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e Queue Management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
作者 王雅琳 王忠 +1 位作者 张洪渊 彭海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12期1-5,88,共6页
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技术通过有效控制输出队列的丢包时间和丢包方式,对拥塞进行早期通告,这在TCP拥塞控制的实现中至关重要。目前对AQM进行较全面介绍和总结的文献尚不多见,以RandomEarly Detection(RED)为重点介绍了这种第一... 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技术通过有效控制输出队列的丢包时间和丢包方式,对拥塞进行早期通告,这在TCP拥塞控制的实现中至关重要。目前对AQM进行较全面介绍和总结的文献尚不多见,以RandomEarly Detection(RED)为重点介绍了这种第一代AQM技术的设计思想、优缺点以及为此出现的多种RED变种方法,另外还简单介绍了其它几种与RED设计思路不同的AQM方法,以期对AQM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并促进国内学者以及设备制造商对这一技术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网络性能 网络传输 拥塞控制机制 activequeuemanagemen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fserv AQM algorithm for edge and core routers 被引量:2
2
作者 Yang Xiao Lingyun Lu Kiseon Kim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The existing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algorithm acts on subscribers and edge routers only, it does not support differentiate-serve (Diffserv) quality of service (QoS), while the existing diffserv QoS has no... The existing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algorithm acts on subscribers and edge routers only, it does not support differentiate-serve (Diffserv) quality of service (QoS), while the existing diffserv QoS has not considered the link capacities between edge routers and connected core routers. When a core router in a two layers’ network experiences congestion, the connected edge routers have no ability to adjust their access data rates.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congestion control for the large scale network with many edge routers and core router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wo difffserve AQM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for the congestion control of multilayer network. One diffserv AQM algorithm implements fair link capacities of edge routers, and the other one implements unequal link capacities of edge routers, but it requires the core routers to have multi-queues buffers and Diffserv AQM to suppor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chieve the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by operating AQM parameter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oposed three theorems for core and edge routers. The dynamic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control algorithms for core and edge routers to be val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core router control multilayer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TCP/AQM系统的滑模控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宏伟 钱晓龙 +1 位作者 井元伟 刘晓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针对具有非匹配不确定项和输入时滞的TCP线性化动态系统进行特殊线性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坐标下,基于滑模控制(SMC)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基于LMI技术给出线... 针对具有非匹配不确定项和输入时滞的TCP线性化动态系统进行特殊线性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坐标下,基于滑模控制(SMC)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基于LMI技术给出线性滑动超平面的设计方法,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使队列长度快速收敛到设定值,同时维持较小的队列振荡,尤其是在网络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滑模控制,能实现准确的跟踪,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 拥塞控制 滑模控制 非匹配不确定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Blue: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伟杰 王万良 +1 位作者 蒋一波 郑建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9-483,共5页
该文在分析SBlu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SABlue(Self-tune AccelerateBlue)。算法将瞬时队长作为早期拥塞检测参量,根据队列负载因子控制丢包步长,实现丢包概率幅度的自适应调整,最终将路由队列长度稳定在目... 该文在分析SBlu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SABlue(Self-tune AccelerateBlue)。算法将瞬时队长作为早期拥塞检测参量,根据队列负载因子控制丢包步长,实现丢包概率幅度的自适应调整,最终将路由队列长度稳定在目标区域内。为了提高网络突变跨度较大情况时算法的响应速度,在队列警戒区域内引入了加速因子。实验表明,SABlue面对突变流和不同RTT的网络场景,队列收敛时间短,丢包率小,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算法综合性能优于其他AQ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SA B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响应的AQM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天魁 郭彩丽 +1 位作者 曾志民 冯春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1-1193,共3页
该文应用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并以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称为ActivePI算法(简称A-PI)。A-PI用一组参数实现快速响应,用另一组参数... 该文应用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并以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称为ActivePI算法(简称A-PI)。A-PI用一组参数实现快速响应,用另一组参数保证队长稳定,使用门限值实现两组参数间平滑切换,算法实现简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A-PI算法在保证队长稳定的同时实现了对不同网络环境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主动队列管理 PI控制器 active P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相似网络流量可预测性及其在AQM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璐 吴清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42,共4页
从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带来的可预测性入手,小结了两类常用的预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然后根据已有预测算法,将预测结果引入经典主动队列管理机制——RED算法中,提出了基于流量预测的RED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控... 从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带来的可预测性入手,小结了两类常用的预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然后根据已有预测算法,将预测结果引入经典主动队列管理机制——RED算法中,提出了基于流量预测的RED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控制平均队列长度,提高主动队列管理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自相似性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卫星网络AQM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力娟 谢慧婷 +2 位作者 肖甫 叶晓国 王汝传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90-2095,共6页
针对卫星网络大带宽、长时延、高误码等特点,结合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卫星网络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首先,借鉴控制理论中比例-积分-微分(prope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设计方... 针对卫星网络大带宽、长时延、高误码等特点,结合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卫星网络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首先,借鉴控制理论中比例-积分-微分(prope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设计方法计算总的报文丢弃概率;然后,针对IN和OUT两种不同优先级报文定义不同的丢弃概率,以实现不同优先级业务流量的区分服务。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低优先级流量,高优先级业务在保持高吞吐量的同时具有较低的报文丢失率,且整体队列长度抖动小,从而实现高优先级流量报文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主动队列管理 优先级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博 孟相如 +1 位作者 李欢 蒋静芝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96-98,共3页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在大时滞网络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该算法采用缓冲区队列长度和包到达速率作为网络拥塞的判别依据,在结合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加入速率控制项。仿真表明该算法在大时滞和网络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拥塞响应较快、收敛时间短,并能较好地将队列长度稳定到期望值附近,提高缓冲区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Smith预估 模糊PID控制 包到达速率 大时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TCP/AQM中的RED算法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健辰 章兢 张红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01-103,共3页
通过建立适用于高速TCP和AQM反馈控制系统的流体流模型,分析高速TCP/AQM闭环系统的稳定性。采用频域稳定裕度,得到高速TCP/AQM中RED算法的稳定参数区域。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速传输控制协议 主动队列管理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路由器的AQM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10
作者 彭菊红 贺军 江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分析了几种典型及最新提出的AQM策略算法,并比较了各种策略算法的优缺点,同时对AQM的拥塞指示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几种AQM策略的实验分析结果。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随机早期检测 ARED BLUE GR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TCP/AQM模型中PI控制参数的研究
11
作者 林开司 张露 林开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8-150,共3页
通过建立适用于HSTCP和AQM反馈控制系统的流体流模型,在模型的控制部分采用PI算法。对于PI算法的控制参数采用频率域稳定裕度的方法确定。通过NS-2仿真,验证设计的拥塞控制方法,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拥塞控制性能。
关键词 拥塞控制 高速网络 主动队列管理 流体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AQM在拥塞控制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星光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85,116,共4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网络需求不断涌现,拥塞控制成为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的重要因素,拥塞控制的发展要求网络本身也要参与其中。传统的端到端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拥塞问题,作为主动管理队列算法的REM原算法由于对RTT...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网络需求不断涌现,拥塞控制成为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的重要因素,拥塞控制的发展要求网络本身也要参与其中。传统的端到端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拥塞问题,作为主动管理队列算法的REM原算法由于对RTT的不精确估计导致不能准确反应网络中拥塞状态。根据控制论中将链路价格化的方法,对REM算法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拥塞控制机制。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包的丢失,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随机指数标记 链路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控制方法的AQM算法
13
作者 魏涛 张顺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7,共10页
首先利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积分反步法设计了一种AQM算法,接着使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AQM算法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积分反步法相比,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QM算法性能上优于基于积分反步法的AQM算法... 首先利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积分反步法设计了一种AQM算法,接着使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AQM算法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积分反步法相比,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QM算法性能上优于基于积分反步法的AQM算法。与基于线性控制方法的PID控制方法相比,基于积分反步法的AQM算法性能上优于基于PID控制的AQ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m算法 积分反步法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法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自相似性的网络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德宾 杨力 +1 位作者 潘成胜 沈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312,共7页
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会导致数据突发状态持续,传统队列管理算法无法对网络流量突发状态进行预测,从而影响网络端到端时延、丢包率和吞吐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流量预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ARED。基于网络流量的均值和方差... 网络流量的自相似性会导致数据突发状态持续,传统队列管理算法无法对网络流量突发状态进行预测,从而影响网络端到端时延、丢包率和吞吐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流量预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ARED。基于网络流量的均值和方差给出网络流量等级的概念,讨论网络流量等级转移概率与Hurst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贝叶斯估计思想的网络流量等级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在对自相似网络流量环境下的平均队列长度、缓存队列长度最小阈值等参数优化设置的基础上,基于Hurst参数和自相似流量等级预测结果,重新设计ARED算法中分组丢弃概率的计算方法,以提高缓存队列长度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P-ARED算法与对比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相比,降低了网络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提高了端到端吞吐性能,其中平均吞吐量最高提升7.63%,平均时延最多降低1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自相似性 主动队列管理 随机早期检测 流量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参数自适应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自适应BLUE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伟彦 孙雁飞 +1 位作者 张顺颐 刘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2-466,共5页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导致队列溢出或空闲的频繁发生。该文引进参数自适应机制,提出了自适应BLUE算法,并借鉴了RED算法的早期拥塞检测机制。NS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保持队列长度的稳定,减少队列溢出或空闲现象的发生,在提高链路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自适应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滞网络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雁飞 张顺颐 +2 位作者 王攀 周雷 石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40-1945,共6页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和克服滞后性不良影响的能力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在分析AQM采用传统PID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滞网络的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FAGPID)算法。由模糊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对动态网络环境的在线自适...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和克服滞后性不良影响的能力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在分析AQM采用传统PID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滞网络的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FAGPID)算法。由模糊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对动态网络环境的在线自适应调整;成功引入灰预测算法实现反馈数据的超前预测,补偿滞后。仿真对比AQM环境中FAGPID,传统PID以及基于模糊免疫PID(FIGPID)的算法,可知FAGPID相对于FIGPID复杂度低,但FAGPID与FIGPID性能相当,均能克服滞后的影响,能快速稳定地适应动态网络环境,收敛于期望队列长度,具有较小的丢包率,优于传统PI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时滞网络 模糊自适应 PID控制 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误码信道上的拥塞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续欣 汤凯 马刈非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3,共6页
主要讨论了无线网络拥塞控制的问题,基于将网络层和传输层策略相结合的思想,一方面在网络层,根据控制论中的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思想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ID-AQM;另一方面,利用TCPW协议作为传输层策略,讨论了将二者相结合在无线... 主要讨论了无线网络拥塞控制的问题,基于将网络层和传输层策略相结合的思想,一方面在网络层,根据控制论中的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思想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ID-AQM;另一方面,利用TCPW协议作为传输层策略,讨论了将二者相结合在无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策略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无线网络的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PID—aqm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滑模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及仿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尹凤杰 井元伟 杨晖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67-2270,2288,共5页
基于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器提出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采用连续的滑模控制(SMC)方案来取代不连续的切换控制,消除了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从而使队列跟踪性能得到改善。对于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参数的时变性及非TCP适应... 基于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器提出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采用连续的滑模控制(SMC)方案来取代不连续的切换控制,消除了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从而使队列跟踪性能得到改善。对于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参数的时变性及非TCP适应流所引起的网络抖动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队列长度快速收敛到设定值,同时使队列振荡最小,结果也表明在网络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该算法优于传统的PI控制和传统的滑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 滑模控制(SMC) 拥塞控制 追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HOKe:改进的公平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明 边浩 陈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HCHOKe算法控制和惩罚网络中的非适应流,保护适应流稳定地分享网络带宽。HCHOKe结合CHOKe击中思想,利用拥塞程度自适应取包,提出一种丢包策略。在网络仿真器NS-2上对HCHOKe等其他主流相关算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CHOKe在维护网络带宽的... HCHOKe算法控制和惩罚网络中的非适应流,保护适应流稳定地分享网络带宽。HCHOKe结合CHOKe击中思想,利用拥塞程度自适应取包,提出一种丢包策略。在网络仿真器NS-2上对HCHOKe等其他主流相关算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CHOKe在维护网络带宽的公平分配上性能优于CHOKe等其他几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公平性 非适应流 HCHOKe算法 CHOK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CHOKe击中历史的公平主动式队列管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明 边浩 张少丽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1,共3页
带宽公平分配问题一直是网络的热点研究问题。改进的算法New-XCHOKe自适应地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决定分组数量并将取出分组与到达分组比较,以CHOKe击中次数来识别非适应流,并以提前丢包的方式对其进行惩罚,从而保障网络中各种流之间公平地... 带宽公平分配问题一直是网络的热点研究问题。改进的算法New-XCHOKe自适应地根据网络拥塞程度决定分组数量并将取出分组与到达分组比较,以CHOKe击中次数来识别非适应流,并以提前丢包的方式对其进行惩罚,从而保障网络中各种流之间公平地分享带宽。NS-2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New-XCHOKe在惩罚非适应流、维护网络带宽公平分配上性能优于CHOKe、XCHOKe等其他几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非适应流 适应流 XCHOKe CHO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