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GASPECTS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贝茹 余苗 +2 位作者 徐彤彤 李均彪 胡春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组和DWI-ASPECTS>7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实验室资料和颈动脉斑块定量、定性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DWI-ASPECTS评分的预测因子。结果:25例(29.4%)DWI-ASPECTS≤7分,60例(70.6%)DWI-ASPECTS>7分。DWI-ASPECTS≤7分组患者纤维帽变薄/破裂(分别为80.0%和35.0%,P<0.001)、斑块内出血(分别为72.0%和21.7%,P<0.001)、钙化(分别为76.0%和45.0%,P=0.009)和富脂质坏死核心(分别为72.0%和45.0%,P=0.023)的发生率均高于DWI-ASPECTS>7分组;此外,DWI-ASPECTS≤7分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斑块负荷,DWI-ASPECTS≤7分组与DWI-ASPECTS>7分组的最大管壁厚度[分别为(4.38±1.68)和(3.47±1.78)mm,P=0.033]、平均管腔面积[分别为(15.33±11.57)和(22.88±13.95)mm 2,P=0.019]、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11.52±11.23)和(18.98±13.52)mm 2,P=0.017]、平均管壁面积[分别为(62.81±14.32)、(55.66±14.93)mm 2,P=0.045]、最大管壁面积[分别为(66.70±14.57)、(59.56±15.19)mm 2,P=0.049]、平均标准化管壁面指数[分别为(81±14)%、(71±16)%,P=0.011]、最大标准化管壁指数[分别为(86±14)%、(76±16)%,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WI-ASPECTS≤7分组中NIHSS评分>4分的患者比例更高(分别为48%和23.3%,P=0.025),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低[分别为(1.24±0.28)、(1.10±0.28)mmol/L,P=0.0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帽变薄/破裂(OR=4.133,95%CI:1.151~14.836,P=0.030)和斑块内出血(OR=6.409,95%CI:1.737~23.646,P=0.005)与较低的DWI-ASPECT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中存在纤维帽变薄/破裂和斑块内出血的急性脑卒中患者DWI-ASPECTS评分更低,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磁共振成像 dwi-ASPECTS评分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IR和D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学宏 孔祥泉 +2 位作者 江利 刘定西 徐海波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比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方法: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FLAIR和DWIMR检查,评价病变的显示范围、边界及对比度,并计算病变区ADC和rADC。结果... 目的:比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方法: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FLAIR和DWIMR检查,评价病变的显示范围、边界及对比度,并计算病变区ADC和rADC。结果:FLAIR序列和DWI对病变的显示范围、对比均优于常规T2WI,以DWI对病变显示更佳,病变区的平均ADC为6.13×10-4mm2/s,rADC为56.47%。结论:FLAIR和DWI在急性脑梗塞中均有用,以DWI最好,且能对急性脑梗塞作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flair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FLAIR序列MRI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林江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FLAIR序列MRI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脑梗塞患者行颅脑常规SE序列和快速FLAIR序列MRI检查,并对比分析常规T2W与FLAIR成像对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MRI共发现50... 目的:探讨快速FLAIR序列MRI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脑梗塞患者行颅脑常规SE序列和快速FLAIR序列MRI检查,并对比分析常规T2W与FLAIR成像对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MRI共发现50个脑梗塞灶。除2个病灶外,48个病灶FLAIR成像较SE序列T2W成像显示更为清晰明确,其中3个皮层/皮层下病灶和1个脑室旁病灶仅为FLAIR成像显示;SE序列T2W与FLAIR成像显示病变病灶范围大致相仿;11个陈旧性脑梗塞灶在FLAIR成像表现为低信号或低、高混杂信号。结论:快速FLAIR序列对脑梗塞,尤其是脑皮层和脑室旁病灶的显示较常规SE序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FLAIR序列有助于鉴别急性或陈旧性脑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flair序列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MRI、DWI和SWI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美云 王月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颅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I、DWI、SWI检查,比较各种检查对其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320例急性脑梗死患... 目的:探讨头颅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常规头颅MRI、DWI、SWI检查,比较各种检查对其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3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检出出血性转化143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FLAIR序列呈低信号或高信号;DWI显示血肿周围存在较弱高信号,SWI显示血肿呈明确低信号,血肿周围呈高信号,少量出血信号不明显。出血性转化患者的ADC最低值、ADC平均值均低于无出血性转化患者(P<0.05)。SWI诊断出血性转化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高于MRI、DWI。结论: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的MRI、DWI和SWI影像特点各具特异性,SWI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优于MRI、D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mri 扩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出血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技术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林志超 陈汉芳 +2 位作者 刘斯润 王秀河 黄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 弥散加权成像 (DWI)技术参数选择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应用探讨。方法 搜集 80例脑梗塞患者 ,其中超急性 11例 ,急性 2 7例 ,亚急性 42例 ,全部进行DWI扫描。结果 三期的DWI检出率均为 10 0 % ,超急性期T2检出率为 0 % ,急性期T2... 目的 弥散加权成像 (DWI)技术参数选择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应用探讨。方法 搜集 80例脑梗塞患者 ,其中超急性 11例 ,急性 2 7例 ,亚急性 42例 ,全部进行DWI扫描。结果 三期的DWI检出率均为 10 0 % ,超急性期T2检出率为 0 % ,急性期T2检出率为 5 5 % ,亚急性期T2检出率为 10 0 % ;DWI的弥散全方向比单方向对于显示梗塞灶较清楚 ;b值越高 ,弥散效果越好 ,显示梗塞灶越清楚 ;12 8× 12 8的采集矩阵比 12 8× 64的DWI像效果好 ;视野为 2 4× 18与 3 6× 18(CM )时 ,DWI的图像的几何变形程度一样。结论 DWI是诊断急性脑梗塞的好方法 ,其弥散方向、b值及采集矩阵的选择是成像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dwi 急性脑梗塞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FLAIR技术在危急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志超 邱麟 +1 位作者 黄立安 罗良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并行采集平面回波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系列技术(ASSET-EPI-FLAIR,AE-FLAIR)在危急脑梗死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0例危急脑梗死患者全部行轴位SE-T1、FSE-T2、FLAIR及AE-FLAIR扫描,分别比较FLAIR和AE-FLAIR对脑梗死灶显... 目的:初步探讨并行采集平面回波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系列技术(ASSET-EPI-FLAIR,AE-FLAIR)在危急脑梗死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0例危急脑梗死患者全部行轴位SE-T1、FSE-T2、FLAIR及AE-FLAIR扫描,分别比较FLAIR和AE-FLAIR对脑梗死灶显示清晰度及检查成功率.所得数据均用SPSS13.0配对资料卡方检验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0例共检出120个梗死灶,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64%、85%(x2=13.738,P=0.000 1);其中50例检查时配合者共检出梗死灶70个,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90%、94%(x2=0.888,P=0.266);40例检查时不配合者共检出梗死灶50个,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28%、72%(x2=19.360,P=0.000 1).(2)90例在FLAIR、AE-FLAIR检查成功率分别为47%,100%(x2=61.791,P=0.000 1).结论:AE-FLAIR不但成像时间短及图像质量较好,而且它有FLAIR加权又有DWI加权图像效果,有利于脑梗死早期诊断,特别是对于伴有神志不清及呼吸衰竭等症状检查不配合患者,因此认为可用AE-FLAIR取代FLAIR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平面回波反转回复序列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硬塞MRI增强表现
7
作者 谢道海 丁乙 陈学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脑梗塞MRI增强表现。材料和方法:31例早期急性脑梗塞,其中大脑半球区梗塞22例,脑干梗塞9例。所有病例均为出现临床症状后3天内进行MRI非增强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出现异常强化征象的脑梗塞有19例...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脑梗塞MRI增强表现。材料和方法:31例早期急性脑梗塞,其中大脑半球区梗塞22例,脑干梗塞9例。所有病例均为出现临床症状后3天内进行MRI非增强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出现异常强化征象的脑梗塞有19例(19/31)。其中18例为大脑半球区梗塞(18/22),1例为脑干梗塞(1/9)。这一异常强化具体表现为大脑皮层的曲线状血管内强化(大脑半球区脑梗塞)和点状血管内强化(脑干梗塞)。大脑半球区脑梗塞异常强化的分布特点为:这些异常血管内强化均位于大脑皮层,且这些皮层血管的近端强化最为明显,远端强化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1例脑干梗塞血管内强化代表了椎~基底动脉。结论:异常血管内强化为大脑半球区梗塞早期增强表现。而脑干梗塞缺少这一征象,即使有血管内强化也为一种不可靠的辅助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梗塞 NMR 成像 血管内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评估恒河猴急性脑梗死血栓-溶栓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默 吴迪 +3 位作者 何小夺 齐志刚 李坤成 陈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1,共6页
目的使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s)急性脑梗死血栓-溶栓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8只成年雄性恒河猴,年龄(8.2±1.2)岁,体重(9.4±1.0)kg,随机分为梗死组(n=4)和... 目的使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s)急性脑梗死血栓-溶栓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8只成年雄性恒河猴,年龄(8.2±1.2)岁,体重(9.4±1.0)kg,随机分为梗死组(n=4)和溶栓组(n=4),采用恒河猴自体血栓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M1段),栓塞后,溶栓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梗死组仅接受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4 h和24 h进行磁共振T2WI、T2-FLAIR、TOF-MRA、DWI扫描。结果成功制备恒河猴血栓-溶栓模型。MRA显示梗死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均未再通,溶栓组MCA实现血管再通。T2WI序列显示梗死组梗死体积增量为(12 027±5507)mm3,溶栓组梗死体积增量为(4910±2764)mm3;DWI序列显示梗死组梗死体积增量为(9498±5226)mm3,溶栓组梗死体积增量为(4854±1792)mm3。T2WI和DWI序列均显示,两组4 h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溶栓组24 h梗死体积低于梗死组,差异有显著性;溶栓组的梗死体积增量低于梗死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MRI序列成功评估恒河猴血栓-溶栓模型的再通及梗死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急性脑梗死 溶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齐增飞 王炜 +1 位作者 王鲁宁 安宁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81-682,共2页
目的 分析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 在急性脑梗塞中的表现规律。方法 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弥散加权MRI和常规MRI技术检查了32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以陈旧性脑梗塞10 例为对照,比较其敏感性,并测量其在DWI、T2 W... 目的 分析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 在急性脑梗塞中的表现规律。方法 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弥散加权MRI和常规MRI技术检查了32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以陈旧性脑梗塞10 例为对照,比较其敏感性,并测量其在DWI、T2 WI上的梗塞面积,比较其关系。结果 DWI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塞灶,而T2 WI只显示了23 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大于6 小时。其梗塞面积显示:在24 小时内DWI大于T2 WI。结论 DWI较常规T2 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梗塞 弥散加权 磁共振成像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