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GWR模型的天津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对租赁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影响
1
作者 张纯 王文洁 崔娜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3,共8页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 在我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安居”与“出行”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支持功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视角下临近轨道交通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而公平与发展视角下轨道交通对沿线租赁住房价格更加精细化的直接和间接异质性影响作用仍不清晰。以天津市为例,利用贝壳网租房价格数据与高德兴趣点数据(POI),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研究轨道交通可达性对住房可支付性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显示,到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对租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在0~400 m范围内呈现单向递减规律,在400~800 m范围内呈现倒U形规律,200~400 m范围内溢价最低;从轨道站点出发,不同方向的公共服务设施溢价效果不同,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敏感度不同;轨道交通沿线住房可支付性,受到城市区位与邻里因素的可达性影响而逐渐降低。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轨道交通的住房可达性与可支付性之间的两维度地理空间研究框架,为面向青年友好的住房政策制定和高品质轨道交通生活圈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空间分异 可达性 住房可支付性 溢价效应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保障性住房对普通商品房挤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跃松 李桂君 谢宇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82,96,共5页
经济适用房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销售对我国房地产业乃至国民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VAR模型,选取了全国近14年来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销售量作为变量,对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之于普通商品住房的影... 经济适用房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销售对我国房地产业乃至国民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VAR模型,选取了全国近14年来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销售量作为变量,对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之于普通商品住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与销售对普通商品房市场存在挤出效应,同时脉冲响应函数显示这种政策的影响会随着政策实施的时间推移而在波动中下降。通过Granger检验可以看出,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量是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量的Granger原因,而反之却不成立。由经济适用房的性质可知,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量完全取决于其建设量,经济适用房每增加1%的建设量便会挤出0.254%的普通商品住房的销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挤出效应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加杠杆”背景下居民财富效应研究——来自甘肃省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娟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12期28-37,共10页
论文在传统分析财富效应持久收入和生命假说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甘肃省居民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梳理,特别是对住户部门杠杆率指标进行分析,在财富效应研究中创新性地引入杠杆率指标,运用甘肃省微观数据,选取人均消费支出、住户部门杠杆率... 论文在传统分析财富效应持久收入和生命假说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甘肃省居民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梳理,特别是对住户部门杠杆率指标进行分析,在财富效应研究中创新性地引入杠杆率指标,运用甘肃省微观数据,选取人均消费支出、住户部门杠杆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存款和人均住房资产等指标,采用VAR模型,分析“加杠杆”背景下家庭财富对消费作用的大小,为如何促进甘肃省居民消费提供事实依据。同时,通过研究居民家庭财富,也试图为甘肃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寻找一些有益的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住户部门杠杆率、可支配收入、储蓄存款是影响甘肃省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居民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微弱,对于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效应 住户部门杠杆率 var模型 储蓄存款 住房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网络视角下中国城市间房价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政 王雪杰 刘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28,共15页
本文从风险网络视角出发,以我国69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波动率为研究对象,运用LASSO-VAR模型构建城市间房价波动溢出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房价波动总体溢出和方向性溢出特征,分析不同等级、不同区域城市间房价波动溢出效应,并探讨城市间强房... 本文从风险网络视角出发,以我国69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波动率为研究对象,运用LASSO-VAR模型构建城市间房价波动溢出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房价波动总体溢出和方向性溢出特征,分析不同等级、不同区域城市间房价波动溢出效应,并探讨城市间强房价波动溢出结构。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城市间房价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存在,并且各城市房价波动溢出水平的变化范围大于溢入水平。同时,房价波动溢出水平较高的城市,其溢入水平也普遍较高;溢出水平较低的城市,其溢入水平差异较大。第二,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波动溢出水平依次降低,而且一线对二三线、二线对三线城市的溢出水平均高于反方向溢出,不同等级城市的房价关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第三,东部城市的房价波动溢出水平最高、溢入水平最低,西部城市正好相反。此外,同区域城市间房价波动溢出强度不一定大于跨区域溢出强度。第四,我国城市间强房价波动溢出网络具有显著的“无标度特性”和时变特征,东部城市、二线城市具有较强的强房价波动溢出能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二线城市强房价波动溢出能力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网络 房价波动 溢出效应 LASSO-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