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峻梅 唐方 李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CD62p和CD63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未转移组45例,转移组31例)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CD62p和CD63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未转移组45例,转移组31例)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62p和CD63显著高于对照组,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其活化程度与是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功能定量检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玉泉 霍正禄 +3 位作者 陈清勇 沈企周 卢小军 王彦刈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21-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小、梗死部位、病情分级等与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 ,应用统计学进行处理。 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CD4 1、CD6 2 p和CD6 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分级密切相关 ,与梗死部位无关。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血小板活化功能 定量检测 流式细胞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_1)表达产物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尹格平 孙晓明 陈诵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89-491,共3页
采用“搓网”方法将8种96例不同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细胞膜完整的单细胞悬液,并从6例癌性腹水中提取富含癌细胞的悬液。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癌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经上述方法制成悬液中的癌细胞丰... 采用“搓网”方法将8种96例不同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细胞膜完整的单细胞悬液,并从6例癌性腹水中提取富含癌细胞的悬液。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癌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经上述方法制成悬液中的癌细胞丰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膜完整,P170阳性细胞抗体荧光位于胞膜上。本文认为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技术检测恶性实体瘤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简便易行,不仅可以了解肿瘤细胞始基的药物敏感性,还可在化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基因表达 药物耐受性 流式细胞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数对鉴别良恶性肿瘤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胡艳芬 陈龙 +1 位作者 荆超 谢贤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DO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等。结果经初筛、补充及二次筛选,共12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1340例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组516例,良性对照组824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灵敏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43,P=0.275,不存在阈值效应。DOR曲线提示:Cochran.Q=26.49,P=0.0055,表明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敏感度为0.72(95%CI:0.68-0.76,I^2=50.1%);特异度为0.84(95%CI:0.81~0.86,I^2=65.5%)。绘制DNA倍体数检测良恶性肿瘤的SROC曲线,结果显示:AUC=0.8453,Q*=0.7768。结论FCM检测DNA异倍体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DNA倍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活化和活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文达 陈葆国 +3 位作者 孟哲峰 李伯利 朱敏 郭群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2-455,共4页
为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探讨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出血、浸润的关系,利用FCM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期、缓解期(CR1)和持续长期缓解期(CCR)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表... 为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探讨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出血、浸润的关系,利用FCM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期、缓解期(CR1)和持续长期缓解期(CCR)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表达变化,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健康组比较ADP激活前,AL组CD62P、PAC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ADP激活后,AL组CD62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AC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1);CR1组PAC1表达仍低于对照组(P<0.001),CD62P无差异;CCR组PAC1、CD62P无差异。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比较,血小板ADP激活前两组CD62P和PAC1无显著性差异;激活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AC1表达低于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0.001)。结论:①A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存在较高水平的活化,提示血小板活化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能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广泛的浸润、出血的原因之一。②AL初发时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骨髓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导致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郭金英 陈彦 +3 位作者 文阳安 姜习新 刘靳波 涂植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活化血小板测定值的差别及使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26例肿瘤患者和6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的变化。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 目的: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活化血小板测定值的差别及使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26例肿瘤患者和6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的变化。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的肿瘤患者的活化血小板经过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测定活化血小板可以预测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风险性的大小。同时,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 阿司匹林 恶性肿瘤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CD62p和TSD的表达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锑 张春青 +2 位作者 丛亚琴 郭亦媛 徐从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 ,对11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血小板膜糖蛋白(MGP)CD63 ,CD62P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SD)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组CD63,CD62P和TDS3种M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 ,对11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血小板膜糖蛋白(MGP)CD63 ,CD62P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SD)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组CD63,CD62P和TDS3种M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4.0) % ,(5.8±3.3)%和(4.7±3.7)%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1.0±0.6) % ,(1.4±0.5)%和(1.6±0.6)%(P<0.01)。结论用FCM检测活化血小板 ,结果准确 ,特异性和灵敏度高 ,可反映单个或亚群血小板质膜上活化抗原的变化 ,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膜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CD63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生成素Ⅱ对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天浩 陈运贤 +7 位作者 钟雪云 钟立业 林旭滨 姚麟 赵洪云 欧瑞明 苏薇薇 徐培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检测血小板生成素 (TPO)及TPOⅡ在体外对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健康成人富血小板血浆 ,分别与血小板生成素 (rhTPO)、TPOⅡ及磷酸盐溶液孵化 ,通过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表面CD6 2P及CD41分子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 目的 :检测血小板生成素 (TPO)及TPOⅡ在体外对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健康成人富血小板血浆 ,分别与血小板生成素 (rhTPO)、TPOⅡ及磷酸盐溶液孵化 ,通过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表面CD6 2P及CD41分子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 2P/CD41比率 ,观察各组血小板活化率。结果 :rhTPO、TPOⅡ组血小板活化率与PBS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血小板生成素不会导致血小板异常活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术 TPO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中风患者血小板活化表达与血瘀证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鲁扬 刘艺鸣 孔令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37-338,共2页
为研究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的关系 ,以单克隆抗体做分子探讨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3 2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及 3 0例健康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2 P、CD63、TSP表达。结果 ,出血性中风患者的 CD62 P、CD63、TSP显著高于对照... 为研究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的关系 ,以单克隆抗体做分子探讨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3 2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及 3 0例健康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2 P、CD63、TSP表达。结果 ,出血性中风患者的 CD62 P、CD63、TSP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出血性中风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升高 ,是血瘀证的重要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血小板活化 血瘀证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性与老年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邬伟明 谭劼 +1 位作者 郭永谊 黄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变化与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42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42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CD6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变化与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42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42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CD62p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DD水平,与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及30例非老年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FG、DD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老年健康对照组及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均P<0.001)。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与FG、DD均呈正相关。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术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血小板活化与血小板-白细胞黏附的流式细胞分析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巍 刘飒 +4 位作者 董磊 袁慧 杨平 吴依娜 李玉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循环血小板活化(circulating platelet activation,CPA)与血小板-白细胞黏附(platelet-leukocyte adhesion,PLA)方法,为临床开展血小板相关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循环血小板活化(circulating platelet activation,CPA)与血小板-白细胞黏附(platelet-leukocyte adhesion,PLA)方法,为临床开展血小板相关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枸橼酸钠抗凝血,采用CD61/PAC-1/CD62P三色法检测CPA,分析血小板早期活化率(PAC-1^+CD62P^-)和晚期活化率(PAC-1^+CD62P^+);并设置0、5、10、15、20、30、60 min 7个时间点染色,分析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建立参考值。采用CD61/CD3/CD19/CD11b/CD14/CD45六色法检测PLA,分析血小板一白细胞黏附CD45^+CD61^+(PLA)、血小板-T淋巴细胞黏附CD3^+CD61^+(PTLA)、血小板-B淋巴细胞黏附CD19^+CD61^+(PBLA)、血小板-单核细胞黏附CD14^+CD61^+(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CD45^(low+)CD11b^+CD61^+(PNA)表达率。结果宜选用15 min点建立健康人血小板活化参考范围,早期活化百分比为:3.75(1.00~9.80)%,晚期活化百分比为:0.10(0.00~0.10)%;FCM检测PIA、PTLA、PBLA、PMA、PNA表达率,其中PMA比例最高为:(10.75±3.23)%。结论 CPA检测血样放置时间不应超过15 min,PLA检测关键在于PMA分析。建立快速、稳定、准确的CPA和PLA检测方法是正确评价血小板功能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白细胞黏附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对不同肿瘤细胞表面所表达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培彤 朴炳奎 +1 位作者 裴迎霞 祁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肿瘤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表达。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PGCL3、PAa、PG-3、PC-3M、MGC803、ESCL、BeL、TCT、KB、A2780、CCA801共11种人肿瘤细胞,其中包... 目的:研究不同肿瘤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表达。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PGCL3、PAa、PG-3、PC-3M、MGC803、ESCL、BeL、TCT、KB、A2780、CCA801共11种人肿瘤细胞,其中包括二对高低不同转移能力的人肺癌(PGCL3和PAa)和人前列腺癌(PG-3和PG-3M)细胞阳性表达不同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细胞数及其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11种人肿瘤细胞膜表面均有CD9、CD63、CD42a和TSP,等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不同程度的表达,在MGC803细胞膜表面发现有CL86较强的表达,CD41、CD42b、CD61和CD62均未发现表达。11种人肿瘤细胞系中CD9+、CD42a+、CD63+、TSP+细胞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肿瘤细胞系每个抗原阳性细胞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也不同。与高转移PGCI3和PG-3M细胞相比,CD9在低转移细胞系PAa和PG-3上有较高的表达,CD42a、TSP有相对低的表达。CD42a+和TSP+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在高转移PGCL3和PG-3M细胞系均要高于低转移的PAa和PG-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 免疫相关抗原 肿瘤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测定先兆子痫产妇血小板活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正山 周淑芸 +3 位作者 孟凡义 冯茹 刘启发 林榕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先兆子痫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先兆子痫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测定 先兆子痫 产妇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治疗过程中CD62P、CD63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克 余昌俊 +1 位作者 余康敏 余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CD62p、CD63表达率及其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的变化。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率评价血小板活化。选取ASO患者和志愿者各20例,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盐酸氯...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CD62p、CD63表达率及其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的变化。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率评价血小板活化。选取ASO患者和志愿者各20例,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盐酸氯吡格雷片75 mg每天一次,口服2周,分别于第1、3、7、14天检测实验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CD62p、CD63表达率,对照组随机检测一次。于第1、14天测量实验组踝肱指数(ABI)。结果治疗前实验组CD62p、CD63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下CD62p、CD63表达率缓慢下降,与患者症状改善及ABI上升相一致。结论血小板CD62p、CD63表达率与ASO密切相关,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抑制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有效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药物疗法 下肢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服用丹芎通脉颗粒后的血小板活化水平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桂英 石学耕 +5 位作者 龚艳春 金慧芳 于金荣 陈芳 曾真 郭翼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高血压病人服用丹芎通脉颗粒前后血小板活化水平。方法 在服药前后,采用双注射器采集外周静脉血,3 8%枸掾酸钠抗凝,加入三种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加入FITC-PACl,PE-CD62P及PerCP-CD61单抗,室温避光孵育,... 目的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高血压病人服用丹芎通脉颗粒前后血小板活化水平。方法 在服药前后,采用双注射器采集外周静脉血,3 8%枸掾酸钠抗凝,加入三种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加入FITC-PACl,PE-CD62P及PerCP-CD61单抗,室温避光孵育,1%多聚甲醛固定,上机检测。 结果 16例病人服药前后PACl+%从(12.61±3.15)%下降到(2.83±0.71)%(P<0.0001)。34例病人服药前后CD62P+%从(5.49±3.64)%下降到(2.31±1.54)%(P<0.0001)。结论 服用丹芎通脉颗粒后,病人的血小板活化水平都有显著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颗粒 血小板活化 服用 病人 服药 CD62P 高血压患者 水平 结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观测松龄血脉康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永源 王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53-3455,共3页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血糖控制平稳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50例)、松龄血脉康组(50例)及对照组(40例);另选取2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在原有血糖控制治疗的...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血糖控制平稳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50例)、松龄血脉康组(50例)及对照组(40例);另选取2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在原有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阿司匹林组和松龄血脉康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或松龄血脉康治疗,对照组不加用药物。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者用药前及用药1周、4周后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的活性,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用药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后PAC-1活性仍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经阿司匹林或松龄血脉康治疗1周、4周时PAC-1活性较用药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治疗后的PAC-1活性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其血小板活化率仍然高于健康者;松龄血脉康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糖尿病 2型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肾病血小板活化分子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文学 彭武建 +3 位作者 戴勇 邱长宝 李富荣 王新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 :评估血小板在老年高血压肾病中的活化状态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64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及 2 1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 41和CD61的表达。结果 :老年高血压肾病组CD62P、CD63的表达较对照... 目的 :评估血小板在老年高血压肾病中的活化状态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64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及 2 1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 41和CD61的表达。结果 :老年高血压肾病组CD62P、CD63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CD41和CD6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老年高血压肾病组CD62P、CD63的表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随血压分级水平升高而递增。结论 :老年高血压肾病时血小板活化增强 ,推测其在老年高血压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肾病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仪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德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90-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9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及门诊体检正常人150(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水...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9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及门诊体检正常人150(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较对照组下降,CD8+细胞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肺癌、胃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乳腺癌患者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均较对照组下降,CD8+细胞较对照组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抑制情况,对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助于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况,为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血小板采血方法的改良和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素侠 张华伟 +2 位作者 王振芳 郭琼 吕合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65-67,76,共4页
目的改良活化血小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的采血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2011年3-5月,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女性志愿者10例进行采血条件的改良研究,并作为正常对照;选择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待产的正常孕妇10... 目的改良活化血小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的采血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2011年3-5月,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女性志愿者10例进行采血条件的改良研究,并作为正常对照;选择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待产的正常孕妇10例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例,用改良的方法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 7号和12号针头采集的10份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的活化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inogen receptor,FIB-R)阳性血小板的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上述两种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非妊娠妇女和正常孕妇(均P<0.01)。结论通过护理人员的配合并注意采血过程中避免人为的血小板活化,可以用7号针头代替12号针头采血,应用于临床流式细胞术血小板活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 活化 妊娠期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钳蝎蝎毒对人食管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爱琴 马湘玲 +4 位作者 赵培荣 邢文英 宗安民 岳京丽 买爱东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18-20,共3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FAC420),分析经含不同浓度马氏钳蝎蝎毒(ScovpionVenomCruds,SVC)的培养基,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观察蝎毒对人食管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SVC可使... 应用流式细胞仪(FAC420),分析经含不同浓度马氏钳蝎蝎毒(ScovpionVenomCruds,SVC)的培养基,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观察蝎毒对人食管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SVC可使Eca109细胞DNA指数下降,引起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的积聚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导致Eca109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SVC可能抑制Eca109细胞DNA合成,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类 食管肿瘤 癌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