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_(0.05)Ti_(1.95)Nb_(10)O_(29)/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昊 党兆涵 +3 位作者 韩现英 卫高阳 刘奇豪 李建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5,146,共6页
Ti_(2)Nb_(10)O_(29)具有理论容量高、结构稳定、安全性好等优势,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用新型负极材料,但其电子导电率极低,限制了应用。采用Mo掺杂和碳包覆双协同策略,经优化葡萄糖添加量所制Mo_(0.05)Ti_(1.95)... Ti_(2)Nb_(10)O_(29)具有理论容量高、结构稳定、安全性好等优势,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用新型负极材料,但其电子导电率极低,限制了应用。采用Mo掺杂和碳包覆双协同策略,经优化葡萄糖添加量所制Mo_(0.05)Ti_(1.95)Nb_(10)O_(29)/C复合负极材料显著提升了充放电性能,0.1C充放电的可逆容量达到了313.6mAh/g,10C倍率下的可逆容量比Ti_(2)Nb_(10)O_(29)的提升了72.3mAh/g,高达174.3mAh/g,且0.5C循环100圈后容量损失仅2.4%。第一性原理分析证明,该电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Mo掺杂导致的Ti_(2)Nb_(10)O_(29)材料本征电子导电性提高及碳包覆导致的材料颗粒间电子传输行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Ti_(2)Nb_(10)O_(29) Mo掺杂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成形AlSi10Mg合金及SiC/AlSi10Mg复合材料的耐蚀和耐磨性能
2
作者 丁雪萍 张祺 +3 位作者 周崯莹 郭耀旗 唐敏 龚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利用SLM成形制备SiC/AlSi10Mg复合材料,采用XRD,SEM,EDS,EBSD,电化学方法和摩擦磨损实验分析其物相特征、微观组织和耐蚀、耐磨性能,并与SLM成形AlSi10Mg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SLM成形SiC/AlSi10Mg试样的... 利用SLM成形制备SiC/AlSi10Mg复合材料,采用XRD,SEM,EDS,EBSD,电化学方法和摩擦磨损实验分析其物相特征、微观组织和耐蚀、耐磨性能,并与SLM成形AlSi10Mg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SLM成形SiC/AlSi10Mg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2.0827μA/cm^(2))小于SLM成形AlSi10Mg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3.389μA/cm^(2)),同时SLM成形SiC/AlSi10Mg试样表面钝化膜的厚度(7.1 nm)大于AlSi10Mg试样表面钝化膜的厚度(1.9 nm),说明SLM成形SiC/AlSi10Mg试样耐蚀性能更优。究其原因为,SiC加入后引起晶粒细化、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多及铝基体连续性破坏,进而导致腐蚀速率减缓,耐蚀性能增强。此外,与SLM成形AlSi10Mg合金的硬度(103.58±7.41)HV_(0.2)相比,SLM成形SiC/AlSi10Mg复合材料的硬度(207.68±16.02)HV_(0.2)大约是前者的2倍,硬度明显提高,耐磨性能增强;SLM成形AlSi10Mg和SiC/AlSi10Mg的磨损机制均以磨料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SiC/AlSi10Mg复合材料 腐蚀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0Cr-0.4Zr形变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变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邓鉴棋 张修庆 +2 位作者 尚淑珍 赵祖欣 叶以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2,68,共5页
制备了Cu-10Cr和Cu-10Cr-0.4Zr合金,并经冷变形形成了原位复合材料。研究Zr添加剂对合金铸态组织和复合材料的纤维形貌的影响,以及随着形变率的提高β-Cr纤维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在Cu-10Cr合金中添加的0.4%(质量分数)Zr,Cr析出相的直... 制备了Cu-10Cr和Cu-10Cr-0.4Zr合金,并经冷变形形成了原位复合材料。研究Zr添加剂对合金铸态组织和复合材料的纤维形貌的影响,以及随着形变率的提高β-Cr纤维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在Cu-10Cr合金中添加的0.4%(质量分数)Zr,Cr析出相的直径由15-80μm细化到10-20μm;对Cu-10Cr-0.4Zr合金能谱分析表明,在Cu-10Cr-0.4Zr铸态组织中存在Cu5Zr相的形成和析出;随着形变率增大,β-Cr相之间的间距不断减小,其宽厚比也进一步增大,纤维相发生比较明显的弯曲和扭折,特别是当形变率η=6.2时,纤维相的厚度能够达到250-350nm,纤维相变形和分布也趋于均匀;当η=6.2时,Cu-10Cr-0.4Zr形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1089 MPa,采用改进的Hall-Petch公式计算其值为1037 MPa,理论计算数值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Cr-0.4Zr 铜基原位复合材料 组织演变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Cu-10Sn复合轴承材料温压成形致密化规律和其有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继贵 王成福 夏永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8,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方法制备出了碳纤维体积含量为 10 %的短碳纤维增强锡青铜 (CF/Cu 10Sn)复合轴承材料 ,研究了温压温度、压力等对温压压坯密度的影响 ,同时对温压压坯的烧结行为和烧结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 采用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方法制备出了碳纤维体积含量为 10 %的短碳纤维增强锡青铜 (CF/Cu 10Sn)复合轴承材料 ,研究了温压温度、压力等对温压压坯密度的影响 ,同时对温压压坯的烧结行为和烧结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选取合适的温压温度 ,温压成形可以明显提高CF/Cu 10Sn复合压坯的密度 ;对含有高模量碳纤维的CF/Cu 10Sn体系 ,温压成形时仍可用经典的粉末压制方程来描述压坯密度和压制压力之间的关系。此外 ,温压成形可以改善压坯中的颗粒充填状况 ,有利于控制烧结体的尺寸变化 ,并提高烧结体的密度和相关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Fu-10Sn复合轴承材料 温压 致密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热材料Na_2SO_4·10H_2O的过冷和相分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欣 高学农 方玉堂 《节能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499-503,共5页
Na2SO4.10H2O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合适的相变温度,是比较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2SO4.10H2O存在过冷和相分离两个致命点亟需解决,有效克服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将大大提高无机水合盐的储热性能,延长... Na2SO4.10H2O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合适的相变温度,是比较理想的相变储热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2SO4.10H2O存在过冷和相分离两个致命点亟需解决,有效克服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将大大提高无机水合盐的储热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本文对前人关于过冷和相分离现象的解决方案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O4 10H2O 过冷 相分离 相变储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O_4·10H_2O/EG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冷从斌 季旭 +3 位作者 罗熙 李明 余琼粉 徐永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以十水硫酸钠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十水合硫酸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Na_2SO_4·10H_2O/EG),对其融化-凝固、相分离、过冷、潜热等热物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Na_2SO_4·10H_2O中添加2%(质量分数,下同)硼砂... 以十水硫酸钠为相变材料,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十水合硫酸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Na_2SO_4·10H_2O/EG),对其融化-凝固、相分离、过冷、潜热等热物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Na_2SO_4·10H_2O中添加2%(质量分数,下同)硼砂和8%EG后,可得到理想的Na_2SO_4·10H_2O/EG固-固复合相变材料。此时,Na_2SO_4·10H_2O相分离得到消除,过冷度由13.6℃降低到0.6℃以下,相变潜热和体储能密度分别为225.77kJ·kg^(-1)和218.09MJ·m^(-3)。此外,导热率也得到提高,相比于只添加成核剂硼砂的Na_2SO_4·10H_2O PCM,储热时间缩短52.6%,放热时间缩短55.1%,经过500次急剧升温-降温循环后也未出现性能衰减,储/放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O4·10H2O/EG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潜热 体储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10卫星固体材料燃烧实验装置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永利 王双峰 +3 位作者 刘仁豪 杨京松 朱凤 田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2-496,共5页
为对微重力条件下固体材料着火和火焰传播特性进行研究,研制了实践十号(SJ-10)卫星固体材料燃烧实验装置.利用空间高真空条件,采用实验段内气体环境更新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在有限实验空间内对多个实验样品进行研究,并提供准确可控的实验... 为对微重力条件下固体材料着火和火焰传播特性进行研究,研制了实践十号(SJ-10)卫星固体材料燃烧实验装置.利用空间高真空条件,采用实验段内气体环境更新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在有限实验空间内对多个实验样品进行研究,并提供准确可控的实验环境条件(氧气浓度和气流速度).通过地面试验验证,该装置可通过实验样品、氧气浓度、气流速度、点火方式等实验参数的灵活组合,实现空间实验机会的充分利用和预定科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实验 燃烧 固体材料 SJ-10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序大孔杂化材料SiW_(11)O_(39)^(8-)-SiO_2和γ-SiW_(10)O_(36)^(8-)-SiO_2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郭伊荇 杨宇 +1 位作者 胡长文 王恩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35-2039,共5页
通过溶胶 -凝胶和聚苯乙烯模板等方法制备了含缺位 Keggin阴离子 Si W1 1 O8- 3 9和 γ-Si W1 0 O8- 3 6的三维有序大孔杂化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通过紫外漫反射光谱 ( UV/ D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 MAS NMR... 通过溶胶 -凝胶和聚苯乙烯模板等方法制备了含缺位 Keggin阴离子 Si W1 1 O8- 3 9和 γ-Si W1 0 O8- 3 6的三维有序大孔杂化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通过紫外漫反射光谱 ( UV/ D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 MAS 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杂化材料中的 Keggin阴离子仍保留其基本骨架结构 ,但其与氧化硅基体之间存在化学作用 .杂化材料的孔道结构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 SEM和TEM)进行表征 ,其平均孔径为 ( 335± 5 0 ) nm.对杂化材料孔壁的微孔性通过氮气吸附进行了测定 .此类材料对水溶液中羟基丁二酸的降解反应具有活性 ,光催化过程中未发现 Keggin阴离子自载体中脱落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W11O39^8--SiO2 γ-SiW10O36^8--SiO2 制备 表征 三维有序大孔杂化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溶胶-凝胶 聚苯乙烯模板 光催化性能 氧化硅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9,10-苝四甲酸二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英 周晓敏 +1 位作者 霍曼 张海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07,共5页
以3,4,9,10-苝四甲酸二酐(PTTC)为原料,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了有机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差热分析表征所得产物。用吐温20增溶PTTC纳米材料,发现L-赖氨酸对该分散系的荧光具有较强的增... 以3,4,9,10-苝四甲酸二酐(PTTC)为原料,采用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了有机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差热分析表征所得产物。用吐温20增溶PTTC纳米材料,发现L-赖氨酸对该分散系的荧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L-赖氨酸的纳米荧光化学传感新方法。体系的荧光变化与赖氨酸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00×10-4~5.40×10-7mol/L,检出限为8.39×10-8mol/L。进一步研究发现,PTTC纳米结构使赖氨酸的循环伏安图电流差减小,有望据此制作赖氨酸纳米电化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9 10-茈四甲酸二酐 真空气相沉积-分子自组装法 有机纳米材料 L-赖氨酸 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9Si-10Cu储能材料对0Cr18Ni9钢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潇华 夏志增 +1 位作者 郭丽娟 张浩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4期13-15,共3页
铝合金是比较理想的中高温储能材料,但在高温时易腐蚀金属容器,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时,需控制储能铝合金对容器的腐蚀。通过设置合理的腐蚀试验,研究了储能温度和储能时间分别对Al-9Si-10Cu储能材料腐蚀容器0Cr18Ni9钢的影响规律以及相... 铝合金是比较理想的中高温储能材料,但在高温时易腐蚀金属容器,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时,需控制储能铝合金对容器的腐蚀。通过设置合理的腐蚀试验,研究了储能温度和储能时间分别对Al-9Si-10Cu储能材料腐蚀容器0Cr18Ni9钢的影响规律以及相应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腐蚀速率和腐蚀层厚度随储能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腐蚀速率随着储能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腐蚀层厚度却随储能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腐蚀层由两个区域组成,两者的颜色不同且具有明显的分界线;随着储能时间的延长,腐蚀层B区域的宽度几乎保持不变,而腐蚀层C区域却逐渐疏松并剥落,以致0Cr18Ni9钢被逐渐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9Si-10Cu储能材料 0CR18NI9钢 储能温度 储能时间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体积分数对SLM成形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焱 张昭 +2 位作者 党博 许军锋 坚增运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62-368,共7页
为了解SiC_(p)体积分数对SLM成形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改变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中SiC_(p)的体积分数,研究了不同SiC_(p)体积分数下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_... 为了解SiC_(p)体积分数对SLM成形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改变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中SiC_(p)的体积分数,研究了不同SiC_(p)体积分数下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_(p)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中的冶金孔洞的增多及Si形貌的改变是其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当SiC_(p)体积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最高,分别达到417.3MPa和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 体积分数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Cu-10%Cr-3%Ag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海山 姚再起 +1 位作者 刘书华 葛继平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对形变Cu-10%Cr-3%Ag原位复合材料形貌、强度和导电性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r相在形变过程中由铸态的树枝晶变形成为纤维,横截面呈弯曲状薄片,形变量越大,纤维越均匀细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测试结果发现,随形变量增加,强度提高... 对形变Cu-10%Cr-3%Ag原位复合材料形貌、强度和导电性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r相在形变过程中由铸态的树枝晶变形成为纤维,横截面呈弯曲状薄片,形变量越大,纤维越均匀细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测试结果发现,随形变量增加,强度提高,电阻率增大.中间热处理对强度和导电性均有影响,在形变量一致的情况下,中间热处理温度太高太低都会使得强度和导电性性能降低.随中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加,强度较小地先增加后减小,只经过一次中间热处理的材料在500℃时,性能组合最佳.几个较好的电导率和极限抗拉强度组合为:82.8%IACS/791 MPa(Φ1 mm、B工艺)、80.6%IACS/809MPa(Φ1 mm、A工艺)和80.2%IACS/731MPa(Φ1.2 9 mm、A工艺),7 8.4%IACS/9 5 0 M Pa(Φ1 mm、C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Cr-3%Ag 形变原位复合材料 强度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参数对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致密度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渭中 坚增运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提高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采用Box-Behnken曲面响应法系统研究了激光功率P、扫描速率V、扫描间距S三个工艺参数与成型件致密度的关系,获得了SLM工艺参数和致密度的关系模型和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 为提高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采用Box-Behnken曲面响应法系统研究了激光功率P、扫描速率V、扫描间距S三个工艺参数与成型件致密度的关系,获得了SLM工艺参数和致密度的关系模型和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扫描速率V、激光功率P、扫描间距S对SLM成型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当激光功率为250 W,扫描速度为1200 mm·s^(-1),扫描间距为0.1 mm时,该复合材料的最高致密度可达97.72%,显微硬度为240.8 HV。响应面致密度模型优化下的工艺参数预测致密度最高为97.88%,与本实验结果具有较高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 Box Behnken曲面响应法 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硼材料^(10)B面密度测试系统设计
14
作者 唐智辉 王川 +5 位作者 谷伟刚 方登富 王勇 务圣杰 韦应靖 张庆利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8-834,共7页
设计了一种铝基碳化硼材料中^(10)B面密度的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球形^(3)He正比计数器作为热中子探测器,以厚度为75 cm的高纯石墨慢化镅铍中子源后的出射中子作为实验源项.为屏蔽中子和γ射线,在慢化层外包裹有厚度为5 cm的含硼聚乙烯层... 设计了一种铝基碳化硼材料中^(10)B面密度的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球形^(3)He正比计数器作为热中子探测器,以厚度为75 cm的高纯石墨慢化镅铍中子源后的出射中子作为实验源项.为屏蔽中子和γ射线,在慢化层外包裹有厚度为5 cm的含硼聚乙烯层和2 cm厚的铅层.设计了测量用准直系统,试验时,将面积大于探测器两倍的片状样品置于准直器前,测量有无样品时的探测器计数率,两者比较可得材料的热中子透射率.建立了标准样品的^(10)B面密度与热中子透射率关系,采用对数插值的方法,通过测量待测样品的热中子透射率计算其^(10)B面密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快速无损地测量材料中热中子吸收元素的面密度,且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都在合理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硼材料 ^(10)B面密度 热中子透射率 热中子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长波红外材料PbGa_(6)Te_(10)的生长
15
作者 韩卫民 倪友保 +2 位作者 吴海信 王振友 黄昌保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9,共8页
新型长波红外材料PbGa_(6)Te_(10)具有折射率高(>3)、红外透光范围广(1:4∼22:3μm)、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较好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PbGa_(6)Te_(10)为非同成分共熔体,极易导致成分偏析,形成杂相等。采用振荡辅助单温区法合成... 新型长波红外材料PbGa_(6)Te_(10)具有折射率高(>3)、红外透光范围广(1:4∼22:3μm)、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较好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PbGa_(6)Te_(10)为非同成分共熔体,极易导致成分偏析,形成杂相等。采用振荡辅助单温区法合成了优质多晶,由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出了长度达100 mm、最大直径为26 mm的PbGa_(6)Te_(10)单晶棒。对生长出的晶体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摇摆曲线、热重差热分析和透过率等测试。结果表明所生长出的晶体为PbGa_(6)Te_(10)单晶;结晶性较好,半峰宽(FWHM)为0.214◦;晶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根据漫反射吸收曲线计算得到PbGa_(6)Te_(10)的带隙值为1.01 eV;透过率曲线表明在2:5∼22:3μm波段平均透过率约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长波红外材料 PbGa_(6)Te_(10) 布里奇曼法 振荡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海水管路B10材料标准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齐强 朱韬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8年第4期15-18,共4页
阐述了舰船海水管路材料发展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标准规范中关于B10材料化学成分、工艺性能、金相组织及无损检验等主要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舰船海水管路材料腐蚀防护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舰船海水管路B10材料防腐蚀标准化工... 阐述了舰船海水管路材料发展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标准规范中关于B10材料化学成分、工艺性能、金相组织及无损检验等主要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舰船海水管路材料腐蚀防护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舰船海水管路B10材料防腐蚀标准化工作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海水管路 B10材料标准 腐蚀防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掺杂Ti_(2)Nb_(10)O_(29)胶囊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磊 隋杨杨 +3 位作者 陈宗权 徐新 冷梓晨 曹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17,共5页
Ti_(2)Nb_(10)O_(29)(TNO)具有大倍率、长寿命、高安全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胶囊状P掺杂Ti_(2)Nb_(10)O_(29)复合材料(TNO-P).结果表明,P元素的掺杂可诱导TNO体相产生... Ti_(2)Nb_(10)O_(29)(TNO)具有大倍率、长寿命、高安全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胶囊状P掺杂Ti_(2)Nb_(10)O_(29)复合材料(TNO-P).结果表明,P元素的掺杂可诱导TNO体相产生更多的缺陷及活性位点,显著提高电子电导率和Li+扩散速率,实现TNO-P复合材料电极反应动力学和结构稳定性的同步提升,在1 A/g电流密度下经200次循环后的可逆比容量可达到192.8 mAh/g.与此同时,该复合材料展现出高的赝电容行为,在10 A/g超高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的可逆比容量保持在100.2 mAh/g,单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Ti_(2)Nb_(10)O_(29) 负极材料 高温固相法 赝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CuSn10Pb10的无铅铜基衬套材料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鹏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4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适应环保法规的要求,辉门公司专门开发了2种无铅的衬套材料替代传统的有铅衬套材料CuSn10Pb10。这2种由粉末冶金烧结而成的铜基材料其标准牌号是CuSn10Bi3、CuSn8Ni。介绍了这2种材料的疲劳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 为适应环保法规的要求,辉门公司专门开发了2种无铅的衬套材料替代传统的有铅衬套材料CuSn10Pb10。这2种由粉末冶金烧结而成的铜基材料其标准牌号是CuSn10Bi3、CuSn8Ni。介绍了这2种材料的疲劳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并与连续铸造、粉末冶金烧结工艺的CuSn10Pb10含铅材料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铜基衬套 材料 CuSn10Bi3 CuSn8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W-Ni-C触头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健全 谢治华 +1 位作者 黄和平 张贤其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研制了Cu-W—Ni—C触头材料,并对Cu-W—Ni—C与Ag-ZnO10触头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W—Ni—C触头材料的密度r≥8.87 g/cm3,硬度HB≥952 MPa,电阻率ρ≤2.45×10-8Ω·m;在相对密度...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研制了Cu-W—Ni—C触头材料,并对Cu-W—Ni—C与Ag-ZnO10触头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W—Ni—C触头材料的密度r≥8.87 g/cm3,硬度HB≥952 MPa,电阻率ρ≤2.45×10-8Ω·m;在相对密度相同时,Cu-w—Ni—C触头材料的电阻率与Ag-ZnO10材料的电阻率接近,而硬度高于Ag—ZnO10材料的硬度;Cu—W—Ni—C触头材料在电力机车电器上可替代Ag-ZnO10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制 触头材料 Cu-W-Ni-C材料 ag-zno10材料 性能 粉末冶金技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淀粉胶覆膜型硫酸钠基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研究
20
作者 武林 邓跃全 曹瑞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0期106-109,130,共5页
以生态环保的磷酸酯化玉米淀粉胶为基础,十水硫酸钠为芯材,防相分离剂吸水树脂、具有一定储热性能的石膏、水和水泥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造粒、覆膜等工艺制备出强度高、密闭性好而且储热性良好的水泥-淀粉胶覆膜型硫酸钠基相变储热材料... 以生态环保的磷酸酯化玉米淀粉胶为基础,十水硫酸钠为芯材,防相分离剂吸水树脂、具有一定储热性能的石膏、水和水泥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造粒、覆膜等工艺制备出强度高、密闭性好而且储热性良好的水泥-淀粉胶覆膜型硫酸钠基相变储热材料。造粒过程中十水硫酸钠、淀粉胶、吸水树脂、水和石膏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5.0、0.5、0.3、4.5、23.0 g;覆膜过程中,喷液中的乳液、淀粉胶、水的质量比为1∶2∶10,喷涂覆膜2次,制得的储热材料热效应最大,为36.9 J/g,并且具有无相分离、强度高和不易渗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Na_(2)SO_(4)·10H_(2)O 储热材料 水泥 覆膜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