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麦克风阵列的管道主动噪声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全利 刘宏博 +3 位作者 钱加浩 张立勇 王伟 高广恩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6-1295,共10页
空调通风管道在运行时,内部出现的低频噪声很难通过包裹消音材料等被动式降噪方法消除.而在部署主动噪声控制时,会出现声反馈现象,影响降噪性能甚至造成控制系统的响应发散.针对这种声反馈现象,本文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将麦克风... 空调通风管道在运行时,内部出现的低频噪声很难通过包裹消音材料等被动式降噪方法消除.而在部署主动噪声控制时,会出现声反馈现象,影响降噪性能甚至造成控制系统的响应发散.针对这种声反馈现象,本文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将麦克风阵列作为前馈,对Duvall-Frost结构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成形算法加入预调向,提出了利用麦克风阵列的管道主动噪声控制方法,实现单方向拾取来自管道上游的噪声信号,避免声反馈带来的影响.并利用滤波器x最小均方误差(FxLMS)算法作为自适应控制算法,针对4种典型低频噪声,在真实管道环境下进行主动降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使用麦克风阵列的情况,本文提出的主动噪声控制方法能达到明显的降噪性能,且在稳定性方面取得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声反馈 管道系统 FxLMS 麦克风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振荡器阵列的S型流道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士奇 邵冬 +3 位作者 罗斌 贾志刚 陆华伟 孔晓治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0,共11页
本文针对一个典型的大折转角、大尺度S弯流道,设计并制造了一个由16个流体振荡器组成的大型阵列,并对S弯内部流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高频响热线风速仪、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等手段测量了流体振荡器的频率、速度、流量等随进... 本文针对一个典型的大折转角、大尺度S弯流道,设计并制造了一个由16个流体振荡器组成的大型阵列,并对S弯内部流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高频响热线风速仪、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等手段测量了流体振荡器的频率、速度、流量等随进口压力的响应变化规律及其在大型阵列中的工作特性一致性。其次采用壁面压力采集、五孔探针等手段测量了不同激励条件下,S弯流道的壁面压力分布以及出口截面的总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脉冲型流体振荡器能够产生1 kHz以上,峰值速度高于300 m/s的高频高速振荡射流,且阵列中多个振荡器的流量、频率、振荡速度范围等工作特性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流体振荡器阵列在S弯流道上壁面一弯前缘形成了一排开孔率仅为10%的脉冲射流孔,在与主流成45°射流角度、进口马赫数Ma=0.15,激励速度比uR=4.31条件下,仅使用激励质量流量比Cm=0.39%的激励质量流量,就使S弯流道的出口平均总压损失改善了10.6%。本研究验证了流体振荡器阵列控制大尺寸分离流动的高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流道 流体振荡器阵列 脉冲射流 主动流动控制 非定常激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有源消声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动向 被引量:9
3
作者 费仁元 伊善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围绕声反馈、次通道、非线性、实时性等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和整体消声效果的关键技术问题,分别对管道有源消声系统的控制结构、控制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归纳和总结,并指出抗干扰能力强的复合控制结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神经模糊... 围绕声反馈、次通道、非线性、实时性等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和整体消声效果的关键技术问题,分别对管道有源消声系统的控制结构、控制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归纳和总结,并指出抗干扰能力强的复合控制结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神经模糊控制算法和基于智能材料的阻抗控制技术是其今后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消声(ANC) 自适应噪声主动控制(AANC)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射流激励器增强同向燃气氧气掺混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罗振兵 夏智勋 +3 位作者 胡建新 赵建民 缪万波 王德全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建立了将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喉道及外部受控流场作为单连域计算处理的全流场计算模型(X L模型)。基于此计算模型,对合成射流激励器增强同向燃气 氧气掺混的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机理研究。研究表明,应用合成射流激励器可以显著增... 建立了将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喉道及外部受控流场作为单连域计算处理的全流场计算模型(X L模型)。基于此计算模型,对合成射流激励器增强同向燃气 氧气掺混的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机理研究。研究表明,应用合成射流激励器可以显著增强同向燃气/氧气的掺混,其主要控制机理是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同向燃气/氧气流起到流动方向控制作用,使两侧两股氧气平行射流向内发生偏转,从而大大缩短了每股射流的核心区长度;同时,激励器工作改变和加强了射流出口附近的涡结构,通过涡结构的强对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燃气/氧气平行射流在出口附近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 掺混 氧气 流动方向 燃气 混合 合成射流 涡结构 受控 平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风筒出风口风流智能调控装置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龚晓燕 侯翼杰 +4 位作者 赵宽 崔坚 陈彪 惠双琳 常波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4,共7页
针对目前煤矿综掘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的出风口口径、方向角度和前后距离不能实时动态变化所造成的瓦斯、粉尘爆炸和环境污染风险提升问题,研发安装于风筒出风口的风流智能调控装置。分析综掘工作面实际通风风流运移分布规律及风流调控需... 针对目前煤矿综掘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的出风口口径、方向角度和前后距离不能实时动态变化所造成的瓦斯、粉尘爆炸和环境污染风险提升问题,研发安装于风筒出风口的风流智能调控装置。分析综掘工作面实际通风风流运移分布规律及风流调控需求,建立了智能调控装置的整体结构方案,进行了机械结构详细设计及安全性优化分析,并对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了分析设计。研制了机械式调控装置,进行了井下的风速及粉尘浓度的风流场调控测试研究,其测试结果表明:出风口距端头7 m时,调控后回风侧沿程风速由4.01 m/s下降至1.19 m/s,司机位置处的风速由0.1 m/s提高到了0.5 m/s,达到了《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规定范围;出风口距端头5 m和10 m时,风流场调控后司机位置处粉尘浓度较原始粉尘场最高降低了34%,说明调控装置的调风和降尘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风筒出风口 智能调控装置 风流场 风速 粉尘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电机噪声有源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会灯 邱阿瑞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7,共8页
针对直流电机运行噪声的频谱特点,设计管道电机噪声有源控制的物理系统和软件硬件系统。对直流电机运行噪声,通过实验进行单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算法主要参数包括泄漏参数、迭代步长和滤波器长度的最优化设计。根据优化后的算法参数,进行... 针对直流电机运行噪声的频谱特点,设计管道电机噪声有源控制的物理系统和软件硬件系统。对直流电机运行噪声,通过实验进行单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算法主要参数包括泄漏参数、迭代步长和滤波器长度的最优化设计。根据优化后的算法参数,进行管道电机噪声单通道和多通道有源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为1200r/min和1500r/min时,对于单通道和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管道下游最大的降噪量分别为14.8dB和17.9dB以及16.42dB和19.75dB,降噪效果也表明有源噪声控制系统能有效地降低电机运行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有源噪声控制 管道 噪声 噪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空气悬架自适应小波消噪与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汪若尘 陈欣 +2 位作者 钱金刚 李娇娇 陈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8-571,597-598,共4页
为了消除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因非线性、参数时变性及模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噪声干扰,研究了半主动空气悬架小波消噪的工作机理,设计了半主动空气悬架的小波消噪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建立了基于小波降噪的半主动空气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在... 为了消除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因非线性、参数时变性及模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噪声干扰,研究了半主动空气悬架小波消噪的工作机理,设计了半主动空气悬架的小波消噪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建立了基于小波降噪的半主动空气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分析了小波降噪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消噪的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的半主动空气悬架,改善了车辆质心加速度及俯仰角加速度,提高了整车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空气悬架 自适应控制 小波降噪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管道有源降噪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海潮 施引 +1 位作者 黄映云 杨德林 《应用声学》 CSCD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如何消除气流的影响是管道有源降噪的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湍流对有源降噪系统的影响,并开发了一种抗湍流传声器探管.最后在某种通风系统的进气管段进行了降噪试验,气流速度为20m/s时,在60-630Hz频带取得了15dB(A)的降噪效果.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管道 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调距导管桨系泊工况水力性能和流激直发声预报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云龙 王永生 +3 位作者 刘强 易文彬 刘承江 魏应三 《计算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3-371,共9页
采用经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某艏辅推调距导管桨设计螺距和系泊工况螺距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有效预报,并对系泊工况装船桨流激噪声进行了分析。系泊工况下,由于导管桨的抽吸作用在导管外壁近壁面区域存在与导管内部流动方向相反的... 采用经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某艏辅推调距导管桨设计螺距和系泊工况螺距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有效预报,并对系泊工况装船桨流激噪声进行了分析。系泊工况下,由于导管桨的抽吸作用在导管外壁近壁面区域存在与导管内部流动方向相反的逆向流动,且导管桨尾流场速度梯度分布不均匀、流动紊乱,此时桨叶与导管的推力之比约为1.2∶1。系泊工况船+桨的瞬态流场脉动信息表明,导管桨各部件噪声源强度均表现出从1倍到4倍叶频依次下降的规律,最强幅值集中在桨叶导边和导管内壁;在远场声源级频谱曲线中轴向测点线谱较高峰值位置体现出导管桨进流流场的流动特性。对比分析该艏辅推整体和各部件宽带声源级指向性,可知旋转部件(桨叶、桨榖)对总噪声级的贡献较大,静止部件是径向测点噪声的主要贡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距导管桨 计算流体力学 系泊 流噪声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和狭缝吸声结构的主动吸声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秉奎 徐敏 黄镇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介绍了基于LabVIEW和狭缝共振吸声结构的主动吸声系统;该系统是将虚拟仪器技术与狭缝式吸声结构相结合,通过改变狭缝宽度以改变穿孔率,从而达到主动吸声的目的;用实验的方法,对改进的狭缝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公式进行修正,使其适合... 介绍了基于LabVIEW和狭缝共振吸声结构的主动吸声系统;该系统是将虚拟仪器技术与狭缝式吸声结构相结合,通过改变狭缝宽度以改变穿孔率,从而达到主动吸声的目的;用实验的方法,对改进的狭缝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公式进行修正,使其适合该虚拟仪器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虚拟仪器和穿孔板吸声结构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达到主动吸声降噪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主动吸声系统 实验 管道噪声控制 狭缝结构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管道消声系统中水雾吸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国军 李晓东 熊继军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关于水雾对声波的吸收作用,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将水雾对声波的吸收这一现象应用到管道消声中来,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其可行性。实验中水雾的产生是通过5个超声换能器来实现,且其雾化量的大小可通过改变电压... 关于水雾对声波的吸收作用,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将水雾对声波的吸收这一现象应用到管道消声中来,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其可行性。实验中水雾的产生是通过5个超声换能器来实现,且其雾化量的大小可通过改变电压来控制。实验方法是采用传递损失法,即验证水雾的存在与否对声波是否具有吸收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在雾柱长度1m左右,对频率为200Hz以上的声波具有吸收作用,且频率越高,吸收越强烈。鉴于实验结果的良好性,以及雾化量的可控性,实验的方法可望推广到管道的主动噪声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 管道消声 吸声系数 主动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的有源噪声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菊香 邱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4-618,共5页
提出一种神经自适应噪声有源控制的方法 ,把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用于对噪声进行有源控制 .对三维空间传播的宽频带噪声 ,利用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实现有源噪声控制获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
关键词 CMAC 空调噪声 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 有源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风道面积偏小的超临界600MW机组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达峰 颜磷 +1 位作者 陈波 徐小琼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针对某电厂1号超临界600 MW机组一次风道面积偏小,易造成一次风机失速,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因一次风送风不畅使磨煤机堵煤等问题,对磨煤机一次风控制策略进行了修改、调整和优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机组能够在各种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超临界 600MW机组 失速 一次风机 一次风道 通流面积 制粉系统 磨煤机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有源噪声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菊香 邱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提出一种神经自适应噪声有源控制 (ANC)的方法。应用RBF(RadialBasisFunction)网络对噪声进行有源控制。针对RBF的网络特点 ,使用递阶遗传算法确定网络参数 (连接权、隐节点中心和宽度 ) ,同时解决了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训练。
关键词 空调噪声 RBF网络 递阶遗传算法 有源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调整量化因子模糊控制器的有源噪声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菊香 邱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调整量化因子模糊控制器的有源噪声控制,它能够有效地对三维空间传播的宽频带噪声进行降噪,这种控制器可根据系统参数的变化在线自动调整量化因子,从而增强降噪效果。数值仿真表明:这种有源降噪方法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关键词 空调 自调整量化因子模糊控制器 有源噪声 控制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于声源两侧的旁通管道噪声自抵消研究
16
作者 张浩 周城光 +1 位作者 刘碧龙 刘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利用轴流机械流动噪声的偶极子特性,把旁通管道置于轴流机械两侧,使其向两侧辐射的同幅反相声波相互抵消,从而降低其流动噪声。用平面波模型对噪声自抵消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当旁通管有效长... 利用轴流机械流动噪声的偶极子特性,把旁通管道置于轴流机械两侧,使其向两侧辐射的同幅反相声波相互抵消,从而降低其流动噪声。用平面波模型对噪声自抵消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当旁通管有效长度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插入损失最大;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插入损失为零。与普通旁通管消声器不同,由于轴流机械辐射噪声主要为偶极子噪声,因此在趋于零的极低频段,旁通管自抵消系统的插入损失并不为零。频率趋于零时的插入损失与主管道和旁通管道的截面积比和有效长度比相关。平面波模型的理论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以及空气管道实验结果在低频部分吻合较好,在中高频段平面波模型的峰值频率与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旁通管道 流动噪声控制 自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通风系统气流噪声预测方法的改进(英文)
17
作者 麦卓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04-107,共4页
管道气流噪声是室内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后期改造十分困难,在设计阶段对由管道内障碍物等因素产生的气流噪声进行精确的预测计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已有一些管道气流噪声预测的基本方法,但是很多预测手段都基于传统声学测量得到的... 管道气流噪声是室内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后期改造十分困难,在设计阶段对由管道内障碍物等因素产生的气流噪声进行精确的预测计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已有一些管道气流噪声预测的基本方法,但是很多预测手段都基于传统声学测量得到的数据.笔者近来不依赖于传统的测量数据,研究了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管道内气流噪声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文中讨论了采用该方法遇到的问题以及近期在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气流噪声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压级 气流管道 气流噪声预测 通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有源消声次源声反馈问题研究与实验分析
18
作者 杨国林 朱海潮 于华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有源消声是一种有效的低频噪声控制方法。而次源声反馈问题一直是影响管道有源消声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从传递函数的角度分析了管道有源消声的次源声反馈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此方法效果良好。
关键词 声反馈 有源消声 管道 低频噪声控制 传递函数 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管道自适应有源消声研究
19
作者 杨国林 朱海潮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由于管道有源消声系统的参数时变性和本质非线性,基于传统自适应算法的控制系统稳定性不够,容易产生振荡.文章采用神经网络BP算法,利用Matlab6.0建立了管道有源消声的仿真控制系统.通过与采用传统自适应算法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比... 由于管道有源消声系统的参数时变性和本质非线性,基于传统自适应算法的控制系统稳定性不够,容易产生振荡.文章采用神经网络BP算法,利用Matlab6.0建立了管道有源消声的仿真控制系统.通过与采用传统自适应算法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比,证明采用神经网络BP算法的控制系统消声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消声 BP网络 管道 低频噪声 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值识别卡尔曼滤波器的短期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6
20
作者 白伟华 张传斌 +1 位作者 张塽旖 周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7-821,共5页
针对智慧交通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颖有效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通过异常值识别扩展了卡尔曼滤波,使其能对噪声进行识别和过滤——异常值识别卡尔曼滤波器。利用卡尔曼滤波能有效地过滤导致系统不确定性的交通流波动,但这可能会使指示交... 针对智慧交通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颖有效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通过异常值识别扩展了卡尔曼滤波,使其能对噪声进行识别和过滤——异常值识别卡尔曼滤波器。利用卡尔曼滤波能有效地过滤导致系统不确定性的交通流波动,但这可能会使指示交通流突变的细微线索丢失,为了提升预测精度,应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原始信号进行识别处理,在去掉异常值的同时保留原有对预测有效的信号源信息,此外还使用了历史参考值对预测值进行修正。在四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与常用及最新的预测模型相比,其结果MAPE平均降低了2.919%,RMSE平均降低了79.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有源噪声控制 短时交通流预测 状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