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对猪急性重症胰腺炎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屠伟峰 黎介寿 +7 位作者 朱维铭 李珍大 刘放南 陈永明 徐建国 邵海枫 肖光夏 黎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静脉内滴注谷氨酰胺(Gl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易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健康长白种猪21头,体重16~22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假手术对照组(n=5);Ⅱ组:ASP对... 目的:观察静脉内滴注谷氨酰胺(Gl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后肠源性细菌/内毒素易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健康长白种猪21头,体重16~22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假手术对照组(n=5);Ⅱ组:ASP对照组(n=5);Ⅲ组:ASP+甘氨酸(Gly)组(n=5);Ⅳ组:ASP+Gln组(n=6)。在麻醉状态下,进腹向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1ml/kg(内含8000~10000BAEE单位胰蛋白酶/ml,pH7.6)诱导ASP。以0.9%NaCl磷酸盐缓冲液取代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即为假手术对照组。采集腔静脉血作内毒素测定(鲎试剂法)。ASP后72h,采集门、腔静脉血作细菌定量培养和细菌鉴定。然后静脉推注10%氯化钾20ml处死后,立即进胸腹取大小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肺门淋巴结、胰腺组织,称重后研磨成组织匀浆,并作细菌定量培养和细菌鉴定。结果:静脉内输注Gln后可使血浆中Gln浓度较Ⅰ组、Ⅱ组明显升高(P均<0.01)。静脉内Gln支持可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且使血液和组织器官中易位的细菌数量均出现非常显著的下降。结论:静脉内Gln支持可显著地升高血浆Gln水平,可显著地减轻ASP后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胰腺炎 细菌易位 内毒素易位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伟伟 冯慧远 +2 位作者 田昭涛 刘瑞瑞 崔云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22-272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SAP患者54例,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n=27)和肠内营养组(EN组,n=27)...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SAP患者54例,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n=27)和肠内营养组(EN组,n=27)。PN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的治疗方式,EN组先采用肠外营养,再肠内营养治疗的治疗方式。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相关炎症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的变化,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血清内毒素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相比于肠外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降低SAP患者CRP、IL6和IL8水平(P<0.05)。与肠外营养治疗相比,肠内营养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排泄率。结论早期给予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更好的维护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预防肠源性感染,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内毒素 细菌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朱妍 王志勤 林兆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47-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氨基酸代谢、肠道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结果:(1)氨基酸代谢:观察组的血清赖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道细菌移位:观察患者粪便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酵母菌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反应:观察组血清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预防肠道细菌移位、改善氨基酸代谢、缓解炎症反应,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理想的支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谷氨酰胺 氨基酸代谢 肠道细菌移位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灌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维铭 黎介寿 +1 位作者 屠伟峰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时内毒素/细菌易位和肠系膜静脉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胰蛋白酶混合液的方法诱导猪急性重症胰腺炎,通过盲肠造口进行结肠灌洗,采集小肠和结肠系膜静脉血...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时内毒素/细菌易位和肠系膜静脉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胰蛋白酶混合液的方法诱导猪急性重症胰腺炎,通过盲肠造口进行结肠灌洗,采集小肠和结肠系膜静脉血观察胰腺炎后72h内血浆内毒素、TNF-α、IL-1β和IL-8浓度的变化,并对胰腺炎组和结肠灌洗组肠系膜血、肠系膜淋巴结和胰腺细菌数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结肠灌洗后结肠系膜静脉血内毒素、TNF-α、IL-1β和IL-8的浓度与胰腺炎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肠系膜静脉血、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胰腺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用机械灌洗的方法清洗结肠能够减少内毒素和细胞因子进入体内,减少细菌易位,对机体有利;同时也说明结肠灌洗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结肠灌洗 内毒素/细菌易位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