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4Ag合金微细丝拉拔极限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宾 谷继华 +4 位作者 封存利 鲁龙龙 张彦敏 宋克兴 皇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采用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设备制备了Cu-4Ag合金铸态杆坯,并利用连续冷拉拔变形得到了不同线径的Cu-4Ag合金微细丝,通过拉拔实验获取了不同线径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基于线径与强度的关系,构建了微细丝拉拔极限预测模型。结果表... 采用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设备制备了Cu-4Ag合金铸态杆坯,并利用连续冷拉拔变形得到了不同线径的Cu-4Ag合金微细丝,通过拉拔实验获取了不同线径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基于线径与强度的关系,构建了微细丝拉拔极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拉拔过程中,Cu-4Ag合金微细丝的线径与抗拉强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修正后的拉拔极限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不同线径的Cu-4Ag合金微细丝能够达到的拉拔极限。将拉拔极限模型产出的数据导入MATLAB中,构建了三维曲面模型,可以更为直观地分析材料的拉拔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ag合金微细丝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拉拔极限预测模型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Cu-Ag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稳定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宁远涛 张晓辉 张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制备了Cu 10Ag和Cu 10Ag 0 05Ce合金, 其铸态结构由Ag沉淀、(Cu+Ag)共晶和Cu基体组成。采用大变形法制备了两合金的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大变形(真应变ε≥9)合金和时效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观察了Ag沉淀过程。结果表明微量Ce... 制备了Cu 10Ag和Cu 10Ag 0 05Ce合金, 其铸态结构由Ag沉淀、(Cu+Ag)共晶和Cu基体组成。采用大变形法制备了两合金的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大变形(真应变ε≥9)合金和时效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观察了Ag沉淀过程。结果表明微量Ce添加剂细化Ag纤维尺寸, 提高再结晶温度和不连续沉淀的温度, 明显提高形变态、时效态和完全退火态Cu 10Ag合金的拉伸强度, 而保持与Cu 10Ag合金相近或相当的导电率。真实应变ε=9 9的大变形Cu 10Ag和Cu 10Ag 0 05Ce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1 190 和1 430 MPa, 导电率分别为68 7%和67 6%IACS, 这些性能在低于300℃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Cu—ag合金 CE 沉淀 拉伸强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暴露对欠时效态Al-Cu-Mg-Ag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夏卿坤 刘志义 +2 位作者 李云涛 马飞跃 柏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815,共8页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分析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热暴露对一种欠时效态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热暴露下,欠时效态Al-Cu-Mg-Ag合金的剩余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强度峰值...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微观组织分析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热暴露对一种欠时效态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热暴露下,欠时效态Al-Cu-Mg-Ag合金的剩余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强度峰值出现在100h;热暴露1000h后,合金的力学性能相对欠时效态合金的无明显下降;在200~300℃热暴露时,合金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伸长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300℃热暴露时,强度明显下降,热暴露10h后,其抗拉强度只有272.5MPa,暴露100h后,其抗拉强度降至114.5MPa;欠时效态合金细小分布的Ω相随着热暴露温度的升高,Ω相长大并粗化,θ’相析出,无沉淀析出带(PFZ)变宽;在250℃下热暴露时,Ω相明显粗化且数量稀少;合金中的Ω相和θ’相在300℃热暴露100h后,均转变成平衡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欠时效 热暴露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FE法的Cu-Cr-Zr-Ag合金凝固组织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松 谢明 +4 位作者 王塞北 付作鑫 沈月 杜文佳 溥存继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4,共5页
Cu-Cr系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高导电以及优异的耐磨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连续铸造结晶器内衬、异步牵引电动机转子以及耐磨电触头等。应用ProCAST软件中的CA-FE法对Cu-0.1Cr-0.08Zr-0.08Ag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 Cu-Cr系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高导电以及优异的耐磨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连续铸造结晶器内衬、异步牵引电动机转子以及耐磨电触头等。应用ProCAST软件中的CA-FE法对Cu-0.1Cr-0.08Zr-0.08Ag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Cu-Cr-Zr-Ag合金凝固时,铸坯外表面沿模壁产生细晶薄层后,随之形成几何取向一致的柱状晶,而铸坯的心部则是由许多粗大的等轴晶所组成。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大,合金铸坯晶粒变得更为细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Cu-Cr-Zr—ag合金 凝固模拟 CA-FE法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因素对Cu-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宁远涛 张晓辉 吴跃军 《贵金属》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
制备了具有不同Ag含量的Cu-Ag合金及其原位纤维复合材料,增加Ag含量可以细化铸态组织和Ag纤维尺寸,增大合金的极限拉伸强度和电阻率。但当Ag含量>20%,这种对组织细化和性能影响的趋势减小。研究了凝固条件、微量稀土添加和中间热处... 制备了具有不同Ag含量的Cu-Ag合金及其原位纤维复合材料,增加Ag含量可以细化铸态组织和Ag纤维尺寸,增大合金的极限拉伸强度和电阻率。但当Ag含量>20%,这种对组织细化和性能影响的趋势减小。研究了凝固条件、微量稀土添加和中间热处理等冶金学因素对低Ag含量的Cu-Ag合金及其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具有拉伸强度σb>1.5GPa和导电率γ>60%IACS的Cu-Ag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讨论了大变形Cu-Ag合金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所显示的两阶段应变强化效应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Cu—ag合金 强化效应 组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NiAl弹性性质Ag合金化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律 文韬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和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了Ag合金化(浓度x<1.0%,原子分数,下同)时完整与缺陷B2-NiAl晶体的弹性性质,并采用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及其与体模量B0的比值G...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和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了Ag合金化(浓度x<1.0%,原子分数,下同)时完整与缺陷B2-NiAl晶体的弹性性质,并采用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及其与体模量B0的比值G/B0等,表征和评判了Ag合金化浓度x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延性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无缺陷的理想NiAl晶体,还是含Ni空位或Ni反位的NiAl缺陷晶体,x<1%的Ag合金化均可使其硬度大幅提高;在0%~0.6%以及0.7%~1%区间,Ag将提高NiAl完整晶体材料的延性,并且以0.6%附近为最好;当x≤0.5%时,Ag合金化能改善Ni空位的NiAl多晶材料延性,并以x=0.32%~0.48%时,Ni空位的NiAl多晶延性的提升幅度尤为明显;而当1%>x>0.5%时,却可明显提高Ni反位B2-NiAl晶体的延展性,并在x=0.73%~1%区间呈现相对较好的韧化效果。上述结论归于低浓度Ag的固溶强化与高浓度Ag的富Ag相软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ag合金 第一原理计算 弹性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可焊性Sn-3.0Ag合金镀层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海燕 王兵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Sn 3 0Ag合金时 ,镀液成分和镀覆条件对锡银合金镀层中银含量以及阴极极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镀层中银含量随镀液中银含量的增加、镀液 pH值的降低、光亮剂浓度的增加和阴极电流密度的降低而增加 ,柠檬酸钠和 2...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Sn 3 0Ag合金时 ,镀液成分和镀覆条件对锡银合金镀层中银含量以及阴极极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镀层中银含量随镀液中银含量的增加、镀液 pH值的降低、光亮剂浓度的增加和阴极电流密度的降低而增加 ,柠檬酸钠和 2 ,3,4 三甲氧基苯甲醛对单金属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可焊性镀层 Sn-3.0ag合金 可焊性镀层 锡银合金 镀液成分 镀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对Al-Cu-Mg-Ag合金组织和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杰芳 张铎 +2 位作者 郭巧能 刘忠侠 王明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差示量热扫描仪、扫描电镜,以及硬度、拉伸性能测试方法,分析了Zn元素对Al-Cu-Mg-Ag合金组织和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添加并未改变合金第二相的形态和成分,合金适宜的均匀化制度为510℃×24 h;Zn元素的... 借助光学显微镜、差示量热扫描仪、扫描电镜,以及硬度、拉伸性能测试方法,分析了Zn元素对Al-Cu-Mg-Ag合金组织和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添加并未改变合金第二相的形态和成分,合金适宜的均匀化制度为510℃×24 h;Zn元素的添加加快了挤压态合金的初始时效反应速度,使合金的峰时效硬度由169 MHV提高到182 MHV,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23 MPa和27 MPa,并且合金的伸长率仍然保持在14%以上的较高水平,其原因可能是Zn元素固溶于基体中,增大了合金的晶格畸变,致使合金硬度增加,并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Zn元素 均匀分布 晶格畸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合金溶胶与HCuCl_4反应过程的紫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毅亮 姚建林 顾仁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15-2819,共5页
采用柠檬酸根为保护剂,通过水合肼还原的方法,在水相中合成了Au/Ag合金纳米粒子,UV-Vis光谱中只观察到一个位于单金属Ag和Au之间的等离子体共振峰,并且合金溶胶的最大吸收峰随着溶胶中Au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呈线性变化。通过紫外-可见吸... 采用柠檬酸根为保护剂,通过水合肼还原的方法,在水相中合成了Au/Ag合金纳米粒子,UV-Vis光谱中只观察到一个位于单金属Ag和Au之间的等离子体共振峰,并且合金溶胶的最大吸收峰随着溶胶中Au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呈线性变化。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组分的溶胶与HCuCl4溶液的反应过程,结果显示,溶胶的紫外-可见吸收峰随着HCuCl4的加入量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其中有一紫外吸收峰随着HCuCl4的加入而呈线性变化的区间,分析后认为这一过程为合金的去合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合金溶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Ni-Si-Ag合金冷变形及动态再结晶研究
10
作者 刘平 张毅 +4 位作者 田保红 陈小红 贾淑果 任凤章 龙永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不同冷变形条件下Cu-2.0Ni-0.5Si-0.15A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高温等温压缩试验,对Cu-2.0Ni-0.5Si-0.15Ag合金在高温压缩变形中的流变应力行为和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不同冷变形条件下Cu-2.0Ni-0.5Si-0.15A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高温等温压缩试验,对Cu-2.0Ni-0.5Si-0.15Ag合金在高温压缩变形中的流变应力行为和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经900℃固溶,在经不同冷变形后时效,能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与导电率,当变形量为80%,时效温度达到450℃时,其显微硬度达到220Hv,导电率达到41%IACS。热模拟实验中,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变化强烈地影响合金流变应力的大小,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提高而增大,材料显微组织强烈受到变形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0Ni-0.5Si-0.15ag合金 时效 冷变形 热压缩变形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_3Ag合金的快速凝固及晶体生长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1
作者 王丽 边秀房 李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5-341,共7页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研究了液态Au3Ag合金在不同冷却条件下形成晶体及非晶的过程。模型采用EAM作用势 ,计算了不同温度 ,不同冷却条件下的偶分布函数及非晶转变温度 ;分析了不同冷却条件下体系的相变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 ...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研究了液态Au3Ag合金在不同冷却条件下形成晶体及非晶的过程。模型采用EAM作用势 ,计算了不同温度 ,不同冷却条件下的偶分布函数及非晶转变温度 ;分析了不同冷却条件下体系的相变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 ;最后采用液固两层构型法 ,描述了晶体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快速凝固 晶体生长 Au3ag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0Ag合金线材多道次连续拉拔成形及组织演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捍疆 宋克兴 +5 位作者 张彦敏 周延军 曹军 丁雨田 吕长春 胡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1,共7页
为获得合理的Cu-20Ag合金线材连续拉拔工艺及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线材质量,基于Deform有限元软件对Cu-20Ag合金线材多道次连续拉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分布信息,利用点追踪功能分析了多道次连续拉拔过程... 为获得合理的Cu-20Ag合金线材连续拉拔工艺及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线材质量,基于Deform有限元软件对Cu-20Ag合金线材多道次连续拉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分布信息,利用点追踪功能分析了多道次连续拉拔过程中线材芯部沿径向到圆周表层的应力和应变的变化情况。并对通过多道次连续拉拔实验制备得到的线材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分析,获得了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Cu-20Ag线材表层金属的变形程度比芯部更为剧烈,且随着拉拔道次的增加,线材纵截面各处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值都不断增大。经过多道次连续拉拔,线材纵截面的连续纤维组织近似完全平行于轴向,组织间距逐渐变小且越来越密集,线材组织的细化和均匀化程度也得到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0ag合金 多道次连续拉拔 组织演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0.77Cr-0.078Zr-0.13Ag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留奎 刘晓彬 +5 位作者 黄实哈 邓立勋 陈子明 冯宏伟 黄伟 张保元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2-56,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微观检测以及力学、电学性能检测手段,研究了Cu-0.77Cr-0.078Zr-0.13Ag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0.77Cr-0.078Zr-0.13Ag合金经热锻、时效、冷轧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导电率、...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微观检测以及力学、电学性能检测手段,研究了Cu-0.77Cr-0.078Zr-0.13Ag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0.77Cr-0.078Zr-0.13Ag合金经热锻、时效、冷轧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导电率、伸长率分别为640 MPa、80.8%IACS、8%。铸态组织中存在尺寸较大的水滴状富Cr相和较小尺寸的颗粒状富Cr相,经热锻处理后富Cr相尺寸有所减小,以颗粒状和长条状分布,冷轧处理后晶粒沿轧制方向呈层状均匀分布,厚度300~500 nm,而富Cr相主要以颗粒状分布于晶粒内部和晶界处,其中晶界处分布较为密集,尺寸在300 nm以下。此外,Zr、Ag元素始终呈弥散分布于合金中,合金冷轧处理后基体中存在大量的位错缠结,纳米Cr相的晶体结构为fcc和b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0.77Cr-0.078Zr-0.13ag合金 热锻 时效 冷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比对Al⁃Cu⁃Mg⁃Ag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颜鹏飞 刘志义 +3 位作者 柏松 王建 赵娟刚 曹靖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8-220,225,共4页
对Al⁃Cu⁃Mg⁃Ag合金进行了中性盐雾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电化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腐蚀行为及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欠时效状态下,各合金均无PFZ,且晶内均无析出相;随着Cu/Mg比升高,合金中S相粒子逐渐增多,且晶界处... 对Al⁃Cu⁃Mg⁃Ag合金进行了中性盐雾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电化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腐蚀行为及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欠时效状态下,各合金均无PFZ,且晶内均无析出相;随着Cu/Mg比升高,合金中S相粒子逐渐增多,且晶界处析出相随之增加,并由不连续变成连续;合金耐腐蚀性能随Cu/Mg比增加逐渐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Cu/Mg比 中性盐雾试验 腐蚀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钇微合金化对Cu-2Ag合金铸锭成分和热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延琦 余辉辉 +6 位作者 李洁 邹晋 姜江 刘琦 郭玉松 邱伊健 胡晓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4-26,32,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氧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锻试验,研究稀土钇微合金化对Cu-2Ag合金铸锭成分和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u-2Ag合金铸坯相比,Cu-2Ag-0.075Y铸坯中O...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氧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锻试验,研究稀土钇微合金化对Cu-2Ag合金铸锭成分和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u-2Ag合金铸坯相比,Cu-2Ag-0.075Y铸坯中O、S、P和Zn等杂质元素含量明显降低,Bi、As和Sb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稀土钇微合金化可以显著提升Cu-2Ag合金铸锭成分的洁净度;受稀土钇微合金化的影响,Cu-2Ag-0.075Y合金铸坯在850℃温度以上时,热加工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塑性差、呈热脆性,锻后开裂,甚至碎成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钇 Cu-2ag合金 成分 热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丝生产用Cu-4Ag合金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力学行为
16
作者 谷继华 张学宾 +4 位作者 张彦敏 宋克兴 曹军 周延军 曹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针对微细丝高速拉拔用Cu-4Ag合金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进行高应变速率冲击实验,获得了Cu-4Ag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关系曲线,并用金相显微镜表征了动态压缩后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后继屈服变形阶段,Johnson-Coo... 针对微细丝高速拉拔用Cu-4Ag合金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进行高应变速率冲击实验,获得了Cu-4Ag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关系曲线,并用金相显微镜表征了动态压缩后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后继屈服变形阶段,Johnson-Cook本构模型中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C的倒数与应变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对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后,预测值与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仅为3.75%,相关系数R为0.98,修正后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应变速率在1200~3000 s^(-1)范围内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组织中孪晶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表现为明显的应变速率强化效应。应变速率达10000 s-1时,流变应力变化对应变速率不再敏感,孪晶数量减少,出现大量滑移带,即滑移是主要塑性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丝拉拔 Cu-4ag合金 高应变速率 Johnson-Cook模型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纤维相Cu-12%Ag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振铎 孟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37-1841,共5页
为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在纳米纤维强化Cu-Ag合金中的作用,制备了纤维相增强Cu-12%Ag和Cu-12%Ag-0.3%RE合金.采用冷拉拔结合中间热处理方法制备该类合金,观察并测定了不同变形程度下稀土元素对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实验结果表... 为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在纳米纤维强化Cu-Ag合金中的作用,制备了纤维相增强Cu-12%Ag和Cu-12%Ag-0.3%RE合金.采用冷拉拔结合中间热处理方法制备该类合金,观察并测定了不同变形程度下稀土元素对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变形程度增大,合金硬度和强度上升,相对电导率下降.稀土元素可增加原始组织枝晶轴间距、共晶体数量及共晶体中Ag的质量分数,提高合金的硬度,但对合金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在较低的变形程度范围内,稀土元素使合金导电性能略有降低.在大变形范围内,稀土元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合金 稀土元素 强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g合金纳米线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冰 王新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0-1054,共5页
基于原子嵌入势(EAM),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临界尺寸下的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多边形结构的熔化行为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径向尺寸对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的熔点影响较为显著,而长度对其影响较小;引入林德曼因子... 基于原子嵌入势(EAM),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临界尺寸下的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多边形结构的熔化行为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径向尺寸对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的熔点影响较为显著,而长度对其影响较小;引入林德曼因子得到的熔点和用势能-温度变化曲线找到的熔点基本一致;合金纳米线的染色原子由外向内运动;综合分析发现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以先外后内的模式进行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0.95ag0.05合金纳米线 纳米线结构 熔化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Cr合金电摩擦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淑果 郑茂盛 +3 位作者 刘平 任凤章 田保红 周根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8-662,共5页
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Cu—Ag—Cr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合金的受流磨损机理,并与Cu-Ag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磨损试验采用自制的试验设备在干滑动的条件下进行,与... 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Cu—Ag—Cr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合金的受流磨损机理,并与Cu-Ag合金的受流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磨损试验采用自制的试验设备在干滑动的条件下进行,与合金对摩的是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结果表明:Cu—Ag-Cr合金的磨损率随着滑动速度和滑行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合金在受流状态下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Cu—Ag—Cr合金的耐磨性能是Cu—Ag合金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Cr合金 Cu—ag合金 电流 滑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铈对Sn57Bi1Ag焊料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栗慧 卢斌 王娟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76-179,共4页
研究了微量铈对Sn57Bi1Ag焊料合金性能(物理性能、润湿性能及力学性能等)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n57Bi1Ag焊料合金相比,添加铈的作用较明显,适量的铈可有效细化组织,抑制焊料/Cu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能略微降低焊料熔化温度;... 研究了微量铈对Sn57Bi1Ag焊料合金性能(物理性能、润湿性能及力学性能等)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n57Bi1Ag焊料合金相比,添加铈的作用较明显,适量的铈可有效细化组织,抑制焊料/Cu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能略微降低焊料熔化温度;但是提高了焊料合金的电阻率;未能改善焊料合金的耐蚀性能;当铈含量(质量分数)为0.05%时,焊料有较好的润湿性。当铈含量为0.05%~0.25%时焊料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Sn57Bi1ag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