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惠栋的性情论及其在清代哲学中的定位
1
作者
谷继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6,共10页
惠栋通过文献学考辨,指出《文言传》“利贞者性情也”的“性情也”本当作“情性也”,以此批评王弼、程颐等有“性善情恶”之嫌的“性其情”说。与此相对,惠栋斟酌《参同契》等古义,提出“推情合性”说,即情之发自然合于性,以与《中庸》...
惠栋通过文献学考辨,指出《文言传》“利贞者性情也”的“性情也”本当作“情性也”,以此批评王弼、程颐等有“性善情恶”之嫌的“性其情”说。与此相对,惠栋斟酌《参同契》等古义,提出“推情合性”说,即情之发自然合于性,以与《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相发明。汉儒不论是董仲舒还是翼奉,皆没有“性善情恶”之说。在他们看来,情最初只是人的一种机能事实,它只有在后来的发展中,在与外物接触时,才能因人自主的选择而产生善或恶的结果。然人情就其现实而言非常复杂,情之发随时合于性,这是圣人之境地。惠栋即由此判摄古代学术,以六经的“推情合性”义为生知安行之学,以理学的克治工夫论为困知勉行之学。由此他实现了对汉学和宋学的统合,这与戴震及其后学的性情论思路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情合性
惠栋
清代哲学
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元弼与黄以周学术异同考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5,共9页
曹元弼曾在南菁书院问学于黄以周,受黄氏父子以经为本、实事求是及汉宋兼采的治学方法影响,但又受其自身既有的宗汉宗郑思想,以及来自于前辈、家族、乡邦、时贤和晚清经世思想的影响,与黄氏父子之学又有很大不同。因而,曹元弼在以经为本...
曹元弼曾在南菁书院问学于黄以周,受黄氏父子以经为本、实事求是及汉宋兼采的治学方法影响,但又受其自身既有的宗汉宗郑思想,以及来自于前辈、家族、乡邦、时贤和晚清经世思想的影响,与黄氏父子之学又有很大不同。因而,曹元弼在以经为本,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之下,证成了坚守汉儒,尤其是郑玄家法的合理性。因此,曹氏的汉宋兼采,在学术上是以郑玄家法为核心的汉宋兼采,同时,在经世思想的影响下,还从经世致用的角度论述汉宋兼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以周
曹元弼
宗郑
汉宋兼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栋的性情论及其在清代哲学中的定位
1
作者
谷继明
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
文摘
惠栋通过文献学考辨,指出《文言传》“利贞者性情也”的“性情也”本当作“情性也”,以此批评王弼、程颐等有“性善情恶”之嫌的“性其情”说。与此相对,惠栋斟酌《参同契》等古义,提出“推情合性”说,即情之发自然合于性,以与《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相发明。汉儒不论是董仲舒还是翼奉,皆没有“性善情恶”之说。在他们看来,情最初只是人的一种机能事实,它只有在后来的发展中,在与外物接触时,才能因人自主的选择而产生善或恶的结果。然人情就其现实而言非常复杂,情之发随时合于性,这是圣人之境地。惠栋即由此判摄古代学术,以六经的“推情合性”义为生知安行之学,以理学的克治工夫论为困知勉行之学。由此他实现了对汉学和宋学的统合,这与戴震及其后学的性情论思路有较大差别。
关键词
推情合性
惠栋
清代哲学
汉学
Keywords
“Tui qing he xing”
Hui Dong
philosophy
in Qing dynasty
the Han school
of
classical
philology
分类号
B2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元弼与黄以周学术异同考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科
机构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5,共9页
文摘
曹元弼曾在南菁书院问学于黄以周,受黄氏父子以经为本、实事求是及汉宋兼采的治学方法影响,但又受其自身既有的宗汉宗郑思想,以及来自于前辈、家族、乡邦、时贤和晚清经世思想的影响,与黄氏父子之学又有很大不同。因而,曹元弼在以经为本,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之下,证成了坚守汉儒,尤其是郑玄家法的合理性。因此,曹氏的汉宋兼采,在学术上是以郑玄家法为核心的汉宋兼采,同时,在经世思想的影响下,还从经世致用的角度论述汉宋兼采。
关键词
黄以周
曹元弼
宗郑
汉宋兼采
Keywords
Huang Yi-zhou
Cao Yuan-bi
Esteem
of
Zheng Xuan
adoption of both philology and philosophy
分类号
B25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惠栋的性情论及其在清代哲学中的定位
谷继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曹元弼与黄以周学术异同考论
李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