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平台的VR头部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张向军 黄国书 +3 位作者 邱涛 王明 尹逊刚 范兵兵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92-200,共9页
随着虚拟现实(VR)一体机的蓬勃发展,内向外六自由度(6DOF)的追踪技术已成为主流的头部追踪方案。然而,由于要同时处理大量视觉及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计算量较大,在ARM移动平台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同时达到较好的追踪精度和稳... 随着虚拟现实(VR)一体机的蓬勃发展,内向外六自由度(6DOF)的追踪技术已成为主流的头部追踪方案。然而,由于要同时处理大量视觉及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计算量较大,在ARM移动平台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同时达到较好的追踪精度和稳定性成为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为此,基于ARM移动平台和开源ORB-SLAM3算法,设计并实现一套追踪精度高、稳定性好的VR 6DOF头部追踪系统。首先,通过高精度机械臂对IMU和Camera进行联合标定,并通过IMU积分信息与VIO(Visual-Inertial Odometry)进行位姿融合优化;其次,结合VR使用场景,调低单帧图像的特征点规模,以降低算法复杂度,达到近1 kHz的6DOF位姿输出频率;最后,提出一种针对视觉跟踪丢失的快速处理策略,以提高追踪状态的稳定性。经过以上优化后的算法运行在高通XR2平台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ORB-SLAM3算法,所提算法在相对位置误差(RPE)和相对旋转误差(RRE)指标上分别减小了44.4%和73.4%,在实时性和精度指标上能满足VR一体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arm平台 六自由度 ORB-SLAM3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利霞 张书慧 +3 位作者 马成林 徐岩 齐江涛 王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设计一套具有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试验标定3种工作模式的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RM7系列的S3C44B0X微处理器为核心,在UCOS-Ⅱ操作系统环境下,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机具作业位置、行进速度、喷头入口压力以及喷头喷...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设计一套具有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试验标定3种工作模式的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RM7系列的S3C44B0X微处理器为核心,在UCOS-Ⅱ操作系统环境下,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机具作业位置、行进速度、喷头入口压力以及喷头喷药量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网格识别和电动调节阀控制。喷头喷药量控制误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药机以4.2km/h(Ⅱ档中油门)速度工作,喷药处方量在465~600kg/hm2范围内变化时,采用本系统完成变量喷药作业,系统喷头喷药量最大控制误差≤5%,满足变量喷药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药 微处理器芯片 控制系统 精确农业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处理器+DSP构架的微机馈线保护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樊江涛 陈剑云 韦宝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基于 IEC6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思想研制了微机馈线保护装置,利用嵌入式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强大的以太网通信功能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高效快速的处理能力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双口 RAM 用于双处理器间的高... 基于 IEC6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思想研制了微机馈线保护装置,利用嵌入式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强大的以太网通信功能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高效快速的处理能力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双口 RAM 用于双处理器间的高速数据交换。装置采用双保护出口机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保护算法在 MATLAB 仿真和试验中都验证了保护装置的速动性、选择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保护装置 arm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IEC 61850 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和VxWorks的新型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装置 被引量:8
4
作者 徐科 窦小波 +1 位作者 胡敏强 郑建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6,共4页
针对现有基于16位处理器和前后台软件设计的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不足,提出基于32位AT91RM9200处理器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的新型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各个硬件模块的设计构成,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 针对现有基于16位处理器和前后台软件设计的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不足,提出基于32位AT91RM9200处理器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的新型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各个硬件模块的设计构成,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解决了传统移相脉冲触发问题,提高触发脉冲可靠性,保证发电机不失磁;用高速以太网可以使励磁调节装置便捷地实现网络化控制。详细描述了基于VxWorks的微机励磁软件开发方法。最后,讨论了装置的抗干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励磁调节装置 arm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VXWORKS 以太网 C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与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超 黄灿 +1 位作者 梅军 郑建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4,共5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的要求,分析了IEC 60044-8、IEC 61850-9-1/2标准对合并单元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高级RISC微处理器(advanced RIS... 针对智能变电站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的要求,分析了IEC 60044-8、IEC 61850-9-1/2标准对合并单元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高级RISC微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辅处理器FPGA负责多路数据的同步接收,并集成逻辑判别机制软件实现母线的并列运行和切换;主处理器ARM负责FPGA的实时控制并将采样值按IEC 61850-9-2标准通过以太网发送,采用预配置采样值控制块实现采样值传输模型的灵活定义,避免了制造报文规范(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MMS)映射的实现困难。试验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合并单元 IEC 61850-9-2 现场可编程门列阵 高级risc微处理器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C/OS-Ⅱ及其在ARM平台上的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宁 赵士杰 齐长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181,217,共3页
对μC/OS-Ⅱ微内核系统及其主要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μC/OS-Ⅱ本身在任务调度时的局限性,同时参考当前应用广泛的嵌入式平台ARM系列,详细分析了在该平台上实现μC/OS-Ⅱ系统时的主要难点,并分别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 内核 任务 堆栈 上下文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在转台弹载机构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顺 杨富锋 顾金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32,共4页
高速旋转弹丸角运动的陀螺模拟测试是弹载机构物理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在建立弹载机构角运动模拟装置的基础上,摒弃了传统的碳刷机构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的弹载机构运动测试新方法。ARM处理器具有强抗... 高速旋转弹丸角运动的陀螺模拟测试是弹载机构物理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在建立弹载机构角运动模拟装置的基础上,摒弃了传统的碳刷机构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的弹载机构运动测试新方法。ARM处理器具有强抗干扰能力、存储量大、速度快和集成度高等优点。该测试系统能直接将动作参数高速存储,并较好地解决陀螺模拟试验装置中弹载机构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在高速条件下,正确地测出弹载机构的动作参数,为正确模拟和测试高速旋转弹丸角运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转弹丸 角运动 弹载机构 陀螺 arm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CPLD的UAV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磊 曹林平 +1 位作者 吴文超 蚩军祥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0,共4页
根据UAV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任务要求,提出了一种以ARM为控制核心、以CPLD为辅助控制器件的飞行控制方案。描述了飞行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了飞控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为提高飞控系统的运算速度和精度,系统硬件采用ARM+CPLD模... 根据UAV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任务要求,提出了一种以ARM为控制核心、以CPLD为辅助控制器件的飞行控制方案。描述了飞行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了飞控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为提高飞控系统的运算速度和精度,系统硬件采用ARM+CPLD模块设计,二者通过双口RAM进行数据交换;为满足飞控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系统移植了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并根据控制功能将应用程序划分为7个任务。最后,为验证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将仿真数据和试飞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飞行控制系统 arm芯片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μC/O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专网ARM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洪科 黄麟舒 徐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56,共3页
基于ARM7开发设计固定电话专网远程监控系统,解决某通信专网的数据无法被远程计算机采集和处理的问题。选用AT91SAM7S64作为微处理器,主机通过USB2.0接口与其通信,采用异步串行方式采集数据;硬件模块构建MT8880和MT88E39专用芯片及相关... 基于ARM7开发设计固定电话专网远程监控系统,解决某通信专网的数据无法被远程计算机采集和处理的问题。选用AT91SAM7S64作为微处理器,主机通过USB2.0接口与其通信,采用异步串行方式采集数据;硬件模块构建MT8880和MT88E39专用芯片及相关外围电路,完成双音多频(DTMF)和频移键控FSK信号的编解码;基于C语言完成ARM固件程序和用户程序等软件设计。实验表明系统成本低、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控 arm USB通讯设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体系的PC/104总线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占红武 胥芳 史伟民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11-13,30,共4页
在分析了ARM处理器系统在指令系统、存储器模型、中断系统、总线时序等方面的特点,研究了IBM PC/AT和PC/104总线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ARM系统中高兼容性地实现PC/104总线的硬件电路方案,以及与之相应的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驱动设计... 在分析了ARM处理器系统在指令系统、存储器模型、中断系统、总线时序等方面的特点,研究了IBM PC/AT和PC/104总线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ARM系统中高兼容性地实现PC/104总线的硬件电路方案,以及与之相应的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驱动设计,并讨论了影响该兼容系统性能的相关因素。解决了在ARM系统中无法使用标准PC/104模板的难题。采用该方案,有利于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兼顾ARM处理器和PC/AT体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 PC/104 LINUX 设备驱动 嵌入式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FPGA+ARM的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天恒 王阳阳 +1 位作者 王先全 凌旭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利用时空转换思想,以时间基准测量空间位移量,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位移测量技术手段,设计直线式时栅传感器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先进的RISC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利用时空转换思想,以时间基准测量空间位移量,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位移测量技术手段,设计直线式时栅传感器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先进的RISC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进行管理控制,利用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软件编程,在FPGA上构建正弦信号发生器、NIOS_II软核处理器,完成高速数据采集,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实验表明:采用所设计的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最小分辨时间为2.44ns.解决了直线式时栅传感器处理速度和数据采集不匹配的问题,实现了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的实时误差修正与补偿,为高精度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主控制器arm 时栅传感器 误差修正与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ARM指令集的层次分类能耗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海艳 郭兵 +3 位作者 沈艳 任磊 王继禾 伍元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8-230,共3页
在分析ARM指令集的寻址方式、寄存器个数、指令周期数等特征的基础上,考虑三级流水线对指令集能耗特征的影响,提出一种层次分类能耗测量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出指令集能耗与电流值和指令周期数的乘积呈正比,减少指令... 在分析ARM指令集的寻址方式、寄存器个数、指令周期数等特征的基础上,考虑三级流水线对指令集能耗特征的影响,提出一种层次分类能耗测量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出指令集能耗与电流值和指令周期数的乘积呈正比,减少指令周期数能降低指令集能耗,并且3种应用程序用例在仿真平台HMSim的测量值与W90P710实际目标板的能耗值相接近,绝对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类能耗测量 三级流水线 arm指令集 能耗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皮肤听声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文 贺慧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09,284,共4页
为了提高皮肤听声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处理器)的嵌入式皮肤听声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与一些滤波算法的实现。该系统在原来皮肤听声器的模拟电路中加入数字电路的设计,将嵌入式技术、皮肤听... 为了提高皮肤听声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处理器)的嵌入式皮肤听声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与一些滤波算法的实现。该系统在原来皮肤听声器的模拟电路中加入数字电路的设计,将嵌入式技术、皮肤听声技术与语音识别技术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听觉障碍者通过皮肤感知到声音,还可以把说话人的声音信号以文本形式在屏幕上加以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皮肤听声器的识别率,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简单语音辨析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先进的精简指令计算机微处理器) 皮肤听声 语音识别 嵌入式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9的MELPe语音编码算法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骏 袁江南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1-65,共5页
基于ARM926EJ-S平台,给出了MELP增强算法(Mixed-excitation linear predictive enhanced,MELPe)的优化步骤:算法结构优化、代码优化以及汇编优化。优化后,算法复杂度从原来的516.6MIPS下降至62.4MIPS,减小为原来的12.08%。PESQ系统测评... 基于ARM926EJ-S平台,给出了MELP增强算法(Mixed-excitation linear predictive enhanced,MELPe)的优化步骤:算法结构优化、代码优化以及汇编优化。优化后,算法复杂度从原来的516.6MIPS下降至62.4MIPS,减小为原来的12.08%。PESQ系统测评显示,优化前后的语音质量不变。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符合实时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P增强算法(MELPe) 语音编码 线性预测编码 高级精简指令机器(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ARM的无人直升机飞控导航系统设计
15
作者 贺天鹏 王吉东 +1 位作者 胡继忠 王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8-341,372,共5页
将两片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内核的微控制器应用于某型共轴式无人直升机飞控导航系统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模块,连同电源及舵机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及接口模块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嵌入式飞控导航计算机,提供的8... 将两片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内核的微控制器应用于某型共轴式无人直升机飞控导航系统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模块,连同电源及舵机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及接口模块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嵌入式飞控导航计算机,提供的8路异步串行通讯接口、8路数字信号口,与组合导航设备、信号调理设备、收发电台和姿态稳定系统与舵机等外围设备连接构成一套完整的无人直升机数字式飞控导航系统,另配置了16 MB FLASH(Flash Eeprom)用于任务与飞行状态数据记录,并基于ADS(ARM Developer Suite)集成开发环境编制了系统的飞控与自主导航软件.经地面检测与调试,该系统运行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 飞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与图像仿真的无线测控终端
16
作者 姜文涛 刘万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4-245,248,共3页
针对工业设备的实时数据检测及控制信号多样化问题,设计一个基于ARM与图像仿真的无线测控终端。利用ARM芯片的片内片外资源简化系统硬件结构,通过移植μC/OS-Ⅱ和UCGUI实现自定义通信协议,采用图像仿真方法对运行设备进行同态虚拟构建... 针对工业设备的实时数据检测及控制信号多样化问题,设计一个基于ARM与图像仿真的无线测控终端。利用ARM芯片的片内片外资源简化系统硬件结构,通过移植μC/OS-Ⅱ和UCGUI实现自定义通信协议,采用图像仿真方法对运行设备进行同态虚拟构建及动态显示。应用结果表明,该终端可加强工业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的能力,提高系统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网络 arm—RTOS操作系统 图像仿真 无线测控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NV系综量子实验调控的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邓宇轩 徐南阳 +1 位作者 陈宝 周明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章设计一种应用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系综量子实验的数字锁相放大器。为实现高速模拟与数字信号的采样、输出以及软硬件协同与同步处理能力,设计采用ZYNQ-7010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 文章设计一种应用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系综量子实验的数字锁相放大器。为实现高速模拟与数字信号的采样、输出以及软硬件协同与同步处理能力,设计采用ZYNQ-7010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微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内核的基本架构,同时搭载双路高采样率的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和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整套系统可以同时进行多路锁相放大处理,输入模拟噪声低至1 nV/Hz 1/2,采样率高达125 MS/s,数据传输带宽可达800 Mib/s,具有集成化程度高、易操控、锁相准确性较高等特点。该设计成功应用在NV系综实验平台上,光探测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ODMR)实验及后续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文中锁相放大器的磁强计灵敏度可以达到1.23 nT/Hz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微处理器(arm) 模数转换器(ADC) 锁相放大器 光探测磁共振(OD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和ARM的现场总线设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世高 郭亮 +1 位作者 黄东 邢立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5-257,266,共4页
根据现场总线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和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的现场总线设备设计框架。FPGA负责完成协议栈链路下层逻辑和物理线路控制逻辑,该部分功能有严格的时延限制,ARM负责完成协议栈链路上层逻辑和网... 根据现场总线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和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的现场总线设备设计框架。FPGA负责完成协议栈链路下层逻辑和物理线路控制逻辑,该部分功能有严格的时延限制,ARM负责完成协议栈链路上层逻辑和网络层以上所有层逻辑,该部分功能有稍微宽松的时延限制。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框架能够满足通信、互联和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 现场总线设备 协议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亚宁 孙雪 +2 位作者 姚金言 郭艳玲 李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1-75,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普遍采用PC工控机、运动控制卡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不仅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ARM的激光烧结打印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丰富并完善相... 针对目前国内外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普遍采用PC工控机、运动控制卡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不仅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ARM的激光烧结打印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丰富并完善相应的扩展电路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等,可以实现对激光、温度以及电机运动进行控制。基于设计的控制系统搭建样机进行烧结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各模块运行稳定,加工件表面光滑、结构清晰,在满足基本工艺要求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结打印机 arm 控制系统 STM32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船用导航雷达α-β-γ跟踪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威 姚放吾 张正宏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提高船用雷达的性能,基于α-β-γ滤波理论,结合船用雷达应用要求,通过对跟踪设计中的目标录取、机动检测和航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利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实现该理论算法的船用雷达跟踪设计方法.实验仿真表明,该设计... 为提高船用雷达的性能,基于α-β-γ滤波理论,结合船用雷达应用要求,通过对跟踪设计中的目标录取、机动检测和航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利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实现该理论算法的船用雷达跟踪设计方法.实验仿真表明,该设计方案对100个目标进行录取跟踪时有较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 船用雷达 Α-Β-Γ滤波 自动跟踪 机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