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g(Ⅲ)配合物-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新型除草剂甲磺草胺 |
张亚莉
田璐肖
智静驿
哈婧
郭光美
张旭渊
祁松闻
|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2
|
Ag(Ⅰ)、Au(Ⅲ)、Pt(Ⅳ)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王树玲
于俊生
邹燕辉
|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3
|
Au(Ⅲ)、Ag(Ⅰ)与巯基乙酰苯胺的配合物及其在贵金属回收中的应用 |
王锦化
牛德仲
宋保林
|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
4
|
Ag(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用于文拉法辛的测定 |
苑洁
王玮
康维钧
徐向东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5
|
Ag(Ⅲ)-聚六亚甲基双胍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表征 |
赵鑫钰
陈迅
陆梓仪
陈雷光
朱贤锋
侯琳熙
|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6
|
Ag(Ⅲ)-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用于茶饮料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马天
王静雨
张敏昕
张春发
张津津
马莉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
7
|
Ag(Ⅲ)-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对泼尼松龙的测定研究 |
屈晶
连靠奇
石红梅
康维钧
牛凌梅
|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8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老年Ⅱ~Ⅲ期压疮患者炎症反应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 |
余娜
张立坤
方盛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9
|
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L-谷氨酰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申世刚
杜荣健
石红梅
郝增华
彭松
|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0
|
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甙ⅡE,Ⅲ,Ⅴ的含量 |
刘金磊
李典鹏
黄永林
卢海啸
|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
11
|
热氧老化对芳纶Ⅲ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彭涛
蔡仁钦
王凤德
叶光斗
徐建军
|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12
|
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研究 |
魏福兰
王春玲
刘东旭
寇波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
13
|
二(2-乙基己基)膦酸萃取Cr(Ⅲ)的陈化特性 |
秦炜
薛亚卓
霍小平
孙晓玮
戴猷元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14
|
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垂直向发育性差异的Delaire头影测量初步分析 |
杨尊
杨霁
周洁
邓锋
宋锦璘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5
|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
杜荣品
吕妍琨
张至
薛华
陈淑霞
陈华
刘惠良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6
|
银(Ⅲ)配合物-鲁米诺体系流动注射法测定醋酸泼尼松 |
陈丹丹
牛凌梅
屈晶
连靠奇
石红梅
康维钧
徐秀娟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7
|
毛细管电泳法基于Fe(Ⅱ)与Fe(Ⅲ)的比值识别签字笔字迹的相对书写时间 |
蔡瑜
曹成喜
卓先义
李红根
樊柳荫
|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8
|
草鱼鳞胶原蛋白纳米银溶胶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r(Ⅲ)的检测 |
刘付玉
何利
曹舒
王潇
刘书亮
陈姝娟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19
|
大鼠骨骼肌挫伤后TGF-β1及EⅢA-FN的表达与损伤时间推断 |
刘冉
葛鲁邹
张海东
赵东
侯伟良
鄂晓霏
于天水
|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19 |
2
|
|
|
20
|
“开放街区”规划理念及其对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 |
于泳
黎志涛
|
《规划师》
|
2006 |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