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被引量:
8
1
作者
祁海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8,共8页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转向,从而使这个美育传统发展到自觉阶段。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乐教
礼乐
西周
敬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乐与文学的交相辉映——以《礼记·乐记》为视点的考察
2
作者
杨晓霭
范爱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5,共6页
《礼记·乐记》论"乐",始终"乐"与"礼"对举,"礼义"与"乐情"互解双显,展示了"礼行乐奏"、"乐备礼隆"的不可分割性。其中所阐述的"礼乐"之"文...
《礼记·乐记》论"乐",始终"乐"与"礼"对举,"礼义"与"乐情"互解双显,展示了"礼行乐奏"、"乐备礼隆"的不可分割性。其中所阐述的"礼乐"之"文"、"礼乐"之"情"、"礼乐"之"德"与"诗性"交相辉映,相互涵摄。反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即鲜明地呈现出"礼乐"特色,主要表现为:抒情特质:抒情的诗、词、曲、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而其他文学体裁均表现出重抒情、重情韵的创作意图。文学关怀:自始至终关怀现实与人生。教化功能:作家的创作主旨在于宣扬政治理想,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乐记》
礼义
乐情
诗性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文经学家的礼乐美学及其话语建构
3
作者
程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基于历史逻辑和圣王信仰,古文经学家将《周礼》《左传》视作礼乐秩序、礼乐制度的构想与实证,如此,对诗、乐、舞所做的典章制度设计也就具有了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典范性。其核心思想是,完美的政治必得依据礼乐治国的理念,通过人性和人情...
基于历史逻辑和圣王信仰,古文经学家将《周礼》《左传》视作礼乐秩序、礼乐制度的构想与实证,如此,对诗、乐、舞所做的典章制度设计也就具有了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典范性。其核心思想是,完美的政治必得依据礼乐治国的理念,通过人性和人情的力量,通过由礼统摄而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化,造就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为此,需要在国家官制体系中设置职官,通过乐教和诗教,实现礼乐生活的制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经学
礼乐美学
礼乐生活
乐教
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被引量:
8
1
作者
祁海文
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8,共8页
基金
山东大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
文摘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转向,从而使这个美育传统发展到自觉阶段。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乐教
礼乐
西周
敬德
Keywords
the thought
of
aesthetics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music
education,
li
yue
,Xizhou,respecting people with a high sense
of
morals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乐与文学的交相辉映——以《礼记·乐记》为视点的考察
2
作者
杨晓霭
范爱荣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礼乐文学研究"(10XZW005)
文摘
《礼记·乐记》论"乐",始终"乐"与"礼"对举,"礼义"与"乐情"互解双显,展示了"礼行乐奏"、"乐备礼隆"的不可分割性。其中所阐述的"礼乐"之"文"、"礼乐"之"情"、"礼乐"之"德"与"诗性"交相辉映,相互涵摄。反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即鲜明地呈现出"礼乐"特色,主要表现为:抒情特质:抒情的诗、词、曲、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而其他文学体裁均表现出重抒情、重情韵的创作意图。文学关怀:自始至终关怀现实与人生。教化功能:作家的创作主旨在于宣扬政治理想,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礼记·乐记》
礼义
乐情
诗性
文学
Keywords
li
Ji
yue
Ji
ritual
meaning
emotional
music
poetry characteristics
li
terature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文经学家的礼乐美学及其话语建构
3
作者
程勇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乐美学对传统制度文明的创构研究”(编号:17ZDA015)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早期儒家制度美学研究”(编号:15FZW024)。
文摘
基于历史逻辑和圣王信仰,古文经学家将《周礼》《左传》视作礼乐秩序、礼乐制度的构想与实证,如此,对诗、乐、舞所做的典章制度设计也就具有了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典范性。其核心思想是,完美的政治必得依据礼乐治国的理念,通过人性和人情的力量,通过由礼统摄而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化,造就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为此,需要在国家官制体系中设置职官,通过乐教和诗教,实现礼乐生活的制度建构。
关键词
古文经学
礼乐美学
礼乐生活
乐教
诗教
Keywords
Old Text Confucianism
aesthetics
of
ritual
(
li
)
and
music
(
yue
)
li
fe Equipped with Rites(
li
)
and
music
(
yue
)
music
(
yue
)Teaching
Poetry Teaching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B8505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祁海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礼乐与文学的交相辉映——以《礼记·乐记》为视点的考察
杨晓霭
范爱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文经学家的礼乐美学及其话语建构
程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