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2O3弥散强化Ag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戴民 樊占国 金明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采用稀土氧化物(Re2O3)进行弥散强化,探讨稀土氧化物种类及掺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提高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化学共沉积制取了Re2O3/Ag复合粉体,并在35 MPa下压制成型,进而在氩气保护下850℃高温烧结,制备... 目的采用稀土氧化物(Re2O3)进行弥散强化,探讨稀土氧化物种类及掺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提高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化学共沉积制取了Re2O3/Ag复合粉体,并在35 MPa下压制成型,进而在氩气保护下850℃高温烧结,制备出稀土氧化物弥散分布的银基复合材料样品,并对其熔化温度、力学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Y2O3掺量为4%时可获得最大的溶化温度为975℃,掺量为1%时可获得最大的抗拉强度,延伸率随Re2O3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Re2O3弥散强化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力学性能较纯Ag有所提高,可作为OPIT工艺的包套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稀土氧化物 化学共沉积 ag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PVA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冯军强 徐曼 +1 位作者 郑晓泉 曹晓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5,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g/PVA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这种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均匀分散在水溶性的PVA聚合物中,并且这种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能,即...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g/PVA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这种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均匀分散在水溶性的PVA聚合物中,并且这种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能,即在合适的纳米银含量时这种复合材料表现出高于其基体的电阻率和击穿场强,并且低温下这种现象更加显著,利用纳米金属粒子在绝缘体中的库仑阻塞效应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PVA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 电学性能 水溶性 微观结构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iB_2复合材料电弧侵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桂景 王献辉 +1 位作者 邹军涛 梁淑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1,45,共7页
采用高能球磨和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TiB2含量和添加WO3的新型AgTiB2复合材料,通过电弧侵蚀试验研究了TiB2含量和WO3添加剂对AgTiB2复合材料电弧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TiB2具有良好的电弧分散效果。TiB2含量为0.13%(质量百分数,下... 采用高能球磨和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TiB2含量和添加WO3的新型AgTiB2复合材料,通过电弧侵蚀试验研究了TiB2含量和WO3添加剂对AgTiB2复合材料电弧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TiB2具有良好的电弧分散效果。TiB2含量为0.13%(质量百分数,下同)的AgTiB2复合材料表面电弧侵蚀严重,蚀坑深,而TiB2含量为0.50%时,AgTiB2复合材料表面蚀坑小而浅,但随着TiB2含量进一步增加,电弧侵蚀程度又加大。WO3的添加可增强Ag/1%TiB2复合材料的耐电弧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ag电接触材料 TIB2 电弧侵蚀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Ag/TiB_2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桂景 王献辉 +2 位作者 邹军涛 梁淑华 范志康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研究了微量添加剂WO3对Ag/TiB2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Ag/TiB2复合材料的组织进行了表征,对硬度和电导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WO3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TiB2在Ag基体上的分布。与未添加Ag/TiB2复合材料相... 研究了微量添加剂WO3对Ag/TiB2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Ag/TiB2复合材料的组织进行了表征,对硬度和电导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WO3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TiB2在Ag基体上的分布。与未添加Ag/TiB2复合材料相比,添加1.0%(质量分数)WO3后,Ag/TiB2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和电导率分别提高了8.0%、10.0%和47.0%,而且材料的塑性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电接触材料 添加剂 润湿性 硬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g-Ti_2AlN电接触材料的电弧侵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贾海龙 朱刚 +4 位作者 谢明 李爱坤 刘满门 吴地 吴先月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0,69,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和粉末冶金法制备出Ag-Ti_2AlN新型电接触材料,对该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行为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电弧侵蚀后触点的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Ti_2AlN增强相在改善Ag基电接触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和抗熔... 采用高能球磨和粉末冶金法制备出Ag-Ti_2AlN新型电接触材料,对该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行为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电弧侵蚀后触点的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Ti_2AlN增强相在改善Ag基电接触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和抗熔焊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Ag-Ti_2AlN触头在70 000次的通断循环测试中,其平均燃弧时间为5.61 ms,平均燃弧能量为59.8 mJ,平均熔焊力仅有15 cN。在气相电弧作用下,电触头阴极形成蚀坑中心如熔岩状和"汗滴"状微观组织,Ti_2AlN增强相颗粒通过Ti、Al熔入Ag熔池,来改善熔体的黏度,从而增强抗电弧侵蚀性能。另外,由于Al元素存在优先氧化机制,形成的Al_2O_3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阳极增重,降低阳极凸起的高度,有效提高电接触材料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ag电接触材料 Ti2AlN增强相 电导率 电弧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塑性变形Ag-20wt%Cu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6
作者 耿永红 郭迎春 +3 位作者 张吉明 管伟明 陈松 张昆华 《贵金属》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23,61,共6页
通过大塑性变形方法制备了Ag-20Cu复合材料,研究了其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电学性能,讨论了应变程度对电学性能的影响。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真实应变η与电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有较好的一... 通过大塑性变形方法制备了Ag-20Cu复合材料,研究了其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电学性能,讨论了应变程度对电学性能的影响。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真实应变η与电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讨论了该理论公式的实用性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大塑性变形 ag复合材料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Ag基二元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柏林洋 蔡照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55-3763,共9页
光催化技术在太阳能资源利用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g-C_(3)N_(4)是一种二维结构的非金属聚合物型半导体材料,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等特点,在环境修复和能量转化方面应用潜力较大。但... 光催化技术在太阳能资源利用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g-C_(3)N_(4)是一种二维结构的非金属聚合物型半导体材料,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等特点,在环境修复和能量转化方面应用潜力较大。但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吸收能力差、比表面积小和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构筑异质结光催化剂是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Ag基材料的特点,前人对g-C_(3)N_(4)/Ag基二元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AgX(X=Cl,Br,I)/g-C3N4、Ag3PO4/g-C3N4、Ag_(2) CO_(3)/g-C_(3)N_(4)、Ag3 VO4/g-C_(3)N_(4)、Ag_(2) CrO4/g-C_(3)N_(4)、Ag_(2) O/g-C_(3)N_(4)和Ag_(2) MoO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环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评述了g-C_(3)N_(4)/Ag基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ag基材料 二元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性能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纳米掺杂Ag-SnO_2电接触合金放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俊勃 刘松涛 +3 位作者 杨敏鸽 贺辛亥 付翀 丁秉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064-24069,共6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高能球磨技术及热压烧结等方法制备出Fe掺杂纳米复合Ag-SnO2电接触合金,测定了纳米复合电接触合金密度、硬度、电阻率、耐电压强度、耐烧蚀性等基本物理性能,运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性能测试前后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利用化学共沉淀、高能球磨技术及热压烧结等方法制备出Fe掺杂纳米复合Ag-SnO2电接触合金,测定了纳米复合电接触合金密度、硬度、电阻率、耐电压强度、耐烧蚀性等基本物理性能,运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性能测试前后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Fe元素的加入,细化了纳米SnO2;Fe掺杂含量越多,纳米氧化物粒度越小,纳米复合电接触合金组织也越细小均匀,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硬度、电阻率、平均耐电压强度和电弧寿命上升,截流值降低;且Fe掺杂对纳米复合电接触合金电弧烧蚀速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FE掺杂 纳米SNO2 ag电接触材料 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石墨密封环在石油热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汤卉 邵俊鹏 高维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10期3799-3801,共3页
为解决石油热采密封技术中密封材料润滑、高温氧化与遇热膨胀问题,从复合材料结构角度讨论了Ag/石墨基复合材料在石油热采密封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真空高压浸渍法制备工艺条件对A∥石墨密封环性能的影响,采用XPS、SEM等研究... 为解决石油热采密封技术中密封材料润滑、高温氧化与遇热膨胀问题,从复合材料结构角度讨论了Ag/石墨基复合材料在石油热采密封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真空高压浸渍法制备工艺条件对A∥石墨密封环性能的影响,采用XPS、SEM等研究方法对Ag/石墨密封环进行能谱和显微结构观察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g/石墨密封环表层主要由Ag、C元素构成,并混有少量的O、S,Ag含量少,内部为C且石墨片层三维有序。为验证Ag/石墨密封环密封效果,对系统进行空载、冷试、热试3项试验。结论:Ag/石墨密封环在压力25MPa、温度350℃工况下运行,系统无泄漏、咬合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石墨复合材料 密封环 石油热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