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准确与效率的数学学科能力自适应测评研究——基于知识空间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郭炯 荣乾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保障核心素养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鉴于学科能力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纸笔测试和现有的自适应测评研究主要聚...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保障核心素养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途径。鉴于学科能力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纸笔测试和现有的自适应测评研究主要聚焦于知识评估,对学生学科能力的测量仍显不足。基于此,该研究首先梳理了学科能力的内涵,明确了测评的逻辑起点。其次,从知识空间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内容、评价和结构三类要素的数学学科能力映射模型,实现了从知识评估转向能力评估。此外,还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平滑的能力状态更新规则和基于信息熵的停止规则以优化测评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学学科能力评估方面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实现面向能力的学生个性化辅导提供了支持,为数学学科能力的精准测量和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 知识空间理论 自适应测评 能力结构 能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调适、过程优化与行动赋能: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基于浙江省金华市L村的案例研究
2
作者 张新文 万栗江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4,M0006,共13页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面向,也是乡村治理转型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赋能理论,提出“结构调适—过程优化—行动赋能”的分析框架,对浙江省金华市L村“智慧村社”数字治理平台案例进行剖析,从组织、制度与机制层面...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既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面向,也是乡村治理转型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赋能理论,提出“结构调适—过程优化—行动赋能”的分析框架,对浙江省金华市L村“智慧村社”数字治理平台案例进行剖析,从组织、制度与机制层面阐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变革逻辑,强化对数字治理问题的整体性回应。通过构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新的解释框架,研究发现:从结构调适维度看,以技术嵌入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由异质到标准、碎片到整体、内卷到内生转向,实现从“粗糙应对”到“精细运作”的转变;从过程优化维度看,以技术支撑再造多元互动格局,以赋权增能形塑服务治理流程,以体系创设推动价值与技术的理性统一,实现从“条块分割”到“协同联动”的转变;从行动赋能维度看,通过架设端口空间营造科学场景、融合数据集成拓展应用空间、迈向简约治理来彰显数字效用,实现从“模式僵化”到“简约高效”的转变。未来乡村建设应当坚持技术治理与工具治理的深度融合,探索新型乡村智治模式,实现乡村数字治理绩效的一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结构调适 过程优化 行动赋能 数字化转型 技术嵌入 简约治理 赋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双理论”融合模式构建研究
3
作者 程兆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8-22,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在数智时代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托。融合社会学领域三螺旋理论和生态学领域适配理论构建了“双理论”新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中,政府...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在数智时代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托。融合社会学领域三螺旋理论和生态学领域适配理论构建了“双理论”新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中,政府要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领航者,行业企业要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践行者,高职院校要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双理论”融合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实施策略是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服务经济转型发展;面向产业结构升级,调控完善专业体系;立足内部优势资源,发挥最大培养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优化 三螺旋理论 适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纹理分解的矿井图像增强方法
4
作者 张红 索霆锋 宋婉莹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矿井下存在低照度、多灰尘现象,导致监控视频采集的图像具有光照不均、模糊及细节丢失的问题,影响后续智能图像识别,现有矿井图像增强方法普遍存在图像纹理细节不清晰、视觉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纹理分解的图像增强方法。首... 矿井下存在低照度、多灰尘现象,导致监控视频采集的图像具有光照不均、模糊及细节丢失的问题,影响后续智能图像识别,现有矿井图像增强方法普遍存在图像纹理细节不清晰、视觉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纹理分解的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利用maxRGB算法对原始图像提取初始光照分量,接着构建优化目标函数,依次优化求解初始光照分量中的结构分量、纹理分量及噪声分量:先对初始光照分量进行加权引导滤波,作为先验约束,迭代获得边缘清晰的结构分量;再结合最大邻域差方法和加权平均局部变分构建局部变化偏差函数,作为约束权重,迭代得到细节丰富的纹理分量。然后,将原始图像转换到HSV颜色空间,提取出原始图像的亮度分量,并结合结构分量、纹理分量及噪声分量,利用Retinex理论进行重构,得到增强后的初始亮度分量。为避免亮度过增强,引入带有截断因子的自适应伽马校正(AGCWD)处理图像初始亮度信息,以获得最终的亮度分量。最后,将图像转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①基于结构纹理分解的图像增强算法能保证图像边缘纹理细节更加清晰,减少了图像增强过程中的光晕伪影,且增强后的图像灰度直方图更均衡。②与结构纹理感知Retinex(STAR)算法、联合内外先验(JieP)算法、加权变分模型(WVM)、半解耦分解(SDD)算法、带色彩恢复的多尺度Retinex(MSRCR)算法等5种图像增强算法相比,基于结构纹理分解的图像增强算法的自然图像质量评价指标(NIQE)分别降低了8.69%,29.05%,11.2%,29.53%,33.54%,视觉质量保真度(VIF)分别提高了91.17%,117.86%,59.38%,48.78%,183.12%,信息熵指标(Entropy)分别提高了3.20%,8.02%,4.07%,3.49%,22.68%。③基于结构纹理分解的图像增强算法运行时间仅长于MSRCR算法,但增强效果更好,能够满足矿井下图像增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图像增强 结构纹理分解 变分模型 RETINEX理论 自适应伽马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TPB的客舱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影响研究
5
作者 齐晓云 董亚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为了研究客舱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引入认知程度、感知风险及感知价值3个变量,基于扩展TPB理论构建飞机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意向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验证模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 为了研究客舱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引入认知程度、感知风险及感知价值3个变量,基于扩展TPB理论构建飞机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意向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验证模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正向影响行为意向,感知风险、认知程度和感知价值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风险直接负向影响行为意向,认知程度和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无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飞机客舱紧急疏散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计划行为理论 非适应性疏散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飞机客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图书情报领域适应性结构化理论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查先进 杨海娟 +1 位作者 严亚兰 刘坤锋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9,共11页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AST)于1994年提出,已在商业经济、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ST结合群决策支持系统(Group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环境,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Fechnologies,IT...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AST)于1994年提出,已在商业经济、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ST结合群决策支持系统(Group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环境,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Fechnologies,IT)的结构化属性和适应性使用角度阐述信息技术、社会结构和人际交互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以提出AST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以SSCI/SCI数据库中图书情报领域引用了该论文的文献为考察对象,结合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和文献研究,发现国外图书情报领域AST理论应用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ST的相关命题、概念和关系同样适用于非群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技术环境,基于组织、群体和个体的多层次研究正在不断地拓展AST理论的外延;AST理论被用来分析IT项目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通常以定性研究为主,从技术的结构化属性角度解释影响IT项目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AST理论被用来分析信息技术采纳后的适应性使用行为,通常以实证研究为主,从微观的功能层面揭示探索性行为、革新性使用以及扩展使用等适应性IT使用行为的前置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 社会结构 IT项目实施 关键成功因素 适应性IT使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 被引量:27
7
作者 聂衍刚 郑雪 +1 位作者 万华 丁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4,共7页
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其内涵、结构,以及理论上依然存在争议。通过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和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根据不同研究者对其内在机制和特点的理解,归结出三大理论模式:人格研究理论模式、智力研究理论模式,以及自我应对... 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其内涵、结构,以及理论上依然存在争议。通过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和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根据不同研究者对其内在机制和特点的理解,归结出三大理论模式:人格研究理论模式、智力研究理论模式,以及自我应对研究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适应行为 结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空泡航行体的增益自适应变结构控制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吕瑞 于开平 +3 位作者 魏英杰 曹伟 张嘉钟 王京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8,共6页
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实际巡航时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同时存在流体动力系数的摄动及尾部流体未知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增益自适应变结构的控制方法。首先改进了目前普遍采用的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模型,借鉴Backstepping思想设计了滑动模态面... 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实际巡航时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同时存在流体动力系数的摄动及尾部流体未知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增益自适应变结构的控制方法。首先改进了目前普遍采用的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模型,借鉴Backstepping思想设计了滑动模态面;采用增益自适应算法对干扰未知上界进行了估计,最后设计了基于变结构理论的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快速,具有很好的鲁棒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超空泡 数学模型 自适应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神经网络在负荷动态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顾丹珍 艾芊 +1 位作者 陈陈 沈善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1-36,共6页
人工神经网络(ANN)具有的自适应、自学习、非线性重构等特点,使之成为解决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有效途径。该文利用模糊理论对典型BP神经网络(TBP)的学习速度因子和权值惯性因子进行修正,采用自构形学习算法对网络拓扑2个方面进行改进,提... 人工神经网络(ANN)具有的自适应、自学习、非线性重构等特点,使之成为解决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有效途径。该文利用模糊理论对典型BP神经网络(TBP)的学习速度因子和权值惯性因子进行修正,采用自构形学习算法对网络拓扑2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出自适应神经网络(ABP)。结合现场试验和仿真数据,对TBP和ABP在负荷建模的速度和精度2方面进行了比较。同时,就负荷建模问题对自适应神经网络模型阶次和隐层神经元个数等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自适应前馈网络 模糊理论 自构形学习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国强 王庆云 张宁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4期13-18,共6页
将交通运输发展理论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机制、发展效率和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关于中国交通发展研究的文献,并将国内的研究归为两类:一是综合交通发展理论,包括运输布局和运输系统分析,研... 将交通运输发展理论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机制、发展效率和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关于中国交通发展研究的文献,并将国内的研究归为两类:一是综合交通发展理论,包括运输布局和运输系统分析,研究运输系统资源配置问题;二是运输适应性、运输演化及运输结构理论,研究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从研究的问题、理论和方法及理论发展的制度与经济背景做了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发展理论 运输适应性 运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迁理论视角下的流动穆斯林城市适应的障碍性因素分析——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翔 鱼腾飞 +2 位作者 宋相奎 程慧波 张燕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4期93-99,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这一群体在接受"城市化"和"现代化"洗礼的过程中,相对于一般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加入了民族意识、民族宗教习俗、民族价值文化等因素,从而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这一群体在接受"城市化"和"现代化"洗礼的过程中,相对于一般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加入了民族意识、民族宗教习俗、民族价值文化等因素,从而使其城市适应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本研究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出发,以兰州市流动穆斯林社会调查为基础,对影响流动穆斯林城市适应的障碍性因素(民族因素、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制度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阐述了流动穆斯林城市适应的关键障碍因素:地理距离、经济条件及心理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与以往的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关键障碍因素不同,制度因素已不再是阻碍流动穆斯林城市适应最主要的因素,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穆斯林 城市适应 障碍性因素 结构变迁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搜索引擎用户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芬芳 张晋朝 +2 位作者 王娟 刘坤锋 杨海娟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9,共8页
考察学术搜索引擎环境下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优化学术信息搜寻效率和效果提供新思路。首先,从认知转变和学术自我效能视角出发构建研究模型。其次,通过在线问卷搜集有效数据295份。最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 考察学术搜索引擎环境下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优化学术信息搜寻效率和效果提供新思路。首先,从认知转变和学术自我效能视角出发构建研究模型。其次,通过在线问卷搜集有效数据295份。最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除信息-任务不匹配外,学术自我效能、社会影响、新任务等潜在变量均对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图2。表5。参考文献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 认知转变 学术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运输供需结构适应性的熵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建桥 王慈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共7页
探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以便为决策机构优化运输结构、改善供需结构适应关系提供参考。本文运用信息熵理论,以客运供需结构适应性为研究对象,找出目前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与现实的不适应性,分析客运需求、供给结构的影响... 探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以便为决策机构优化运输结构、改善供需结构适应关系提供参考。本文运用信息熵理论,以客运供需结构适应性为研究对象,找出目前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与现实的不适应性,分析客运需求、供给结构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客运需求和供给结构熵模型;构建供需结构适应性熵评价模型,提出适应性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表明:客运供给总量不仅要适应客运总需求,而且结构也需要适应要求;两者熵值大小须一致,熵函数变化趋势、变化速率也须一致;熵函数值相对离差系数要趋于0,适应度要趋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运输 适应性模型 熵理论 供给结构 需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生成神经网络结构的新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继成 蔡义发 吕维雪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5,共7页
神经网络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优化计算等领域.但是,人们为了寻求某一问题的神经网络结构,往往采用穷举法,从而使得选择合适的神经网络结构随着问题规模的变大而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文根据神经元状态的变化导致人脑的空间结构和状... 神经网络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优化计算等领域.但是,人们为了寻求某一问题的神经网络结构,往往采用穷举法,从而使得选择合适的神经网络结构随着问题规模的变大而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文根据神经元状态的变化导致人脑的空间结构和状态变化的研究,在神经网络中引入神经元的兴奋、抑制和突触修改机制、退化机制、死亡机制、自修复机制等,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自动生成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合适的神经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为神经网络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网络结构 自适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初步的网络中心战模型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斌 胡晓峰 +1 位作者 罗批 司光亚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622-3625,共4页
首先分析了网络中心战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并讨论了采用建模与仿真方法进行网络中心战模拟的战场适应性刻画与描述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初步反映交战战场演化和指挥控制网网络拓扑结构演化的网络中心战概念演示模型及相关的模拟实验与仿真... 首先分析了网络中心战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并讨论了采用建模与仿真方法进行网络中心战模拟的战场适应性刻画与描述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初步反映交战战场演化和指挥控制网网络拓扑结构演化的网络中心战概念演示模型及相关的模拟实验与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网络中心战 适应性 战争模拟 战场演化 指挥控制网络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利用位置信息的自主水下航行器主从式编队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崔荣鑫 徐德民 严卫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0-984,共5页
研究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主从式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跟随者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而不利用领航者的速度、角速度和动力学模型信息的编队控制方法。根据领航者的运动状态及期望的编队队形推导出跟随者的参考路径,并仅利用领航者... 研究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主从式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跟随者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而不利用领航者的速度、角速度和动力学模型信息的编队控制方法。根据领航者的运动状态及期望的编队队形推导出跟随者的参考路径,并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设计一虚拟航行器,使其轨迹与参考路径在有限时间内重合。考虑了水下航行器的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海流干扰等特点,给出了跟随者的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律,使得跟随者沿着虚拟航行器的轨迹运动,从而与领航者保持期望的距离,达到编队控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自主水下航行器 编队控制 主从式 虚拟航行器 自适应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PMSM无速度传感器调速系统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礼鹏 张化光 刘秀翀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4,31,共7页
针对低速条件下定子电阻的变化会影响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实际速度辨识问题,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MRAS)设计速度和定子电阻同时辨识的自适应观测器。以测量的定子电压为输入变量,电机的定子电流为状态变量,基于波波夫... 针对低速条件下定子电阻的变化会影响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实际速度辨识问题,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MRAS)设计速度和定子电阻同时辨识的自适应观测器。以测量的定子电压为输入变量,电机的定子电流为状态变量,基于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确定速度和定子电阻自适应律,采用带有积分滑模面的滑模变结构速度控制器,实现给定速度以指数趋近率无静差跟踪,通过Lyapunov定理证明所设计的速度控制器在电机参数变化和外部负载扰动情况下都具有稳定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低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模型参考自适应 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 无速度传感器 定子电阻辨识 滑模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小波神经网络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敏 崔宝同 顾树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769-1772,共4页
传统的离散仿射小波神经网络训练都是建立在大样本基础上的,当样本数量较少时,不能保证网络的泛化能力。在研究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结构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训练方法。首先根据样本数据和小波基函数的时频局部化特性构造隐含层... 传统的离散仿射小波神经网络训练都是建立在大样本基础上的,当样本数量较少时,不能保证网络的泛化能力。在研究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结构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训练方法。首先根据样本数据和小波基函数的时频局部化特性构造隐含层函数集,并按照小波基函数的能量大小来建立函数嵌套结构,然后采用自适应正交最小二乘法来训练网络权值,保证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结构风险最小化。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网络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习理论 小波神经网络 结构风险最小化 自适应正交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单向队列自动机对适应性移动计算系统中组合事件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国东 张德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02-1411,共10页
近年来,移动计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适应性移动计算系统要求大范围的事件组合,这些事件包括逻辑事件、时间事件和暂时事件等.致力于组合事件和组合反应的设计和实现,考虑了事件流、时间事件和不同操作符等情况.组合事件的检测由一... 近年来,移动计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适应性移动计算系统要求大范围的事件组合,这些事件包括逻辑事件、时间事件和暂时事件等.致力于组合事件和组合反应的设计和实现,考虑了事件流、时间事件和不同操作符等情况.组合事件的检测由一种新的扩展自动机单向队列自动机来有效地支持,详细定义和讨论了单向队列自动机,并具体描述了使用它来检测组合事件的机制和所使用的数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队列 自动机 适应性移动计算系统 组合事件 扩展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适性结构化视角下的信息系统实施——辽河油田通信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实施案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曲刚 王高峰 周洋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1年第5期380-392,共13页
如今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企业信息化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然而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也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本文以调适... 如今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企业信息化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然而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也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本文以调适性结构化理论(AST)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辽河油田通信公司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选型和实施过程,其本质是信息技术结构源、外部结构源和内部结构源之间的结构化过程,信息技术实施和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调适性结构化过程。本文的研究是对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理论的补充,同时也为相关企业信息系统选型与实施的决策和管理过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适性结构化理论 视频会议系统 信息技术实施 组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