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土壅木郁”论胃癌瘀毒郁互结病机
1
作者 刘月颖 屈元果 +2 位作者 柳皖东 黄雪茹 张光霁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8,共4页
“土壅木郁”是胃土与肝木之间异常的病理状态,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胃癌的进展与转归中,瘀、毒、郁是三个重要病理因素,三者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其中胃土壅滞经久不祛则易蕴生瘀毒;胃土壅滞反侮肝木则肝木郁滞... “土壅木郁”是胃土与肝木之间异常的病理状态,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胃癌的进展与转归中,瘀、毒、郁是三个重要病理因素,三者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其中胃土壅滞经久不祛则易蕴生瘀毒;胃土壅滞反侮肝木则肝木郁滞,肝木郁滞又会妨碍胃土的疏泄,从而加剧胃土的壅滞,最终造成胃癌瘀毒郁互结的恶性循环。长期的瘀毒郁互结不仅可以导致胃癌患者出现伴抑郁状态,甚者致使胃部瘀毒发生向肝部转移的情况。因此从土壅木郁的角度对胃癌瘀毒郁互结病机进行探讨,以期多角度阐释胃癌瘀毒郁病机理论,并为其指导临床实践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壅木郁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宝金运用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临证经验
2
作者 尚璐 郑广达 +3 位作者 任娟霞 孟令涵 李东滔 鲍艳举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5,共4页
疼痛是癌病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具有顽固、持续、进行性加重等特点,西医缓解疼痛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会有一部分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利用中医药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为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新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论述了花... 疼痛是癌病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具有顽固、持续、进行性加重等特点,西医缓解疼痛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会有一部分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利用中医药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为治疗癌性疼痛提供了新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文论述了花宝金教授把脾胃虚弱,脏腑组织失荣引起的“正虚”当作是癌痛发生的内在根本,气滞、瘀血、痰湿互结产生的“癌毒”当作发病的直接因素,临床治疗癌性疼痛时,扶正兼祛邪,在温补脾胃扶助正气的同时加以行气通瘀,化痰散结,标本兼治,结合现在药理研究选药,注重整体与局部辨证,在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健脾益气 行气通瘀 化痰通络 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毒、瘀理论探讨痛风的发病机制
3
作者 任妮娜 凌益 +2 位作者 马武开 曾苹 姚血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47,共4页
痛风在过去称为“富贵病”“贵族病”,目前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病。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痛风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中医历代医家对痛风认识深刻,中医治疗痛风疗效显著。根据中医文献和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出脾肾亏虚是痛风发病的根本原因,... 痛风在过去称为“富贵病”“贵族病”,目前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病。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痛风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中医历代医家对痛风认识深刻,中医治疗痛风疗效显著。根据中医文献和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出脾肾亏虚是痛风发病的根本原因,毒热是痛风发病的重要条件,毒蕴血瘀是痛风发病的病机关键,内外相引为发为痛风。文章通过详细阐述虚、毒、瘀理论应用于痛风病机,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中医、中西结合治疗痛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毒蕴血瘀 因虚致实 脾肾亏虚 中医药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热-气血津液不归正化-脉积”探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病因病机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中瑞 燕树勋 +6 位作者 邵明义 韩景辉 潘研 朱蓉 甄倩 李真 符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1,共3页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消渴病理论未能与大血管并发症联系起来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缺少原发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桥梁性”理论。因此,基于临床实践、文献...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消渴病理论未能与大血管并发症联系起来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缺少原发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桥梁性”理论。因此,基于临床实践、文献梳理和科学研究,文章提出了“内热-气血津液不归正化-脉积”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以壮火为枢,煎灼水谷为陈气,中期以阴火为枢,引动陈气为痰瘀,晚期以虚火为枢,固化痰瘀为癥积。在治疗上,以除热消积为治疗原则,依据内热的偏重以及“陈气-痰瘀-癥积”的动态演变灵活用药。早期清透壮火,除陈气,中期调理气火,除痰瘀,晚期补虚除热,消癥积,冀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内热 陈气 痰瘀 癥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病机探析肺癌肿瘤微环境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帅 尹怡 +5 位作者 王俊涛 蒋立峰 龙云凯 任振杰 骆文龙 王祥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7,共8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热门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正是通过增强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达到抗癌的目的。而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ME)的一部分,可见,干预TME已然成为攻克癌症的着眼点。根据中医取类比象思维推测肺癌TME,并将其病机归纳为:免疫逃逸类似营卫失和、肺卫不固;缺氧微环境类似肺脾肾气虚;酸性微环境类似痰湿阻肺;炎性微环境类似痰瘀癌毒积聚。提示以肺癌TME与中医病机契合点为指导,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遣方用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逃逸 酸性微环境 炎性微环境 中医病机 营卫失和 肺脾肾气虚 痰瘀癌毒积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虚、痰、瘀、毒”对老年共病衰弱的辨证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敖小君 朱丽莎 +2 位作者 岳澍雨 黄秋阳 董碧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27,共4页
共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年限,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共病合并衰弱导致老人机体脆弱性增加,失能、多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学科就诊、多重用药、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 共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年限,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共病合并衰弱导致老人机体脆弱性增加,失能、多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学科就诊、多重用药、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或肝肾功能损伤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根据中医学辨证体系,老年衰弱基本病机是元气亏虚、形神耗损,而共病患者病程漫长,病理产物堆积,仍兼杂有“痰、瘀、毒”,除补益之外仍需配合不同治法,从整体改善患者身体机能。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共病衰弱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日常生活方面的质量,降低其具体的住院率以及病死率,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共病衰弱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斌 李文婷 +2 位作者 李丽 刘丹 王羽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法、化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96.08%(49/51)高于对照组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CEA、CA125以及CYFRA21-1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CD_(3)^(+)、CD_(4)^(+)、CD_(8)^(+)对比,研究组CD_(3)^(+)、CD_(4)^(+)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肝功损害、血细胞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固本解毒祛瘀法 化疗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3
8
作者 周仲瑛 金妙文 +1 位作者 顾勤 吴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 ,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 ,根在脏腑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主在肝肾亏虚 ,阴虚多见 ,而涉及心、脾 ,标实主在痰瘀痹阻 ,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 ,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 ,根在脏腑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主在肝肾亏虚 ,阴虚多见 ,而涉及心、脾 ,标实主在痰瘀痹阻 ,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 ,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 ,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 ,标实与痰瘀相关 ,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 ,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养肝 化痰消瘀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与痰瘀火毒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斌霞 梁炜 王长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715-716,共2页
脑出血与瘀血、痰水、火热、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火毒论治脑出血 ,一要依据脑出血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瘀血、痰水、瘀热、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方用药 ;二是注意脑出血始终以气阴虚为本 ,痰瘀火毒为标 ,治疗应急则治其标 。
关键词 脑出血 瘀血 痰水 火热 毒邪 急性期 中医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毒瘀痰与胃癌发病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畅 陈远能 +3 位作者 马媛萍 方健松 陆飞国 张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4-2326,共3页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率和病死率分别居第4位和第2位。中医认为:胃癌的病机是本虚标实,因虚得病,因虚致实;以全身正气亏虚为本,局部湿毒瘀痰互结成积为标。目前,现代医家不仅在临床上创新了理论认识,还结合分子生物...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率和病死率分别居第4位和第2位。中医认为:胃癌的病机是本虚标实,因虚得病,因虚致实;以全身正气亏虚为本,局部湿毒瘀痰互结成积为标。目前,现代医家不仅在临床上创新了理论认识,还结合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成果,从实验两微观方面证实湿毒瘀痰与胃癌发病的关系。从湿毒瘀痰与胃癌发病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毒瘀痰 胃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痰瘀虚理论的中草药复方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辉坤 李晓东 +5 位作者 谢丹 舒梓心 蔡岳 吴登 江玉薇 鄢灯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3-989,共7页
目的:探讨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对肝硬化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采集,通过数据集成与汇交后,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与加载,再利用数据分类、关联、聚类等数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毒痰瘀虚的用药规律显... 目的:探讨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对肝硬化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采集,通过数据集成与汇交后,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与加载,再利用数据分类、关联、聚类等数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毒痰瘀虚的用药规律显示,根据用药频次,解毒常用茵陈蒿、黄连、连翘、白花蛇舌草、黄芩,化痰常用薏苡仁、枳实、半夏、陈皮、瓜蒌,祛瘀常用丹参、郁金、莪术、泽兰、蒲黄,补虚常用茯苓、鳖甲、白术、黄芪、党参(太子参)。针对"毒"药的选择,主要为寒性、苦味,归肝胆脾胃经,针对"痰"药的选择,主要为温性、辛味,归脾经与肺经,针对"瘀"药的选择,主要为寒性、苦味,归肝经、心经与脾经,针对"虚"药的选择,主要为平性、甘味,归脾经、肝经与肾。结论: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采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主要从毒痰瘀虚进行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毒痰瘀虚 用药规律研究 数据挖掘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瘀同治法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气道慢性炎症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文丽 李冬梅 施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3-226,共4页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气道慢性炎症的疗效。方法:将72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素吸入组、清肺化痰组、活血化瘀组、痰瘀同治组,制备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瘀互结结合大鼠模型,灌胃给...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气道慢性炎症的疗效。方法:将72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素吸入组、清肺化痰组、活血化瘀组、痰瘀同治组,制备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瘀互结结合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5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中医证候、肺支气管病理组织形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测定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VA大鼠支气管管腔狭窄,黏膜增厚,支气管壁及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BALF涂片EOS计数显著升高,血清中Ig E的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激素治疗组及各中药治疗组,肺支气管病理、EOS计数及血清Ig E含量均有显著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激素治疗组及肝肺同治组指标改善最为显著。痰瘀同治法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的中医证候,改善大鼠一般状态。结论:痰瘀同治法可改善痰瘀互结的中医证候,降低CVA模型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反应,调整免疫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大鼠 痰瘀互结 痰瘀同治 气道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毒瘀交阻”是胃癌前病变高危证型的核心病机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捷虹 宇文亚 +1 位作者 惠建萍 梁海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58-1959,共2页
文章提出了"毒瘀交阻"是胃癌前病变(PLGC)发生癌变的核心病机,气阴两虚是产生"毒瘀交阻"的体虚条件的学说。并论述了湿热蕴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湿热毒邪滞气凝络是产生毒瘀交阻的病理结局,以及通过临床研究... 文章提出了"毒瘀交阻"是胃癌前病变(PLGC)发生癌变的核心病机,气阴两虚是产生"毒瘀交阻"的体虚条件的学说。并论述了湿热蕴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湿热毒邪滞气凝络是产生毒瘀交阻的病理结局,以及通过临床研究验证了解毒化瘀兼益气养阴法能有效阻止PLGC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毒瘀交阻 核心病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三阶段试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病机转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菊华 王彦云 +3 位作者 刘起华 李多娇 陈朝 黄世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75-77,共3页
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脑动脉硬化、血管性抑郁、血管性痴呆等患者脑部的主要病理改变。缺血性脑白质病与气、血、痰、瘀、毒等病理因素有关,病属本虚标实,因虚致实,虚实夹... 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缺血性脑白质病是脑动脉硬化、血管性抑郁、血管性痴呆等患者脑部的主要病理改变。缺血性脑白质病与气、血、痰、瘀、毒等病理因素有关,病属本虚标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其病机过程从轻到重主要分为郁虚神伤、痰瘀滞络、毒损脑络三个阶段。该病机具有气滞为先,痰浊为渐,瘀血为著,毒邪为损的动态演变规律,推动疾病从情志病逐步发展到器质性疾病,呈现螺旋式进展。缺血性脑白质病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病程绵延、久治难愈,后期危害较大。该病应着眼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不同阶段针对具体病机过程进行分阶段治疗,将治疗重点放在早中期阶段,该文病机转化过程的梳理为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白质病 病机 郁虚神伤 痰瘀滞络 毒损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关林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从脾胃论治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峥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71,共3页
胸痹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基本病机为心阳痹阻。痰瘀互结证是其最主要证候之一,多由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对胸... 胸痹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基本病机为心阳痹阻。痰瘀互结证是其最主要证候之一,多由人体正气亏虚,而致痰浊、瘀血留聚而引起。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对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健脾益气,活血祛痰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患者精神情志因素以及气候环境因素,防治并用,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痰瘀互结证 从脾胃论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背景下建构恶性肿瘤中医病机 被引量:13
16
作者 于淼 狄舒男 +1 位作者 周妍妍 桑希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11-1315,1321,共6页
当前中医界多从“痰”“虚”“瘀”探讨恶性肿瘤的病机,忽略了恶性肿瘤的本质特点。本文借鉴现代医学中恶性肿瘤的概念及病理认识,结合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认为恶性肿瘤本质为精变,核心病机有二:一是恶性肿瘤的功能病机为精变蓄积、侵蚀... 当前中医界多从“痰”“虚”“瘀”探讨恶性肿瘤的病机,忽略了恶性肿瘤的本质特点。本文借鉴现代医学中恶性肿瘤的概念及病理认识,结合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认为恶性肿瘤本质为精变,核心病机有二:一是恶性肿瘤的功能病机为精变蓄积、侵蚀增长、血脉壅盛、功能损伤、正气消耗;二是恶性肿瘤的物质病机为“正气”有余、恶性肿瘤物质的生产、气血的偏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医 病机 痰瘀互结 癌变 血脉壅盛 癌物质 正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素云教授辨证治疗肺结节病经验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盼 李素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62-463,466,共3页
肺结节病类属中医"积聚"范畴,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肺络而发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标实主要为痰瘀痹阻,临证应注重豁痰化瘀散结;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临证应把握主证,辨肺、脾、肾三脏之所属,给予对症... 肺结节病类属中医"积聚"范畴,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肺络而发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标实主要为痰瘀痹阻,临证应注重豁痰化瘀散结;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临证应把握主证,辨肺、脾、肾三脏之所属,给予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病 积聚 豁痰化瘀散结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理论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焦晓民 阮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63-2465,共3页
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痰瘀互结证为其常见证型。为能充分了解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形成的病理基础,以期更好地指导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就痰瘀的形成及痰瘀互结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做一论述。
关键词 痰瘀互结 高血压病 理论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易损斑块的中医病机治法探讨 被引量:17
19
作者 任丽 王阶 +1 位作者 冯玲 王淑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冠脉易损斑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五脏虚损,气血阴阳失调,气滞瘀血痰浊蕴积成毒,毒损心络所致。因此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为稳定易损斑块的基本治法。调气、扶正应贯穿于稳定斑块的整个过程,应用虫类药以加强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 冠脉易损斑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五脏虚损,气血阴阳失调,气滞瘀血痰浊蕴积成毒,毒损心络所致。因此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为稳定易损斑块的基本治法。调气、扶正应贯穿于稳定斑块的整个过程,应用虫类药以加强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五脏虚损 气滞瘀血痰浊 毒损心络 调气 虫类药 扶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和肿瘤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付利然 张士金 郭伟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18-2720,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和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和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化瘀解毒方,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胃痛、纳差、乏力、嗳气、便溏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5.414,P=0.020)。观察组的胃痛、纳差、乏力、嗳气、便溏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组织Cyclin E和MMP-9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而E-cadherin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IL-2、IL-10和TNF-α高于对照组,而IFN-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改善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细胞周期蛋白E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