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现代生活的英雄何以可能?--波德莱尔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献疑 |
妥建清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论文艺短视频的艺术哲学与审美文化 |
潘佳谋
胡智锋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
王德胜
李雷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0
|
|
|
4
|
从“物器之用”到“君子人格”:竹文化符号的审美流变 |
李永
李能
喻迎春
李世军
|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5
|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美学困局 |
潘知常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
6
|
论现代造型艺术亚审美化的成因 |
林彬
秦红梅
郑苏淮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7
|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思潮论 |
刘悦笛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
8
|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
刘悦笛
许中云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4
|
|
|
9
|
在消费文化面前文艺学何为? |
李春青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
10
|
身体美学:为何与何为? |
代迅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1
|
艺术终结之后: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转向 |
吴剑锋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12
|
日常生活审美化视域下的艺术设计与文化认同 |
吴剑锋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
13
|
会通与融合——身体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的互补共生 |
韦拴喜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3
|
|
|
14
|
“审美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及其价值悖论 |
李立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
15
|
文学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基于当代西方文论中“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讨论 |
汤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16
|
身体美学与休闲——舒斯特曼美学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
潘海颖
|
《旅游学刊》
CSSCI
|
2013 |
3
|
|
|
17
|
微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生活的艺术化 |
金雅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8
|
休闲时代的审美契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启示与未来 |
于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9
|
艺术转向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
李社教
谢龙新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9 |
1
|
|
|
20
|
美学剩余与艺术伦理的重建——对当代艺术实践与历史叙事的一种反思 |
林秀琴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