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PM的雷达探测范围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敬卓 袁修久 +1 位作者 赵学军 孟慧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81-283,共3页
当前的电子干扰模型难以适应复杂的地理和大气环境。针对该问题,将APM模型融入电子干扰模型。通过分析APM的抛物方程模型、规则格网DEM高程数据处理方法和大气中折射效应,在VC++环境下实现雷达电磁波探测范围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证明... 当前的电子干扰模型难以适应复杂的地理和大气环境。针对该问题,将APM模型融入电子干扰模型。通过分析APM的抛物方程模型、规则格网DEM高程数据处理方法和大气中折射效应,在VC++环境下实现雷达电磁波探测范围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准确描述雷达的探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传播模型 探测范围 电子干扰 三维可视化 大气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雷达三维探测范围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敬卓 袁修久 +1 位作者 赵学军 孟慧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8-2741,共4页
构建虚拟战场系统,为实现雷达在复杂自然环境和复杂电子干扰环境影响下的雷达探测范围,根据高级传播模型(APM)的基本原理,并综合考虑电子干扰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支援式干扰模型。该模型混合了APM和电子干扰模型,重点考虑了大... 构建虚拟战场系统,为实现雷达在复杂自然环境和复杂电子干扰环境影响下的雷达探测范围,根据高级传播模型(APM)的基本原理,并综合考虑电子干扰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支援式干扰模型。该模型混合了APM和电子干扰模型,重点考虑了大气折射率的影响,可描述复杂自然环境和复杂电子干扰环境的双重影响。在可视化时,利用点绘制代替面绘制和中点代替插值点改进了移动立方体(MC)方法,提高了渲染速度。根据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渲染的流程,利用可视化软件包(VTK)实现了对雷达探测范围的三维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传播模型 雷达探测范围 电子干扰 三维可视化 移动立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G移动通信城市环境电波传播特性测量与建模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萍 李颖哲 常若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9-1163,共5页
开展IMT-Advanced频谱特性研究对于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意义重大。针对中国4G现场测试环境,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波传播特性测量与建模方法,结合高性能测试仪器和虚拟仪器技术设计构建了3.5 GHz测量系统,在宽带无线业务集中的城市热点地... 开展IMT-Advanced频谱特性研究对于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意义重大。针对中国4G现场测试环境,研究提出了一种电波传播特性测量与建模方法,结合高性能测试仪器和虚拟仪器技术设计构建了3.5 GHz测量系统,在宽带无线业务集中的城市热点地区开展了测量,提取了路径损耗指数、阴影衰落标准方差等特性参数,建立了实测模型。通过与国际标准SUI模型及COST-231 Hata模型进行比较,发现SUI模型与实测结果更为吻合,说明在3.5 GHz频段国际标准模型对于中国城市热点地区适用存在差异性。这为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进一步开展4G频段频谱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G移动通信 IMT—advanced 路径损耗 SUI模型 COST-231模型 电波 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影响下雷达传播信息圆柱体绘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超 徐江斌 吴玲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06-1909,共4页
雷达传播信息是雷达性能分析的重要依据,通过可视化方法能直观再现雷达传播信息,快速有效地分析雷达在复杂环境影响下的传播情况.本文提出硬件加速的圆柱体绘制方法展示复杂环境影响下的雷达传播变化情况.雷达传播三维体数据采用高级传... 雷达传播信息是雷达性能分析的重要依据,通过可视化方法能直观再现雷达传播信息,快速有效地分析雷达在复杂环境影响下的传播情况.本文提出硬件加速的圆柱体绘制方法展示复杂环境影响下的雷达传播变化情况.雷达传播三维体数据采用高级传播模型(Advanced Propagation Model,APM)来计算,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不规则地形和大气对雷达传播的影响,能较准确地预测雷达传播效果.充分利用目前图形硬件的可编程性,在图形硬件中通过坐标转换,扩展直接体绘制方法,采样APM得到的圆柱形体数据,实现了雷达传播信息圆柱体绘制的实时渲染,最后通过颜色选择器为雷达传播信息映射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分类显示雷达传播信息.该方法适合用于雷达性能分析,能有效地辅助雷达设计和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传播信息 圆柱体绘制 高级传播模型 电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储层超前注水最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春鹏 岳湘安 +2 位作者 尤源 高建 吴金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4,40,共3页
利用多测点长岩心物理模拟流程,针对长庆庄19井区低渗油藏的物性特征,从实验的角度研究了超前注水开发时最佳开采时机和注水速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注水压力传播到岩心长度32%时为最佳开采时机,此时开采可获得最高的采收率。随着传... 利用多测点长岩心物理模拟流程,针对长庆庄19井区低渗油藏的物性特征,从实验的角度研究了超前注水开发时最佳开采时机和注水速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注水压力传播到岩心长度32%时为最佳开采时机,此时开采可获得最高的采收率。随着传播距离的延长,压力传播速度逐渐降低,并存在一个转折点。当注水速度与压力传播速度匹配时注水效果较好,建议与以压力传播到岩心长度32%时的速度为合理的注水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超前注水 物理模拟 开采 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