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2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api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cid value in transformer oil by PPy modified electrode 被引量:4
1
作者 熊英 何德良 +3 位作者 冯勇 周舟 常新园 刘芙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202-2207,共6页
A polypyrrole-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PPy/GC electrode) was prepared and its electrocatalytic behavior towards naphthoquinone in the presence of acid was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LSV). ... A polypyrrole-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PPy/GC electrode) was prepared and its electrocatalytic behavior towards naphthoquinone in the presence of acid was characterized b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LSV). A well-defined new reduction peak appeared at a more positive potential than the original reduction peak. The new reduction peak current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acid value (AV) of oil. Based on it, a rapi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V of transformer oil was developed using PPy/GC electrode. A working curve was obtained in the AV range of 0.01 to 0.40 mg(KOH).g^-1, with a sensitivity of 39.42 μA0.5/(mg(KOH).g-l)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0.0014 mg(KOH).g^-1 (signal-to-noise ratio is 3, standard deviation is 2.247%). Moreover,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V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transformer oil samples with advantages of rapidness,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 value VOLTAMMETRY polypyrrole-modified electrode transformer 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国内外比较分析(二)——理化指标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晨伟 金青哲 王兴国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共6页
本文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游离棉酚、煎炸油废弃点等理化指标的差异。分析... 本文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游离棉酚、煎炸油废弃点等理化指标的差异。分析发现:酸价方面,仅中国、CAC、印度、俄罗斯规定了原油的酸价,中国的食用植物油酸价指标与国外标准基本一致;过氧化值方面,仅中国规定了原油的过氧化值,中国的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指标比国外标准高;溶剂残留方面,仅中国、CAC、欧盟、新加坡、印度和韩国做了规定,中国的限值高于国外标准;棉酚方面,仅中国对其做了规定;极性组分方面,中国的限量值比国外标准高。建议在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国家安全标准修订中,调整过氧化值、溶剂残留、棉酚和极性组分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标准 理化指标 酸价 过氧化值 极性组分 国内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砂地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枝叶的氨基酸含量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3
作者 刘华 王东清 +4 位作者 王朝武 张瑞玉 李明 马斌 牛颖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0-166,共7页
研究旨在测定压砂地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枝叶的氨基酸含量并评价其营养价值,为金银花副产物的合理利用提供支撑。采集种植4、5、7年的金银花枝叶,使用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并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 研究旨在测定压砂地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枝叶的氨基酸含量并评价其营养价值,为金银花副产物的合理利用提供支撑。采集种植4、5、7年的金银花枝叶,使用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并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型进行比较,综合评价金银花不同种植年限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金银花枝条富含16种氨基酸,叶片富含17种氨基酸,枝条、叶片均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9种药用氨基酸;经与FAO、WHO推荐的氨基酸评价模式比较,蛋氨酸与半胱氨酸是金银花枝条和叶片的第1限制氨基酸,枝条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数值均高于叶片,说明枝条与叶片相比属于优质蛋白质;与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比较,枝条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例(EAA/TAA)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EAA/NEAA)均高于叶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综上所述,压砂地不同种植年限金银花枝条和叶片均属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种植5年以上的金银花枝条营养价值更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砂地 金银花 氨基酸 营养价值评价 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酸价指标的科学内涵与现行检测局限性的探讨
4
作者 金青哲 赵晨伟 +1 位作者 徐闯 曹佳茜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讨论了一些植物原油和成品油酸价高的成因、植物原油、精炼成品油及煎炸油的酸价指标限量要求和现行酸价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分析发现,米糠、玉米、棉籽、棕榈三种原油和一些果油的高酸价主要缘于油料内源脂肪酶活性和加工条件,但沙... 本文讨论了一些植物原油和成品油酸价高的成因、植物原油、精炼成品油及煎炸油的酸价指标限量要求和现行酸价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分析发现,米糠、玉米、棉籽、棕榈三种原油和一些果油的高酸价主要缘于油料内源脂肪酶活性和加工条件,但沙棘油则受沙棘果富含有机酸影响。现行酸价检测方法存在非特异性、基质酸性物质干扰等缺陷,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偏差,因此有必要在食用植物油标准中设置酸价指标,并建议开发具有特异性的酸价测定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价 植物原油 游离脂肪酸 食用植物油 煎炸过程用油 含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环境下的图像分治压缩加密算法
5
作者 白恩健 曾皓炜 +1 位作者 吴贇 蒋学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600,共9页
为解决加密的图像在云环境下需要图像预览的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值变换和脱氧核糖核酸编码的混沌图像分治压缩加密算法。通过差值变换将图像预处理为原始图像和供预览的小尺寸缩略图像,利用四维分数阶混沌系统对原始图像进行无... 为解决加密的图像在云环境下需要图像预览的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值变换和脱氧核糖核酸编码的混沌图像分治压缩加密算法。通过差值变换将图像预处理为原始图像和供预览的小尺寸缩略图像,利用四维分数阶混沌系统对原始图像进行无损压缩加密,对缩略图像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混合的高低位强加密,实现原始图像和缩略图像的分开解密,有效降低传输数据量和提高加密效率。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对原始图像的压缩比约为1.4,对全图强加密的效率比约为0.05~0.3。缩略图强加密具有良好的加密性能,能够抵御相关性分析、熵分析和差分分析等安全攻击。完全解密图像依赖于缩略图像的解密,算法的总体安全性能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环境 图像预览 分治压缩加密 分数阶混沌系统 差值变换 脱氧核糖核酸加密 高低位加密 无损压缩 差值霍夫曼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6
作者 刘景春 严重玲 胡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2-818,共7页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是总硫含量中活性最高的部分 ,是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的重要结合形态 ,它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从而作为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十多年来水...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是总硫含量中活性最高的部分 ,是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的重要结合形态 ,它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从而作为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十多年来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 AVS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了水体沉积物中 AVS含量时空变化的规律 ;同时就目前“同时可提取重金属”(SEM)与 AVS摩尔浓度比值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 水体沉积物 同时可提取重金属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吴淞-浏河滨岸带沉积物AVS和SEM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孙玮玮 王东启 +5 位作者 陈振楼 毕春娟 胡蓓蓓 刘耀龙 李九发 许世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对长江口吴淞-浏河滨岸带37个站位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可提取态重金属(SEM)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M在37个站位沉积物中浓度范围为0.20~1.37μmol/g,平均值为0.74μmol/g;AVS的浓度范围为0.20~0... 对长江口吴淞-浏河滨岸带37个站位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可提取态重金属(SEM)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M在37个站位沉积物中浓度范围为0.20~1.37μmol/g,平均值为0.74μmol/g;AVS的浓度范围为0.20~0.80μmol/g,平均值为0.23μmol/g;沉积物中AVS含量与总有机碳(TOC)和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SEM分别与TOC和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沉积物中值粒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据SEM/AVS比值评价方法以及美国EPA(SEM-AVS)差值评价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判断表明,除了B2站点无显著生物毒性外,吴淞-浏河滨岸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均处于中等毒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 同时可提取态重金属(SEM) 生物有效性 沉积物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籽毛油超声辅助乙醇脱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好 杨丹 +1 位作者 陈晨 李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6,111,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对桑葚籽油(MSO)进行脱酸处理,以脱酸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酸工艺,并与碱炼脱酸对比研究脱酸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酸条件为脱酸温度40℃、超声功率400 W、油溶质量比1∶3、萃取次数3...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对桑葚籽油(MSO)进行脱酸处理,以脱酸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酸工艺,并与碱炼脱酸对比研究脱酸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酸条件为脱酸温度40℃、超声功率400 W、油溶质量比1∶3、萃取次数3。在此条件下,MSO脱酸率可达95.69%。与碱炼脱酸相比,超声辅助乙醇脱酸制得MSO的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总酚保留率分别提高了21.52%、17.92%和2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籽油 超声 酸价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富硒机制及硒化产物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睿楠 李金宇 +4 位作者 卢阳阳 李永香 李梅 马婉璐 赵旭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8-386,共9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乳酸菌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合适的富硒载体,能够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和单质硒,从而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该文综述了富硒乳酸菌的富硒机理,详细阐述了乳酸菌转化...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乳酸菌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合适的富硒载体,能够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和单质硒,从而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该文综述了富硒乳酸菌的富硒机理,详细阐述了乳酸菌转化无机硒的过程以及涉及的化学物质。此外,该文还探讨了硒化产物在微生物细胞不同结构中的分布和特性,以及添加硒对菌株生长及其营养价值的影响,旨在为富硒乳酸菌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富硒机制 有机硒 纳米硒粒子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茅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对豆油稳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石青浩 孙倩倩 +4 位作者 李书启 白莉莉 张浩 韩泉 姜子涛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3,共7页
为探索油脂的天然抗氧化剂,促进香茅的开发利用。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乙醇热回流法提取香茅活性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测定香茅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研究了提取物对豆油... 为探索油脂的天然抗氧化剂,促进香茅的开发利用。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乙醇热回流法提取香茅活性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测定香茅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研究了提取物对豆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茅草活性成分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g/m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90℃。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香茅总黄酮得率为3.9%,总酚得率为0.38%,还原糖类化合物得率为2.4%。通过对大豆油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及透明度、气味、滋味的评价,得出添加香茅提取物可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且添加了0.03%香茅提取物的油脂稳定性与添加人工抗氧剂的效果接近。表明香茅醇提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替代人工抗氧化剂,提高油脂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货架期,为香茅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醇提物 大豆油 酸价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鸭油品质调研分析及品控指标探讨
11
作者 李亮 范志影 +5 位作者 谷旭 贾铭 赵维香 朱超 张智璞 包郁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5,共6页
研究旨在调研分析饲用鸭油品质并对相关的品控指标进行探讨。于2023年度收集110份不同来源的饲用鸭油,对其水分及挥发物、酸价、过氧化值、粗脂肪、脂肪酸组成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箱线图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饲用鸭油质... 研究旨在调研分析饲用鸭油品质并对相关的品控指标进行探讨。于2023年度收集110份不同来源的饲用鸭油,对其水分及挥发物、酸价、过氧化值、粗脂肪、脂肪酸组成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箱线图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饲用鸭油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饲用鸭油样品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处于较为安全、稳定的状态;企业需要加大酸价、过氧化值监控;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波动较大,异常样本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U/S)检测结果说明部分样品被人为掺杂了其他种类的油脂。结果显示当前饲用鸭油质量不容乐观,建议饲料企业在采购饲用鸭油过程中进行合理品质评估,以确保饲料品质的稳定性;重视脂肪酸相关指标快检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建立健全饲用鸭油标准,提高鸭油利用率,促进鸭油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鸭油 质量 酸价 过氧化值 粗脂肪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灌区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群体产量和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米嫦 舒泽兵 +2 位作者 蒲甜 杨文钰 王小春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7-1277,共11页
以西北灌区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登海618’和耐阴、抗倒大豆品种‘吉育44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玉米种植密度(2021年:6.75万、8.25万、9.75万株·hm^(-2);2022年:9万、10.5万、12万株·hm^(-2))与大豆种植密度(2... 以西北灌区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登海618’和耐阴、抗倒大豆品种‘吉育44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综合分析玉米种植密度(2021年:6.75万、8.25万、9.75万株·hm^(-2);2022年:9万、10.5万、12万株·hm^(-2))与大豆种植密度(2021年:12万、15万、18万株·hm^(-2);2022年:15万、18万、21万株·hm^(-2))对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群体产量和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较9万、12万株·hm^(-2)分别提高了23.44%和10.56%,大豆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14.15 t·hm^(-2)。玉米10.5万株·hm^(-2)大豆21万株·hm的组合下群体产量达到最高,为64.98 t·hm^(-2),较种植密度最小处理(玉米9万株·hm^(-2)+大豆15万株·hm^(-2))增产了11.97 t·hm^(-2),较同种植密度下的玉米净作增产3.49 t·hm^(-2)。由回归方程拟合得出玉米种植密度为10.96万株·hm^(-2)、大豆种植密度为21.00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大,为63.57 t·hm^(-2)。玉米和大豆种植密度分别为10.5万和15万株·hm时,粗蛋白含量最高,达12.23%,饲草分级指数(GI)达最大(36.52),与同密度下的净作玉米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39%,GI提高了22.55%,带状间作模式下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RFV)与同密度的净作玉米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处理的生物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名1、2的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8900和0.8723,故筛选出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高产优质种植密度组合为玉米10.5万株·hm+大豆15万株·hm^(-2),其次是玉米8.25万株·hm^(-2)大豆18万株·hm^(-2),可在适宜区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草产量 营养品质 饲草分级指数 相对饲用价值 酸性洗涤纤维 中性洗涤纤维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熟化软颗粒饲料脂类氧化的影响
13
作者 方玉芬 胡燚炜 +4 位作者 祝爱侠 王春维 潘文静 高婉婷 张居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6-92,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3种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对熟化软颗粒饲料脂类氧化的影响。设9个抗氧化组和1个对照组,3种抗氧化剂分别为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迷迭香,抗氧化剂添加量分别为TBHQ(0.04、0.08、0.12 mg/kg),BHT(0.03、0... 试验旨在研究3种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对熟化软颗粒饲料脂类氧化的影响。设9个抗氧化组和1个对照组,3种抗氧化剂分别为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迷迭香,抗氧化剂添加量分别为TBHQ(0.04、0.08、0.12 mg/kg),BHT(0.03、0.09、0.15 mg/kg),迷迭香(0.06、0.12、0.18 mg/kg),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将制备好的熟化软颗粒饲料分别置于35℃、相对湿度80%和45℃、相对湿度80%的培养箱中,按照五点取样法每隔7 d采样1次,测定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1)在35℃储存条件下,第28、35、49天,0.15 mg/kg BHT组过氧化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第7、21、28、42、49天0.03 mg/kg BHT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在45℃储存条件下,第7、14天0.15 mg/kg BHT组酸价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第42、49天0.09 mg/kg BHT组酸价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第21天0.09 mg/kg BHT组过氧化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第35、42天0.15 mg/kg BHT组过氧化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第21天不同浓度的BHT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0.03~0.15 mg/kg的BHT的效果最好,TBHQ和迷迭香效果次之。在高温高湿季节,建议适当增加BHT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化软颗粒饲料 抗氧化剂 酸价 过氧化值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用油条件下食用植物油的氧化酸败研究
14
作者 黄明翠 舒树敏 +5 位作者 张岩 赵晨伟 郑梦林 金俊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1,共6页
旨在为家庭合理用油提供参考,探究了实际家庭用油环境中瓶装食用植物油的氧化酸败行为。以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4种不同脂肪酸类型的5 L包装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指数(OSI),探究2种包装规格... 旨在为家庭合理用油提供参考,探究了实际家庭用油环境中瓶装食用植物油的氧化酸败行为。以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4种不同脂肪酸类型的5 L包装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指数(OSI),探究2种包装规格(1 L和5 L)的4种食用植物油在63 d内的氧化酸败(酸值、过氧化值)情况,并分析其脂肪酸与氧化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主要脂肪酸分别为亚麻酸、亚油酸、亚油酸和油酸;4种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5 L包装的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和花生油的过氧化值分别在使用42、49、56 d和63 d时超过GB 2716—2018规定的限值(0.25 g/100 g),使用1 L包装时4种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变化趋势与5 L包装时类似,其中亚麻籽油氧化速度最快,花生油氧化速度最慢,其过氧化值分别在使用28、56 d时超过国标限值;4种食用植物油的酸值变化幅度较小,均未超过GB 2716—2018规定的限值;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食用植物油的OSI与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亚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建议5 L桶装食用植物油在42 d内食用完,1 L包装食用植物油在28 d内食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用油 植物油 包装规格 过氧化值 氧化稳定性指数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种类及终点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李锰 芦静 +8 位作者 孙英杰 王福浩 李卫华 张庆建 龙吉生 李寿辉 纪勇 王华伟 卞荣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8,共11页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酸洗脱毒工艺中酸添加及终点pH值控制对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采用具有浓度梯度的四种酸对飞灰进行酸洗处理,探究终点pH值对飞灰酸洗过程中重金属浸出行为及环境风险,以及飞灰残渣赋存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矿物组成变...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酸洗脱毒工艺中酸添加及终点pH值控制对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采用具有浓度梯度的四种酸对飞灰进行酸洗处理,探究终点pH值对飞灰酸洗过程中重金属浸出行为及环境风险,以及飞灰残渣赋存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矿物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b、Cu和Cr的浸出量表现出醋酸>硝酸>硫酸>磷酸的趋势;Pb、Zn、Cu和Cr的浸出液pH值分别在9<pH<11、10<pH<11、pH≈11和6<pH<8时呈现最低浸出量;浸出重金属的综合环境风险(RI值)完全受Cd浸出液浓度的主导,且pH≈11时,浸出液RI值最小。总体上,磷酸酸洗环境下飞灰浸出液重金属环境风险最低,且酸洗飞灰残渣中各重金属赋存化学形态更为稳定;而醋酸酸洗环境下的浸出液重金属环境风险最高,主要是因为其对弱酸提取态重金属具体较高的浸出效率。研究结果可为飞灰的酸洗脱毒工艺比选及参数优化,以及酸洗液重金属环境风险管控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酸洗 终点pH值 重金属浸出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鸡与湘黄鸡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16
作者 王晓娟 陈林铭 +4 位作者 张旭 罗祺 李安定 张敏 燕海峰 《家禽科学》 2025年第3期55-62,共8页
为了解杂交后湘东鸡选育效果及与母本的营养价值差异,本试验对196日龄笼养湘东鸡和母本湘黄鸡母鸡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鸡胸肌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肌苷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湘东鸡母鸡腿肌中... 为了解杂交后湘东鸡选育效果及与母本的营养价值差异,本试验对196日龄笼养湘东鸡和母本湘黄鸡母鸡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鸡胸肌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肌苷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湘东鸡母鸡腿肌中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湘东鸡公鸡(P<0.01),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湘东鸡公鸡(P<0.01),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湘黄鸡母鸡(P<0.01);湘东鸡母鸡腿肌中除苯丙氨酸(Phe)显著高于湘东鸡公鸡(P<0.05)外,其他16种氨基酸均极显著高于湘东鸡公鸡(P<0.01),但与湘黄鸡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湘东鸡母鸡胸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湘黄鸡母鸡(P<0.0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湘黄鸡母鸡(P<0.01);湘东鸡母鸡胸肌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湘东鸡公鸡(P<0.01)、显著高于湘黄鸡母鸡(P<0.05),但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二者(P<0.01)。综上,湘东鸡营养价值与湘黄鸡相近,且胸肌营养价值、肉质风味、肌苷酸含量均优于腿肌;湘东鸡公鸡胸肌的营养价值最高;湘东鸡母鸡腿肌中粗脂肪含量高;湘黄鸡母鸡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指标具有一定优势。本试验为进一步利用湖南优质地方品种桃源鸡和湘黄鸡的杂交优势,培育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湘东鸡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鸡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比色法的食用油酸价检测研究
17
作者 李跃凡 马改琴 +2 位作者 王媛媛 张帆 于修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29,137,共7页
旨在简单、便捷地检测食用油酸价,建立基于数字图像比色法食用油酸价检测方法。通过游离脂肪酸与铜皂染色液反应生成靛蓝色铜皂络合物,用智能手机采集相关的图像,经标准化预处理后,选择合适的颜色参数作为响应值,经回归机器学习建立颜... 旨在简单、便捷地检测食用油酸价,建立基于数字图像比色法食用油酸价检测方法。通过游离脂肪酸与铜皂染色液反应生成靛蓝色铜皂络合物,用智能手机采集相关的图像,经标准化预处理后,选择合适的颜色参数作为响应值,经回归机器学习建立颜色响应值与酸价模型,对模型进行校准及验证,采用盲样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并通过与国标法比较进行精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预处理过程可以减少试验装置、环境及油中色素等显色物质对颜色的影响,提取的15个颜色参数可用于酸价的检测;稳健线性回归算法建立的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其均方根误差为0.734 3;与国标法相比,基于数字图像比色法在校准、验证中都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效果[相关系数(r)>0.99,标准偏差(SD)<0.25],盲样验证的结果也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0.994 2,SD=0.190 2);精密度分析中基于数字图像比色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14%,略小于国标法的(4.16%)。综上,数字图像比色法简单、便捷,可用于食用油酸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酸价 图像处理 机器学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氮气调储存对大豆及其油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伶俐 滕金玲 +3 位作者 姜建国 宋玉义 刘晓倩 卢本朋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旨在为充氮气调储存大豆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依据,以不充氮气调储存为对照,研究了45℃条件下,不同充氮体积分数(98%、88%)下气调储存对不同国别大豆热损伤粒率及以其为原料提取的大豆油酸值、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氮体积分数... 旨在为充氮气调储存大豆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依据,以不充氮气调储存为对照,研究了45℃条件下,不同充氮体积分数(98%、88%)下气调储存对不同国别大豆热损伤粒率及以其为原料提取的大豆油酸值、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氮体积分数为98%及88%下气调储存120d大豆热损伤粒率增长幅度及储存30d提取的大豆油酸值增量、维生素E含量损失量均低于不充氮气调储存的,但充氮体积分数98%和88%下气调储存对大豆热损伤粒率及其油脂酸值、维生素E含量影响相差不大;另外,相同充氮气调储存条件下,巴西大豆及其油脂的品质低于美国大豆和乌拉圭大豆的。综上,充氮气调储存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豆热损伤粒率及提取的大豆油酸值的增加和大豆油中维生素E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气调 大豆 大豆油 热损伤粒率 酸值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颜色藜麦的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垒 张东 +3 位作者 杨维巧 王文娟 孙辉 段晓亮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0,共9页
本研究对我国藜麦主产省的白、黑、红、灰4种颜色藜麦主要品种样品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价。藜麦样品的平均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5.1g/100g,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达38%及以上;EAA中Leu和Lys的质量分数最高,Met的质量分数最... 本研究对我国藜麦主产省的白、黑、红、灰4种颜色藜麦主要品种样品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价。藜麦样品的平均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5.1g/100g,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达38%及以上;EAA中Leu和Lys的质量分数最高,Met的质量分数最低。对于婴儿(出生至6个月)、幼儿(6个月至3岁)和3岁以上人群而言,Met+Cys是多数藜麦样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评分(AAS)平均值分别为32.7、41.3、48.4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平均值分别为64.4%、92.3%和108.7%,营养指数(NI)平均值分别为9.7%、13.9%和16.4%;预测生物价(P-BV)平均值分别为58.5、88.9和106.8;预测蛋白质功效比(P-PER)平均值为1.96。不同颜色藜麦差异最大的EAA为Trp和Ile。白藜麦的NI最高;黑藜麦的EAAI、P-BV、P-PER最高;红藜麦的平均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但EAAI、P-BV及P-PER最低;灰藜麦虽然平均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但由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Met+Cys质量分数较高而AAS最高。各种颜色藜麦蛋白质相对于鸡蛋和牛奶的营养价值较相对于婴儿模式的更低。藜麦对于婴儿为不适蛋白源,对幼儿为良好蛋白源,对3岁以上人群为优质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颜色 粗蛋白 氨基酸评分 必需氨基酸指数 营养指数 生物价 蛋白质功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浦海沟北部深渊沉积物中脂肪酸的分布特征
20
作者 田兴雨 孙承君 +1 位作者 闫艺心 丁海兵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83,共19页
本研究测定了雅浦海沟北部深渊4435 m(西侧崖壁,D109站位)和4568 m(东侧崖壁,S02站位)两个柱状沉积物样品中脂肪酸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和含量,分析了其来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个沉积物样品中均鉴定出25种脂肪酸,碳原子数为12~24,以中... 本研究测定了雅浦海沟北部深渊4435 m(西侧崖壁,D109站位)和4568 m(东侧崖壁,S02站位)两个柱状沉积物样品中脂肪酸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和含量,分析了其来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个沉积物样品中均鉴定出25种脂肪酸,碳原子数为12~24,以中长链和短链脂肪酸为主。两个站位沉积物中不同种类和存在形态的脂肪酸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西侧D109站位沉积物的总脂肪酸质量比较高,平均值为88.4μg/g,主要以结合态存在;东侧S02站位沉积物总脂肪酸的平均质量比为66.7μg/g,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两个站位表层沉积物脂肪酸的含量最高,18∶0和16∶0是其中最丰富的脂肪酸。两个站位沉积物的脂肪酸均来源于海洋,包括藻源、细菌源和浮游动物来源等。D109站位和S02站位沉积物脂肪酸的δ^(13)C值低至-136.48‰和-78.83‰,显示存在以甲烷作为碳源进行的微生物生物化学过程。深渊西侧D109站位沉积物中18∶1ω7含量较高,受深海热液影响更加显著,其脂肪酸在总有机碳中的占比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沉积物更加年轻。两个站位沉积物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均受到海沟“漏斗效应”、碳酸盐补偿深度变化以及脂肪酸降解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提供了雅浦海沟北部深渊环境中脂肪酸生物标志物的基本信息,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深海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浦海沟 脂肪酸 沉积物 碳酸盐补偿深度 δ^(13)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