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沉淀法制备Ag/AgCl-TiO_2空心复合纳米微球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金刚 姬平利 孔祥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5-2643,共9页
通过甲基丙烯酸与苯乙烯聚合制备了表面负电性的聚苯乙烯(PSt)纳米乳胶粒.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后加入钛酸四丁酯、氯化钠和硝酸银,以PSt乳胶粒为模板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PSt-AgCl-TiO... 通过甲基丙烯酸与苯乙烯聚合制备了表面负电性的聚苯乙烯(PSt)纳米乳胶粒.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后加入钛酸四丁酯、氯化钠和硝酸银,以PSt乳胶粒为模板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PSt-AgCl-TiO2复合微球.在180℃对其进行液相预处理及煅烧去除PSt模板后制备了Ag/AgCl-TiO2空心复合粒子.对各阶段产物的形貌、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Ag/AgCl与锐钛矿型TiO2复合的空心粒子,其比表面远大于商品TiO2(P25).考察了Ag/AgCl-TiO2复合粒子在紫外光与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RhB)降解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紫外光下n(Ag)/n(Ti)=0.1%的Ag/AgCl-TiO2复合粒子活性最高,30 min时对RhB的降解率比不含Ag/AgCl的TiO2空心微球提高了13%;虽然Ag/AgCl-TiO2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远比紫外光下低,但与纯TiO2空心纳米微球相比其催化活性仍明显增强.n(Ag)/n(Ti)=2.0%的Ag/AgCl-TiO2复合粒子催化活性最高,120 min时对RhB的降解率比不含Ag/AgCl的TiO2空心微球提高了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乳胶粒 模板 表面改性 AG agcl-tio2空心微球 光催化性能 罗丹明B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布增强空心SiO_(2)球填充聚烯烃复合材料研究
2
作者 张伟 冯春明 +2 位作者 张立欣 李强 靳绍贤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1,48,共4页
采用沉淀聚合、溶胶-凝胶反应、高温灼烧、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了表面键联有碳碳双键的空心SiO_(2)微球;然后将其加入聚烯烃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将玻纤布浸入复合胶液,经烘干叠层热压后,制备了玻纤布增强空心SiO_(2)微球填充聚烯烃复合... 采用沉淀聚合、溶胶-凝胶反应、高温灼烧、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了表面键联有碳碳双键的空心SiO_(2)微球;然后将其加入聚烯烃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将玻纤布浸入复合胶液,经烘干叠层热压后,制备了玻纤布增强空心SiO_(2)微球填充聚烯烃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心微球含量的增加,聚烯烃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吸水率逐渐升高,抗剥离强度逐渐降低。当空心微球与聚烯烃的质量比为3:1时,聚烯烃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最小,分别为2.75和2.62×10^(-3),吸水率为0.066%,抗剥离强度为0.86 N/mm,可满足微波基板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布 空心SiO_(2) 聚烯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引入对空心玻璃微球化学稳定性的提高 被引量:14
3
作者 邱龙会 魏芸 +2 位作者 师韬 高党忠 傅依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8-61,共4页
为了提高液滴法空心玻璃微球 (HGM)的化学稳定性 ,以络合方式在玻璃溶液中引入Al3 +使形成的HGM玻璃中Al2 O3 含量达 1.5 %mol,升高液滴炉精炼区温度至 140 0℃ ,加大炉内轴向抽气速率至 6~ 7cm/s(2 5℃ ,0 .10 1MPa) ,制备出直径 45 0... 为了提高液滴法空心玻璃微球 (HGM)的化学稳定性 ,以络合方式在玻璃溶液中引入Al3 +使形成的HGM玻璃中Al2 O3 含量达 1.5 %mol,升高液滴炉精炼区温度至 140 0℃ ,加大炉内轴向抽气速率至 6~ 7cm/s(2 5℃ ,0 .10 1MPa) ,制备出直径 45 0~ 5 5 0 μm、壁厚 0 .8~ 1.5 μm的HGM ,并依次用 90℃的 0 .5MNH4 F + 0 .1MHNO3 水溶液、热水和丙酮漂洗HGM 5min、2次 ,将HGM暴露于大气 ,测试表面出现斑点的时间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HGM表面出现斑点的时间由 5d推迟到 2 0d ,且表面粗糙度变化减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法 空心玻璃 AL2O3 化学稳定性 ICF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乙二醇为模板剂制备MoS_2空心微球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壮志 王德志 徐兵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7-1931,共5页
以聚乙二醇(PEG)为模板剂,采用软模板法制备出MoS2空心微球,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S2为粒径约2-7μm的空心微球,但结晶程度较差,需通过退火工艺进行改善;聚... 以聚乙二醇(PEG)为模板剂,采用软模板法制备出MoS2空心微球,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S2为粒径约2-7μm的空心微球,但结晶程度较差,需通过退火工艺进行改善;聚乙二醇与MoS2发生了较为强烈的有机-无机杂化作用,其浓度和分子量对产物形貌调控均有重要影响.同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对MoS2空心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软模板法 空心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多层核壳结构Gd_2O_3∶Eu^(3+)空心微球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桂霞 刘姝君 +3 位作者 董相廷 王进贤 胡延芳 孙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稀土硝酸盐-葡萄糖的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和随后的热处理得到了多层核壳结构Gd2O3∶Eu3+空心微球,并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 以稀土硝酸盐-葡萄糖的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和随后的热处理得到了多层核壳结构Gd2O3∶Eu3+空心微球,并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空心球样品为纯的立方相的Gd2O3。具有规则的多层核壳空心结构,空心球的直径在2~3μm左右,壁厚约为100nm,并且Gd2O3∶Eu3+空心球是由尺寸约为30nm的球形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样品中含有Gd、Eu、O元素。该空心球样品具有强的Eu3+的特征红光发射以及长的荧光寿命,可以用来作为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Gd2O3∶Eu3+ 核壳结构 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球D_2/Ne混合气体充气工艺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占文 王朝阳 +8 位作者 李波 唐永建 杜守德 陈素芬 漆小波 师涛 袁玉萍 林波 初巧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71,共5页
本工作主要研究空心玻璃微球对D2和Ne气体渗透系数的差异,以及研究采用热扩散法在高压充气系统上向空心玻璃微球充入D2/Ne混合气体的充气工艺。利用干涉条纹法测量了在充气和保气时Ne的气体渗透系数,它们分别为KNe,350℃=2.6×10-18... 本工作主要研究空心玻璃微球对D2和Ne气体渗透系数的差异,以及研究采用热扩散法在高压充气系统上向空心玻璃微球充入D2/Ne混合气体的充气工艺。利用干涉条纹法测量了在充气和保气时Ne的气体渗透系数,它们分别为KNe,350℃=2.6×10-18和KNe,25℃=8.0×10-22mol.m-1.s-1.Pa-1。根据D2的气体渗透系数确定了玻璃微球充D2/Ne混合气体的充气方法和充气平衡时间,平衡时间以充纯Ne时间为准。此外,还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球充入混合气体后的保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 气体渗透系数 D2/Ne混合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型空心T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6
7
作者 姬平利 王金刚 +1 位作者 朱晓丽 孔祥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55-2161,共7页
通过甲基丙烯酸与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制备了表面载有阴离子的聚苯乙烯(PSt)纳米乳胶粒.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此乳胶粒为模板,加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银制备了Ag2O掺杂型聚苯乙烯/二氧... 通过甲基丙烯酸与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制备了表面载有阴离子的聚苯乙烯(PSt)纳米乳胶粒.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此乳胶粒为模板,加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银制备了Ag2O掺杂型聚苯乙烯/二氧化钛(PSt/TiO2)复合微球.对该微球在180℃进行液相预处理、干燥、500℃烧等步骤制备了Ag掺杂型Ag-TiO2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PSt/TiO2复合粒子及Ag-TiO2空心粒子的形貌及晶体结构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g-TiO2复合粒子在紫外光(365nm)与紫外-可见光(370-760nm)下对罗丹明B(RhB)降解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不含银的TiO2空心微球相比,在紫外光照射下,银含量(nAg/nTi)为0.1%的Ag-TiO2复合粒子对RhB的降解率提高了11%左右;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nAg/nTi为1.0%和2.0%的Ag-TiO2复合粒子对RhB的降解率提高了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乳胶粒模板 表面改性 Ag-TiO2空心 光催化性能 罗丹明B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纯 殷恒波 +6 位作者 石莉萍 王爱丽 吴占敖 吴刚 姜涛 沈玉堂 姜廷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1665,共5页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强吸附能力的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作吸附剂,对Pb2+、Cu2+及Cr3+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利用Langmuir线性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56、0...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强吸附能力的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作吸附剂,对Pb2+、Cu2+及Cr3+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利用Langmuir线性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空心微球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56、0.681、0.563 mmol/g。饱和吸附量与重金属离子的共价指数及电荷密度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共价指数增加或电荷密度的降低,饱和吸附量增大;吸附常数与重金属离子电场强度(有效核电荷数)有关,随着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吸附常数增大。此吸附过程具有化学吸附特征,再生的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空心 重金属离子吸附 Langmuir线性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V_2O_5空心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朱丁 刘恒 +1 位作者 姚亚东 李大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8,共6页
以自制的二乙酰丙酮氧钒(VO(aca)_2)为原料,通过软模板法组装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钒前驱体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热处理后制备得(?)(0.5~1.0)μm五氧化二钒(V_2O_5)中空微球.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 以自制的二乙酰丙酮氧钒(VO(aca)_2)为原料,通过软模板法组装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钒前驱体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热处理后制备得(?)(0.5~1.0)μm五氧化二钒(V_2O_5)中空微球.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最终产物的球形外观、中空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合VO(acac)_2、溶解于乙二醇的PVP、溶解于乙二醇的VO(aeac)_2与复合微球的红外光谱(FTIR)和复合微球的差热曲线(DTA),探讨了V_2O_5中空微球形成的机理.对影响实验的因素如PVP和VO(acac)_2的浓度,保温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PVP和VO(acac)_2的浓度能够确保V_2O_5球壳结构的形成;当总反应时间在75~90min范围内时,所得空心球的几何外形和表面形貌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自组装 PVP/钒前驱体复合 V2O5 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α-Fe_2O_3纳米结构空心亚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群艳 娄载亮 +3 位作者 王志宏 解林艳 韦奇 聂祚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8-1102,共5页
采用一种新的溶液生长法结合多步包覆法在自制的不同粒径SiO2单分散亚微球表面包覆不同厚度的β-FeOOH涂层,得到单分散β-FeOOH/SiO2核壳结构亚微球.实验结果表明,SiO2核心颗粒尺寸对表面涂层的形态和包覆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当SiO2核心... 采用一种新的溶液生长法结合多步包覆法在自制的不同粒径SiO2单分散亚微球表面包覆不同厚度的β-FeOOH涂层,得到单分散β-FeOOH/SiO2核壳结构亚微球.实验结果表明,SiO2核心颗粒尺寸对表面涂层的形态和包覆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当SiO2核心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50 nm左右时,β-FeOOH表面涂层均匀,颗粒间团聚较少,一次包覆后涂层厚度约为35 nm.涂层中β-FeOOH纳米棒的尺寸随着所选SiO2核心颗粒粒径的增大而相应增大.经多次包覆能够显著提高涂层的厚度,3次包覆后β-FeOOH表面涂层厚约100 nm.β-FeOOH/SiO2核壳结构亚微球与质量分数5%的NaOH溶液反应后,于600℃焙烧2 h得到了单分散α-Fe2O3空心微球.单分散α-Fe2O3空心亚微球表层是由α-Fe2O3纳米棒搭建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α-Fe2O3纳米棒的尺寸与核壳结构中β-FeOOH纳米棒的尺寸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 纳米棒 Α-FE2O3 二氧化硅 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与XRD的均匀粒度分布Ce-Cu/TiO2空心微球制备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浩 徐远迪 刘秀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60-2365,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空气品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TiO 2是一种化学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N型半导体材料。利用TiO 2的光催化性能提高室内环境空气品质已经成为研究焦点,但是由于TiO 2只能在紫外光源下才具有较高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空气品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TiO 2是一种化学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N型半导体材料。利用TiO 2的光催化性能提高室内环境空气品质已经成为研究焦点,但是由于TiO 2只能在紫外光源下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而在可见光源下的光催化效率较低,从而极大的限制了TiO 2在室内环境领域的发展。因此,研发在可见光源下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TiO 2复合材料势在必行。利用元素掺杂改性技术与提高比表面积方法可以改善光催化反应过程中量子效率和对光能的利用率,以加快电子和空穴向表面迁移的速率同时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机率。以二氧化硅SiO 2为模板、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膜剂、硝酸铈Ce(NO 3) 3·6H 2O和硝酸铜Cu(NO 3) 2·3H 2O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均匀粒度分布的Ce-Cu/TiO 2空心微球,并将制备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纳米SiO 2球模板的制备、 Ce-Cu/TiO 2-SiO 2复合微球凝胶的制备、 Ce-Cu/TiO 2-SiO 2复合微球的制备和Ce-Cu/TiO 2空心微球的制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与X射线衍射仪(XRD)对Ce-Cu/TiO 2空心微球的制备过程各阶段生成物进行测试与分析,即在纳米SiO 2球模板的制备阶段从微观角度研究纳米SiO 2球模板的搭建过程,在Ce-Cu/TiO 2-SiO 2复合微球凝胶的制备阶段研究TiO 2附着于纳米SiO 2球模板的过程,在Ce-Cu/TiO 2-SiO 2复合微球的制备阶段研究煅烧工艺对Ce-Cu/TiO 2-SiO 2复合微球中晶相与结构的影响,在Ce-Cu/TiO 2空心微球的制备阶段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对Ce-Cu/TiO 2-SiO 2复合微球中纳米SiO 2球模板洗涤效果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Ce-Cu/TiO 2空心微球的光响应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以研究Ce-Cu/TiO 2空心微球对可见光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e-Cu/TiO 2空心微球的粒度分布与微观形貌进行测试与分析,以研究Ce-Cu/TiO 2空心微球的均匀粒度分布效果。结果表明:以Si—O—Si基团构建非晶体结构的无定形态纳米SiO 2球模板,有利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纳米SiO 2球模板表面附着,从而控制Ce-Cu/TiO 2空心微球的空腔结构。 Ce-Cu掺杂基本进入TiO 2晶体,极少进入纳米SiO 2球模板晶体,从而抑制了Ce-Cu/TiO 2-SiO 2复合微球中TiO 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 Ce-Cu掺杂TiO 2可以促使TiO 2内部形成新的能级,实现能量较小的光子捕获e -和h +,从而提高Ce-Cu/TiO 2空心微球对可见光源的利用效率。 Ce-Cu/TiO 2空心微球的表面光滑且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形貌呈现良好的球体且粒径分布均匀,即 d 90 为219.54 nm, d 50 为151.60 nm、 d 10 为103.84 nm,以及 d 90 -d 10 为115.70 n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获得可见光源下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均匀粒度分布Ce-Cu/TiO 2空心微球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u TiO 2 空心 FTIR XRD 均匀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Fe_2O_3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婷 郑浩 +2 位作者 李琳 程劲松 王石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4,共3页
以FeCl_3·7 H_2O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空心Fe_2O_3微球。探讨不同合成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等分析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恒流充放电等方法... 以FeCl_3·7 H_2O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空心Fe_2O_3微球。探讨不同合成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等分析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恒流充放电等方法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空心Fe_2O_3微球由二维纳米片自组装而成,当合成温度为200℃时,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200 m A/g,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415 m Ah/g,可逆比容量为955m Ah/g,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空心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效应Ce-La/TiO_2空心微球制备及光-湿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尚建丽 宗志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11,共8页
以TiO_2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表面活性剂与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La/TiO_2空心微球.利用环境测试舱、等温吸放湿法、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氮吸附(BET)和激光粒度仪(LPSA)对TiO_2空... 以TiO_2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表面活性剂与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La/TiO_2空心微球.利用环境测试舱、等温吸放湿法、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氮吸附(BET)和激光粒度仪(LPSA)对TiO_2空心微球进行性能测试与表征,分析表面活性剂与改性剂对TiO_2空心微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Ce-La作为改性剂,不仅有利于TiO_2与SiO2的界面分离,形成较好微观形貌;还促使晶粒尺寸减小与比表面积增加,提高吸放湿性能;而且增加光子的利用效率,促使吸收边带红移,提高对可见光源的响应能力.Ce-La/TiO_2微球具有良好的空心结构且以开放圆筒孔为主,表现出较好的吸放湿性能,在相对湿度为84.3%时的平衡含湿量达到0.242 3g/g;同时兼具较好的光催化性能,经过6h对甲醛气体的降解效率达到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空心 调湿性能 光催化 Ce-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磁性微球负载La掺杂TiO_2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中梅 冯肆洋 +2 位作者 尹国威 晏千 赵素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以自制的粒径均一的分散P(St-AA)聚合物微球为模板,制备了P(St-AA)/Fe_2O_3纳米颗粒,热处理后获得纳米磁性空心微球;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掺杂TiO_2基础上,制备了以磁性空心微球为载体的空心磁性微球负载La掺杂TiO_2。紫外光催化实验... 以自制的粒径均一的分散P(St-AA)聚合物微球为模板,制备了P(St-AA)/Fe_2O_3纳米颗粒,热处理后获得纳米磁性空心微球;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掺杂TiO_2基础上,制备了以磁性空心微球为载体的空心磁性微球负载La掺杂TiO_2。紫外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降解亚甲基蓝的效率优于同等条件制备的La掺杂Ti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空心磁性 模板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纲 汤慧萍 +1 位作者 张文彦 李广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51-155,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TiO2空心微球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模板法、Ostwald熟化法、LBL自组装法、喷雾反应法等,介绍了这些方法制备空心微球的基本原理,结合实例举证探讨了上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TiO2空心制备方法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轻中空聚合物微球保温隔热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亚斌 刘保磊 +3 位作者 马英杰 王东方 孙德文 冉千平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9,共7页
【目的】降低建筑物内维持自身舒适温度所需的大量能耗。【方法】以PVA/SiO_(2)复合气凝胶、HGM和HPM为主要隔热填料,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球保温隔热涂料(HGM-TIM)和中空聚合物微球保温隔热涂料(HPM-TIM),研究了PVA/SiO_(2)复合气凝胶、HGM... 【目的】降低建筑物内维持自身舒适温度所需的大量能耗。【方法】以PVA/SiO_(2)复合气凝胶、HGM和HPM为主要隔热填料,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球保温隔热涂料(HGM-TIM)和中空聚合物微球保温隔热涂料(HPM-TIM),研究了PVA/SiO_(2)复合气凝胶、HGM和HPM掺量对涂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并对比了HGM-TIM和HPM-TIM的力学性能、耐介质、耐温变性和保温隔热性能。【结果】PVA/SiO_(2)复合气凝胶、HGM(或HPM)质量分数分别为3%、23%(或8%)时涂膜导热系数最低,且HPM-TIM的密度低至0.0568 g/cm^(3),35℃时导热系数为0.0277 W(/m·K),涂层厚度仅为2 mm时隔热温差可达40℃。【结论】HPM-TIM比HGM-TIM表现出更优的保温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SiO2复合气凝胶 中空聚合物 空心玻璃 超轻 导热系数 保温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实验和模拟计算确定SiO_2空心微球的孔径分布 被引量:1
17
作者 乐园 陈建峰 汪文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03-1307,共5页
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GCMC)模拟方法结合统计积分方程(SIE)计算了SiO2空心微球球壳上的孔径分布(PSD).HRTEM、XRD及氮气吸附等实验测试表明,SiO2空心微球的球壳上有无序的介孔孔道.在模拟中,基于实验数据,将SiO2空心微球模型化为具有... 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GCMC)模拟方法结合统计积分方程(SIE)计算了SiO2空心微球球壳上的孔径分布(PSD).HRTEM、XRD及氮气吸附等实验测试表明,SiO2空心微球的球壳上有无序的介孔孔道.在模拟中,基于实验数据,将SiO2空心微球模型化为具有一定孔径分布的园柱孔,流体模型化为Lennard-Jones(LJ)球,流体分子和孔壁间的相互作用采用Wang等人犤10犦最近提出的完全解析的势函数描述.模拟结果显示,用孔径分布拟合的吸附数据和实验吸附等温线吻合良好,说明PSD能够十分有效地表示SiO2空心微球的微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空心 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模拟 完全解析势函数 统计积分方程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iO_2核壳型微球和空心TiO_2微球有序排列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倩 董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5-1039,共5页
利用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溶胶微粒与聚苯乙烯(PS)胶体颗粒的混合悬浮液,以垂直共沉积的方法制备了核壳型PS/TiO2微球的有序排列。当利用煅烧的方法去除PS胶粒晶体模板后,可以形成空心TiO2微球的三维有序排列。考察了混合悬浮液中两种... 利用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溶胶微粒与聚苯乙烯(PS)胶体颗粒的混合悬浮液,以垂直共沉积的方法制备了核壳型PS/TiO2微球的有序排列。当利用煅烧的方法去除PS胶粒晶体模板后,可以形成空心TiO2微球的三维有序排列。考察了混合悬浮液中两种胶体颗粒的体积比(PS∶TiO2=R)对空心TiO2微球有序排列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R值(6∶1)对于空心微球有序排列的形成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浸渍填充法对照实验的结果表明,煅烧过程中TiO2纳米颗粒晶型转化引起的收缩是造成TiO2空心球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TiO2 胶体颗粒 有序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ZnFe_2_O4微球的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麦霞 梁君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1,共3页
采用水热和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空心ZnFe2O4微球,并对其微观结构和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手段,对产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对空心ZnFe2O4微球... 采用水热和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空心ZnFe2O4微球,并对其微观结构和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手段,对产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对空心ZnFe2O4微球的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气敏性能,在乙醇气体的检测方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气敏性能的提高可以归结为空心ZnFe2O4微球内部三维的空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2O4 空心 水热法 气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介孔SiO_(2)空心微球氨基修饰及木瓜蛋白酶固定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群艳 孙路瑶 +1 位作者 韩寿德 伏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8-714,共7页
为了提高SiO_(2)载体材料的酶固定化性能,分别采用接枝法和原位法对自制的分级介孔SiO_(2)空心微球进行氨基修饰,并考察其木瓜蛋白酶固定化性能。与未修饰的样品相比,接枝法修饰后微球一级最可几孔径(8.68~8.70 nm)减小,二级最可几孔径(... 为了提高SiO_(2)载体材料的酶固定化性能,分别采用接枝法和原位法对自制的分级介孔SiO_(2)空心微球进行氨基修饰,并考察其木瓜蛋白酶固定化性能。与未修饰的样品相比,接枝法修饰后微球一级最可几孔径(8.68~8.70 nm)减小,二级最可几孔径(29.30~29.89 nm)无明显变化,表明氨基主要修饰在一级孔道中。原位法修饰后样品的一级最可几孔径(4.47~7.34 nm)、二级最可几孔径(14.49~19.78 nm)均有明显减小,表明一、二级孔道中均有氨基修饰。与未修饰和接枝法修饰的样品相比,原位法修饰后样品的最大木瓜蛋白酶固定量为750 mg×g^(-1),相对酶活力为121.0%,均高于未修饰和接枝法修饰的样品。原位法氨基修饰在提高SiO_(2)载体材料的酶固定化性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介孔 SiO_(2) 空心 氨基修饰 酶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