%,郑州、洛阳回报率突出,就业机会显著增加;游客对停车顺畅、交通便利评分不高,对服务水平、保留原生态气息评分高,参与性活动、旅游消费性价比评分较低,总体满意度为84%;数字化营销投入占比38.51%,电商商务年交易额7.75万元/户,环保投入占比5.12%,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30.32%。研究表明: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信息化水平和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能,但仍面临诸如活动创新不足、信息化管理滞后、环保投入有限等挑战。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从业者应加大环保投入,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与活动设计,以提升游客体验和价值感知,同时强化社区参与和市场拓展,构建更加绿色、智慧、和谐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评估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进口对我国农业节水控水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喻妍 田清淞 刘念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7,共8页
基于1998—2021年我国245类HS 6位编码农产品的生产用水需求和进口贸易数据,探究了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多维节水效应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产品生产用水需求在品种间和地区间均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我国利用农产品进口形成节水... 基于1998—2021年我国245类HS 6位编码农产品的生产用水需求和进口贸易数据,探究了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多维节水效应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产品生产用水需求在品种间和地区间均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我国利用农产品进口形成节水效应的基础;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存在直接节水效应、产品结构效应、进口节水效率和全球净节水效应4个层面的节水效应,但不同节水效应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且多维节水效应之间并未实现充分协调,存在进口规模大而进口产品结构不优、进口直接节水量大而进口节水效率不高,以及在部分国家呈现负的全球净节水效应等潜在隐忧。因此,要持续推进农产品进口空间多元化、进口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区域农业技术合作等,以实现对国际市场水资源利用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农产品进口 节水效应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葛文全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87,共6页
文章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2—2022年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该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省份差异... 文章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2—2022年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该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省份差异。此外,中国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产业关联度和政策环境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文章提出推动饲料产业集约化转型升级、构建跨省域饲料产业沟通交流平台和建立现代饲料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饲料业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禀赋 市场化程度 产业关联度 政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8
作者 曹逢春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55-58,共4页
玉米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稳定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该文基于玉米种植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传统种植方式面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提出一套玉米种植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涵盖... 玉米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稳定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该文基于玉米种植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传统种植方式面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提出一套玉米种植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基于此,探讨实现玉米种植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其措施。本研究对于指导玉米种植实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植 农业可持续发展 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灌溉水系数发展现状与展望
9
作者 刘珊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62-65,70,共5页
该文综述农业灌溉水系数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农业灌溉水系数是衡量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对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灌溉水系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国内外灌溉水系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讨影响灌溉水... 该文综述农业灌溉水系数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农业灌溉水系数是衡量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对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灌溉水系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国内外灌溉水系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讨影响灌溉水系数的关键因素,总结提高灌溉水系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水系数 水资源管理 灌溉技术 用水效率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市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10
作者 孙彦 费晨 +3 位作者 王晓拓 倪成功 田斌 陈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18-121,152,共5页
该文对滁州市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措施,包括粪肥就近还田、固液分离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村回收、镇归集、县处理”的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体系等。结果表明,有效实施这些措施,... 该文对滁州市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措施,包括粪肥就近还田、固液分离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村回收、镇归集、县处理”的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体系等。结果表明,有效实施这些措施,滁州市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得到了显著的资源化利用,在提升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了土壤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滁州市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有机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固液分离技术 经济和环境效益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f Primary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被引量:2
11
作者 LIU Hongx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4期63-69,共7页
For providing a correct and reasonable strategy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took China as the representative to analyze the poor agricultural equipment service condition. ... For providing a correct and reasonable strategy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took China as the representative to analyze the poor agricultural equipment service condition. It also put forward the ecology and social crisis brought out by the long-term and large-scale primary mech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ondition, this paper brought forward several certain policies and solutions, such as compelling to shorten the continuance cycle of traditional primary stage, seeking for new economic growth poles of high-added-valu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y fully using the abundant labor force, etc. It is a feasible technical program to develop harmoniou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generation of soil quality RESOURCE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付云 朱元芳 +6 位作者 张建胜 张淑芬 孔祥峰 何流琴 孙照勇 申卫收 冯艳忠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98-101,共4页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解决农业废弃物堆积、资源浪费及环保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从农业废弃物的定义、农业废弃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更...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解决农业废弃物堆积、资源浪费及环保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从农业废弃物的定义、农业废弃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好地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路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海艳 罗付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89-93,97,共6页
为了明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攻关路径,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本文简要归纳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化3个研究方向在农业节水、土壤改良、农村新能源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农业防灾减灾5个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为了明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攻关路径,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本文简要归纳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化3个研究方向在农业节水、土壤改良、农村新能源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农业防灾减灾5个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研究认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以生物技术、农业技术与机械化为基础,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与加强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立农业科技攻关的新路径,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果可为国家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科技攻关 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成就、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书秦 丁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把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从“两个结合”的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抓手,稳定粮食安全基本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三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模式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西双版纳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依丹丹 陶慧兰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97-199,共3页
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更加注重对景观资源的保护。本文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简要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对自然资源和景观的... 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更加注重对景观资源的保护。本文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简要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对自然资源和景观的修复保护、打造文化型生态绿洲以及从全域视角进行均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简言之,生态旅游模式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要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合理开发,使得保护区生态旅游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资源开发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41-144,共4页
本文对皇藏峪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保护价值、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待改进的方面以及可持续开发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价值,同时也存在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 本文对皇藏峪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保护价值、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待改进的方面以及可持续开发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价值,同时也存在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旅游开发与周边社区建设的协调等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完善功能区划、保护古树名木、健全森林防火机制和建立社区生态补偿机制等策略,目的是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确保该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优化整合 旅游开发 自然资源保护 可持续经营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及配套农机技术
17
作者 姜文达 刘羿廷 +1 位作者 张秋萍 赵峻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驱动下,农村地区在强化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持续完善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工作,黑土资源作为世界范围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降低黑土资源损耗,分析了现阶段导致黑土资源损耗的...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驱动下,农村地区在强化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持续完善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工作,黑土资源作为世界范围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降低黑土资源损耗,分析了现阶段导致黑土资源损耗的关键因素及不利影响情况,设计了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和配套农机技术合理应用方案,期望能够提高黑土地保护效能,促进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途径 农机技术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探析
18
作者 王娜 刘丽华 +2 位作者 耿东梅 张立平 李昀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99-201,共3页
小麦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全球粮食供应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小麦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导致其品种改良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加快小麦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及创新利用等研究工作。本文阐述了小麦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分析了小麦种质资... 小麦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全球粮食供应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小麦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导致其品种改良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加快小麦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及创新利用等研究工作。本文阐述了小麦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分析了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策,以期为提高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91
19
作者 罗锡文 廖娟 +2 位作者 胡炼 臧英 周志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种、肥、药、水。精准耕整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药技术和精准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资源可...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种、肥、药、水。精准耕整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药技术和精准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机械化精准作业关键技术与机具。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该文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机械与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农业资源利用率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被引量:379
20
作者 黄林楠 张伟新 +1 位作者 姜翠玲 范晓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79-1286,共8页
Wackernagel创立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但是在该模型中,仅评价了的地表水域的渔业功能,忽略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水资源的其他功能。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及水资源的特点后,在其理论框架下设立水资源帐户,... Wackernagel创立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方法,但是在该模型中,仅评价了的地表水域的渔业功能,忽略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水资源的其他功能。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及水资源的特点后,在其理论框架下设立水资源帐户,并阐述了该帐户的内涵,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以及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即全球平均水资源产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按水资源利用的一般分类对水资源帐户进行了细分。通过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1998-200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以客观的评价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情况,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弥补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水资源评价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